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新娟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新娟

(石家庄市鹿泉经济开发区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单位。将小组合作管理模式运用于班级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管理自觉性和学习自信心。本文主要针对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细则与实施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有效推进班级管理。

关键词: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班级管理;应用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构成,也是学校实现教书育人教学目标的前提,更是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基础。所以,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应该认真对待班级管理。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可以说,把小组合作管理模式运用于班级管理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管理的自觉性,也能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自信心。

一、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细则

(一)分组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前提即分组。由于中学小组合作的对象是青少年,青年少年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他们心理不稳定,看待事物极端而冒险,对强制性的纪律管理较易有反抗感。这种情绪很容易影响学生对小组合作管理方式的接受程度。所以,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采用自愿的原则,让平时志同道合的同学相互结为一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互相协作,共同进步。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分组时也要注意分门别类,可按照学生平时的表现、心理状态以及学习能力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优化学生分组。

(二)分工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并非仅依靠小组长一个人,每个人都应该加入到小组管理模式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鉴于此,教师在设置小组长、班长、纪律委员等常用的职位外,还应该为每一位学生安排适合其自身的恰当位置,包括流动组长等等,从而增强学生负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三)竞争与帮助

竞争是前进的动力,而帮助则是前进路上的催化剂。所以,小组在自愿基础上组建后,可结合小组成员的成绩、爱好和能力,指导学生团结协作。当小组内有学生有不懂的问题时,其他学生要负责给其讲解和练习;当需要整个小组的学生执行某项任务时,小组内的成员应该相互督促。此外,小组内不同成员之间也要适当竞争,并把这种竞争氛围带给班级不同的小组之间,让小组不仅比学习成绩,还比个人能力、纪律卫生、活动能力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四)教师指导

教师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下列几层:

一是教师要建构合理的班级管理体制。由于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涉及到每一位学生,在组建小组时班主任应该让每一位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融入到班级管理的角色里。

二是教师要确立指导标准,构建班级自我管理细则,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可行,哪些行为不可行。

三是教师应该制定明确的量化细则。班主任应该参照学校相关规定以及其它班级管理制度,整体成案,由班长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量化细则成文后,还应该在班级试行,以最终形成具有班及特色的量化细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是教师应该关注班级管理过程。班主任应该适时抽查,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并根据其身心发展动态进行针对性指导。如与个别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完善班风建设等。

二、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一)创新小组合作管理模式

构建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可以结合班级实情,但必须考虑周到,全面。创新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班级管理结构要完善。班级管理大致分为学习、纪律、卫生、生活和文化五个角度。班级管理者应该针对性的构建学习部、纪律部、卫生部、生活部、文化部以及监督部。监督部则主要由班干部则称,针对各个部门的情况进行监督,并总结经验,寻找不足。

二是小组划分应该公平科学。小组成员既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成绩、纪律和卫生,也需要将住宿生、男女生等问题考虑近来,力争所有小组都能够出于同一竞争水平。小组成员内部分工则由学生自主学习,记录员则应该记录小组内部情况,并上交监督部存档。

三是完善保障合作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可以实施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带领大家共同完成任务,杜绝内部成员看热闹现象。各个小组同样需要相互合作,互相帮助,促进学生道德风貌的不断提升。

(二)把握小组合作评价细节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运用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针对性构建评价体系,以确保管理模式的实效性。

一是确定评价主体。班级所有成员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都在班级管理中承担一定责任。对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学会评价方法,学会评价他人,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细则,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二是明确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必须坚持全面,不仅仅关注学生认知成绩,还应该考查学生纪律、卫生、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方面。除此之外,评价内容应该更加强倾向于对非智力因素的考察,如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合作精神、交流能力等。

三是完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不仅仅使用量化考核,还应该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观察记录、成长档案、问卷调查、一对一谈话等。

四是构建评价标准。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多层次的量化标准,以便使得学生能够认清自我差距,不断进取,最终形成共同监督、共同促进的班级文化。

参考文献

[1]周丕,孙蕾.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3):19-21.

[2]王洪学.给学生一块阵地,还教师一片蓝天[J].中国教育学刊.2016(s2):1-2.

[3]班级自治管理制度的实践[J].李丹.西部皮革.2016(14)

[4]中小学班级环境的现状及改善策略——基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的调查[J].刘强,王连龙,陈晓晨.教育研究.2016(07)

[5]班刊——班级成长的有效载体[J].钟琴.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7).

论文作者:王新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新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