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用模范的行动影响人,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教育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增强历史责任感,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坚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处在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客观上要求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更需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一个集理论指导性与实践操作性为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为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更好地服务。近年来理论工作者就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等,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本文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和建立什么样的模式做一些浅层次的思考。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属性与模式的建构问题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以下简称“工作模式”),首先要从理论上搞清楚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思想政治工作是干什么的,因为它是建构“模式”的理论前提和依据。
任何事物在和其它事物发生联系时都会表现出其固有的属性。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众多属性中,有两个本质属性,一个是社会政治属性,一个是经济管理属性。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到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大背景下看,一是从政治上解决人的思想革命化问题,协调人们之间的思想政治关系;二是从管理上解决提高人民的积极性问题,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
所谓的社会政治属性,是指它在本质上是属于政治工作,是政治工作的一部分,是为社会政治制度和党的政治任务服务的属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是“三大改造”胜利完成之后提出来的。在此之前,我们党一直使用的是“政治工作”的名称。“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国内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一历史背景说明,思想政治工作是由政治工作转变而来的,是我们党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而实行的一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中包含着非政治性的思想工作,也包含着政治性的思想工作,无论政治性和非政治性的思想工作,都是为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了实现党的任务而奋斗的。从实质上或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整体结构上讲,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一种政治工作。明确这一点对我们开创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很有现实意义。第一、应当树立一个牢固的观念,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问题,既要防止借思想政治工作整人、批人,又要防止弱化“政治”;第二、应当讲政治,即讲国家大事、讲路线、方针、政策,讲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第三、应当着重研究新形势下人民内部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新特点以及进行这项工作的新方法;第四、思想政治工作尽管是一种政治工作,但它是以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为直接目的。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最主要的特征。
所谓经济管理属性,是指它对经济工作具有直接的管理和调节职能的属性。管理是人的自觉的创造性活动,现代经济管理,越来越重视人的作用。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充分发挥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因而要实现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就必须做好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管理的各种手段中,体现着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正确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即民主的说服教育和自我教育手段,可以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另一方面,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各种管理手段中,才能使各种手段更好地发挥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
经济管理属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二个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特征表现的更加鲜明。这是因为,人们的思想矛盾大量的是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尽管有些思想矛盾不是产生于生产经营过程中,但人们直接地和间接地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思想矛盾。这种状况决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地围绕着经济工作进行,解决因经济利益而引发的各种矛盾,从而实现对人的有效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规定了其任务就是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疏导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素质,用先进的理论,把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与模式的建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是“工作模式”中的基本要素。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因此,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 即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邓小平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即教育人民成为“四有”新人。毫无疑问,这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根本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确定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课题,它是以承认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在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为基本前提的。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有序性,因而对广大的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要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不搞“一刀切”。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十分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有序性。概括起来主要有:其一,马克思主义教育。这是毛泽东讲得最多的。他要求对干部、党员、群众进行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使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获得政治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其二,阶级觉悟教育。毛泽东曾亲自总结井岗山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进行阶级教育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其三,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他号召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把它规定为我党我军的唯一宗旨,亲自树立了若干典型,激励人们效法。其四,革命精神教育。如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革命纪律教育等。其五,个人道德修养教育。他对于干部、党员提出过多方面的个人修养要求,希望他们胸怀坦白、大公无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的意识,不断升华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 〕以上五个不同层面的教育构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对毛泽东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采取了科学的态度,他根据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但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新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给予了充实和扩展,形成了层次鲜明、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突出时代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进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教育。首先,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邓小平认为,之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因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归根到底是体现在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3 〕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向人民宣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此来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完成党的中心任务。
其次,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邓小平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因此,他指出:“我们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需要经常用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人民。”〔4〕
再次,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邓小平非常重视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他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这方面道理也要讲够。”〔5〕其中最根本的道理就是只有进行改革开放, 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第四,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我们进行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对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有利的,但在一定情况下也难免给少数人的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带来暂时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应该注意对人民群众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就是要着重宣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道理。
第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着重解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因此,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等革命品质的教育,通过教育增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第六,进行艰苦奋斗教育。邓小平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6〕
第七,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能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起重要的保障作用。邓小平指出,一定要向人民和青年着重讲清楚民主问题。“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7〕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我党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我们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时必须把握的原则。第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放在首位。在当前和今后,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这是因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坚强的精神支柱,是指导我们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就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群众。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来确定和展开。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完成这一中心任务确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各项方针政策内容,是我们着力宣传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的核心内容。第三,在着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还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在全民范围内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整体提高全民的基本素质,是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要求,整体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只有党员干部和少数群众的素质提高是不够的。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设置,也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单位,以及不同行业、不同对象实施不同层次的教育,达到科学性与有效性的高度统一。
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与模式的建构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同世界上一切事物一样,有它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体现在构成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要求的相互关系上。思想政治工作的要素包括:主体和客体、内容和方法以及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等。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主要是指实施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客体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素质即自身的思想、行为和能力状况如何,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好的工作作风,还要具备好的思想道德和情操,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古人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群众的话说正人先正己,这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实践证明,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基本规律。构建“工作模式”必须以此为依据,对主体素质提出明确要求,设计严格的制约机制和评估体系。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方面,也必须适应客体的思想发展变化。人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社会性。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重视影响人们思想的社会环境,在转变人的思想时重视社会风气的转变;另一方面,在转变个人思想时,也不能孤立地看个人的思想表现,而要注意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以及所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寻找其思想变化的发展源。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人们的思想发展具有层次性,人的性格具有特殊性等特点。“工作模式”的目标和任务就是根据客体思想变化的规律性从宏观和微观上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准确地把握客体思想变化的发展源以及思想发展的不同层面和性格类别,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
依靠群众力量做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特点,这一特点是由无产阶级的性质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正确地掌握群众的真实思想和情绪。“工作模式”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和挖掘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源。开创人人做思想政治工作,人人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面。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管理与模式的建构问题
目标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管理领域具有普遍应用的价值。我国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的普及和运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目标管理把原来一个少数政工干部负责、大家受教育的单向灌输旧体制转变为专门机构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双向交流的新体制。目标管理的实质是运用整分合原理将整体目标进行分解,再将分解的小目标进行综合,使之发挥大于整体目标的工作效果。通过目标体系把个人目标、单位目标、部分目标同整体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高度一致,调动党团员、行政和技术干部、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促使大家加强自我控制、减少内耗、协调一致地为实现总目标而努力。
“工作模式”就是充分借鉴和运用目标管理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在具体做法上:首先,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广大群众实现目标的热情和愿望为基础,以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为动力,以周密而富有弹性的计划为控制手段,以各种不同层次的典型为榜样,对整个思想政治工作过程进行科学管理,从方法和制度上克服算帐式、监工式、放任自流的随意式、忙乱无章的救火式等等落后的管理方式的弊端。通过目标管理,使领导和职工都成为目标实施者。为保障目标管理的实效性,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如目标激励、工作激励、信息激励、榜样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并把这些激励要素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形成全方位复合式的激励机制。其次,在管理方式上要敢于创新,要敢于标新立异,只要对思想政治工作有利的都可以采用和借鉴。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既有对传统方法的继承,又有针对新时期的新特点的创新,既要坚持我们自己的优势,珍惜实践积累起来的好经验好方法,又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方法。第三,在具体操作上,实行目标责任层层落实,目标指标逐项分解,目标责任明确具体,目标考核完全量化。目标管理要全方位地开放,基本做到考核标准、考核过程、考核结果三公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透明度。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五、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主要特征
以上所谈只是对建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一些初步设想,概括起来讲,我们所要建立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背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阶层、各不同利益集团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以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目标,是一个全方位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形态,反映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能够对我国政治思想工作起规范和指导作用的成果。这样一个“工作模式”,必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中国特色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特征。“工作模式”从理论原则,管理体制到工作内容及方法途径,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展现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的思想特点和风采。树立起一系列的新观点,如价值观念、奉献观念、竞争观念、时效观念、经济观念、民主法制观念等等。
离开中国特色或时代特色来谈“工程模式”,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会失去建构模式的意义。
第二,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特征。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首先是对党的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概括和反映,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同时,它又是以尊重特殊性为前提的,它强调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不同行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选题、计划、组织、实施乃至形式、方法、时间、内容等方面是相对自主的,有自己的特色,能反映自己的特点和实际。但它坚决反对不顾实际、简单生硬、不讲科学、不讲实效的做法。
第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特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历经数年,经久不衰,始终保持着它的活力,这除了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客观上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外,就是我党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好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方法,毫无疑问,它是建构“工作模式”的基础,是我们要继承的。但是,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这无疑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要求在方法和手段上更科学,如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相结合、个别谈心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与搞好本单位小环境相结合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内容好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就是充分体现对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在继承中创新发展这一特征。
收稿日期:1997—10—18;修回日期:1997—12—15
*本文为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996—1997)
注释:
〔1〕〔3〕〔4〕〔5〕〔6〕〔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第380页、63页、201页、368页、306页、163页。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