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批评的缺失与重建——基于文化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缺失论文,中国论文,视角论文,批评论文,学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术批评是学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或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有评论家说:“学术也许是这个世界上需要拿批评、反思当养料的奇怪植物,批评、反思、自审越多,它的成长越茁壮!”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对学术批评还存在着诸多误解,缺乏健全的学术批评规范,以致在学术批评实践中违背学术批评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对学术的发展和繁荣是极为不利的。本文分析了学术批评的内涵、特征与价值,以及学术批评缺失现象的表现,进而提出重建学术批评的对策。
一、学术批评的内涵与特征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批评”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指出优点和缺点,评论好坏”;二是“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①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是第二种解释,但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批评中,则取的是第一种解释,即“并不仅仅包括对学术成果(著作、论文、报告等)的资料缺失、观点谬误、方法守旧等‘负面’情况的驳诘,还包括对学术成果、信息资料、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性的客观评判。”②“批判”一词和“批评”在语感上似乎有些差别,但实质意思并没什么根本区别。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批判”被定义为:“对错误的思想、言行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③在英文中,“批评”和“批判”都是一个词(criticize),并没有什么两样。在《辞源》里,“批”是“评判”的意思,“批判”指“评论是非”。可见,批判并不意味着单纯的谴责或抱怨,批判是建立在深刻的反思基础上的,它远比简单的否定和驳斥要深刻得多。真正意义上的批判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和人性的光芒。④
学术批评是指依据一定的学术规范,对某种学术思潮、学术观点与学术成果等进行的议论与评判,它不仅指出其正确之处,而且辨析其错误之点。⑤学术批评是学者应当具有的自觉的批判意识和自省意识在学术活动中的体现。学术批评是学术发展的助推器。如果学者要促进学术发展,做出学术贡献,就要揭露已经作出的发现中的错误与瑕疵,通过精确地观察同样或类似的事实,研究不同种类的材料以便进行比较,更充分地诠释事实,改进研究方法。学术批评也是学术环境的净化器。在学术规范的确立与完善的过程中,开展实事求是、生动活泼的学术批评是非常重要的。学术批评愈有力,学术规范也愈严格,学术道德也将愈端正。
人类认识真理过程是漫长、曲折的。很多曾被认为是真理的立论,在后来被证明是存在不足、甚至是谬误的。牛顿的经典力学被爱因斯坦推翻和限定,是众所周知的例子。而常规的科学研究,更是需要一个健康的、建设性的学术争论氛围,因为它对趋近真理至关重要。学术争论应包含对学术立论的批评和提出人的辩驳,而这两方面都应是理性的、善意的、建设性的。批评者应纯粹地对学术立论、实验数据本身进行严苛的评论,而不是对被批评者的人身攻击;被批评者应认识到批评者的严厉批评是在帮助他发现真理、避免错误,并应认识到对方的批评是对自己的最大帮助。由此可见,学术批评具有“动机的纯正性、评价的公允性、方法的科学性”三个本质特征。兹将这三个特征简述如下。
首先,学术批评注重动机的纯正性。学术批评本质是一种平等对话,雅斯贝尔斯说:“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⑥批评不是刻意去挑对方的错,甚至通过揭发名人、权威的瑕疵,吸引公众的眼球。真正切实有效的学术批评,必定是基于事实的说理,其整体基调必然是平和的善意的,准确地说应该是就事论事的。它特别拒斥那种假学术批评之名,把个人恩怨及门户之见凌驾于学术之上的做法。学术批评是必须建立在对文本批判性研读思考的基础上,它要求以对批评对象的理解与慎重为前提。一个真诚的学术批评者必须对批评对象有足够的慎重与宽容。慎重让批评者对批评对象有了更多同情和了解,宽容则进一步拓展了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对话空间。总之,严肃的学术批评必定以学术批评动机的纯洁性为基础。
其次,学术批评关注评价的公允性。学术批评,从本质上讲是对学术成果的研究和评价,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从事实出发,不虚美,不苛责,坦诚公允,但论是非,不分彼此。一项学术成果,究竟是好是坏,多好多坏,不能只看局部,必须全面衡量。也就是说要置于学术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要置于所在学科发展的全局来考察,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能以偏概全,见小遗大。在对不属于自己专业的学术成果进行讨论和批评时,更应慎之又慎。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标准,都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外行评价,最易流于表面、简单和偏狭。⑦但目前的学术批评似乎有盲目鼓励指弊纠谬甚至斥责一类的倾向,这种失之公允的学术批评容易对学术的整体性判断失准。因此,学术批评要有公允性,就必须坚持科学精神、就事论事。
再次,学术批评讲求批评方法的科学性。批评方法的科学性是学术批评的生命,批判性思维是批评方法之根本。科学的批判性思维必须具有独立的、非依附性的品格,因为科学理论的客观性、系统性之获得是以学者心灵的自由、研究主体自由意识的充分展开为前提与基础,虽然该自由对研究结果本身的科学性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科学性仰赖事实与理论的支撑。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曾如此警告:“以我们的需要为目的去寻找证据与发现,对与这些证据相反的观点和证据置之不理……我们和颜悦色地接受与(我们)的观点相一致的看法,厌恶地拒绝那些反对我们的观点;而这种反常的做法正是所有常识的判断所需。”⑧以事实为依据,使学术批评具有实践基础。巴甫洛夫曾说过,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实的理论是虚构的。学术批评就是要尊重事实,研究客观实际存在的问题。总之,学术批评原本就是极其复杂专业的科学研究,囿于知识背景及学术立场的差异,即便在学术共同体内部,也断难获得定于一尊的结论。不讲究批评方法的科学性,最终吞噬的就不仅是学术批评,可能还包括学术本身。
二、学术批评的价值
学术批评作为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促进学术自由、推进学术规范和促进学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学术批评,就没有学术进步。
1.学术批评有利于促进学术自由
什么是学术自由?博兰尼对于学术自由给出的定义是:“从事学术工作的人有选择自己研究问题的权利,在研究的过程中不受外界的干扰与控制,并同时根据自己的意见教授自己研究的课题。”⑨希尔斯认为,“学术自由是学者个人根据自己的学术倾向和学术标准从事教学、研究的自由;通过言论和写作、出版著作等形式在学术活动中支持他们基于研究证明是真实的观点的自由。它包含学者们组建、参加学术团体的自由。它也包括学者们通过出版、口头交流和通信等形式与本校及校外、本社团与其他社团的学者进行交流的自由。”⑩
可见,学术自由是指学者不应该因为学术观点而受到宗教迫害和政治迫害,更不是禁止正常的学术批判。科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术自由;更离不开学术批评。这是因为:科学家不能因为他们的思想、观点和理论而受到政治歧视和迫害,不等于任何荒唐的理论都不需要经过学术界的严格检验就可以接受为科学理论。政治上的自由和学术上的严谨都是保证科学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学术批评,我们的教科书可能充斥着大量违反自然规律的理论,而正确的理论却被说成是错误的理论,整个学术界将被引入歧途,年轻的一代将先入为主地接受错误的理论和荒唐的概念,这对科学的发展将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实际上,学术批评有利于促进学术自由。在学术批评中,批评双方或各方也是属于自发型的,他们有选择批评的客体而不受外界干扰与控制的权利,并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可见,学术批评是学术自由的表现。
2.学术批评有利于促进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是一套学术共同体的规则,是学术共同体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制度条件。学术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活动的依据,而完善的学术批评则是学术共同体得以现实运作的保证。(11)学术批评有利于促进学术规范。一方面,学术批评通过对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失范等学术腐败现象的揭露与批判,来促动学术主体的自律;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学术批评,促进学术规范的形成与完善,进而建立合理的学术制度。学术批评不仅能遏制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现象,维护学术的尊严,而且促进学术评价机制的建构,张扬学术的理性精神,促进学术共同体的生成。“学术批评是学术规范的助产士和学术大师的催生婆。可以说,物质产品的‘打假’是靠货比货,而精神产品的‘打假’就要靠学术批评”。(12)
3.学术批评有利于促进学术创新
学术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学术创新。从根本上说,学术发展无非是对未知的探求。如果一味因袭前人、墨守成规、人云亦云、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那么学术就不会有生命力和活力。学术创新作为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是人运用其创造力对未知事物进行艰辛探索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创新,决不是天马行空、随意臆测,毫无根据的空想瞎说。靠杜撰一个新词拼凑一个新观点是不能解决学术创新问题的,关键在于要用有说服力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也就是说,支撑论点的论据比被支撑的论点更重要。无论是在未知领域提出一个观点,还是在已知领域否定某个旧学说而提出新学说,重要的不是论点,而是论据。学术创新特别需要学术批评为其创造条件。(13)任何学者都必须在与现有学说进行对话和批评中进行学术研究与创新。如果你不赞同别人的某个见解,就应紧紧抓住对方的论据进行了批驳。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通过不同思想的碰撞,通过对他人观点的质疑,启发或修正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产生创造性成果。学术批评中充满智力的激荡,从而产生智慧的火花。如果我们满足于已有的学术成果,不去开展学术批评,其结果只能是故步自封,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学术创新可言。
三、学术批评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近年来,不可否认一些学者在各自学科领域相继发表了一批有价值、有反响的学术批评佳作,但从整体来看,当前中国学术界仍然存在学术批评缺失现象。下面对这一现象的表现和产生原因作些分析。
(一)学术批评缺失的表现
1.学术批评意识缺失
意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于语言对客观现实反映的高级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两个重要的基本特性。学术批评意识是主体进行学术批评活动的自觉性与能动性,它主要来自于主体对学术批评活动本质的认识和了解。强烈的学术批评意识与情感因素相结合就会形成批判精神,进而形成批判性人格。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学术批评意识缺失,主要表现为学术批评存在着将“批”和“评”两者割裂的现象。
一方面,只看重“批”的功能,却忽视了“评”的学术价值。当下由于对学术批评本质的片面理解,学术批评往往是以挑毛病、缺点、错误为主,致使人们很容易将别人的批评看成是对自己的责难,对自己的不满,甚至认为批评别人的人是别有用心,来者不善,从而使以理性自居的学者们在学术批评面前充斥着非理性的情绪。同时,又由于非理性的作用,学术批评也缺少学术规范和理性精神,学术批评者往往以居高临下的“学骂”姿态示人,很容易给人一种怒目相向、横眉冷对的敌对形象,失去了学术交流本该有的冷静和理性,给人一种匪气、霸气的感觉,不仅伤害了学者之间的融洽关系,也使学术批评失之偏颇,更加不利于学术发展。
另一方面,过分夸大学术批评中的“评”的功能,而忽视了学术批评中的“批”的价值。我国学术刊物上很少发表真正的商榷性文章和批评性评论,而充斥在各类学术刊物或出版著作中的学术批评文章大都以“广告式”、“推销式”的书评和介绍为主。学术批评变成了另一种相互吹捧、互相推销的手段。这种学术发展的假象背后同样也是对学术批评本质认识不足的反映。(14)
对学术批评本质的另一种错误认识就是忽视了学术批评本身也是一种学术研究。众所周知,马克思是一个极富批判精神的思想家。在他的一生中,通过挑战一切旧哲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反思与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科学结论;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反观目前我国学界,从事学术批评研究的学者并不多,成果寥寥无几,甚至整个学术界从事学术批评研究或专门进行学术批评的学者也是屈指可数。“中国有这么多的教授、研究员,90%的人一辈子写所谓的‘论文’、‘著作’,但却有可能未曾发表过一篇学术评论文章。”(15)不把学术批评本身作为一种学术来研究,就很难形成关于学术批评的健康、健全的学术机制、学术氛围和学术规范,也难以培养和发展学者们学术批评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我们说完整、健康的学术批评应该是“批”中有“评”、“评”中有“批”,而最终指向明辨真理、发展学术的不拘于形式的学术交流。它是一种立足真理、遵循真理、追求真理的理性对话。批评不是目的,只是明辨思想、探寻真理的手段。
2.学术批评规范缺失
当前国内学术界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未形成良性的、建设性的学术批评规范。有学者指出,国内学术界有一个现象,就是公开的学术批评较少,私下的个人攻讦较多,缺乏对于学术观点公开的、客观的批评,而过多地在背后私下议论,甚至是进行人身攻击,(16)这种学术批评规范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好人”风气盛行,只赞扬,不批评。现在的学术批评,往往谀词充斥,媚语多多,偶有指瑕纠缪,往往也避重就轻,避实击虚,名为“批评”,实为无原则地吹捧。例如,为吹捧名人,迎合权威,有人置基本事实于不顾,恣意溢美,将无作有,以一当十,把严肃的学术讨论变成歌功颂德的应时之作。当下学者出书和课题结项,必请同行好友发表书评或撰写评语,大多数情况下同行好友不敢谢绝好意,不论著作和项目成果质量如何,总要赞美一番,于是课题结题以及书评的“原创”、“首创”、“国内国际领先”等词语应运而生。学术讨论会上,若是著名学者作了发言,其他与会者往往会随声附和;学术期刊更是罕见批评文章,偶有几篇也是隔靴搔痒。
二是恶意攻讦,恶言相向,将严肃的学术批评变成学术诋毁和谩骂,将学术讨论变成打击异己、炫耀学问、抬高身份、引发关注的工具。有人为显摆自己学问的高深,学识的纯正,以学术教师爷自居,刻意去挑对方的错,甚至通过揭发名人、权威的瑕疵,吸引公众的眼球。这种利用学术批评,发泄私愤,以己之长,攻人之短,必欲将批评对象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做法,不但非正人君子所当为,也是对科学精神的亵渎。
(二)学术批评缺失的原因分析
学术批评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文化视角看,主要有以下4种原因:
1.封建专制文化扼杀了人的批判意识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文化,慢慢演变成对“权威”的个人崇拜,并由此形成奴性文化,直到使人形成权威——依附性的人格。其特征是:(1)无个人观。“依附性人格”往往是个人消失在集体中,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主体的缺席和沉默的大多数。人们往往怯于表达自己的愿望,对集体是绝对的服从和依赖。(2)对“官”、“权威”的崇拜,和与之相伴生的对“权威”的畏惧。(17)因为在封建专制体制下,皇帝和上级权力难以得到有效制约,他们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而作为下级只能揣测上意、委曲求全、曲意逢迎,因此臣对君、下对上的关系多半表现为人身依附、忠心耿耿,服服帖帖、惟命是从。奴性文化影响深远,即使在现代社会,这种以“官贵民贱、上尊下卑、人身依附”为特征的奴性也多有表现。这种奴性文化客观上抹杀了人们的批判意识。
2.传统教育文化扼杀了人的质疑和批判精神
传统的教育是上施下效,老人把世代传承下来的经验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传达给年轻一代;规范、道理、知识和技能都是现成的;教育者是主动方,传道授业解惑;被教育者是受动方,学习就是接受、继承、效法、模仿并且不断重复练习以求熟练掌握。这种文化传承方式在数千年农耕社会里不仅无咎而且必要,但是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中已完全落伍。(18)然而,今天虽然传统的学习经典换成了学习西方现代科学,但教育与学习的方式却没有根本改变。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只能成就一批批会复述唯一标准答案的考试高手。“学习中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不敢也不会向文本提问,向标准质疑,向权威挑战;即使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和活动,学生也不能成为主人,而受命和听命于成人的指挥。这种束缚学生自由发展的文化,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淹没了学生创造的火花。”(19)
本来,教育的核心不是知识而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而我们的教育正好相反。从学前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其教育方法都是按传统的授受模式进行的,我们的教育不是在培养具有批判能力的创新性人才,而是在培养只能按教科书规定的套路去做的工匠式的人才。学科教学已被“科学”化为固定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技巧的培训,考试大都有标准答案,不是抄袭就是背诵,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与自由表达的空间。几乎所有灵性的冲动都被认定为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自作聪明甚至有违政治正确的而被排除在成功的道路之外。从小学就开始接受这种训练的人,将来要去做学问,搞研究,除了重复书本、服从权威之外,怎么可能有质疑和批判精神呢?
3.“文革”的“精神污染”扭曲了学术批评的方法和态度
“文革”虽然已经结束三十七年了,但这场浩劫对整个国家造成的巨大的破坏,仍需要彻底反思。特别是“文革”流传下来的“精神污染”和“文化创痛”并没有被彻底反思和清除。“文革”采取大批判、大鸣大放大字报的斗争形势,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群众恶斗,波及世界,影响延续至今。这场运动,破坏了民众之间的基本信任,败坏了社会风俗和公共道德,扭曲了学术争鸣的方法和态度,在中国文化中触发和植入了人与人之间恶斗、罗织罪名、坑蒙拐骗和谎言成性的基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风俗被破坏殆尽,这不能不对当下的学术批评产生十分恶劣的负面影响。
4.中国学术的市场化恶化了学术批评环境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学术界也逐渐市场化、产业化,学术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学术,而是成了与各种资源及经济利益紧密相连的产业。在这个大背景下,学者很难再像以前那样不计个人得失进行纯粹的学术之争。因为直率的批评很可能直接损害别人的利益,发表不同意见也难以再做到“对事不对人”。如果对潜在利益相关者进行批评,很可能受到被批评者的强烈报复。(20)在大学科研管理中,学者的著作、文章往往是获取各类奖项、职称或者“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等的名号的“硬件”,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往往还与实际的经济利益相联系。学者的著作、文章如果受到批评,常常会对其评价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甚至在评奖、职称晋升中遭到否决,因而时有批评者小心翼翼、被批评者却暴跳如雷的现象。
四、学术批评的重建
1.变革学术批评观念
学术批评的重建必然要求学术界进行一次彻底的学术批评观念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基于批判理性主义知识观。波普尔(Popper)指出,由于人们根本就不可能获得完全证实或证明的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暂时的”理论,都是对现有问题的“猜测性解释”,因此都是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反驳的,或者说是向进一步检验和反驳开放的。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建立在确定性基础上的知识进化和积累。在他看来,人类知识的增长实际上是经由“猜想”和“反驳”的途径不断地从老问题到新问题的过程,“批判”或“理性批判”在知识的增长中起着一种关键的作用。这就是科学发现的逻辑,也是人类一般知识发现的逻辑。由此波普尔主张“一种承认拥有某种缺陷的谦虚和自我批评的理性主义”(21),并形成了他的批判理性主义知识观。准确地说,他反对科学理论是对事物终极本质的解释这一本质主义知识观。基于这种批判理性主义知识观,波普尔认为学术批评实质上是学术的自我批评,即真理自己批评自己。按照这一学术批评观,他人对我们自己的学术批评实际上是他人帮助我们自己批评自己。同理,我们对他人的学术批评也可以看作是他人学术观点的自我批评。(22)波普尔的学术批评观或许能够为中国学人学术批评观念的变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引。学术批评是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是知识本身的对话,学者之间没有输赢,真理是唯一的胜利者。所以,对待他人的学术批评,应当坦率承认,直接面对,马上改错。只有这样,才能大兴学术批评之风,积极推进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自由讨论、相互交流与学术争鸣。
2.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开展学术批评必须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首先,学术批评需要倡导宽容态度。陈寅恪先生认为,批评学术,应具有“了解之同情”,明了作者“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用“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了解作者,欣赏作者,在精神上设身处地和作者“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在客观如实、实事求是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学术批评,“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23)。其次,学术批评需要一个民主、宽松的学术环境。过激的语言,或是为了抬高自己、压制别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采用刻薄的语言进行讽刺、挖苦以至歪曲、谩骂、甚至人身攻击或造谣中伤,都是心胸狭窄的表现,为学术批评所不容。学术批评,要与人为善,以平等、真诚、宽容的态度待人;要以理服人,不要盛气凌人,不武断压制,不互抓辫子,互相攻击。要以宽容的气度、宽阔的胸怀对待他人的批评,虚心接受有益的意见,不断修正错误。(24)
3.健全学术批评规范
健全学术批评规范是开展有效的学术批评的前提和保证。开展有效的学术批评要坚持学术与学术对话,学术对话必须遵循一套基本学术批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1)平等性原则。对话双方或各方是平等的。这一原则保证了批评主体具有平等的话语权。(2)理解性原则。对话双方或各方对批评与被批评文本或话语的透彻理解。这一原则保证了对批评对象及其具体内容的准确界定与描述。(3)实事求是原则。对话双方要以明辨是非、追求真理为宗旨,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既要据理而争论,又不失平和大度。这一原则保证了学术批评主体在学术批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态度和行为。(4)同一性原则。对话双方或各方共同使用同一种可通约的思维框架和规范的话语系统。这一点保证了学术批评中的逻辑一致性并使学术批评成果可以成为一种可积累的知识。(25)
以上几条原则上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学术批评规范体系。对于开展实事求是、生动活泼的学术批评来说,这些原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使学术批评达到有效交流与对话的目的,才能保证学术批评的正当性。
4.构建批判性文化
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由于长期受到封建专制文化的影响,我们这个民族存在批判性思维短缺、好好主义盛行的社会风气,人们习惯于唯上、唯书,不想、不愿、不敢对生活中的现象及思想观点产生质疑和批判。总之,我们缺乏一种特定的道德文化和政治文化——批判性文化,这种文化的特点是认可观点的多元化和思想的开放性,不以资历或社会地位为重,尊重个人的观点,不承认“权威”。
笔者认为,要创建一种全新的批判性文化就必须冲破奴性文化、谦虚文化和面子文化等传统文化的障碍。奴性文化导致人们对“官”、“权威”的盲目崇拜,害怕挑战“权威”。谦虚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来都是美德,可是过分自谦往往让我们失去很多机会,谦虚往往是产生自卑心理的温床。“我不行,我水平有限”说得多了就会对权威产生一种自然的崇拜。中国人对面子似乎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看得重,明明知道某种现象不合理,某某的做法不对,但碍于情面,只好三缄其口,不去说它了,批判在这里成了面子的牺牲品。(26)总之,我们只有彻底摒弃这些传统文化的糟粕,才能重建批判性文化,才能为学术批评提供适宜的土壤。
综上所述,没有健康的学术批评,学术是不可能繁荣的,没有良好学术批评环境,也是无法开展有效的学术批评的。我们呼唤重建中国的学术批评,就是为了增强学术批评的自觉性与有效性,保证学术的长期发展与繁荣;就是要引导学者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围绕真正的学术问题展开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如切如磋的争鸣与讨论。我们亟需通过进一步构建学术批评的规范体系,以洞悉古今优劣,提出新颖观点,形成深邃思想。事实上,学术批评不仅关系到当下中国学术的繁荣,更关系到中国学术未来能否走向世界。
①③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962、96页。
②高伟浓:《浅论华侨华人学科建设中的学术批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④潘艺林:《论批判精神对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⑤李润洲:《学术批评的价值之维——一种教育学视角》,《教育学报》2008年第2期。
⑥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12页。
⑦任嘉山:《学术批评必须坚持三原则》,《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11日。
⑧[美]卡尔·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李大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8页。
⑨Michael Polanyi."Foundations of Academic Freedom," in Michael Polanyi,The Logic of Liberty.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51:p.33.
⑩[美]爱德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79页。
(11)詹先明:《“学术共同体”建设:学术规范、学术批评与学术创新》,《江苏高教》2009年第3期。
(12)赵景来:《关于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若干问题研究综述》,《学术界》2005年第5期。
(13)刘志青:《创新需要学术争鸣》,《军事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2003年第5期。
(14)张宁娟:《学术批评与教育学发展》,《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
(15)扬玉圣、晓然:《关于目前高校学术流弊的对话》,《云梦学刊》2004年第5期。
(16)饶毅、刘国松:《我们亟需正常的学术批评》,《人民日报》2012年7月2日。
(17)郭瑾:《论中国人的依附性人格对传媒的损害》,《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S1期。
(18)姚国华:《学术批评背后的文化之疡》,《南风窗》2010年第18期。
(19)成尚荣:《学校文化目光应投射哪里》,《中国教育报》2005年6月21日。
(20)余乃忠:《当代中国学术批评的困境与反思》,《中州学刊》2011年第2期。
(21)[英]戴维·米勒:《开放的思想和社会——波普尔思想精粹》,张之沧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22)刘茂泽:《论学术批评》,《学术界》2001年第2期。
(2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19页。
(24)张意忠:《开展学术批评 提高学术水平》,《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期。
(25)王艳玉、谷冠鹏、张社列:《学术批评制度及其内部化》,《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年第4期。
(26)孟娟、张登巧:《论学生批判意识的缺失与对策》,《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