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唱艺术的独特性与包容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包容性论文,独特性论文,合唱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01(2002)03-0069-03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创立的教学理论的基本立足点是:音乐属于每一个人。与这 一理论相应的实践是推广以歌唱为中心、以多声部训练为主要方式,要求小学二年级起 就逐渐进行二声部合唱训练,从小学五年级起每周要加入两课时的合唱必修课。柯达伊 推广这一音乐教育方式是由当时20世纪初匈牙利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合唱艺术自身 的特点决定的。正是合唱艺术兼具的独特性与包容性,使之成为普及音乐教育、真正实 现“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理想的重要手段。
一、合唱艺术的独特性
一谈到学习音乐,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学习一种乐器、一种演唱方法,或者是乐理知识 ,而往往忽视了去参加合唱队的训练是更好地学习音乐的途径。众多的音乐大师,如巴 赫、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等人,都在儿童或少年时期接受过系统、正规的 合唱训练,而他们后来成为世界顶尖级音乐大师是与早期接受的合唱训练密不可分的。 [1]这不是推测更不是夸张,合唱艺术的独特优势完全可以成为奠定一个人在音乐道路 上成功的基石。
首先,合唱训练是培养听觉能力的有效手段。包·阿萨费耶夫认为:在听觉上下功夫 在音乐中决不是一件小事[2]。合唱是由两个以上的声部互相配合、交织、烘托进行演 唱。合唱作品中,有纵的关系和横的关系。“纵”指的是各声部同时演唱时的和弦进行 ;“横”则是指各声部的旋律进行。这些要素有机地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主体。 因此,在合唱中,要对每一个声部、每一个演员的听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合唱所要求的听觉能力,是在能独立唱好自己声部基础上,还能辨别出其他队员的音 色、音量、力度等,使之与其他声部均衡、谐和,即所谓的用耳朵听着唱,这种调控是 对合唱音响自觉而主动地丰富,应该说,既不使自己的声音突出于集体之外,又使之有 机地融合于整体的音响创造,才是积极、自觉、主动而合格的合唱队员。
正由于合唱是各声部之间相互作用的“立体音响”,所以采用多声部听力训练在对合 唱队员听觉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方面,是单旋律训练所无法相比的。经常参加合唱训练的 人对多声部音乐的感受理解能力,要比不参加合唱训练的人在听觉上敏锐得多。
其次,合唱要求队员有较好的视唱能力。在合唱中,女高音常常是旋律声部,男低音 是和弦的基础音,也是和弦的根音声部,这两个声部也称为外声部。而男高音和女低音 部属于内声部,每个声部纵的关系就决定这个和弦的性质——大和弦或小和弦、协和和 弦或不协和和弦。假如有一个声部音不准,这个和弦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个优 秀的合唱团会唱准每一个和弦,使人们清晰听 到各声部的进行、层次变化,同时听到和弦转换进行中发出的千变万化的声响,令人陶 醉在浑厚、饱满的合唱音乐之中。因此,参加合唱队的训练,能使视唱能力差的队员, 处于一个积极的良性练习环境中,并且练习的结果也能定期在实践中得到严格检验。许 多合唱队员就是从练习单音开始,然后是二度音程、三度音程……循序渐进。音程熟悉 了,再练习辨别和弦,辨别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及协和和弦、不协和和弦的区别……这 样一点点积累了厚实的功底,从而敲开音乐这扇神秘之门。
再次,合唱训练可以培养队员灵敏的反应能力。合唱是在指挥者的指挥下进行并完成 的。指挥是合唱的灵魂,音乐的风格、情绪、演唱要求等,都要通过指挥的各种动作来 体现。因此,在合唱中,演唱者要对指挥的各种暗示有灵活、敏捷而准确的反应。指挥 身体的摆动、面部表情的变化、眼神、手臂动作等,都有极强的艺术目的,它要在瞬间 表现出来,也会瞬间即逝。这就要求合唱队员在演唱时要集中精力,以敏捷的应变能力 来适应,以达到指挥的要求。训练有素的队员,当指挥偶尔失误时,还能够不慌不乱, 按正常要求演唱。除对指挥的反应外,反应能力还体现在对他人、对自己的敏捷反应, 如自己唱错了某个音或某种节奏,是否能够听出并立即纠正。
合唱艺术所涉及的音乐知识实在太广了,直接的就有声乐、视唱练耳、乐理、和声、 曲式等,间接的还包括音乐学、钢琴、文学等知识。合唱艺术的综合性正是其独特性, 合唱艺术的推广与普及对于在更大的范围内普及音乐教育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无法比拟的 优越性,也使巅峰人才、音乐大师的出现有更大的可能。
二、合唱艺术的包容性
所谓合唱艺术的“包容性”可以从两个意义上去理解:一方面就是前面提到的,它对 各种音乐知识、文化的综合性;另一方面则是合唱艺术对参与者的开放程度要远远高于 其它音乐艺术门类。这里提到的“包容性”指的是后者。柯达伊创立“音乐属于每一个 人”的教育理论,并以推广合唱为主要手段来实现这一理论,是与匈牙利当时的人口、 经济状况密不可分的,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其它国家,当然更包括中国。不言而喻,随 着人类文明的迈进,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要实现每个社会 成员都会一种乐器,显然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更多的人需要接触音 乐、接受音乐教育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人人合唱”。这是由合唱艺术对参与者的包容 性、开放性决定的。
从合唱艺术自身的表演特点来分析,几乎每个人都拥有最方便、最经济、最富于表现 力的乐器——声带。它给推广合唱艺术的实践带来最大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以往,人们 一提到学音乐就想到学乐器,这种盲目性的选择导致的结果是经济投入大,学习者缺乏 兴趣,最终的结果是大部分人不了了之,永远成为音乐的门外汉。而歌唱在最初阶段是 一种正常的生理能力,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任何喜欢歌唱的人都可以接触合唱 艺术。有这样一个无压力的、充满兴趣的开端是非常乐观的。从简单到复杂、从齐唱到 多声部合唱,无论在业余合唱团,还是在专业合唱团,参与者都会领略到合唱的乐趣, 走入音乐艺术的殿堂。
集体训练是合唱教育的主要形式,面广而效率高。一个合唱队最少可以有8个人,最多 可达上万人。尽管上万人的合唱队属于特殊情况,但相对于器乐教学中一对一的教学形 式,合唱无疑解决了音乐教育中师资不足的问题。合唱的训练过程也就是队员的学习过 程。在一个合唱队里,无论从音乐学习能力、音乐基础还是自身能力上,队员之间总会 有差别:音色、音量好的也许读谱差,读谱能力强的也许表达不准,声音脆而亮也许缺 乏气息的控制,有了好的气息也许没有好的吐字,对音乐的理解把握各不相同,嗓音的 条件又决定了音域和音色的不同……这些问题在合唱队的训练中都可以得到解决,扬长 避短地得到互补。比如把声音相对尖细、清晰、圆润的队员分到高声部,反之声音粗壮 、浓厚、饱满的分到低声部,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分到中声部。同时,较好的队员也会影 响较差的队员,指挥的提示与示范等学习方式,都会在训练过程中逐渐缩小差距,从而 达到最大限度利用有限师资、最大程度地扩大音乐教育的目的。
三、“人人合唱”的深层内涵
上海音乐学院著名指挥家马革顺曾说:“应该认识到,合唱是表达群众的普遍情感, 展现民众总体素养的一门艺术。”[3]目前,合唱艺术在我国当代生活中的地位、所起 的重要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人自身素质提高的必然 结果。合唱无论从艺术上还是从思想内容上都在向更加科学更加成熟的方向进展。但合 唱艺术最终的实现与完成,还要依赖人们的积极参与,通过参与进而认识这一艺术形式 。仅仅认识到合唱在音乐生活中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还远远不够, 真正的行动起来,合唱艺术才能在当今音乐生活中产生实际效应,而行动后的影响才会 赋予历史真正的价值。
毋庸置疑,我国的国民素质已有很大程度提高。但由于历史等原因,音乐教育在很多 地区的普及还不容乐观,人们对音乐教育的理解还局限于某些狭隘的认识,与之相应, 我国社会上的音盲比例是相当高的。而21世纪衡量一个民族素质高低的标准中,音盲比 例是重要尺度之一。合唱艺术的独特性与包容性,恰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那么,我国合唱艺术的现状如何呢?固然,我国有几个世界一流合唱团,但他们在我国 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中显得实在太少了。近几年,一些群众性合唱活动在全国展开,水 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也仅限于在一些大城市。许多地区的合唱活动,还只停留在临时性 地为了节日庆典、演出而应急组织的程度,至于我国更广阔的农村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从基础教育抓起,在中小学校普及合唱教育。同时,我们也应 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参与合唱艺术将给个体的人与整个社会、民族带来巨 大财富。近几年来,在师范院校毕业生招聘上出现一种现象:一些中小学对有组织合唱 活动能力的学生非常青睐。这说明,我国合唱艺术的普及已经走上了正轨。
应该说明的是,人人合唱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加入合唱队,从而排除走其他音乐学习 道路的可能性,而是号召充分发挥现有师资力量,让更多的人去接受多声部训练,建立 纵向意识,从而能够理解音乐、欣赏或演出合唱,达到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理想 。这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音乐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收稿日期:200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