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与民族凝聚力根植何处——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地位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主义论文,凝聚力论文,中华论文,传统文化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历史遗产、观念意识、精神灵魂
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源于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评价。评价、认识传统文化,先要对它进行 分析。
文化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和层次。首先表现为各种形式,如以哲学、科学、文学、艺术、政 治、经济、教育、历史、民俗等范畴划分的形式,或者以建筑、器物、文献典籍等有形质地 划分的形式。在各种形式之中,文化的内容表现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以各种形式呈现的 具体内容,比如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是呈现为历代文学形式的具体内容,记载 在各个朝代的文献典籍这种物质形式之中。第二层次为包含、体现在历代具体文化内容中的 历代观念意识和历史文化,即具体文化内容之中表现的思想观念、是非标准、价值取向、审 美意识、历史经验,以及科学理论和技艺水平。历代文化的具体内容是不断进行历史的淘汰 、沉淀、积累的;其中的观念意识,是不断更替、变化、发展的。第三层,最核心的一层, 是贯穿于历代具体文化内容之中、高于历代意识形态之上的民族人文精神特点。如中华民族 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天人合一、和平中庸、自强不息、仁义恭俭让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以 入世、实用、实践为主导的生活态度。在这之上,还应该有一层,即季羡林先生所说的,中 华民族是一种以综合为主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从根本上影响着民族文化的精神。
第一个层次的文化是一种历史遗产,一种财富。对这个层次的评价标准,是文化积累的多 少以及文化内容本身延续、发展与否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观念意识上,是人类对自身、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其意义是人文精神方面的 。从最终的意义上,可以说,主张和表现人的平等、社会的和平、理性的觉醒,是进步的; 反 之是不进步的。理论和科学技艺水平,则用科学的标准衡量,也属发展与否的问题。
梁启超在谈“历史现象是否为进化的”这一题目时说:“我以为,历史现象可以确认为进 化者有二:一、人类平等及人类一体的观念,的确一天比一天认得真切,而且事实上也著著 向上进行。二、世界上各部分人类心能所开拓出来的‘文化共业’永远不会失掉,所以我们 积储的遗产的确一天比一天扩大。”他关于历史进化的意见中体现出的两个标准,有助于说 明上面两个文化层次分析和评价标准。
第三个层次,是民族在整个历史发展中的人文精神特点。在这个层次上,东西方文化总的 来说应是互补的,不是先进和落后的差异。与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特点相比,西方文化自古 代以来基本贯穿着的是勇敢、斗争、竞争、自由精神和英雄主义等人文精神及浪漫、关注社 会和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汲取。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中和、以和 为贵等,也值得其他民族吸收。西方文化精神特点之上,呈现出以理性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 。在这个层面上,东西方也是各有长短。
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文化,要学习、继承、扬弃、发展。对第一层的东西即历史遗产 ,要学习研究;对第二层的东西即历代的观念意识,特别是一直延续、影响到现在的东西, 要通过不同文化的比较,继承发展进步的,摒弃落后的;对第三层东西即民族的人文精神特 点,要珍惜自重。
然而,十九世纪下半期以来,西方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在列强欺侮之下,发 现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加之在西方五光十色的物质文明眩目光彩面前,中国人更加自愧弗 如。在这种心理下,导出西方文化一概先进而传统文化一概落后的结论。这透露出一种不健 全的思想方法:即思想天平上以科学技术代替全部民族文化,以为科学技术的先进就是整个 文化的先进,甚至以为物质生产技术重于人文精神修养。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即面对西方的 坚船利炮,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数理科学与人文科学,物质财富与民族文化,相互之间地 位的认识天平发生了倾斜。这是在特殊的历史年代产生的,它同时也有对保守、自大的矫枉 过正,因此不应该永远持续下下去。
这就有一个比较不同民族文化地位的视角问题。
比较不同民族文化的角度:人文的、历史的、哲学的
季羡林等先生说:“只有放眼宇宙,我们才能真正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观察问题。我们才 能真正客观地、实事求是地了解西方文化,了解东方文化,了解中国文化。我们才能在错综 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情况下,准确地给西方文化以应有的地位,准确地给东方文化以应有的 地位,准确地确定我们文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准确地预见我们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放眼 宇宙就是历史地、全面地看。具体地说,我们认为,确定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地位, 应持人文的、历史的、哲学的眼光。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并不等于整个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正因如此,1988年才有75位诺 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一个宣言,指出世界要求得和平,必须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 寻找智慧。科学作为文化的种属部分,其指归应该服从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应是人文精神 的正确体现。但往往有以科学的先进为整个文化的先进的观念。近现代西方挟其现代科学技 术之威,其文学、艺术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观念,也被视为主流文化而大量输出 。中国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力图把西方的所有文学艺术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 的 理论、观念当作圣经一样学习,全盘接收,甚或以之排挤、取代传统文化的地位。先进的文 化当然应该学习,但西方的文化不是整个都先进。数理科学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普遍现象 和规律认识的深化,先进和落后是可比的。人文的智慧与此不同,它反映的是人类对宇 宙、社会、人生的思考和理解,是人类的自我认识,这种理解是理想主义的,无法简单用一 种标准、特别是用一种功利的标准衡量。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的东西有很强的历史和社会、 地域、民族的因素,其先进和落后,有的可能是不可比或难以比较的。如西方交响乐与东方 音乐,西方的话剧与中国的京剧、越剧,油画与中国画,西方的诗歌如十四行诗与中国的律 诗,莎士比亚的戏剧与关汉卿的元曲,乃至如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的儒学、发源于印度的佛 教……很难说孰优孰劣,谁进步谁落后。至于西方重理论系统的构建,重理性思维,重方法 论,因而也产生了不少理论,而我们的古人相对重实践应用和经验、感悟;西方擅长分析, 中国擅长整体综合……应认为是各有长短,应该相互取长补短。只要是从人文而不是仅从数 理科学甚至是功利主义的角度,不应该得出一边倒的结论。
季羡林等先生说过:“我们必须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以人类全部历史和整个地球为 背景,来观察东西方文化的关系,这样才能看出两大文化体系相对消长、互相学习的关系。 最近几百年来所表现出的情况,只代表最近几百年的发展。前于此者,情况有所不同,后于 此者,情况也将会有所不同。”强调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比较东西方文化,这是一个 建立在民族历史之上的民族自信问题。前于此者,中国的先秦、两汉、唐宋元明,都有不逊 色于西方的文化。但自从西方人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国门之后,中国人的心理从自以为居天下 中心,遽转为万事不如人。这种民族自卑心理,用季老曾说过的话讲,是有“贾桂思想”, 以至于以为我们一概都不如人。后于此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力的增大,以及中国 文 化的整理和传播,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西方文化内在弊端的突出,中国的文化的真正内涵会 逐渐为全世界所认识,被全世界更加重视。
既有的文化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人类主观对它的认识会随着时代潮流不同而变化。比 如在我们在看到西方武力的强大,看到别人的物质文明光彩夺目时,特别是挨打时,认识的 天平就会倾斜。但这是人类认识的局限,不是文化本体的问题。又如在以人类中心说、自我 中 心说,以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为主流意识时,英雄主义、斗争意识、竞争意识就 被看重;当人类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时,天人合一、和平、 礼让精神的文化地位就会上升。文化这种东西是人类长期以来为适应自然环境和满足自身精 神需要而发展出来、积累形成的。延续下来的文化,是经过历史的选择扬弃后的结果,有其 深层道理在。文化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历史性积淀,是让现代人浸染于以前创造的精神文 明之中。最大的价值是对精神世界的抚慰和关怀,通过思想上解决精神与物欲的冲突,给社 会带来和平,而不是给人一块馅饼。文化不是经济效益、物质利益和功利的代名词,一种文 化可能在某个时期随着对物质利益的强调而被忽视,但人类在思想的深层次对悠久的文化有 永不满足的渴求,不能用短视、功利的眼光看历史文化的生命力。
但这不是说我们的民族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就不需要发展。
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要求:民族的、开放的、理论的、创新的
面向现代的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是:民族的、开放的、理论的、创新的。
民族文化要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首先要有牢固的根基。根基不能是移植的,外来的苗子 也 不一定完全适合本地的土壤。有的文化内容是在此地合适,在彼地不合适的,所谓“橘逾淮 北而为枳”。甚至,一种文化中的各种观念、意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协调、制约而 达到和谐共处的,如果强为嫁接,可能会产生在本民族文化环境中没有可以相互制约的“天 敌”的新变异。至少可以说,没有自己的根基,全部是外来的,就只能全部跟人家走,永远 在人家后面,丧失民族独立的意识。民族文化的主导性是民族自信心的基石,因为,爱国主 义首先是存在于民族传统文化中,而且,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本民族的文化,就不可能有对本 民族的自信。这在世界文明史上可以找到许多正反的例子。同时,世界的文化本来就是民族 的、多样的,而不是一元的,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就是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构成的。中华文化 有漫长的历史,中国应当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为丰富世界文化作出贡献。
中华传统文化相对有较重的保守性、惰性的一面,但它能延续发展,又是有一定开放性的 。民族文化本身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不断稳定——开放——稳定的过程。中华文化有吸收包容 异 族文化的传统和能力。在氏族社会时代,如闻一多所曾经指出的,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 ”的形象,是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等 ,这可能意味着以蛇为图腾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地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以蛇图 腾为主不断融合其他图腾而演变为“龙”,这种民族融合本身就是各种文化的融合。上古时 期炎黄集团与东夷的融合,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楚文化的融合,汉唐 以来对印度佛教文化的吸收,明清以来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都是以一种传统文化 为根基不断吸收新文化的过程。在今天,我们仍要继续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开放包括 “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在具有强烈扩张性的西方文化面前,我们的“拿来主义”在 开放时代,用不着太多强调也会做到。但由于我们的民族性格中缺少扩张性,因此“送去主 义”也需强调。季羡林先生最近说过,现在我们不仅仍要坚持鲁迅的“拿来主义”,同时我 们还应提倡“送去主义”,也把中国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主动地向外传播。这体现了对中华文 化优越性的自信,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关怀。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内容基本体现为应用的、实践的、经验的,缺少理论的提炼。我国 古代学者在实际工作中相对较重视实践、轻视理论,在进行专门学术研究时也是如此。比如 经学,秦汉时代就是师徒口耳相授,全凭讽诵,经师代代相传。汉以后的经书注释,重名物 训诂、历史考据。长期以来形成传统,知其然,而不重视知其所以然,重感性经验,轻理性 思维,影响了文化建设和研究的理论总结,制约了学术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限制了它的传 播。传统文化要延续、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要加强理论研究。一是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的先进理论,站在理论高度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发掘,一是根据本民族文化的实际情况和 需要,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论营养,建设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理论。20世纪中,我们吸 收了不少外国的理论作为指导,同时也开始在意识上重视植根本民族文化的“本土”理论的 建设。这方面的努力应该继续下去。
中华民族文化中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在意识上重视学术或技艺的传承性,轻视创新性。 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述是遵循前贤之说,作是自创作新说, 述而不作就是述修先王之道而不自创新论。在孔子之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就是有传统 的了,孔子以后,更是如此。但孔子自己承前启后,开创了儒家学派,本身就是“作”。后 来“述而不作”却演变为一种因循守旧的惰性和一种暮气,弥漫于文化之中,极大地影响人 文风貌和文化创新。我们应该学习其他民族文化中的创新精神,积极开拓进取。这不只是指 开拓新领域,也包括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研究中创立新说。我们不忘继承传统,以传统为根 ,但必须蘖新枝,开新叶。旧根要保持活力,需要新枝新叶的代谢功能。如果没有新的枝叶 ,旧的根也保不住。
研究传统文化的工具:面向现代的传统语言文字学
20世纪初,章太炎看到欧化风潮中产生的民族自卑心理,深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必 要。他说:“近来有一种欧化主义的人,总说中国人比西洋人所差甚远,所以自甘暴弃,说 中国必定灭亡,黄种必定剿灭。因为他不晓得中国的长处,见得别无可爱,就把爱国爱种的 心日衰薄一日。若他晓得,我想就是全无心肝的人,那爱国爱种的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 遏抑的。”中国的长处是什么,如何用中国的长处增进爱国心?他说:“中国之小学(即汉语 言文字之学)及历史,此二者,中国独有之学,非共同之学。”中国的语言文字之学和中国 的历史就是国粹,要“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
章太炎认为汉语言文字之学不但是国粹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国人了解本国历史文化的工具 。他认为,“欲知国学,则不得不先知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学在他心目中是宣传爱国思想 、激发民族自尊心的一个重要内容。他认为中国的语言文字之学成就极深,“自己必定应该 晓得,何必听人毁誉”。同时,他把创建近代民族语言文字之学,作为振兴民族文化的一个 手段。他不但讲继承,同时提出“智识无止境,后人应该比前人更进一级”。章太炎不反对 引进,提出“学问采取别国,应能转进一层”。他自己就是一位积极学习吸收东西方文化和 科学的学者。章太炎用汉语言文字之学来研究民族文化,用民族文化来激发现代人爱国主义 精神的主张,以及他汲取国外语言学理论丰富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主张,一直是我们建设面向 现 代的语言文字学的主要思想指导。
启功先生说过:“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我认为好比一朵花,花蒂、花蕊、花瓣等,都是 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这个比喻,语言文字应属于花株的根。汉语文字学是在中国土壤 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传统学科。这门学科在建设中国特色新文化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 用。目前人文学科特别是传统人文学科受到普遍冷落,要坚守和发展这门学科,是需要具有 历史眼光和历史责任感的。
面对历史回旋前进的潮流,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到历史的真正航向,而不被忽左忽右的 潮流所裹挟。20世纪初以来,传统学科在欧化思潮和激进主义思想影响下,被作为封建保守 文 化代表而受到全盘否定,几十年来专业凋零,人才断档,民族传统文化命运岌岌可危,导至 优秀传统道德的丧失,人文精神匮乏,人心浮躁,社会动荡。“文革”后,反思人文教育的 失败,在为轻视传统文化付出了极大代价之后,传统人文学科得到重视和复兴。但是,二十 多年来,传统人文学科在得到一定复兴的同时,仍然不断遇到来自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挑战 。外部的挑战是,开放条件下对现代西方学术的引进,在开始阶段势必从原来抵触的极端走 向过分崇拜的另一个极端,造成对传统学科的轻视。内部的挑战是,传统学科以其重视经验 性、实践性的优点而形成忽视和弱于学科理论、操作方法论的弱点,以其高深典雅的优点而 带来轻视普及、不易传播的弱点,这些都不适应新时代学科交流和大众对文化的要求,影响 其在当代立足和发展。传统人文学科既要坚持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保持自己的中国特色 ,又要在现代持续发展。
目前,传统文化的介绍、评价,即对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理念的发掘、总结评价等, 还做得很不够。这是因为对传统文化的基础整理工作还没做好,无法让它以易于理解和传播 的形式呈现给社会。以经典文献而言,清代并没有将其前的古籍都整理完毕;清代整理过的 古籍,到了现在也有按新时代的理论和要求重新整理的必要。并且,一个时期以来,历史文 物大量出土,文物文字解读数量与难度加大,古籍整理的任务日益加重;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国际汉字教学形成热潮,中文信息科学急遽发展,基础教育中汉字教学对科学汉字学需要 迫切……传统的汉语言文字学作为解释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古代文献——的必要工具学 科,任重道远。因此,我们以传统文化面对现代化的要求来建设这个面向现代化的传统学科 ,在保持师承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面向现代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同时,把两件事放在重 要地位:一是注重学术的发展和更新,一是注重学术在现代的应用。十几年来,我们重点解 决了传统学科观念现代化、方法现代化和手段现代化的问题,开创了汉字构形学理论,总结 和阐释训诂学原理,承担了汉字构形史、楷书汉字系统整理、汉字规范部件的国家标准、小 篆字库等具有教改意义的研究课题,注意加强同海外的交流,让面向现代化的传统语言学向 世界传播。
汤一介先生最近撰文指出:“就目前情况看,全世界在文化问题上存在两股不同方向的有 害潮流: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和文化上的部落主义。某些国家为维护他们的霸权地位,仍然在 鼓吹文化上的西方中心论;而某些取得独立或复兴的国家为了固守本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而陷入文化上的部落主义。”我们认为,这个判断从总的来看是对的。而具体到加快改革 开放、“拿来主义”占压倒优势的中国,有鉴于民族的谦卑心理,最需要警惕的还是对西方 的文化霸权主义的屈服和盲从。辩证地看,一些国家文化上陷入部落主义,可能有部分原因 是面对咄咄逼人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而采取相应守势。中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济的 发展与精神的健壮是肉与灵的关系,缺一不可。传统文化是民族灵魂存在的土壤,不可自毁 根基。这就是我们在走向世界的今天特别强调传统文化的原因。
标签:文化论文; 人文精神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传统观念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爱国主义论文; 国学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