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龚自珍的爱国思想_龚自珍论文

论龚自珍的爱国思想_龚自珍论文

龚自珍爱国思想简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论文,思想论文,龚自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如但丁是欧洲“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①一样,龚自珍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位、近代最初一位的著名诗人和爱国思想家。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又名巩祚,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与中国近代第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友善,与集鸦片战争时期爱国思想之大成的魏源齐名,是两个时代之交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主要思想代表。他呕心沥血写成的300多篇文章和800余首诗词,集中反映了他的爱国思想。

龚自珍是最早从中世纪长夜沉睡中醒来的先进的中国人。他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是有清一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见证人。他随父久居地方,了解民间疾苦;做过多年京中的闲职小官,深知上层政治运作的黑暗;身为文人,交游甚广,思想认识相当敏感。更重要的是,他经世心切,报国无门,博学深思,目光犀利,因而形成了内容广泛而又独具特色的爱国思想。这些思想,虽未见重于当朝,但却醒目于当时,影响着后世。

一、社会批判论

龚自珍首先是一位尖锐的社会批评家。社会批判论是他爱国思想的首要内容。他“高吟肺腑走风雷”,②在“举国方沈酣太平”③的时候,第一个挺身而出,大声疾呼:衰世已经到来。他指出,这个似是而非,似盛而衰的社会,实际是一个“文类治世,名类治世,声音笑貌类治世”的“衰世”,而且离“乱世”也已为期不远,“起视其世,乱亦竟不远矣”④。他扫去了人为制造的假象,揭露当时的整个国家,好像身患“痹痨之疾”而又“无所措术”的危重病人,“惨于槁木”的“将萎之华”,正处于“悲风骤至”、大乱临近的前夜。更令他忧心如焚的是,到处在粉饰太平,人们尚昏睡不醒,“不闻余言,但闻鼾声”。他预感到,要不了多久,“山中之民,有大音声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⑤,清王朝定将被这些“一啸百吟”的“山中之民”所推翻。真是惊世骇俗,言人之所未言和畏言。

龚自珍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皇帝。他从根本上否定了所谓“君权神授”的迷信,认为“古者未有后王君公”,“先有下,而渐有上”。⑥他撰成了论析君不明则臣不良的《明良论》,揭示了社会弊端的根源在于皇权太重和“不思更法”,使“天下无巨细,一束之于不可破之例”⑦,即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官吏的寡廉鲜耻,本质上是由这种制度下的“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所造成。

龚自珍痛斥了吏治败坏的种种丑恶现象:朝廷重臣是“伺主人喜怒之狎客”,“政要之官”是只“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的蠹虫,这些人“官益久,则气愈媮: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⑧,是一群无能之辈,无耻之徒,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以“私天下”为出发点的封建帝王的百般奴役、刻薄寡恩和任人唯亲、论资排辈的升迁制度。腐败的官制和科举制,误才、害才、扼杀人才,带来了从相、史、将到士、农、工、商皆为“无才”的可悲局面。

龚自珍控诉了不断加重的封建剥削,“譬如割臀以肥脑,自啖自肉”,酿成的苦果是“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⑨简单再生产也难乎为继。他满怀悲愤地写道:“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⑩向称富饶的东南尚且如此,其他地区的境况更就等而下之了。他针对社会上贫富不均的恶性发展趋势,向最高统治者发出了“小不相齐,渐至大不相齐;大不相齐,即至丧天下”(11)的警告。

龚自珍抨击了文化专制主义是愚民政策,是对知识分子的“钳塞”之术。清朝统治者一再大兴文字狱,正好暴露了他们仇视和恐惧知识分子的虚弱本质;而独尊儒学中的程朱理学,倡导考据之学,其目的也在于不许“天下之游士”“议论军国臧否政事”,以达到“民听壹,国事便”(12),强化思想统治的目的。他呐喊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13)他笔下的“风雷”,不是古代文人、学士所忧惧、惶惑的凶兆或灾变,而是打破一片死寂的摧破力,是除旧布新的推动力,是神州大地重焕生机的依恃力量。

一代奇才龚自珍的社会批判论是广泛的、深刻的、激烈的、是他最先冲破了清朝的专制思想的束缚,用牵魂动魄的文字撕开了令人惊心怵目的“衰世”真面目。这位“沉思”国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的“慷慨士”的呼喊(14),乃是历史转折时期的号角。爱国必先知国。他的社会批判论,是敦促中国人赶快醒来的第一声召唤,是导引当时及后来爱国者正确认识国情的第一支火炬。

二、社会改革论

“不破不立”。为了振衰起敝,革故鼎新,龚自珍提出了“更法”、“改制”、“变功令”的社会改革论,构成了他的爱国思想的第二个内容。

他论证了改革本是天然合理的。他从《周易》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易观出发,认定社会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天道十年而小变,百年而大变”(15)。天道如此,人事亦然。“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16),因为“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17)。

他分析了改革的紧迫性。“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奚暇问年岁?”(18)形势危急,大乱将至,“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19)只有主动把握机遇,“及时更法”,才是明智之举。否则,清朝皇帝就只好“卧穹庐”,“服橐鞬”,“闭宫廷”,“辟牧薮”(20),下台回到关外,再过那游牧生活了。

他指明了改革应是全面配套的。政治上要调整君臣关系,变主奴关系为主宾关系;要抑减君权,加重臣权,从而实现君臣“共治”“天下”(21)。经济上要坚持以农为本,限制土地兼并,实行“按宗授田”的均田制,“不以朝政乱田政”(22);要减轻赋税,兴修水利,动员妇女参加生产劳动。文化上要改进科举制度,废八股,行策论;要以才用人,不讲资格;要提倡通经致用,反对“坐谈性命”(23)而无益于国计民生的宋学和“繁称千言”(24)才考证出一字的汉学。

龚自珍这位久蓄“经世之志”,始终“困阨下僚”的忧国忧民的先觉者,既勇于指斥时弊颓风而“昌昌大言”,又甘于寻求改革对策而“渊渊夜思”。他所开出的“医国”药方,很大部分合理进步,但也有空想、落后和复古的成份。诚如他自己坦然承认,“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25)尽管这样,他那爱国的良苦用心是十分真诚的,他是一个雄辩的社会改革的鼓动家和宣传家。

三、抗英防俄论

龚自珍是具有坚定的反侵略立场的斗士。作为他的爱国思想第三个内容的抗英防俄论,在许多方面,虑远思深,高人一筹,闪光发亮。

他力主严禁鸦片,怒斥鸦片为“食妖”;指出鸦片泛滥使人民“病魂魄,逆昼夜”(26),使国家白银“漏海”,“丧金万万”(27);剖析烟毒屡禁不止的主要阻力,是文武官吏不仅吸食鸦片(28),而且包庇、参与走私,纳贿自肥;主张“食妖宜绝”,不仅绝其流,更要“断其源”,对“吸者”、“贩者”、“造者”分别施以严刑峻法(29)。

他支持抗英斗争。他早就觉察到英国殖民者的侵华野心,“英夷”“巨诈”,“拒之则叩关,狎之则蠹国”(30),正“环伺澳门,从窥禺服”(31),要清廷“备戒不虞,绸缪未雨”(32)。他支持林则徐赴粤禁烟,书赠10条建议,要他“重兵自随”,“多带巧匠”,加强海防,准备迎敌;冀其马到成功,使国内“银价平,物力实,人心定”。林则徐读后深为感动,谢他“关注深切”,赞他“谋识宏远”。(33)不久,他又寄诗林则徐:“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34)挚友之情,爱国之心,跃然纸上。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后,他致信驻防上海的江苏巡抚,表示“即日解馆”,前来共抗英军,可惜赍志则殁。

他呼吁实边防俄。他在关注东南海疆形势的同时,也极为重视西北边疆问题,呼吁实边防俄。他潜心钻研西北地区的历史地理,撰成《蒙古图志》等论著,对魏源等人启迪很深。他要求移民边地,撤消屯田,兵农合一,“颁制西洋奇器”(35),用于发展生产和交通。他提倡民族团结,改善回汉关系。“不以驼羊视回男,不以禽雀待回女”(36)。他对于一小撮民族败类企图投靠沙俄、分裂祖国的行径,则主张武力平判,决不手软。尤为可贵的是,他早在1890年,就吁请新疆建省,强化管理,显示了惊人的远见卓识;而“颁制西洋奇器”的建议也透露了他对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开明态度。

龚自珍在外患日逼,民族危机到来之际,在两个时代转换的关键时刻,不计个人利害,不畏得罪权贵,一再强烈要求禁烟抗英,实边防俄,熔铸了自己的反侵略爱国思想。他的不少远忧和预见,均为后来的事实所证明。“五十年中言定验”(37),这并非他的自诩,而是对自己的历史洞察力“实事求是”(38)的自信和肯定。

四、特点和影响

龚自珍爱国思想的基本特点有三。

一是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的爱国思想家,是率先走出中世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看到了“夕阳”西下,“悲风”扑面,“秋气”袭人,“梅雨凄凉”的“衰世”景象,看到了上层醉死梦生,歌舞升平,下面疮痍满目、民怨沸腾的社会反差,看到了英国凯觎东南、沙俄虎视西北,异于前朝的边情边势。他关心国运,志向远大,才华横溢,但有志难酬,有才难展。他以“不得不悲辛”的“慷慨士”自许,而达官贵人们却笑他“为杞人”。他想改革弊政,力挽颓波却频遭排挤和迫害。内忧日盛,外患日迫,使他“平生之忧患”,“百击难穷期”(39)。“春深恒作伴,宵梦亦先驱”(40),不分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随时相伴。他的忧患意识,是异常强烈的、深沉的。

二是勇敢的战斗精神。忧心忡忡的龚自珍,不甘“守默守雌”,不顾官微言轻,不怕“开口”“牴牾”,勇敢地向封建皇权、儒家思想公开挑战。他愤世嫉俗,讽斥时弊,倡言改革,时时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他即使身处“一山突起邱陵妒”(41)的逆境,甚至到了“世人皆欲杀”的起步,也毫不稍改那傲岸不群、睥睨一世的战斗品格。他一生“心史纵横”,畅所欲言,嬉笑怒骂皆成诗文。他的诗文,如同投枪匕首,直刺腐朽的黑暗势力。这些诗文,不只是对封建社会的挽歌,更重要的是要求变革、憧憬未来的檄文和战歌。

三是复杂的矛盾心态。龚自珍对自己“亦狂亦侠亦温文”(42)的画象确也十分传神。认识上的二律背反,复杂的自相矛盾的二重心态,又成了他爱国思想的一大特点。他有某种叛逆精神,但却没有转变成完全叛逆者,骨子里还是一个衰世王朝的孤臣孽子。他嘲讽、批判顽固势力,但又未能同他们彻底决裂。他批得激烈,却改得温和。对贫富不均等问题,他提得尖锐,却落得迂缓。他对清王朝倍感失望,可仍希望它“自改革”。他深知这个王朝是“将萎之华”,可仍然决心“化作春泥更护花”(43)。他早年曾“寄言后世艰难子,白日青天奋臂行”(44),到头来自己反而“忽然阁笔无言说,重礼天台七卷经”(45)。他的主观愿望是要“补天”,客观上反而起了动员人们起来“翻天”的作用。他在忠君与爱国的矛盾怪圈里熬煎、挣扎和苦斗。龚自珍的这种复杂的互补而又统一的矛盾心态,是他那个时代烙在他思想上的印记,是中国近代爱国思想起步艰难的生动证明。

龚自珍的爱国思想,自成一家,继往开来,对当时,尤其是对后代都产生了积极的和深远的影响。

龚自珍打破了清朝200年来思想界一潭死水的沉闷局面,为同时代及其后的爱国者扫除了一些心理障碍,廓清了部分思想迷雾,开创了“慷慨论天下事”,研究边疆史地的新的社会风气。得力于他和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倡导,经世致用的爱国思想成了当时进步思想界的主流。他赢得了地主阶级改革派其他代表人物和有识之士的赞誉和尊敬。

龚自珍的爱国思想,为后人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营养和思想资料,启迪和鼓舞了包括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柳亚子、鲁迅和李大钊在内的几代先进分子,其中以资产阶级改良派受其影响最大。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深有体会的说:“当嘉道间,举国醉梦于承平,而定庵忧之,儳然若不可终日,其察识之微,举世莫能及也”。他认为龚自珍“颇似法之卢骚”,强调“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46)龚自珍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之高,其爱国思想的影响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龚自珍自己写道:“一事平生无齮齕,但开风气不为师”(47)。他不愧是首开晚清“议政”新风的一代宗师,是揭开中国近代爱国思想史序幕的一员健将。

注释:

①思格斯:《〈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9页。

②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7)《龚自珍全集》第466、6-7、88、49、35、31-32、106、521、78、118、521、577、308、319、6、106、6、12、34、51、484、195、513、169、145、517、169、229、145、229、169-171、517、110、331、516、226、489、478、467、511、509、448、538、51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③(4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63、61页。

标签:;  ;  ;  ;  ;  

论龚自珍的爱国思想_龚自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