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产业化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农业中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抉择是推行农业产业化。因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能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调动农业内部和外部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本文拟对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作些探讨。
一、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
农业产业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新的经营体制。其科学内涵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下,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具体地讲,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走生态农业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最佳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化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从经营体制上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的又一次创新。它使农业种植、养殖和加工业全面发展,贸工农相结合,农业和第二、三产业密切联系,整体推进。因此,它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迈上新台阶的一种有效的经营体制。
农业产业化与传统封闭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相比较,有如下主要特征:
首先,是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新机制。农业产业化是从经营方式上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商品贸易、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生产的一体化经营。这样,既能把千千万万的“小农户”、“小生产”和复杂纷繁的“大市场”、“大需求”联系起来,又能把城市和乡村、现代工业和落后农业联结起来,从而带动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等一系列变革,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有机地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再生产诸方面,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良性循环。让农业这个古老而弱质的产业重新焕发生机,更充分地发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战略地位的作用。
其次,是农业的市场化。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因为,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面对国内外大市场,应以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式格局,建立和大市场紧密结合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市场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业生产的各要素和农产品全部进入市场,种养加、产供销都商品化、市场化。以市场为起点和归宿就是顺应市场,形成平等竞争的多元化流通主体和结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农产品购销市场网络,使广大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能参与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不仅使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在市场上能顺利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而且使自己所需要的种籽、化肥、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也能及时购进,从而顺利完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周期,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减少市场风险的冲击。
第三,是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传统农业从零星分散、规模狭小、“小而全”、粗放经营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现代农业转化,就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发展多种经营和实行分工分业的专业化生产,必然要求土地相对集中,适当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形成种田大户、养猪或养鸡大户、家庭农场、合作农场;通过区域经济分工,实行专业生产,规模经营,以生产某种农畜产品为主导产业,围绕农产品的粗加工和深度开发构成支柱产业群。通过支柱产业群和相关产业,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挖掘资源潜力,建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稳固的基础。而且,由于实行专业化生产,集中资金、技术、人才、土地,实行集约经营,采用先进技术,繁育和推广良种,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害,精耕细作,科学管理,必将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提高投入产出率和整体经济效益。
第四,是企业化管理农业。农业产业化就是用管工业企业的办法经营和管理农业,使各农户分散的生产及其产品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经营计划,把农业生产当作农业产业链的第一环节或“车间”来进行科学管理。这样,既能及时组织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又能在农产品适时收获后,分类筛选,妥善储存,精心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增值和销售,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第五,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广大农户通过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实现商品的价值后,不仅能获得农业生产的收益,而且能合理分享到农产品加工、运销、综合利用的利润,使整个产业链各环节都能获得平均利润,从而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就能破除长期形成的、不合理的“工业利大农业利小,加工业利多生产环节利少”的利润分配格局;同时一改过去由于体制不合理,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割裂开来,农产品增值的收益回不到农业中,使农业收益低的状况。使农业和其它产业一样,既能获得自我积累、自我增长的动力,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能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分利补农”等多种形式,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有效地克服长期以来农业单纯提供农产品原料,加工、流通环节与农民利益脱节,农业比较利益低,自我发展能力脆弱,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等弊端,形成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良性循环的机制。
总之,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新事物,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有效地解决农业比较效益偏低,促进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的战略抉择。
二、实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首先,实行农业产业化是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现在,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强调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代人,而且还要满足今后几代人的需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基础是农业,农业的状况如何关系极大。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上都在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是,这个讲了几十年的问题,实践表明还没有真正解决好。整个农业基础脆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人口增加,耕地锐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削弱,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就农业而言,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不容乐观。一是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比重小。这对发展农业是一个突出的限制因素。二是土地后备资源有限,开发潜力不大。据调查,现在全国待开发的土地资源共有11.1亿亩,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8%,占未利用土地的23.9%。三是农业土地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土地利用差异大。尤其是我国东南部虽比西北部土地生产力高,绝大部分土地已不同程度的开发,但由于人口集中,建设占地多,人多地少的矛盾很突出。四是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农业水资源面临区域性严重短缺。农业每年的缺水量达3000亿立方米,受旱面积约2000万公顷,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土地沙漠化问题突出,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使4000万公顷旱农地和5000万公顷草地都受到严重影响,关系到5000多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今后,随着人口的增加,一旦超越经济供给和资源承载能力,就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潜在的危机。云南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更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全省87%的人口在农村,75%的国民收入、80%的财政收入、60%的出口创汇和80%的轻工业原料都直接和间接来自农业。仅“两烟”在“八五”期间所实现的税利就达1100多亿元,约占云南财政收入的80%。可见,云南农业状况如何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要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就要实行农业产业化。江泽民同志1996年6月在河南视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说:“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外情况表明,在这个阶段农业往往容易被忽视。”并强调指出:“我国是一个大国,有十几亿人口,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绝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云南日报》1996年7月16日)
其次,实行农业产业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实现“第二个飞跃”的需要。关于中国农业“两个飞跃”的问题,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5页)这“两个飞跃”是小平同志总结了国际国内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战略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农业由第一个飞跃向第二个飞跃的转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第一个飞跃是为第二个飞跃作必要的准备;第二个飞跃则是第一个飞跃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们相互衔接,互为条件,其实质是在我国客观实际情况下,如何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过渡,目的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实践表明,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第一个飞跃”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八五”时期,粮食、油料、棉花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增加,“菜篮子工程”收到显著成效,农村经济结构通过调整不断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有700多万人从农业转向乡镇企业,并以更大的规模转向城市,农民的收入普遍增多。但是,也必须看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主要是解决农业生产体制,即如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问题,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农业发展中更深层次的问题。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矛盾。一个是“大”与“小”的矛盾。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户”,其生产规模和经营方式与“大市场”、“大需求”相矛盾。据调查,现在我国的农村产品是由2亿多个小农户提供的。他们的致命弱点,一是农户的生产规模小,势单力薄,难以抵御各种自然灾害,难以承受自然风险带来的冲击;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是由市场带动的。可是面对“大市场”,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因受信息、资金、技术、劳力、运输、销售等各种条件制约,“耳目不灵”、“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市场的反应迟纯和滞后,常常处于“多了砍(减少)、少了赶(增加)”,时而短缺,时而过剩,生产资料买难,农产品卖难的被动状态,在市场竞争中很不利,乃至增产不增收,甚至减少。另一个是“高”与“低”的矛盾。目前我国的农业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生产条件差,生产方式落后,大多数地区仍是手工劳动,畜力耕耘,一家一户种几亩小块土地,粮、油、菜、果、杂、猪、牛、羊、鸡、鸭等种植业、养殖业兼而有之。这种“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自给自足是大多数农户基本的经济行为;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云南省青壮年文盲率高达28.7%以上,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普及率和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都比较低。农民往往安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时间经营农业生产,认为学不学科学技术知识都一样,用传统的耕作方式照样能进行生产;有些地方还处于“种地在人,收成在天”靠天吃饭的状态。少数地方还沿袭“种一片坡,收一箩箩”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结果,资源消耗高,劳动生产率和比较效益都低。据调查,在小块土地上生产经营的农户,有50%的商品率为零;有35%的商品率低于30%,即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只有15%的农户的商品率大于30%。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农业必然成为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都比较大而经济效益却比较低的弱质产业。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尤其是科技推广普及率和劳动者素质不高,必然制约着对农业投入的数量、质量和力度,使农业难以转变到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轨道上来。虽然农民只习惯计算物化劳动的消耗,而不计算活劳动的消耗,但因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和受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的双重冲击,致使资源消耗高而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产品转化率、优质品率、商品率都不高。一句话,比较效益低,导致长期以来农业发展滞后。这是影响农业实现“两个飞跃”的症结所在。为解决上述“大”与“小”、“高”与“低”的两对矛盾,顺利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跨越,根本的出路在于实施产业化战略,彻底改变脱离市场的小生产耕作方式,实行与大市场相适应的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形成比较高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的“第二个飞跃”。
再次,实行农业产业化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综合性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按照传统的产业划分,农业虽然是国民经济五大产业(农、工、商、建、运)中位居第一的基础产业,但从层次上看,却是与传统观念、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初级产业;从广度上看,还把农业仅仅局限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狭小范围内,而不是包括林、牧、副、渔等产业在内的广义农业;至于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则又分属于第二、三产业。从再生产过程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购销、服务等各环节又相互分离,政府对其实行多部门分段管理的办法。这样,实际上农业已被“肢解”得几乎不成其为产业,致使产业和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短,产值增值不多,投入产出的回报率低,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农业比较效益的不断提高。出路何在?出路就在于实行农业产业化。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鼓励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发展联结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基地规模化、经营系列化的目标,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实行“三位一体”综合经营;对生产要素实行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的集约经营。在运行方式上完全按照市场需求,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销衔接起来,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形成广泛联结农户与市场的各种中介组织,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联结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形式。这不仅有利于把千百万分散的小农户联结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缓解因盲目进入市场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而且有利于打破农业被“肢解”的状态,形成大规模的产业群,延长产业链,实现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多次转化增值,从而改变传统农业只能从事原料生产和经营效益低的状况。同时,还有利于克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障碍,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扩展农产品市场范围,形成市场牵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农户自主经营的新格局,把分散的农户、分割的农业与统一的大市场紧密联结起来,迈向现代化的农业。
最后,实行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有效地改变我国农业的弱质状况,走上高水平的发展阶段。我国人口众多,每年净增人口在1500万左右,人均资源并不丰富,且浪费严重。尤其是农业资源相当稀缺,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也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以科技为支柱的商品性农业,本质上是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明显差别集中表现在农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现在,我国科学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仅为35%左右,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仅为30—40%。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上述指标分别为80%和60%,相比之下,差距较大。从云南省的情况看,大多数地区,特别是山区和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水平低,广种薄收,效益差。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压力,不惜毁林开荒,向劣等坡地索取食物,结果,不仅土地回报率低,且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成了越穷越乱垦,越乱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所以,对山区面积占94%的云南省来讲,农业的发展和基础地位的加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否则,农业生产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实行农业产业化,有利于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把开发利用资源与节约资源结合起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效益;实行集约化经营,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依靠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形成规模经营,参与市场竞争。例如,在彝族聚居的大姚县昙华乡,近年来在州县科委的帮助下,实行产业化经营,引进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试管脱毒马铃薯繁种技术”,经过试验、示范和推广,使马铃薯平均亩产300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5000公斤。以每公斤售价0.8元计算,每亩可收入2400元,成本低,比较效益高。这就推动了一些地区实行规模经营,大力发展“马铃薯经济”。同时,也把科技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有效地改变农业弱质的状况,使农业走上新的发展阶段。
三、对策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新的经营体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大胆实践,总结经验。应该确立以下基本思路进行对策研究。
第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信心。解放思想既是经济发展的成果,又是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家庭联产承包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农业生产特点和生产力水平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对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扩大农产品货源,增加农业投入,保持社会安定都起了重要作用,因而应当长期坚持不变。但是,它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的“小农户”和统一的“大市场”的衔接问题,更不可能改变农业是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的弱质产业状况。因此,客观要求我们在发展农业的战略选择上要有新的思路和突破,这就是实行农业产业化。为此,广大干部和农户要树立农业与加工业、生产与流通、生产与分配、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新的效益观念,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销观念和竞争观念。应当看到,我国实施农业产业化已经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干部群众的观念在更新,认识在提高,把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提到实现“第二个飞跃”的高度来对待并认真实践。二是农业已经打破了“单一经营”的传统方式,经济结构正日趋合理,并致力于使农业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促进,走生态农业的道路。三是各地已涌现出一些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服务等的专业户和专业公司。四是各地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实行主要农副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已建立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效益的商品基地。五是培养了一批有良好素质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六是在实践中已探索出实行农业产业化的种种模式等等。
第二、选好突破口和龙头企业。实行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在于确定主导产业,即在农业区域发展中处于决定性和主导地位的产业。在此基础上发展相关产业,形成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体系。如,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发展以生物资源开发为主的食品工业;发展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农药、化肥、农机等支农工业;发展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外向型农业等。同时要选好和扶持龙头企业,即能联结农户和市场、有经济实力和牵动能力、能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效应的企业。其主导产品应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选择那些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的产品作为开发的重点,增强龙头企业的牵动能力,通过开发一个产品,建立一个产业,搞活一方经济,造福一方人民。云南富民县1982年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依托中心城市的大市场,对养鸡业实行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制,把千家万户的禽蛋生产与社会化服务体系联系起来,把饲料的加工和供应、禽蛋的生产和销售结合起来,优化组合各生产要素,实行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生产,促进了养鸡业的大发展。1993年有84户养鸡专业大户,18个集体养鸡场,现代化养鸡60多万只,形成了禽蛋大产业。现在全县禽蛋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40%,占农业总产值的25%,是云南省的禽蛋生产基地。
第三、加速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工作。从目前的科技产业看,农业的教育、科技与生产严重脱节,科研机构重叠,90%的科研力量集中在产中阶段,其中55%又集中在种植业生产领域,畜牧业和渔业的科技人员均为8%左右,产前、产后的技术力量很薄弱。由于科技力量分布不合理,科技成果转化慢和比率低,致使农业中的科技含量仅35%左右。为改变现状,必须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给科技人员以优惠条件,吸收他们到产业化第一线承包、技术合作或租赁经营,使生产、技术、科研紧密结合,有效地解决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发展“两张皮”相互脱节的矛盾,使之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要创造条件,保护知识产权,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普及推广,提高农民素质和科技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第四、抓好农业产业化的投入。一是抓财政投入,财政支农资金的投资方式要从分散投资改为集中投资,并向农业产业化倾斜。二是鼓励农民投入,农民是产业化经营的主体,也是投入的主体。可以土地使用权、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各种形式投入,获得回报并不断提高回报率。三是信贷资金投入。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都要重点支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带动功能强的龙头企业和规模农业。四是农村合作基金、其它社会资金和引进外资都应为农业产业化服务,发挥积极作用。
第五、应当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公司+农户”、“企业+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经营模式。在这些模式中,公司、企业、专业协会和农户都是主体,它以经营者的公司为龙头,以拥有基地的农户为基础。作为龙头的公司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依托,辐射千万小农户,发挥各种资源优势,提供一系列社会化服务。公司和农户签订合同后,即统一组织,提供服务,业务分散(或段),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云南省玉溪地区红塔烟叶有限公司在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找到了以工补农,以农促工,即“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从工业利润中拿出资金投向农业,用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面积推广科学种烟,把25万户分散的烟农组织起来,实行以资金、技术集约为特征的规模经营。同时,把烟农当成企业的“编外职工”进行延伸管理,尤其是通过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结果,不仅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这样做的结果,一是在农村建起了人称“第一车间”的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为企业生产“红塔山”等名优产品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证;工业税利也不断上升。1985—1995年工业税利从4亿元上升到178亿元。二是农民收入显著增加。1995年25万户烟农仅烤烟一项的实际收入,户均就达3076元。三是为国家和地方提供了大量财政收入。仅有190万人口的玉溪地区的卷烟税收,1994年和1995年两年直接上缴中央财政均在100亿元以上。四是这种以大工业的需求和管理方式来指导农业生产,较好地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连锁运行机制,把千家万户农民与广阔的市场联结在一起,能有效地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五是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从1986—1994年累计投资2.5亿元,用于发展企业主导产品,而回报的烤烟产品税达13.48亿元,投入产出为1∶5以上,并先后扶持地区43家企业成为“两烟”配套企业,吸纳农村从业人员4600多人,促进了工农之间、民族之间的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六是维护了生态环境。公司先后出资1.65亿元,农户投工投劳兴修水利,使60多万亩农田受益;修建2156公里山区公路和36座桥梁,使山区大部分村寨通了汽车,解决了农民生活和烤烟用煤,减少了山林砍伐,保护了生态环境。总之,实践表明,“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闯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路子,给人的启示是:农业的发展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最终要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实现。
标签: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农业产业化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规模效益论文; 三农论文; 种植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