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城市化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促使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其中,城市规划设计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直接与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会与城市未来发展有着直接关系。而城市规划主要体现具体有形的建筑上,也即是说任何建筑设计的完成都必须建立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并最终呈现出一个城市的风貌。因此,城市的规划设计过程离不开建筑设计,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这种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重要性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与城市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的发展竞争更加注重协调竞争。但当前城市规划的工作在内容、性质上已不同于以往,因此应更加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设计。城市的建筑是与城市形象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因此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做好建筑设计,将两者统一协调起来进行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开展规划设计的工作中,应正确把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的统一起来,并通过两者的有效协调沟通,实现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城市的更长远健康发展。
1.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
1.1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具体是指一座建筑物在开始施工前,施工单位结合业主的实际需求对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外观等各方面做好提前设计,并同时针对施工和投入使用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制定周全的预案,以此来作为建设施工的参考和指导依据。建筑设计是从微观层面来实施的一种空间地域规划,更加注重实际投入使用之后人们的居住体验和建筑内外的协调一致性。通常情况下,建筑设计不仅仅只是考虑是否与周围建筑群有着协调一致性,同时更加追求对空间的最合理利用情况。介于对业主对建筑物的偏好考虑,建筑设计通常会在形态结构设计上有着很多创新之举,两者在这一点上因为不同居民有着不同的审美鉴赏力,所以因此而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其中最突出的建筑设计例证即是北京的“大裤衩”,几乎已成为一个很大的争议。因建筑物一旦投入使用,也就决定了其外部造型和内部结构不可再发生任何变动,这也体现了建筑设计的长期性和固定性特点,其过程属于非动态性,所以在设计前必须通过反复论证其实际的可行性。
1.2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即是通过对一座城市在整体上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使其符合和满足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并对区域空间之间的关系予以协调统一,对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做好控制,对城市的建筑、水电管理、交通等多方面做好全面性的统筹规划与安排,这是城市整体建设工程施工的根本前提。城市规划设计过程,应按照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统筹兼顾并相互配合协调,并以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来审视和分析各个设计环节,从全局进行考量并多方求证。城市规划设计,从整体上而言,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确立宏观规划方向后会因为各种外界因素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细小变动。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2.1建筑设计是服从于城市整体规划设计
一个城市的主体要素之一即是建筑物,这也就决定了建筑物不可完全脱离外部环境而独立存在。因此建筑本身是服从于城市的,因此建筑设计更是服从于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的。建筑设计是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然后把设计好的建筑物置于周围的大环境中,进而把这个大环境再置于整个城市的规划中。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针对整个城市的布局为出发点,更加注重动态化的协调平衡,通过对整个城市在空间上的设计与分析,来进一步对城市空间资源有一个更加合理的分配,并同时也可实现对土地的更充分合理的应用,从而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事实上,这是一种宏观控制,有力地指导着建筑设计。因此,建筑设计应让建筑风格与周围的环境与建筑群之间协调统一,让其融入整个城市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并尽可能符合大部分居民的审美需求。
2.2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对独立性
建筑设计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离不开城市规划设计,但基于建筑体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也可使得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完全相互独立存在,属于不同层面的建设任务,从学科分支的角度而言,两者在目的和方向上都有所不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城市规划设计主要侧重于城市建筑外部空间构造的合理性规划,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是对不同区域建筑物的组合形式、占地面积予以确定,让城市的土地分配和使用、空间利用、产业布局以及城市绿化等统一起来,以此来满足城市发展中人民生活的需要,有着较强的灵活性。城市规划设计,同时还有着较强的实效性,对特定时间范围内的城市建设情况可形成一定的约束力。相较而言,建筑设计更加倾向于对城市建筑的内部使用空间及建筑本身的构造特性的规划,其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周围环境是不变的,设计师需要根据住户的实际需求及建筑物周围环境来让内部结构更加趋向合理,满足住户需求,这就使得建筑设计的思路容易受到来自人为的影响和限制。
3.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
3.1只有做好建筑设计,才可更好的进行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在实际建筑设计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首先,建筑设计应考虑到周围环境。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结合建筑周围的环境条件设计,在对建筑的整体轮廓设计的过程中,应侧重轮廓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在立面上做好虚实对比,流线也要与环境的肌理之间相呼应,并从色彩上保持与整体环境格调的一致性。另外,应结合居住人群的实际需求,从“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出发,尤其是对建筑的局部细节进行设计处理时,要从人的感受出发,将居民的心理需求和真实感受渗透到设计中,呈现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特点。其次,建筑设计要重视造型。不同建筑物有着其自己的风格特点,建筑设计应注意复杂与简单设计交叉应用,体现设计的整体性效果,从不变中可感受到变化。最后,建筑设计需要进行理性的规划。在建筑设计时,通过抽象的方式将我国历史文化的一些内容渗透融合到建筑设计中,并善于抓住人们的有效视觉范围,尤其是对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在建筑顶部的视线处理不可过于简洁,应在设计上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感、立体感,并能让人们在俯瞰时产生完美的视觉效果。
3.2建筑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表现
一个城市最主体的景观即是各种建筑物,也通过这些建筑物直接体现了我国城市的主体风貌和城市形成的特定风格。一个和谐、美丽的城市建筑群落,呈现的不仅仅是城市的过去和现在,同时更是向我们表达了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符合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特点,同时也有着其丰富特点的建筑设计,能带给人视觉和形象风格上的赏心悦目,同时还能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和动力,让原有的城市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重新焕发精彩的生命力,并不断引领人类去发现和感受城市的魅力和底蕴。
3.3建筑设计的人文体现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建筑设计师们不断追求通过艺术的设计手段,在建筑设计中渗透用户的居住需求,让建筑物不仅仅是简单钢筋混凝土的混合物,而是饱含着很强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通过这种人文精神和关怀,能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密切人与城市间的关系,让城市更加适合人类居住,人与城市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友好,并吸引更多的人口向城市流动,推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并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劳动力和生产力,不断推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脚步,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4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功能性的体现
城市功能,其具体的功能主要是依附于建筑得以实现的。城市规划设计者根据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来规划设计了属于城市建筑的蓝图,并对城市区域空间进行了分类划分,包括居住区、商业区、产业发展区等,并通过建立交通网络使其各部分有序连接起来。这些区域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来完成的,不同区域和用途的建筑物在设计标准上也有着不同的任务,例如学校在建筑抗震级别上更高,而商场这种有着密集人流量的建筑则需要提高消防级别。这也体现了建筑设计是实现城市功能的最基本要素。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和标准也更高,这也就相应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应在设计中结合城市定位、周围环境以及人文因素的综合考虑,才能让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起到促进和推动城市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宙英.浅谈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12):242.
[2]陈诚.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J].科技传播,2014,15(19):82-82,84.
[3]刘清云.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2015,34(31):180-182.
论文作者:方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需求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