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产房助产士针刺伤因素分析与对策论文_张知翠罗晓菊漆春燕周红艳

张知翠罗晓菊漆春燕周红艳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产房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

目的:探讨助产士针刺伤的因素为防护提供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院不同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职称的18位助产士进行调查。结果:本院助产士针刺伤发生率为667%,10年工龄以下的助产士发生针刺伤8人(6670%)18例次(7830%),≥10年工龄的助产士发生针刺伤4人(333%),5例次(2170%)。结论:年轻助产士发生针刺伤率较高,应加强年轻助产士标准预防意识、规范职业防护培训,保护助产士健康。

【关键词】助产士;针刺伤;防护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 Factors of Needlestick Injuries among Midwiv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18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ages,education levels and ranks of professional title in the Hospital.

Result: The incidence rate of needlestick injuries was 6670%. 8 subjects (6670%)with less 10 years’ seniority incurred 18 needlestick injuries (7830%); 4 subjects (3330%)with over 10 years’ seniority incurred 5 needlestick injuries (2170%).

Conclusion: The young midwives have higher risk of needlestick injuries,so it is critical to intensify the training of the young midwives for the knowledge of professional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o improve their standard and professional protective awareness so as to ensure their personal health.

【Key words】Midwife; Needlestick Injuries;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723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06801

近年来,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助产士要接触大量的血液、羊水、分泌物及各种排泄物,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为了解助产士这一特殊群体的针刺伤情况,寻求降低助产士针刺伤的有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笔者对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产房18名助产士进行针刺伤情况调查,并提出防护对策,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助产士共18名作为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调查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发生的针刺伤情况。被调查助产士年龄20~48岁,平均29岁。工作年限1~20年,10年以下工作年限的助产士10人,10年以上工作年限的助产士8人;其中护士6人,护师10人,主管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助产士文化程度本科4人,大专14人。

12研究方法: 采用四川省院感中心统一的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的一般情况、针刺伤发生次数、针刺伤原因、针刺伤程度、针刺伤后的处理、追踪检查等。共发放调查问卷18份,回收18份,有效问卷18份,有效率为100%。

13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录入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2结果

21针刺伤情况:

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在被调查的18名助产士中,有12人发生过针刺伤,针刺伤发生率为667%,尤其以手术缝针的刺伤频次居多。针刺伤发生最多的1人达4次,最少1次,累计23次,平均192次/人。

22助产士对针刺伤后的心理状况,如表1所示

25上报及处置情况:

12名发生过针刺伤的助产士中仅有5名在针刺伤后主动上报院感科,上报率为417%。其余人员因被干净针头、安剖等针刺的基本未上报,上报的是被血液污染或有传染疾病患者的针刺伤。所有人员在针刺伤后能够按标准预防程序处理,掌握冲洗、消毒、包扎处理程序,在明确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在自身抗体不足的情况下主动接种疫苗或定期医学追踪,暂未发现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

3讨论

31针刺伤的原因分析:

以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助产士针刺伤问题较严重,调查的18名助产士针刺伤发生率为667%,据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针刺伤的因素主要与工作经验和受教育程度有关。究其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1助产士工作的特殊性是导致针刺伤高发的主要原因[1]。助产士在接生过程中为会阴撕裂或侧切的产妇进行缝合时,较深的伤口不能在肉眼直视下缝合,为了不留死腔,往往需要用另一手指探查缝合,这就大大增加了针刺伤的机会。在会阴裂伤严重时,缝合伤口困难,常常需助手经肛门食指探查直肠内引导缝合,此时缝合者对伤口深浅掌握不当,易出现缝针刺伤配合者食指。

312操作不规范。不习惯用镊子夹取缝针,直接用手去接触缝针,加大了刺伤的风险。部分人员操作不熟练,经验不足,尤其是工作量大,超负荷工作,身体疲劳,工作忙乱,缺乏应急处理能力等都易引发刺伤的发生。有李毓琴文献报道,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2]。

313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职业安全教育,防护意识淡薄,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废弃的锐器未严格处置。

314基本功训练不足,心理素质不过关。低年资的一些助产士在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患者发生大出血时,因心理紧张,操作不熟练,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32对策

321强化针刺伤职业防护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减少暴露的发生率,将职业防护知识纳入日常考核范畴。

322强化标准预防理念,实施标准预防措施,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可以防止30%以上的锐器伤的发生[3]。针刺伤发生的的原因多与工作忙碌、粗心、注意力不集中、技术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有关。因此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接生前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在使用缝针时尽可能使用持针器、镊、钳等夹取,切忌用手接触缝合针。此外,工作时注意力要集中,小心谨慎,一旦发生针刺伤后要正确处置,应立即从近心端向外尽可能多的挤出伤口的血液,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再用碘伏及70%乙醇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及时清理置入锐器盒内,防止刺伤自己或他人。禁止使用过的针头回套针帽,掰安瓿时要用纱布包裹,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安瓿。

323建立完善的登记报告制度及预防体系。发生针刺伤后要及时上报,及时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寻求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4]。针刺伤处置后,还应建立档案及医学追踪制度。如明确是被HBV阳性污染物污染的锐器刺伤时,而损伤人员又存在职业暴露高风险时,要在24h内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发生被HIV阳性血液污染物污染的针刺伤时,由HIV疾病专家经过风险评估分析后,确定损伤人员存在职业暴露高风险时,要在24h内口服ZDV,并定期医学追踪。

324增强机体免疫力。助产士工作在高危环境中,加之近几年人口出生持续增长,助产士工作量越来越大,经常超负荷工作,处于疲劳状态,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5]。因此助产士应劳逸结合,加强身体锻炼,定期体检,对乙肝抗体阴性人员,注射乙肝疫苗,以产生保护性抗体。做好防护工具的使用,确保人身安全,降低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贺化梅,王雪梅,董会清.助产士职业伤害及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8,(17):183

[2]李毓琴,李蓓敏,吴燕.780名临床护士针刺伤现状调查[J].当代护士,2007,5:9092

[3]蔡小梅,陈小燕.标准预防教育对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01):6364

[4]申立燕,申黎明,罗海娟.助产士锐器意外伤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04):101102

[5]刘艳梅.产房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2009,(09)

论文作者:张知翠罗晓菊漆春燕周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1

标签:;  ;  ;  ;  ;  ;  ;  ;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产房助产士针刺伤因素分析与对策论文_张知翠罗晓菊漆春燕周红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