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的回顾与思考--兼论单元教学与“点法”_单元论文

单元教学的回顾与思考--兼论单元教学与“点法”_单元论文

关于单元教学的回顾和思考——兼谈单元教学和“点面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单元论文,点面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单篇教学到单元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多少年来,语文课是教师一篇篇地教,学生一篇篇地学,没有明确的整体教学目标,知识传授零打碎敲,教学内容纷繁无序,耗时多,效率低。单元教学实验以来,至少在以下几方面显示了优势:

1.目标的整体性。单元教学,把语文教学看成一个系统工程,看成一个整体。单元有教学总目标,各篇有教学分目标,分目标为总目标服务,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整个语文教学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这就克服了单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知识的系统性。单元教学对要传授的语文知识,在一个单元之内有整体的安排,通盘的考虑,知识传授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循序渐进,整个语文知识的教学是有条理的,有系统的。

3.训练的序列性。读写听说训练,在一个单元内,根据教学的整体目标,可以按照轻重缓急,分清先后顺序,每个单元有所侧重,每篇课文有所侧重,每课时亦有所侧重,井然有序,在单元内构成了序列。

仅以上三点,就足以说明单元教学是语文教学在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这在新编语文教材里也得到了肯定。新教材为课文教学设计了教读——自读程序,每个单元有“教学要求”,安排了“作文训练”;教读课有“学习重点”,自读课有“自读提示”,训练又分成“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几个层次。新教材的使用为单元教学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单元教学克服了长期以来单篇教学本身所固有的许多弊端。单元教学实验以来,许多老师作了有益的探索,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也应看到,单元教学的成果推而不“广”,同时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单元教学是“走了样”。大体上有这几种情况:其一,增加了一个“出示目标”的环节,上课一开始挂出个“教学目标”的小黑板就算是单元教学,也不因文而异。其二,套教学目标的框框,成了目标解答课。一篇有血有肉的好文章,就“紧扣目标”,变成了1、2、3、4等几个问题,解答完就算完事。其三,有些老师是穿着“单元教学”的新鞋,走着“①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②集中识字、解词③划分段落归纳段意④归纳中心思想⑤总结写作特点”这“五个环节”的老路。更有甚者,名为单元教学,实为“放马牧羊”,教学质量不仅未见提高,相反有所下降。要解决单元教学“推而不广”和“走了样”,一方面要从事单元教学的老师有对语文教学的挚爱,对语文教学改革执着的追求,因为单元教学备课的要求高了,任务重了,工作量大了。开学前或开学初就要钻研大纲,熟悉教材,备课不再是一篇课文一备,最起码是一个单元一备,而且要有一册书的初备或粗备。一个单元还要分析比较,综合归纳,这样才能设计好教案。另一方面,单元教学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而且和一切先进的教学方法是相容的,但是如果离开了“点面结合教学法”(以下简称“点面法”)这一重要的也是基本的教学方法,则就不成其为单元教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成了空话。正如张锐先生所言:“在单元内,要确立教学的点和面,做到面中有点,点中有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点上导读,面上自读;可以点上突破,面上验收,等等。不确定单元的点和面,那只能叫混沌教学,杂糅教学,不能称为单元教学。”(《近十年来的语文单元教学》,《语文学习》1992年第5期,着重号为笔者所加)。笔者这几年写过一些关于“点面法”教学的文字,这种方法在教学程序上要求“面”上着眼,整体了解;“点”上着力,读懂弄通;由“点”及“面”,能力迁移;“点”、“面”结合,归纳整理。这里不对这种教学方法再作详细介绍,只就这种方法与单元教学的关系作些阐述:

1.落实整体目标。单元教学,教学目标明确,尤其是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明确的要求。“点面法”教学的“点”,在一个单元内是“教读课文”,在一篇课文中是重点段落,还有应该掌握的知识点,需要训练的能力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其他则为“面”。“点”和“面”的综合,即要达到的单元教学整体目标的要求。“点面法”强调“面上着眼”,对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的整体感知,了解写的什么,怎样写的,获得总体的印象。而通过“点上着力”,则是仔细地品味和赏析,获得对教材个别的但却是具体的深刻的认识。最后再通过归纳整理,回到整体目标上。这样,就使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整体目标,通过教学的“点”和“面”,每个环节都一一落到实处。

2.优化教学过程。沿袭多年的“①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②集中识字、解词③划分段落归纳段意④归纳中心思想⑤总结写作特点”的教学模式,时至今日已暴露出许多弊端,主要是“架空”分析,学生学起来也乏味。这种僵化的模式,导致学生思想的僵化。单元教学正是对这一模式的突破,若仍沿用这一模式,则无疑是“穿新鞋走老路”。“点面法”首先要求宏观把握,接着微观分析,读懂弄通“部分”,而后再将“点”的分析和“面”的综合参照比较,获得对一篇和一个单元课文更完全、更高层次的领会和把握。这种“螺旋式上升”,使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不断提高,不断深化,克服了传统教学“面面俱到,面面俱不到位”的弊端,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是节时高效的,应该是单元教学的一种基本的教学过程。

3.突出训练重点。“点面法”最大的优势在于“点”上着力,重点突出。根据不同的单元,不同的课文,确定训练的重点,克服了浮光掠影和泛泛而谈,加强了读写听说的训练。因为克服了大量教学时间的浪费,把力气就可以花在“刀口”上、知识点和能力点上。以读而言,有时间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有表情的朗读,有的课文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该背诵的也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背诵。以写而言,写好一句话、几句话和一段话,都能在课堂上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因为确定了“点”和“面”,读写听说训练在教学中都可以得到加强,尤其是“双基”的加强是显而易见的。单元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就是语文教学质量是否提高的一个标志,即“双基”教学是否落实,训练是否扎实。“点面法”不仅提供了条件,也提供了途径。

4.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能力,在诸种能力中,自学能力乃是最主要的和最关键的能力。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有了自学能力,其他能力均可通过学习而具备。单元教学把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提到重要位置,而“点面法”教学有一个重要环节,即由“点”及“面”,能力迁移。教师“点”上分析方法的演示,特别是对有关写法所作的梳理归纳,实际上是教给了学法,学生可运用于“面”的自读。在“面”的自读时,教师布置一些“自读提示”,使学生读有目标。这样,即常说的从“搀扶着走”到“引领着走”,而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则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走”。通过教师的教,学生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目的。单元教学推广难度较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担心教学质量会下降,中考、高考考不好。其实从每年中考、高考来看,学生在“阅读分析题”上失分最多。究其根源,一个重要原因是平时课堂教学中自读能力培养不够,训练不扎实。尽管临考前做了很多练习题,但做练习就事论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更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点面法”重视由“点”及“面”的能力迁移,日积月累,学生独立分析能力的提高,阅读水平的提高,是肯定无疑的。担心搞单元教学会在中考、高考中“砸了锅”等种种疑虑,会被实践证明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单元教学呼唤着有志教学改革的语文教师去继续实践,而采用“点面法”等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则必将促进单元教学的推广,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单元教学这一语文教改实践,必将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标签:;  

单元教学的回顾与思考--兼论单元教学与“点法”_单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