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探讨论文

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探讨论文

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探讨

江丽

(荆楚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荆门)

摘 要: 从《生活中的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设计和定位出发分析了该课程教学实践的现状,提出了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从如何合理选择案例、如何合理编排案例和如何合理实施案例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生活中的经济学这门课程中的实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 案例教学;经济学;教学方式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学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用经济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现象,更科学的权衡利弊,帮我们做出最好的判断,从而避开陷阱,有效地保护自身利益,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帮助。

一 课程的性质定位

(一) 课程简介

《生活中的经济学》这门课程是由经济与管理学院面向全校所有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社科类公共选修课,每周2个课时。该课程没有指定教材,以经济学的原理为重点讲授内容。该课程通过运用日常购买和销售中,职场中、投资中、市场现象、政府行为甚至是婚恋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的实际事例诠释了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将生活中接触的经济学的方方面面讲的通俗易懂,旨在向学生传授在生活中蕴含的经济学理论。通过学习该课程,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思考和解决身边的经济学问题。同时牢牢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当中,为学生的职业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1]

目前,由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已相对比较成熟,使其在生产的过程当中普遍替代了机电控制。通过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够使电气化生产过程当中所具有的优点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利用此方式能够有效确保整个电气系统始终保持正常运行的状态。与此同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不仅可以达到供电体互相转换的目的,还可以让电气工程的相关项目体系更加稳定,以此提高电气及其自动化控制的效率。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该课程实际开展时的教学方法仍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由于该学科的部分理论过于抽象,有大量的公式和图形,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的确方便了教师也方便了学生的记录,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的讲解PPT上的教学内容,而不配合的采用其他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将使得整个课程都变得枯燥乏味,在很大程度上也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

由表可知,矿石中的钨主要分布在白钨矿中,约占78.35%,黑钨矿中钨仅占4.12%。通过对主要钨矿物化学分析,白钨矿中的钨为60.81%,黑钨矿中的钨为58.22%。钨矿物粒度整体集中在0.1~0.01 mm,粒度较细,可通过浮选对金尾矿进行综合回收。

二 生活中的经济学进行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案例要遵循适量适度的原则。案例教学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案例的设置中,也不是案例越多越好,不能因为过多的进行案例教学而抢占理论教学的时间,要把握好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另外,课堂中案例的选择也应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由于公共选修课的学生水平参差不一,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应尽量选择简单的教学案例,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可以适当地增加稍有难度的教学案例,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具备更大的挑战性,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地对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多维度的解读,与教学理论密切结合,提升教师案例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另外,为保证案例的时效性,教师必须时时关注经济动态和政策走向,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

三 案例教学法在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

(一) 合理选择案例

要想使案例教学法取得一定的效果,首先就是要选择比较合理的案例。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选择案例时就要结合讲授的内容以及准备达到的教学目的来选择比较合适的案例,这样才能提高整个课堂活动的效率,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在选择案例时,老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三,案例也可作为课后的补充。在某一部分的知识点讲解完之后可以编排一个讨论式案例,比如在讲解完均衡价格的内容后,就可以编排一个关于“为什么情人节玫瑰花价格变化比巧克力价格变化的大?”这样的案例增进学生对于价格变化这部分知识的宏观理解和掌握。讨论式案例可以放在课堂结束前讨论,也可以放在课后讨论。讨论式案例最好要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密切相关,与刚刚学完的知识点内容紧密联系,目的是检测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

第二,除了传统的文本素材的收集,也可以运用多媒体配合案例教学。教师可以将案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除了传统的文本形式外,还可以利用动画、图像、声音等使其图文并茂,更加生动。或者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小视频,这样的案例会更生动,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概念和课程的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经济学是一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也不断发展的学科。该学科的部分理论过于抽象,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如果不用深入浅出的精练语言和案例教学,初学者就会感到枯燥有余,而生动性不足。这就需要有大量的相关经济案例来吸引学生,提高学习效果[2]

(二) 合理编排案例

第二,案例教学法可作为课程中的中间环节。由于学生们在课堂上不太愿意一直听教师讲课,是碰到枯燥的理论知识时,为了缓解课堂气氛沉闷,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小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第一,案例教学法可作新课导入部分。在上新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讲述一个生活中的相关案例,用案例来导入本次课堂将要传授的知识点。比如说可以用“豆你玩”、“蒜你狠”的案例来导入有关商品的价格弹性的相关知识,这样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

第一,我们的课程名是《生活中的经济学》,当然案例的素材内容应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最好是学生比较关注的,比较感兴趣的,在他们的生活中能找到原型的素材。通过对生活中案例的讲解,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3]

BY-4型纳米陶瓷基高温防氧化涂层材料对铝电解用碳素阳极的抗氧化应用 李顺华,王博一,杨国荣,等 4 73

Graham找到了一个极为吸引人的角度,靠近动作者、向下拍摄。正在摔跤的两人正好构成画面的对角线,将观者的视线从左向右引导,一直到Dylan的脸,而Dylan的头部也正处于对焦清晰的地方。他双眼向下凝神观看的神情,为画面增添了不少神韵。Graham在当天拍摄了很多张照片,所以他在挑选照片时能有充足的备选,可以从中选出各个画面要素组合中最满意的。很可惜的是这幅作品的清晰度还没有做到精准完美,但这毕竟是拍摄动作场景而非人物肖像,所以总体而言,还是瑕不掩瑜的。

(三) 合理实施案例教学法

1.引导式案例教学法。引导式案例教学法主要是由教师提供生活中与某种经济理论有关的案例,比如:教师描述叶圣陶名篇《多收了三五斗》里的场景,然后提出启发性的思考题:农民丰收了,为什么收入反而下降了?让学生思考后回答这个问题,然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答案进行分析讲解,这会更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根据案例在《生活中的经济学》这门课程中教学实施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以分为:引导式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案例教学法以及专题辩论式案例教学法。

引导式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引入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课堂的教学过程仍然是以教师为主,而学生被动学习。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基础,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2.讨论式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案例是指教师在讲解了某个知识点之后,比如讲完需求和均衡价格后,通过将现实中存在的与需求和均衡价格相关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并设置相应的问题:例如如何降低对香烟的需求,从而减少不良的社会影响?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小组自由讨论,给出小组讨论后的最终解决方案。这种案例教学方式可以在课堂上实施,也可以在课后实施,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和资料的准备,由小组中的一名成员将该小组的最终结果在课堂进行展示。在讨论式案例的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只需要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即可。

通过讨论式案例的教学形式,在讨论以及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但有时占用的时间太久,教师不能主动把握课堂进度。

3.专题辩论式案例教学法。相对于启发式案例和讨论式案例来说,辩论式案例的教学方法要求更高,需要全面掌握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并能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一般来说,辩论式案例的开展需要建立在知识点较为综合的案例之上,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去寻找和建立合适的素材,也需要学生花较大精力查找资料,做准备。因此,辩论式案例教学法会在某一阶段性的学习完成之后组织一次,来加深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生活中的经济学》较其他课程不同的是:它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多,还有一些比较复杂,但是这些知识却都能与生活紧密联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合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穿插在教学中,这样才能突出案例教学法在这门课程中应用优势。例如:对于比较抽象的内容,老师就可以用引导式的教学案例配合相关理论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对于较为具体的教学内容,老师就可采用讨论式案例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具体的知识,自行查找资料,在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理解具体知识。对于阶段性的学习完成后,就可以采用辩论式案例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5]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科学地选用案例教学法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参与的教学模式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

参考文献

[1] 刘小庆, 明庆华.大学生对待公共选修课态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湖北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为例.高等理科教育,2014, 114(2):49-56.

[2] 尹纳宇.浅论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课堂管理策略[J].优化管理策略,2017(12):133.

[3] 侯明亮.“西方经济学”课程案例化教学改革的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12):88.

[4] 李晓慧.政治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方法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6):278-280.

[5] 杨发琼.案例教学的前提分析及作用调查——以XX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7(03):56-59.

本文引用格式: 江丽.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73):131-132.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3.063

基金项目: 本文系本项目受荆楚理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生活中的经济学》通识教育核心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编号:JX2018-040)资助

作者简介: 江丽(1979-),女,汉族,湖北荆门人,硕士研究生,荆楚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标签:;  ;  ;  ;  

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