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课程的本质与发展研究_远程教育论文

远程教育课程本质及其开发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教育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裹挟着全球化浪潮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此同时新兴的远程教育课程发展迅猛,并快速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层次。在未来学习化社会中,远程教育将毫无疑问地成为社会各年龄阶段的个体进行终身学习和实现个人自由发展的一条通途。分析远程教育课程的本质,揭示其在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和学习进程等要素中的独特性,探索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模式,研究远程教育课程开发中的一些微观问题,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一、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模式探究

1.远程教育课程的本质属性分析

任何事物的本质是既能体现此类事物的共性,又能反映此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个性的最基本的属性。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各级各类课程的开发尽管遵循着一些共同的规律,但是因为各自相异的本质属性使然,因而无论是课程开发所依据的基本价值取向,还是课程开发模式和技术流程,都会呈现出非同寻常的个性魅力。分析远程教育课程的本质,目的在于揭示它区别于其他课程形态的根本属性,从而为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奠定基础。

加拿大权威专家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Keegan)通过考察历年来远程教育的一些重要定义,提出了他对“远程教育”的如下界说并在国际远程教育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1]

“远程教育是具有以下特征的教育形式:在整个学习过程期间,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学生和学习集体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以此与常规面授教育相区别);教育组织在学习材料计划、准备和学生支持服务准备两方面对学习者发生影响(以此与个别学习和自学计划相区别);技术媒体—印刷媒体、视听媒体或计算机媒体的使用——把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并成为课程内容的载体;提供双向通信,使学生可以主动对话并从中受益(以此与教育技术的其他应用相区别)。”[2]

在上述定义中,基更揭示了远程教育课程的三个最重要的属性:

(1)准永久性分离

由于远程教育将常规教室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长了,客观上造成了施教者和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在时间、空间和社会文化心理上的分离。但这种分离并不必然意味着他们之间完全丧失了个人联系或直接联系,只是这种联系经过了加工;它通过使用现代通信信息技术来保证教与学的进行,保证对学习者学习的全面支持。

(2)技术媒体的作用

在常规教育模式中,施教者与学习者之间直接的人际交流往往是传授大部分课程内容的重要方式。而远程教育由于破坏了这种人际间直接交流的方式,代之以某些机械的或电子的交流方式,如印刷物、录像、计算机等使得技术媒体在远程教育模式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双向通信

在远程学习者和远程教育机构、指导教师、甚至学习材料之间,可以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即对话和交流,它们能够有效地促进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而技术媒体的发展已经为远程教育中的双向通信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从而改善了交流的有效性。

2.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随着世纪之交人类社会逐步迈向一个以知识经济为本的“后现代性社会”,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等趋势的演变,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强调课程学习的弹性化、适应性、自主性、开放性和移动性等将成为引导未来远程教育课程理念的主基调。

澳大利亚悉尼技术大学的维克多·杰库派(Victor Jakupec)等人指出,根植于“消费者第一”理念的弹性学习(flexible learning)既是后现代性思想的产物又是时代的催化剂,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有助于知识积累的灵活性。它以学习者为中心,目的在于让学习者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资源,并以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律的学习。它还可能成为知识商品化的催化剂,因为知识的结构、形式和功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弹性学习能够促使人们去进一步探讨知识的本质及其变化,从而促进知识的变革。未来远程教育课程在借助于各种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时空的高度压缩”和“向地点(地理的、历史的、认识论的)意义的转移”,无疑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潜力非常巨大的弹性学习机会。[3]

彼德·贾维斯(Peter Jarvis)等学者则提出了适应性学习(adaptive learning)的观点。北师大学者余胜泉总结了国际社会中关于适应性学习趋势的研究成果。他指出,未来远程教育系统将借助于“知识媒体”的综合运用,构建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学习需求的适应性课程学习系统,它使远程学习更为简便、更为高效、更具个性化。具体地说,这种课程系统充分考虑到教与学行为的个别化特征,打破了传统学习群体的结构,把学习者置于一个更为个人化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资源和过程可以适应各种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进行不同的组合,通过学习者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适应性学习系统进行交互活动从而使之获得知识和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自主性也能充分体现出来,通过自我组织、自我制定和执行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学习策略、自我评估学习成果而对整个学习过程实施控制。[4]

显然,无论是弹性学习还是适应性学习系统的开发,它们都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self-study)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德国哈根远程教育大学教授奥托·彼得斯的研究较为深入。在他看来,自主学习是和非自主学习相对立的。后者是由教师或课程开发者控制或支配着整个学习过程,一如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和“接受式的学”形成的模式。而前者则由学习者对学习负责,教师只是学习的咨询者、辅助者而已,他进一步指出,现代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远程学习领域的广泛运用,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无限机遇。例如,超文本的学习、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以及通过虚拟交流的学习,都能够使学习者享有很大的学习自由,与此同时又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控制。毫无疑问,这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优越的前提条件,使独立的、自我规划、自我调整的学习变得更为简单、更有可能进行。[5]

开放学习(open learning)也是指导未来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一个基本理念。开放,意味着消除了限制、封闭和特权意味着学习可以不受课程时间表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学习者原有学习经历的限制。其实教育的开放性理念早在英国开放大学成立之时就得到了相当广泛的追随,但今天,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开放学习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理想,它的实现有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总之,无论是弹性学习、适应性学习,还是自主学习、开放学习,这些新理念的崛起表明,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成千上万学习者学习同样的、经过仔细准备的、标准化的学习材料,并按照同样的、预先确定的范围进行评估的这样一种学习系统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日益多样化的和多变的学习需求。未来后现代远程教育课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必须以这些新的理念为指导,从模式、结构和方法上发生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3.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模式探究

课程开发往往是以一定的课程理念为指针,由需求评估、目标分析、内容选择、过程和方法的设计、课程评价等若干重要环节构成的工作系统。远程教育课程的开发显然也会涉及到这些方面。然而,由于远程教育课程的诸多特性,远程教育课程的开发应有其独到之处。具体地说,以下几个变量是开发现代远程教育课程时应加以高度关注的。它们是:媒体(通过什么技术手段展示课程内容)、地点(运用什么技术将课程发送到哪里)、隐喻以及观点(如何运用技术说明内容)。它们均强调了运用技术媒体进行课程材料制作的重要性。

事实上,由于远程教育中施教者和学习者在某种程度上的分离状态以及必须依赖技术媒体将两者联系起来,因而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制作精良的学习材料无疑是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重点,这一点得到了很多远程教育专家的认同。无论怎样强调制作学习材料的重要性似乎都不为过,因为作为远程教育最重要而基本的学习资源,其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一个远程教育项目的成败。同时它也是远程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课程设计的重要方面。

但仅仅制作完善的课程材料或教学包难以解决远程教育中所有的学习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定期接触或指导咨询之类的支持服务而使得学习者能够从不同背景出发在各自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知识,要确保大多数人在远程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很难想象的。换句话说,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对于实现远程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效能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应把针对学习者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纳入远程教育课程开发工作的视野中,并给予高度的关注,在充分认识其应有功能的基础上予以有力的技术和资源支撑,使高质量的课程学习材料能够真正有助于实现远程教育的基本理念。

综上所述,根据远程教育的本质及其课程特点,适合于现代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可以是一种“双子系统互动模式”,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课程学习材料制作子系统”(简称制作系统)和“课程支持服务子系统”(简称支持系统),前者类似于一个“制造部门”,由某一领域专家在学习心理学家、课程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媒体制作专家等人员的协助下共同完成学习材料的设计制作、并向远程教育的消费者提供课程产品的功能。而后者更像是一个“服务部门”,负责为参与的学习者提供各类学习支持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课程产品,获得期望的知识和能力。各类学习支持服务包括:

·为学习者提供关于学习目标、学习范围和学习进度等方面的咨询和建议;

·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导入和学习方法的咨询和建议;

·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给予即时、快速的反馈;

·对学习者在学习中碰到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

·组织各种学习小组,促使学习者共同讨论和探究有关的学习课题。

然而两个子系统之间并非是一种简单关系,随着理念和技术的发展,在制作学习材料的很多环节中,必然要考虑如何通过适当的设计为远程学习者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特别是上述论及的支持子系统的前三项内容都应该在学习材料的设计中加以体现。而另一方面,支持子系统的设计显然也离不开制作子系统,因为毫无疑问后者是前者的重要设计依据。概言之,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决策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资源上,都必须综合考虑两个子系统各自对整个项目成功运作的影响力,从而使两者的关系成为建设性、互动的、协调的关系。

此外,一个完整的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系统还应该在两个子系统中融合需求分析、目标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估等所有功能,使之成为一个囊括规划、设计、制作、实施和评价等各种功能的完整系统。由于在远程教育情形下时空上的独立性加剧了各要素之间的分离,故课程的整体设计始终是最重要的。如果各个分离的要素从学习者的观点来看不能很好地相互配合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预期的教育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有必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精细的计划和有效的总体控制:

图1 远程教育课程开发——互动的双子系统模型

二、远程教育课程开发中若干重要环节的探讨

1.基于多种媒体的学习材料的制作

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之所以创造了区别于传统学校教育课程以及传统远程教育课程的种种奇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量运用了现代多媒体信息和通信技术。而近年来,随着这些技术的飞速发展,探讨如何运用这些技术的论文也越来越多。假如对远程教育课程中技术的设计与运用这方面的论文作一个粗略分类的话,大致涉及到以下三个领域:

·呈示课程内容的技术。主要探讨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示课程内容,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者和学习材料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帮助学习者获得预期的知识、技能和改进价值观;

·促进教与学过程中人际交流的技术。主要探讨如何运用各种技术增进施教者和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互相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改善学习的效果;

·发送和接收课程内容的技术。主要探讨如何根据各类技术的可及性、使用效率和课程开发的成本效益等因素,优选组合各种适当的软硬件技术。

以下仅就如何运用多种媒体技术更好地呈示课程内容,制作出适合学习者远程学习的课程学习材料这一问题作更多的探讨。

(1)学习材料中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关于媒体的概念是有争议的,典型的定义主要有两种: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物理实体”,如印刷物、磁带、光盘、电影胶片和计算机等,加拿大学者托尼·贝茨等人持的就是这种观点。而我国学者祝智庭教授等人对媒体的另一种定义指的是“非实物的承载信息意义的符码系统”,如语言、文字、音响、图形、图像等。[8]这两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对远程学习材料的制作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其实,无论是从实体还是从符码系统来看,任何媒体不仅有着独特的展示知识的方式,而且有自身所偏好的组织形式与风格。另一方面,不同知识领域对于展现知识的方式有着不同的侧重,在组织信息的方式上,也呈现出极大的差异。这就意味着人们在选择不同媒体时,需要选择那些在表现模式上和特定知识结构匹配得最好的媒体。[9]此外,用不同的媒体表现同样的内容对于不同学习者而言,可以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可以适合他们彼此各异的学习风格,更可以塑造不同的技能和能力。而所有这一切,对于改善学习的效果是非常有利的。

(2)多种媒体的一体化设计

为了挖掘各种媒体在远程教育课程中的使用潜力,对媒体进行一体化设计是非常必要的。这表明,在确定了具体的课程学习目标后,应根据特定的教—学角色和功能,对不同的媒体加以综合的、精心的设计,使多种形式的信息之间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一个既有多样性又有集成性、既有交互性又有控制性特征的系统,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多种媒体的整体优势,避免单一媒体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对于学习者而言,运用多媒体材料进行的学习包含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各类学习活动:如符号的学习、图例的学习、动作的学习等等,这使人的各种感官得到最为丰富的刺激,由此可能激发人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灵感,从而形成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近年来,超媒体设计技术也在远程学习领域得到迅速的推广。所谓超媒体指的是“课程知识的一种非线形结构化表示技术”,[10]课程内容信息通过各种形式的节点设计,使学习过程更多地从计算机控制和施教者控制逐渐走向学习者自我控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由不同媒体表示的信息,选择不同的学习路径,选择不同层次和要求的学习目标。它能实现信息的个人化或分层化,使学习者只阅读相关信息,较好地适应有不同起点、追求不同学习结果的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

最近,以英国开放大学约翰·丹尼尔(John Daniel)为首的远程教育专家又提出以“知识媒体”在远程学习系统中的综合运用,来增进远程学习课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11]这里,“知识媒体”(Knowledge Media)是指计算机及远程通信技术与认知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此外,从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目前有一些国内外专家在探讨基于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探索智能超媒体和智能网络学习模式的开发,以更好地实现远程学习的开放性、智能化、个性化和有效性。虽然目前为止这些研究对学习课程的渗透还处在初级阶段,尚有很多课题亟待深化和应用化,但可以肯定,不久的未来将由此而引起远程学习领域一场新的革命。

(3)学习材料与学习者之间的对话设计

为了弥补因时空上的分离性造成施教者和学习者之间直接对话交流的匮乏对学习的影响,不少学者如霍姆伯格、基更等人指出,远程教育课程在学习材料的编制中,应特别重视如何强化教材和学习者之间的内在对话交流,提高对话质量,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促进知识的迁移。

霍姆伯格倡导用“移情法”(Empathy approach)来实现学习材料和学习者之间的“教学会谈”(teaching-learning conversation)。他模拟课程编著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过程,主张以对话的风格来引导、指导整个学习过程,从而打破远程教育中随处可见的学习者的“孤独感”,帮助他们得以顺利地进行学习[12]。基更指出,要将易读性、预测学习者的问题、设计自测题、插入教学目标、问题和答案以及版面的合理设计等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目的同样是加强学习材料和学习者之间的连结和交流。[13]

(4)多种学习资源的设计

如果说,课程学习材料的制作更多地反应了课程设计者对学习者的共性化学习要求的话,那么基于技术的多样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则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学习需求。通过导航、链接等形式为学习者提供各种电子数据库、信息库和其它一些网上学习资源如网上应用程序和应用软件等,便于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对相关专业领域进行不同深度和广度的探索,从而充分发挥自主性学习的优势,发展学习者自我导向和自我控制能力,使每一个学习者得到不同的学习体验。

2.基于多种技术的支持性学习环境的设计

如前所述,远程教育课程中技术设计和应用的第二个重要领域是如何创设一个有着良好人际交流关系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支持性服务。这是现代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另一个重要课题,它对改善远程学习效果,确保远程学习的持久性和学习质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远程学习环境应该提供各种形式的交流机会,以便使学习者获得来自于施教者的及时指导、引导和反馈,能够与学习伙伴进行相互交流和思考,激发他们更好地学习,并为他们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提供机会。一句话,通过技术的合理设计和利用而营造的一个良好的远程学习环境,由于增进施教者和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互相之间的多维交流和互动效果,完全有可能改善因远程教育在时空上的不连续性对学习所致的种种负面效果,支持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在学习中心的集中面授辅导以及信函辅导、电话辅导对于改进传统远程教育的效能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随着远程教育模式的发展,利用广播和电视进行学习的辅导有较好的规模效益,但这种学习环境显然缺乏施教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过程。近年来,各种有利于交互传输、即时和延时传输以及快速反馈的现代通信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运而生,为在施教者和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互相之间的交流创造了多种途径。这一切对于加强施教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对话、指导学习者更好地从事个别化学习,对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强化其学习动机,加强学习者彼此之间的互动,发展他们的探索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能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表1列举了一些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或有着良好前景的新兴通信和信息技术及其构成的学习环境的特征,它们将在未来远程学习的支持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创设理想的远程学习环境提供了种种可能。当然,不同的技术具有不同的控制特性,它们在激发学习者的“感情参与”方面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表1 基于多种技术的各种学习环境

技术名称 教与学的行为

   学习环境中人

  际交流的特点

面授

 集体讲授/辅导

  一对多/双向

 /即时,教师控制或与

 学生互动交流

信函

 个别辅导   一对一/双向

/延时,教师与

 学生互动交流

电话

 个别辅导   一对一/双向

/即时,教师与学生

 互动交流

广播/电视

 集体讲授/辅导

   一对多/单向

 /即时,教师控制

语音信箱个别辅导

 一多对/单向

/延时,教师和学生交流

电视会议系统集体讲授/讨论/辅导

 多对多/多向

 /即时,教师控制或与

 学生互动交流

计算机会议系统

 集体讲授/讨论/辅导

 多对多/多向

 /即时,教师控制或与

 学生互动交流

电子邮件

个别辅导/讨论   一对一/双向

/延时,教师和

 学生、学生和学生

 之间互相交流

讨论组/新闻组/聊天室 小组讨论

 多对多/多向

/即时,学生之

间互相交流

公告栏…… 集体讲授/讨论   一对多/多向

 /延时,教师和学生之间、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技术和媒体运用中的其他问题探讨

在远程教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采取哪些技术和媒体来制作、发送学习材料和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显然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进行审慎思考的问题。正如R.乔治(R.George)所指出的,技术并非是“中性的”,事实上它们反应了各种不同的指导思想,并“能唤起各种不同的学习行为”。因此,在选择技术之前必须思考课程的哲学理念和所依据的心理学原理。

其次,很多远程学习专家认识到,技术的选择也并非“越新越好”,因为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并不意味着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先进性。新兴技术更不应该是以完全置换传统技术的方式进入远程学习领域,而应该是以相互补充、互为融合的方式,在传统技术受到局限的领域,逐渐发挥和显示其优越性。

另外,从理论上说,技术的演进会给从事远程学习的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从而有望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学习效果。但是值得提醒的是,技术的不断更新将会对学习者的自身掌握和运用技术从事学习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学习者必须学会利用技术和媒体进行学习、交流和解决问题,必须主动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布和传播信息。这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而尚缺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机会的那些学习者是极为不利的,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排斥他们远离这种先进的远程学习系统,从而使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面临新的挑战。

要充分发挥技术和媒体的作用,远程教育课程设计者及实施者还必须接受一定的培训,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设计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和巩固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效果。例如,对于印刷材料的设计,应强调如何更好地适合学习者的自学或自导式学习。

选择什么样的媒体和技术还必须考虑所开发课程的“受众面”大小及其成本效益结构。一般而言,同一媒体或技术,其易获得性越好,受众面越大,单位成本就会下降。而不同媒体和技术的成本,则显然是不同的。成本效益问题一般是决定远程学习媒体和技术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对于媒体和技术的应用,应该遵循“适用和优选”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考虑学科特点、学习目标类型、媒体对不同学习内容和形式的表现力、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和控制性、媒体技术的受众面和成本结构、媒体技术对施教者设计能力的要求和学习者使用能力的要求等各种因素的前提下,合理选用技术,确保产生较为理想的个人学习效果和远程教育机构的规模效益:[14]

图2 远程学习中影响技术和媒体选择的因素

标签:;  ;  ;  ;  ;  ;  

远程教育课程的本质与发展研究_远程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