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鲛[1]2016年在《比较视野下的西藏形象》文中研究表明西藏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异域风情、人文特征,不断激发外界对她的向往,从古至今,越来越多的人去往西藏,通过不同的媒介、渠道和方式将西藏构建成为一个超脱地理空间,神秘的、异域的、神圣的形象,亦是对西藏的想象。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建构西藏形象的行列之中,包括从事影像创作的导演,令人惊奇的是,其中不乏看见许多西方纪录片导演的身影,而且相比于我国导演所创作的藏族题材纪录片,西方导演创作的作品在国际范围内影响更为深远,在这一牵制之下,导致我国难以把控西藏话语主导权,不利于国家民族形象的传播。通过中西藏族题材纪录片的比较研究,来解析滋生于不同文化土壤的中西方导演,通过一系列的影像实践活动所构建了一个怎样的西藏形象,并由此进一步分析形象建构背后原因,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东西方藏族题材纪录片进行梳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西藏所呈现出的不同样貌。在此基础上,依据纪录片的类型为标准,分别进行比较,来探讨中西方在影像实践中所存在的差异性表现,以及背后所隐含着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框架。国内导演所创作的藏族题材纪录片数量颇为丰富,且伴随着我国社会历史进程以及纪录片创作环境的不断变化,藏族题材纪录片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建构出不同的西藏形象。一直以来,我国纪录片导演并未将西藏作为少数民族划归为边缘题材,而是作为主体内容进行影像创作,放置于整个国家话语框架之下的影像表达。尤其在经历新纪录片运动之后,我国纪录片导演逐渐走出围墙,关注现实生活,作品更具人文关怀,镜头下的西藏形象也更为真实和亲切,所创作的藏族题材纪录片逐渐受到来自于世界各国的关注。西方社会对于西藏的热情由来已久,这一点也表现在纪实影像活动上。梳理西方导演创作的藏族题材纪录片可以发现,基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投射之下,西方导演镜头下的西藏形象执着于对神秘性和精神化的探寻,构建出来的是一个逐渐脱离历史与现实的想象的西藏形象。探析其背后的实质原因,与长期以来西方社会构建香格里拉神话的热潮是分不开的,西方社会对于西藏的想象与偏见是经历过漫长时间的演变,其中涵盖着文化语境、政治诉求、民族国家等各方面因素。通过中西方纪录片所构建出的西藏形象差异性可以看出,纪录片都有属于自己的“声音”,不可避免地受到纪录片导演来自于自身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我国纪录片导演所创作的藏族题材纪录片,无论是早期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单一的西藏形象,还是后来意识形态逐渐内隐之下而呈现出多元化的西藏形象,都是将西藏置于国家大一统的宏观环境下进行描述的,是基于国家认同感的表现。另一方面,在全球化不对等的传播格局下,西方导演所构建出的西藏形象愈发作为一种认知观念,为西方社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意识形态输出提供渠道,使得我国关于西藏话题逐渐处于失语和少语的状态。在全球化环境下,如何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纪实影像具有其他媒介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使命。通过最新的藏族题材纪录片,我们能够看到如今的西藏在现代化进程中,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不断交融而呈现出新的样貌,藏族人民运用着特有的智慧在宗教信仰和世俗化生活之间保持着奇妙的平衡。如何撇开一个过度异化和精神化的西藏,去传递一个真实的,美好的西藏形象,这是当下面临的重要任务。
张煜[2]2003年在《想象西藏》文中指出1990年代以来“西藏文化热”的兴起是一个显见的文化现象,大量的文字、影像、流行音乐以及各种媒介将西藏塑型和凝固为超越地理意义的神秘、圣洁和自然的“乌托邦”,并影响和建构了对西藏的文化想象。本文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形象”概念为逻辑起点,对当下关涉西藏的各种文本资料进行分析,试图透析作为中国国内跨地域/族群形象的“西藏形象”的文化想象。本文的正文分四个部分,分别从“西藏形象”的文本形态与文化生产性质,西藏形象的表述策略及隐藏的文化意识形态内涵,“西藏形象”与“自我”的关系以及西藏在强大的主流文化表述中的自我言说四个不同的角度对“西藏形象”进行考察,从而对笼罩在“西藏形象”种种光晕展开除蔽/除魅的解读。在一定意义上,西藏形象也可以从一个向度呈现出1990年代中国文化语境中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的表述方式以及国内地域——族群间文化格局的当下状态。
魏宁[3]2013年在《迷茫与追寻—新世纪汉族作家的“西藏想象”现象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边藏小说的的创作数量蔚为大观,不单藏族作家书写西藏,西藏也成为许多汉族作家描写的对象,西藏书写超越了之前单纯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局限,展现出新面貌,成为文坛热点。本文以西藏想象现象切入,探析西藏想象和边藏小说热潮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结合新世纪以来西藏书写的具体作品,从文本细读到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探析其中汉人作家的边藏小说中存在的“西藏想象”现象以此分析其社会文化心理根源,挖掘西藏书写的价值与局限。绪论从叁个方面入手阐明本论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简要介绍新世纪以来的边藏小说创作情况,出现了汉藏作家共同书写西藏的局面,甚至汉族作家的创作群体尤甚,已溢出藏族少数民族文学亦或“西藏新小说”的文学史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并界定边藏小说概念。其次,从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类型研究叁方面展示当下边藏小说研究现状,并指出其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本文的理论资源西方殖民主义,由此界定“西藏想象”这一概念且概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以边藏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细读的方式,通过汉藏作家对西藏书写的比较,发现汉族作家笔下西藏作为想象而存在,而藏族作家针对汉族作家的西藏想象问题,以创作践行祛魅西藏的观念。藏人作家以祛魅西藏的方式,用西藏日常生活书写方式展现人与历史的深痛反思。神秘而遥远的传奇性书写、真切而隐秘的现实性书写、哲思而高蹈的精神性书写,以杨志军、范稳、宁肯为代表的汉人作家,用文学构建起“西藏想象”的乌托邦。第二章以文化诗学的方法,分析汉人作家的“西藏想象”现象的文化内涵。首先,面对西藏,汉人作家的他者族群身份与文化身份,造就了其对西藏他观式的想象;其次,就宗教信仰而言,华夏文化和现代化文明双重作用下的信仰失范,使得西藏之于汉人作家是永远的他者,这也注定了其对于西藏信仰无限虔诚的追寻姿态。族群身份、文化身份、信仰文化,叁者的转化中形成了汉人作家与西藏之间主体与他者的错位,而错位中构建出对于西藏诗意性的想象空间,而这正是其以中心文化走向文化边缘,从都市人的边缘性处境出向生命中心的回归,回到原初,才是汉人作家“西藏想象”最本质初衷。第叁章则回到文学艺术本身,从“西藏想象”的艺术建构方式发掘其中蕴含的审美意蕴。神秘化叙述、诗意化营构,在功利的现实世界与理想的西藏世界中形成对话,而这正是创作主体本身精神对话,也是“西藏想象”的文化源起。边藏文学是新世纪以来多元共生的文学语境的产物,而“西藏想象”的文学书写是这个时代的精神镜像。结语中借鉴文化研究的方法,深入到“西藏想象”现象的社会文化层面,阐释“西藏想象”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高远而偏僻的西藏就如同人类曾经故园的幻影,而“西藏想象”中所呈现出的西藏原始化、诗意性、宗教感的形象塑造,正是诗意栖居的建构,而建构本身,正是一种追寻。同时也指出了汉人作家的“西藏想象”书写中所存在的问题。西藏作为现代生活反叛与拯救的象征而存在,西藏想象的固化、西藏纯爱小说、西藏悬疑小说的类型化写作,当西藏书写成为类型化的文学生产后,“西藏想象”也就成为了文学消费市场的一种符号化生产。
姚经纬[4]2015年在《他者想象与自我言说:当代汉语流行歌曲中的西藏符号研究》文中认为流行歌曲除了是一种艺术形式之外,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现代性”社会传统主义的背景下,结合音乐市场的运作,使得当代歌坛产生出大量的西藏题材的流行歌曲。该类歌曲基于西藏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俗,运用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符号,围绕西藏进行了一系列的想象和言说。该类歌曲的演唱者身份和叙事内容都较为多样和复杂,既有汉族及其他民族歌手创作和演唱,也有藏族歌手创作和演唱的歌曲。汉族及其他民族歌手的歌曲主要是运用西藏的表象符号,如“蓝天”、“雪山”、“白云”等自然风景意象,建构出一个具有乌托邦性质的“心灵的故乡”,表达的是作为“他者”的向往之情,起到文化治疗的作用。相较而言,藏族歌手的歌曲,其运用的符号的象征意义更加丰富,如“阿妈”、“白塔”、“神鹰”等具有人文和宗教等象征意义的符号,主要通过对“自我”的亲情、爱情和信仰的表达,建构一个“实在的故乡”,表达的是作为“自我”的归属之情。而这种对于“西藏”的差异表述,体现出文化身份对于歌曲创作和表达的影响。文化身份影响了歌曲的创作者和演唱者对符号的选取和加工,也影响了其的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
施玮妮[5]2012年在《雪域影像及其想象历程:中国电影作品中西藏形象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选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雪域影像为研究对象,围绕“西藏形象”这一研究主题,结合电影学、文化学、人类学等理论,采取文本解读的方法,在梳理雪域影像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西藏形象在电影文本中被再现和被表述的方式,解读投射在西藏形象之上的是何种文化想象,这些文化想象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力图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本论文分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是对提出的问题及其相关前提、研究意义等进行梳理,以建立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清研究思路;第二章,雪域影像的中国制造(1949—2011)。主要是分析总结不同时期雪域影像的创作特点和艺术特色,探讨影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叁章,雪域影像变迁中的西藏形象。主要论述中国电影作品中西藏形象的生成和演变,并探讨这些形象背后的复杂原因及其产生的广泛影响;最后为结论,中国雪域影像依附于新中国六十多年来政治和艺术思潮的流变,雪域影像中所塑造和展现出的“西藏形象”被赋予了多重意义且都是文化想象的产物,通过分析有助于正视生活在主流文化中的我们内心和文化中的矛盾和症结。
王瑾[6]2014年在《当下的旅游文化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文中提出当下大众媒介中的“西藏热”和与之相伴的“西藏旅游热”让人不得不思考究竟是怎样的社会现实造成了如此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现象,人们如此热衷于追逐“西藏”’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心理期待和精神状态。本文从大众媒介当中的旅游文化和大众媒呈现的西藏形象入手,通过文本和案例的分析,考察媒介表征的西藏旅游文化以何种方式反映了当下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并力图探究造成这种状态的深层原因。在本文看来,“西藏"是大众休闲的工具,是身份炫耀的符号,是灵修的精神圣地,也是自我实现的力量来源。但在更多的时候,“西藏”只是一个模糊的精神家园,可以净化被现代性污染的心灵,实际上也是人们逃脱物欲而寻得的庇护所。
房广莹[7]2016年在《汉语写作中的西藏想象》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西藏热"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和民族文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其所处的边缘的地理环境和迥异于汉民族的文化特质,致使汉语写作赋予西藏一种独特的文学想象。在不同的汉语作家笔下,西藏大致呈现出"原乡西藏""故事西藏""传奇西藏""风景西藏"四副面孔。而其生成机制,又是汉民族的现代性焦虑、文学衍生的自觉探寻过程,以及文化生产的市场化运作等多重因素的聚合。
王偲[8]2016年在《陈丹青与《西藏组画》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着重于理清陈丹青成名与《西藏组画》获得影响力的前后逻辑关系。文章在首章先介绍了陈丹青的艺术经历以及《西藏组画》产生的背景,随后叁章为陈丹青与《西藏组画》接受历程的分析。《西藏组画》完成初期,作品呈现出的去“文革”程式的特点,在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与“文革”甚至同时期的作有着品显着不同,美术界专业媒体的介绍,在“文革”刚刚结束社会环境下迅速获得美术界的认可。通过美术史的解读、美术教育领域的传播以及在各文艺领域“西藏热”现象的推动,成为《西藏组画》完成之后下一阶段继续传播和获得影响力的的主要原因。归国以后,陈丹青因“辞职事件”以及“鲁迅”、“民国”等社会热门话题参与以及相关文集的连续出版,“公知”身份逐渐确立,陈丹青因此再一次成名,这一次是被社会大众所认知。《西藏组画》在作品完成初期迅速获得巨大的影响力促使艺术家陈丹青被美术界广泛认知,陈丹青归国以后因“辞职事件”和“公知”身份的确立等再次成为社会名人,陈丹青的艺术家身份以及包括《西藏组画》在内的绘画作品进一步受到人们关注。早期是因作品而使画家成名,后期是因作者成名而使作品被认知。最终得出结论:新时期初期,信息传播速度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的限制,能够使得艺术家因单幅(组)作品就获得巨大成功和广泛影响力。新世纪以来,社会发展程度与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巨大发展。一方面,信息的充实与传播的加快使得单幅作品已经无法获得,新时期初期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人们对于艺术家的认识与了解也趋于更加多元和全面。所以,今天艺术家想要获得认知与成功,则要面对艺术家综合能力的考量。认知群体已经由最初对作品本身的关注,转变为今日更多的涉及艺术家综合影响力的关注。
孟慧丽[9]2012年在《话语权博弈:中国事件的外媒报道与中国媒体应对》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拉萨“3.14”暴力事件发生以来,“西藏问题”再次成为国际舆论热点,给中国国家形象、国际政治等诸方面都带来不利影响。国际话语权的掌控能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战略内容,在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确立国际舆论领域中“西藏问题”的话语权迫在眉睫。本文以美国《纽约时报》作为观察“西藏问题”在西方舆论中如何被建构的载体和切入点,考察“西藏问题”的国际传播话语生产的各相关利益方:中国、美国和达赖集团如何从自己的角度通过新闻发布会、主流媒体报道等形式,围绕“西藏问题”的方方面面进行议程设置、议题竞争、核心概念的建构与解构等话语权博弈。无疑,拉萨“3.14”事件以来涉藏国际话语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日趋复杂化而呈现越发复杂和胶着的话语博弈特征。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以反映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权的现状及改进路径,正当其时。为更好地实现研究目的,本文采取文本分析、话语分析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2008年3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的涉藏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围绕该主题进行的话语生产和博弈进行了叁个方面的考察:第一方面,美国《纽约时报》如何在西藏“问题化”和“西藏问题”国际化双重框架下重构“3.14”事件,在新闻报道中如何通过议程二次设置消解、改造中国政府和《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的涉藏话语;在不同时期的信息源使用偏向性与话语策略有何特征。第二方面,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新中国成立以来如何从国家-政治话语角度在中国内部舆论空间建构、定义“西藏问题”。特别是“3.14”事件以来,随着中国主流媒体争取国际话语权的转向,具体新闻话语发生了哪些变化,使用的主要话语策略有哪些。2008年拉萨“3.14”事件期间,中国媒体如何应对、化解、解构达赖喇嘛和他的西方支持者伙同西方媒体进行的国际舆论造势,试图干涉中国主权的舆论强势。第叁方面,考察外交部新闻发布作为中国政府的对外传播议程设置发布者,在涉藏新闻发言中政治优先、国家利益优先的话语格局有哪些具体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透视叁者就涉及中国西藏的新闻话语互动和交锋,尝试从媒体话语建构和修辞的角度解读西方“西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对其进行拆解和批判,以期中国在国际“西藏话语”中赢得更大言说空间和话语主动权。中西方围绕西藏话语展开的国际话语权博弈,实际上是一场围绕这一主题的多维度话语修辞竞赛。所以,本文除了对所收集的叁种文本做一些量化的分析和解读外,同时从话语分析和“争议点理论”出发,对中国政府对外传播和大众媒体传播的议程设置和话语发布框架做了一定质性分析并尝试提出改进意见。研究发现,中国政府涉藏话语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有强烈的国家—政治导向的宏大话语特征,在特殊时期表现得更为集中和强势,比如1959年、1987—1989年和2008年等敏感事件发生期。拉萨“3.14”期间,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发言虽然从新闻发布机制、时效性等方面较之前阶段有极大的改变,但在话语策略和对外传播口径上仍没有脱出这个框架。对外国政府、政客不顾中国政府抗议接见达赖喇嘛或支援声援“西藏独立”的情况,中国政府反应主动性强,且以反对、批评、抗议、谴责等坚决、强硬态度立场为多。同时,围绕这些新问题,《人民日报》通常在报道中国政府评价该事件的消息以外,组织评论、通讯等新闻报道对该事进一步批评、谴责,但外国政府、组织或政客的表态、行为较少单独成为新闻报道。在与西藏地区有关的人权、民族政策、新闻自由、秘密逮捕、骚乱等问题上,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则表现得更加被动,给出的回答更可能是中国法律、政策、规定等较“务虚”的内容,而非针对提问本身的正面回答。《人民日报》在拉萨“3.14”期间的涉藏报道政治色彩重于新闻性,与中国政府立场和话语保持高度一致,在澄清事实、组织社会舆论、推进政府议程方面作用显着。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新闻话语与政府话语应有的距离性和扩充性、补充性价值,同时这种政府与媒体话语“一体化”也影响到《人民日报》成为西方媒体消息来源的正面意义。特别是由此现实原因西方记者无法入藏采访时期,中国媒体作为“替代性新闻来源选择”的价值也由此未能最大化。考察发现《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的报道主题议程有较多的重合,双方对国际政治、舆论中出现的涉藏新事件都有较及时的反应,但中方的反应通常是由于外交部门被外国媒体记者针对该新事件、新现象的提问、追问而产生;而《纽约时报》的报道与时事贴合更紧密,通常与在华外国记者提问内容和态度上较致,这说明西方媒体在涉藏问题上有一个长期形成的提问和报道“惯例”,一个共同话语圈。从新闻报道的话语建构层面看,在涉藏报道中,《纽约时报》有较独立的价值表达系统和完善的议程二次设置能力;同时,新闻报道存在较长时期内的主题偏好,比如对人权、文化保护、环境问题等话题的特殊关注;报道的时效性强,对国际最新事件的反应迅速,在新闻来源选择中对达赖喇嘛有显而易见的偏好。本文认为,为促进对外传播,中国政府需在西藏事务中有意识地超越国家-政治立场的威权型话语,对与西藏事务相关的国内外事件做出更及时、更有针对性的反应,尽一步丰富西藏话语的文化性、社会性维度。中国媒体则要有更强的传播主体意识,报道重点更多地涉及事实和细节,转变宏观、观点化和说教的新闻传播模式。同时,两者的涉藏话语都需要在修辞辩论原则和程序上有进一步的转变,使中国的声音更容易被西方受众广泛接收和正确理解。这些结论和建议的得出通过以下五个章节逐层实现:第一章“文献综述与研究安排”主要是谈本论文主题的形成过程与论文前期综述、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等准备性工作。第二章“话语权理论与‘西藏问题’由来”主要就本文所涉及的理论做梳理和界定,以及分析西方国家是如何在政府、传媒、势力集团(包括达赖的游说对象)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建构起当下“西藏问题”国际传播话语。第叁章“双重话语框架下的涉藏报道定势”探讨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如何表现“西藏问题”的不同利益方的观点和诉求,特别是如何解构和“改造”中国政府和大众媒体在涉藏话语中的核心观念,其中,另辟专节讨论达赖喇嘛的宣传策略。第四章“中国视角下的‘西藏问题’与西藏话语建构”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作为党报在怎样的场景下使用和再定义“西藏问题”,特别是2008年“3.14”以降其话语和核心利益如何对外传播的问题。同时,对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涉藏发言如何体现中国政府官方立场、如何形成官方话语输出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最后一章“研究结论与建议”讨论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和大众媒体在国际舆论话语生产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改进,以及本论文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本课题属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众传媒与化解社会风险研究》(项目批准号:07JZD0033)的子课题。同时,本论文的写作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博士生科研资助项目支持。
石冠辉[10]2016年在《马原先锋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中先锋小说潮流的开拓者,马原与其他先锋作家一道把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推向一个高潮,彻底扭转了当代文学的叙事观念。马原借鉴西方元小说经验,在创作中率先进行元小说文体实验,创作出先锋性十足的具有现代形式的小说作品,大大影响了其他先锋作家的创作。马原引领的艺术风格清晰的先锋小说潮流,是中国当代作家自我意识和文体意识的集中体现。马原小说颠覆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范式和理念,引起当代文学对于形式的关注,促进了文学审美的回归,使当代文学进入一个关注形式的美学时代。先锋作家马原的文学创作理念具有明显的技术论色彩,他把小说艺术表现技巧看作小说创作的头等大事,他的不少小说都是形式化鲜明、风格化独特的作品。但马原并没有止步于对文学形式的追求,他在进行文体实验的同时,也对存在意义等终极问题进行追问和探索,虽然这一探索并没有进行到底,并结出和叙事实验一样丰硕的果实,但却走向了一条神秘主义的途径。马原的先锋小说在主题内涵方面表现出浓厚的神秘主义倾向,这既是作家的一个写作策略,也是其世界观在新时期发生重大转折和精神迷茫的折射。马原是复杂的,他的小说是丰富的,虽然马原的作品数量不多,但他的创作折射了一个时代文学急剧变迁的图景。从现代性视角出发,以马原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本论文运用西方元小说理论分析马原小说文本,研究马原小说元小说叙事艺术的实践特征与原则,剖析其小说神秘主义精神走向的时代语境和哲学渊源。在此基础上,探讨马原先锋小说在艺术创作理念、写作姿态和文本表现等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困境,从创作角度研究先锋小说开拓者马原的文学创作和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本文共分九个部分。首先概述马原先锋小说发展、文学史地位及其作为本论文选题依据和意义,介绍马原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研究采取的论述方法和创新点。其次梳理本论文涉及的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等概念,分析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并探析马原先锋小说生成的时代文化语境和文学背景。现代性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种自发诉求,也是先锋小说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时期先锋小说的叙事转向,实际接续了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第叁部分论述马原小说创作的演变过程:早期沿袭传统现实主义写作,但在主题与叙事技巧方面初步显示出现代小说的某种气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马原开始在小说中进行文体形式创新的密集实验,创作出一系列先锋性色彩浓厚的作品。马原作为先锋小说家的成长及其形象建构,其间包括个人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因素及其周围作家群体,文学刊物的推介,还有批评家群体的推波助澜等诸多影响因素。西方经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非主流的道家文化和老庄思想成为马原先锋创作的主要精神资源。第四部分追溯中西方元小说概念及发展历史,分析元小说理论及其内涵,进一步研究西方元小说与马原小说的区别与联系、元小说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关系。依据美国文论家布莱恩·斯通希尔的元小说理论,结合马原小说文本,分析马原元小说艺术实践中的文本倾向(主题美学风格)。第五部分总结马原元小说文本实践的创新性特征,结合马原小说文本创作的实践与批评,探讨马原小说叙事理论。第六部分追溯神秘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渊源,探讨马原先锋小说神秘主义的哲学基础及其创作思想,研究马原小说神秘主义表征及其实践。第七部分剖析马原先锋小说实践过程中在作家创作观、写作立场、写作实践和文本表现方面的悖论,具体表现为文以载道和艺术至上,叙事实验与经验世界,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可写文本与可读文本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和悖论贯穿马原创作的整个历程,既成就了马原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文学史地位,也导致作家无法超越形式,突破自身的困境。第八部分概括马原在文体实验、故事价值、第一人称叙述、形而上主题挖掘、创作影响和职业作家意识等方面对推进当代小说现代形式发展的具体贡献、文学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最后通过总体考察马原写作姿态、价值意义、精神现象以及作品整体风貌,总结马原小说对当代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意义,研判一个时代的文学写作意义和现代性展开过程,为当下写作提供借鉴和参照。
参考文献:
[1]. 比较视野下的西藏形象[D]. 李鲛. 安徽大学. 2016
[2]. 想象西藏[D]. 张煜. 暨南大学. 2003
[3]. 迷茫与追寻—新世纪汉族作家的“西藏想象”现象探析[D]. 魏宁. 河北师范大学. 2013
[4]. 他者想象与自我言说:当代汉语流行歌曲中的西藏符号研究[D]. 姚经纬. 兰州大学. 2015
[5]. 雪域影像及其想象历程:中国电影作品中西藏形象研究[D]. 施玮妮. 兰州大学. 2012
[6]. 当下的旅游文化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D]. 王瑾.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7]. 汉语写作中的西藏想象[J]. 房广莹. 北方论丛. 2016
[8]. 陈丹青与《西藏组画》接受史研究[D]. 王偲. 中央民族大学. 2016
[9]. 话语权博弈:中国事件的外媒报道与中国媒体应对[D]. 孟慧丽. 复旦大学. 2012
[10]. 马原先锋小说研究[D]. 石冠辉. 兰州大学. 2016
标签:文化论文; 陈丹青论文; 文化论文; 先锋文学论文; 西藏建设论文; 中国形象论文; 艺术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 文学论文; 马原论文; 藏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