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及措施论文_王黎黎

王黎黎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及相应的对策。方法:将84例经picc导管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并发症的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picc导管为肿瘤患者化疗过程提供了一条最佳的治疗途径,并发症少,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

关键词:picc;化疗;护理;并发症

picc置管因其无生命危险、创伤少、留置时间长、无药物外渗等优点,而且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使患者安全的完成化疗,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对我院84例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给予化疗,其中男性51例,女性31例;年龄44-76岁,平均59.4岁;患者疾病诊断:肺癌24例,胃癌21例,乳腺癌15例,直肠癌9例,食管癌8例,其他7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处理。肿瘤患者同时伴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者,不能行picc置管术。置管首选贵要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专业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置管。置管后常规行X线拍片,以确定导管尖端在上腔静脉中下1/3段。记录导管刻度、辅料更换时间、置管时间、测量双侧上臂围与置管前进行对照。观察组依据患者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主要包括:①导管相关性感染:晚期肿瘤患者白细胞计数下降,各种侵入性操作,放化疗,激素应用、大剂量抗生素致菌群失调等都是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皮肤细菌是导致置管感染的主要原因,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原因。预防关键是置管及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操作前后规范化洗手,最大限度的对穿刺部位进行保护。导管口周围红、肿、热或脓性分泌物溢出提示有感染。局部:加强换药,可口服抗生素,一般炎症可消退。皮下隧道感染:皮下隧道肿胀,出口处可见脓性分泌物,感染症状沿导管插入方向延伸超过2cm,遵医嘱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严重者立即予以拔管。全身感染:可出现畏寒,随之高热,在排除其他感染灶的前提下,首先考虑导管相关性感染,留置导管内血液做细菌培养,原则上应拔管,可先静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四代头孢稀释肝素液多次封管[1],无效者考虑拔管。②导管阻塞:肿瘤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在导管内形成小栓子,冲管、封管不当也可导致导管阻塞。本组患者中1例连续缓慢滴注化疗药物中途未进行脉冲式冲管发生不完全阻塞;1例因未经正规培训的实习护士封管不当发生不完全阻塞;1例因化疗间歇期未按时冲管发生完全阻塞。不完全阻塞:一般为血凝块堵塞管腔,可用10ml注射器轻轻回抽,严禁向前推送,防止栓子脱落造成其他部位栓塞,尽可能将血凝块抽出。②输液不畅时,立即用5-10ml肝素纳稀释液进行冲管。完全堵塞:消毒正压接头,连接三通,使10ml注射器与管腔相通,回抽注射器使管腔内形成负压,旋转三通,使5000U/ml尿激溶液与管腔相通,因负压作用,尿激酶进入导管腔,旋转三通关闭导管腔,5min后用空注射器回抽血液约3ml弃去,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若回抽未见回血,将导管关闭30-60min再行抽吸,使导管通畅。③静脉炎:A.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是由于各种机械刺激损伤静脉壁而出现的一种急性无菌性炎症,是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6%~9.7%[2]。本组患者中1例由于选择较细的头静脉置入picc导管发生机械性静脉炎。静脉炎多发生在穿刺点上方8-10cm,穿刺后48-72h。原因:血管选择不当;导管材质、型号不当;肿瘤患者多行周期性化疗治疗,血管抗损伤及修复能力差。患者第一次化疗时即应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可减少静脉炎发生的风险,而不应作为最后的选择。处理: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者,局部冷敷禁热敷,可用硫酸镁湿敷或喜辽妥外涂,有报道称赛肤润能有效的减轻静脉内膜损伤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达到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的作用[3]。B.化学性静脉炎:酒精棉球消毒时应避开穿刺点,否则易引起化学性静脉炎。④导管脱出:picc穿刺点常规位于肘窝下2横指处或肘上,便于固定。常见的脱出多为患者自行拔出,封管或更换敷料时操作不当,发生率低。临床工作中,只要加强临床护理和导管的管理,可有效的避免导管脱出。但导管一旦脱出,严禁将脱出部分人为移入体内,否则可导致感染甚至菌血症。本组患者中1例化疗间歇期导管脱出后自行回纳1cm致菌血症导致拔管。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中主要出现了导管阻塞、机械性静脉炎、导管脱出、化疗间歇期感染拔管的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由肘窝静脉沿血管送入上腔静脉(SVC)的一种方法,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本文对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处理,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化疗药物刺激性强,可使血管上皮细胞坏死,静脉萎缩变细。肿瘤患者需要周期性进行化疗,过程长而复杂,成功率高,减轻了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方便了危重患者的治疗、全胃肠外营养、抢救等,为肿瘤患者化疗过程提供了一条最佳的治疗途径。熟练的穿刺技术,严格无菌操作以及正确的导管维护是减少picc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狄维鹏,任婷.中心静脉导管临床使用中导管阻塞及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J].临床荟萃,2011,26(1):42.

[2]郑春辉,王凤,陈强谱.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0-702.

[3]林荷梅,袁忠.赛肤润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1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3):23.

论文作者:王黎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9

标签:;  ;  ;  ;  ;  ;  ;  ;  

探讨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及措施论文_王黎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