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论文_赵森

浅析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论文_赵森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工业企业得到迅速发展,用电系统负荷也增大,迫使电力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电力故障范围,减少故障损失,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文章中作者就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基本要求及改善的安全策略做一简单阐述,希望与同行业学者交流。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引言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时代,改革开放和世贸组织的加入,都促使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农业、制造业等都得到快速发展,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支持性产业,例如电力行业也得到飞速发展,如何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与缺陷,成为电力行业研究人员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继电保护装置系统是保障电力安全的一项重要系统措施,能够有效的对电力系统故障进行诊断并自动处理,同时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缩短维修时间,最大限度的减少电力行业损失。下面,就电力自动化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安全解决措施进行简单的论述。

1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

1.1电流传感器饱和问题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国的用电范围也越来越广,电力系统覆盖面越来越大。电力系统范围的加大,即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电力自动化程度,同时,也加大了电力系统故障的风险,尤其是电流短路的几率增加。随着电流短路的次数增加,电流传感器的误差会越来越大,较大的电流短路易造成电流传感器灵敏性降低,当发生故障时,可能产生拒动的现象,拒动事故的发生,将使得电力自继电保护装置不能接受到指令,从而不能做出应对动作,无法自动停止故障设备,这样将加大故障区域,严重时可能造成整个电力系统故障停止工作。

1.2二次回路老化问题

二次回路由交流和直流两部分组成,我国使用的继电保护装置以老式的继电器为主,这种继电器装置在交流回路处常发生压力不足事件,而且本身设备部件易锈蚀老化,这样使得此处的接触电阻被动加大,当故障时不能快速反应,发生拒动事故,从而影响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

1.3环状供电网无保护

在我国,大多数据环状供电网络采用的是负荷开关,这种开关的使用使得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没有办法识别故障,开关的使用干扰了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功能,因此,在整个环状电路系统中没有断路器,因此也就没有继电保护装置,对整个电网系统自然无保护功能。因此,当电网系统发生故意时,供电系统不会自动并供电,必须靠人工修复供电,这样增加了工作量,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安全隐患。

2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

2.1电流传感器的监测

断路器行程的监测可选用光栅行程传感器、电阻行程传感器等,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经光电隔离、整形、逻辑处理、数据采集后可得到断路器操作过程中的行程时间特性曲线,并可计算出动触头行程、分合闸的周期性、超行程。由行程曲线可得到速度曲线,并计算出平均速度、分后合前10ms内速度的平均值。通过触头的时间一行程信号可以提取触头运动过程中各个事件发生的时刻,根据事件时间来诊断故障,这种方法可以诊断断路器机械部分磨损、疲劳老化、变形、生锈等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各级人员遵守电力安全工作票制度

根据《电力安全操作规程》规定,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票制度》,电力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必须签发工作票,工作票签发人要了解工作范围内用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检查工作票所填写的安全措施是否齐全,工作许可人在检查安全措施是否正确的同时,要确定其是否与现场条件符合,工作负责人也要确定工作票所列措施是否齐全完善,是否符合现场实际要求,总之,各级人员都要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票制度,确定安全措施有效、监护人员到位后再进行施工,确保安全工作。

2.3确保供电网的可靠性

这里的可靠性主要就是指电网的充足性和安全性两方面。充足性是指电力系统内有足够的发电、输送电、配电设施,能够满足用户用电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满足非故障时的使用需求,也能满足故障时的使用需求,一般按静态事故分析,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事故设备、位置并做出应急反应,不会发生拒动或误动事故。目前,对于大网的供电充足性评价已发展到定量阶段,可以较准确的计算大电网及其供电点的充足性指标,准保供电网的充足性与可靠性。在安全性方面,主要指电网发生扰动时的承受能力,即对扰动情况发生的应急反应能力。这种扰动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大面积的,严重时可能造成主要电源和输电设施均故障,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的扰动,我们的电力系统都要能够承受这种动态状况。大电网的安全性有一套系统的评估准则,我们要按这套准则给予电网安全性的评估,如果系统能够承受某种特定事件发生时的故障,则被视为是安全可靠的系统。从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看,充足性不足可能引起供电系统局部电力电压不足,安全性不足则可能造成局部停电的不可控,使得停电面积扩大,甚至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

3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3.1具备自动识别故障、自动选择停电的功能

当电力系统突然发生故障的时候,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可以自动识别故障的设备,自动将其断电停止工作,防止故障设备影响其他设备工作,这样可以减少因故障导致的停电范围,减少电力故障对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没有发生故障的设备可以继续工作。

3.2具备故障后快速识别并发动指令的功能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的发出指令,有效的停止故障设备,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这样快速的反应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故障设备的损坏程度,也可以将故障损失最小化,最大限度的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实用性。

3.3具备高灵敏性的功能

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的对故障问题进行识别与判断,可以准确判断故障的位置、分析故障的原因、确定故障的类型,以便于快速做出反应,体现出高度的灵敏性功能。

3.4具备传递信息可靠,发出指令准确的功能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快速的且准确的做出反应,而不会发生误动或拒动的现象,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其实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是比较难控制的,这种可靠性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可靠性系统太高,可能发生误判,发出错误指令,造成系统设备突然停止,可以降低一些设备部件的使用寿命;如果可靠性系统太低,可能发生拒动的事件,即发生设备故障了,整个电力系统还反应不过来,不能及时发现故障,这样会带来很高的安全隐患。

结语

电力继电保护装置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迅速地对故障设备或电路发出反应,缩小停电范围,保障其他地区供电,将损失降至最低。继电保护装置的持续改进需要电力行业技术人员不断的努力,从而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继电保护误差,减少误动和拒动现象,这是每个电力技术人员都要关注的问题,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对于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学农.对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23).

[2]叶皖,林丽丽.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相关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

[3]耿琴兰,孙芝莲,蔡炳年.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及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4):148.

论文作者:赵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论文_赵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