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试论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被解释为由其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的理论体系。这无疑抓住了一些主要的东西。但是,对马克思主义仅停留在这样一种认识上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从整体结构及在整体结构中各部分的有机关系上来认识马克思主义。我们不仅需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而且需要弄清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思维方式;不仅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不同方面的认识,而且需要弄清这不同方面或不同部分是如何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结构的;不仅需要弄清马克思主义有一些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而且需要弄清马克思主义同时是一种社会运动或实践活动。
一、实践思维方式
一个理论要取得划时代的意义,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作用,仅仅有一两个独特的发现是不够的,它还必须有一种与此相适应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在前人创立的思维方式的框架中进行思维,即使有不少理论观点上的突破和发现,也难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倘若新发现是建立在新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的,那么由此建立的理论体系就是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用和影响,就在于它不仅在人类思想史上作出了重大的发现,而且创立了一种新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实践思维方式。
在人类文明史上,长期以来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尽管理论活动在历史上是由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进步才逐渐出现的,尽管理论活动一刻也离不开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但是理论活动在历史上一经产生,就表现出一种要与物质实践活动疏远的倾向。似乎实践活动只是农夫和工匠们的事情,而理论家要求的是纯粹的思想活动。近代之前,自然科学理论与一般的工程技术的脱节,为我们说明了这一点。后来,在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下造成自然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在工业革命中被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下,哲学家和社会科学理论家却依然拒绝把社会实践纳入其理论研究之中。理论家们既不研究现实的实践活动、不思考实践对理论的意义和作用,又不(也不可能)使自己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活动。这一点在哲学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但是,当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实践则成了他们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一方面,现实社会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工人运动等实践活动,需要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另一方面,许多理论上的问题,特别是哲学上的难题,需要通过对实践的研究来得到解决。在早期的“异化劳动”理论中,马克思对实践就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从物质生产的劳动实践中来理解异化,说明马克思有一种从对实践活动的研究中解决理论问题的倾向。乃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成,实践思维方式在马克思那里就基本上已经确立了。对于恩格斯来说,他也力图在对实践的分析中解决一些重大的、困难的理论问题。他对不可知论的分析批判就是这样。同时,恩格斯把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称作“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 〕其实就是把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看成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产生,因为这个提纲的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对实践的特别强调以及在对实践的理解中解决一些重大哲学问题的设想。此外,恩格斯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在劳动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的新派别”,〔2 〕也说明了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的劳动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把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的劳动实践,当成了理解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同时也当成了解决哲学理论问题的一把钥匙,马克思主义才会有自己的重大发现和贡献。这把钥匙就是实践思维方式。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不仅表现在它要把实践纳入理论, 对实践作出理论上的研究,并由此来重新解释旧有的哲学理论问题,作出新的科学发现,而且表现在它要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让理论在改变世界的实践中发挥作用并接受检验,以此把盲目的活动变成自觉的活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实践思维方式对理论活动来说是一把钥匙,而对实践活动来说是一个推动力。
正是由于实践思维方式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甚至他们的许多后继者,如列宁、毛泽东等)的极大重视,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许多理论发现和理论观点都是建立在实践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认为,实践思维方式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方式和一般哲学(或曰元哲学)内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基础和核心。这就是它在马克思主义整体结构中的地位。
二、两个发现和一个解释
在确立了实践思维方式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便有了理论研究的新座标。在这个新座标中,他们不但发现了以往的理论家没能发现的一些秘密,而且对以往理论家研究的一些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践思维方式这个新座标上所作出的两个科学发现,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则是他们在这个座标上对社会主义作出的新的科学解释。
以往的理论家由于把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劳动这种基本的实践活动,排除在了理论视野之外,所以只能用思想动机或精神活动来解释历史现象和历史运动,从而导致了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可是,由于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特别是对物质生产劳动这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重视,马克思和恩格斯便把历史观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了。他们发现了人类社会史的真相:“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4 〕更简明地说,也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5 〕十分明显,马克思主义是在生产劳动这个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座标中来描绘和解释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这就是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现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科学发现,是剩余价值学说。但是,这一发现也是与实践思维方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就已经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和决定的。马克思在其理论研究中汲取了其中的科学成分,澄清了一些被混淆的问题,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这其实就是用人的物质劳动实践来解释商品的价值。进一步,在对劳动这种实践活动的具体分析中,在区分劳动力价值和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揭示了剩余价值是由活劳动创造的,而不是机器创造的。在劳动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的马克思主义这个新派别,也在劳动中找到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秘密。这就“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6 〕,从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科学发现。
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科学发现,才使由来已久的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并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用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想和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前早已出现了。但是,由于找不到通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现实道路,看不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许多人那里长期以来只是一种空想甚至幻想。只有马克思主义,才在实践思维方式的座标中,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从理论变成了实践和现实。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所存在的根本矛盾中,在工人运动的实践活动中,作到这一点的。
尽管两个科学发现和一个科学解释(对社会主义的新解释)都与实践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但它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结构中并不是一个层次上的。要了解它们在马克思主义整体结构中各处于什么地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必须有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认识。
三、整体结构
要准确地勾划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结构,除对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部分和理论内容作出深刻理解外,还必须对包括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的不同部分的关系有所认识。
如前所述,我们把实践思维方式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哲学或元哲学。这是因为,思维方式在人们的各种活动(包括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总是处于基础的、核心的、主导的地位。对马克思主义来说也是如此。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维方式,不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各种理论的基础和核心,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和指导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在新的时代、新的条件下不断作出新的科学发现的出发点和座标系。因此,我们把实践思维方式看成是马克思主义整体结构中的基础与核心,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式。”
与此不同,唯物史观虽然也可以说是哲学,但它与实践思维方式却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哲学。如果说实践思维方式属于一般哲学或元哲学的话,那么唯物史观则可以说是属于具体哲学或部门哲学了。不过,与剩余价值学说相比,唯物史观显然是高一层次的理论。唯物史观比剩余价值学说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同时也具有更广泛的时空适用性。如果说唯物史观还属于哲学的范畴,那么剩余价值学说就是一门具体科学的内容,也就是说,它是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但是即使是具体科学,也不只是有不同学科的区别,也还有层次上的区别。比如说理论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就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理论。与此相仿,剩余价值学说与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就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理论。剩余价值学说是理论科学的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大多数内容则属于应用科学。
在此,考察一下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和层次,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框架是会有所帮助的。按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看法,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有九大门类,四个层次。这九大门类分别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文艺理论。四个层次是哲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在哲学这个层次上,钱学森区分了一般哲学和部门哲学这样两个层次。他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放在一般哲学的位置上,把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论、数学哲学等等看成是从一般哲学到具体的九大门类的科学技术的过渡“桥梁”。对此,有人认为,可以把现代科学的九大门类到一般哲学的过渡桥梁看作是不同部门的“科学哲学”,并独立成为一个层次。这样,现代科学技术便有五个层次:一般哲学(或元哲学)、科学哲学(或部门哲学)、基础科学(或理论科学)、技术科学(或应用科学)、工程技术。
按此划分,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结构中,实践思维方式是一般哲学(即元哲学)这个层次上的主要内容,唯物史观是科学哲学(具体来说是社会科学这个部门的科学哲学,即社会科学哲学)这个层次上的主要内容,剩作价值学说属于一门基础科学(政治经济学)的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则是技术科学这个层次上的东西。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实践(革命和建设)可以说是工程技术层次上的内容,或者用钱学森的术语来说,是一门“社会工程”。对此,可以简略图示如下:
当然,对马克思主义整体结构,我们还可以采用别的图解来表示。下面一种图示也许能更好地说明不同理论内容及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
由此可见,虽然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了如上的简略概括,但我们既不认为马克思主义仅有这些内容,更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只能有这些内容。相反,我们认为,除了实践思维方式之外,马克思主义在一般哲学上还有其他的内容;除了唯物史观外,马克思主义在科学哲学上还有其他的观点(如自然辩证法方面的观点);除剩余价值学说外,马克思主义在具体的基础科学方面还有其他贡献(如对劳动价值论的科学说明);除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其他方面也不乏建设性意见。同时,我们还认为,由于实践思维方式在今天仍然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唯物史观还是我们认识社会历史的哲学基础,所以,不仅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过时,相反,我们依然可以在这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座标中进行理论思维和研究,作出新的科学发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和运用。
四、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结构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之后,对马克思主义下定义就比较容易了。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有人曾给马克思主义下过这样一个定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遵循的基本思维方式及其在这个思维方式上所作出的科学发现,亦即实践思维方式及其在实践思维方式基础上所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今天看来,这个定义有缺陷。首要的缺陷在于它只注意到了“发现”(实践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一个“发现”),而忽略了对以往理论的“改造”,所以没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等概括在内。另一个缺陷是,它只对马克思主义作了静态的描述,而忽略了它的动态发展,没能指出后人在实践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发现和观点也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还有一个缺陷就是,只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了一种理论,没有把它看作一种实践或社会运动。所以笔者认为,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理论作出概括,给出一个理论构架的同时,还必须从发展中把握这种理论;在对马克思主义作理论概括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它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运动或实践。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可以给马克思主义作如下定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并遵循的思维方式和在这个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所作的理论发现、理论创造及实践活动,同时也包括后人在这个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所作的理论发现、理论创造及实践活动。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并遵循的实践思维方式和他们在实践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以及他们据此所参加和倡导的社会运动,同时包括后人在实践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对实践思维方式的发挥和运用实践思维方式所进行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
我们之所以不把马克思主义只看作一种理论,而同时也看作一种实践,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不仅是一种理论,而同时是一种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中,已经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而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后的社会运动,更进一步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实践。宣称要“改变世界”,同时又确实改变了世界的理论,是不能只从纯理论方面来理解的。虽然我们在前面主要探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但在给马克思主义下定义时,就必须看到它的实践活动的一面。否则,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就是片面的。
我们之所以认为马克思主义除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创造之外还包括后人在实践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论创造,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这种划时代的理论并没有在他们的时代终止,而是在后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造成了广泛的影响,造就了众多的马克思主义者。尽管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真假之别,有不同的观点之间的对立和争论,但只要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哲学,它就是马克思主义范畴中的东西。这如同我们说牛顿力学时,并不仅仅指牛顿所创立的理论和观点,而是还包括后人在牛顿的思维方式的框架中所作的一些具体的发现一样。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由于后人常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所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在它被创立的时候就走进坟墓,相反地被它的后继者们不断丰富发展起来。从今天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也远还没有完结。只要它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哲学还没有过时,只要人们还在它的思维方式和哲学的指导下进行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就还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之中。
*收稿日期:1997年8月3日
注释: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单行本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208—209页。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254页。
〔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19页。
〔4〕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574页。
〔5〕恩格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41页。
〔6〕同上,第42页。
标签:哲学论文; 恩格斯论文; 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