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细胞发酵生产凝胶多糖的研究

固定化细胞发酵生产凝胶多糖的研究

张弘[1]2002年在《固定化细胞发酵生产凝胶多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凝胶多糖,英文俗名curdlan,是一种新的热凝性微生物多糖,可广泛的用作食品品质改良剂和低热量的食品配料,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固定化细胞技术是一项生物工程新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稳定,易于控制,可连续高密度发酵等优点。本论文用固定化细胞发酵来生产凝胶多糖,包括了固定化载体的筛选,最佳固定化条件的探索及固定化细胞发酵条件的优化叁个方面。 把产凝胶多糖的L-15菌固定于不同的载体上进行连续发酵,通过对各种固定化细胞的机械强度,多糖产量,及制作工序的综合比较,认为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水凝胶是较好的载体。 采用正交实验,以多糖的产量和固定化细胞珠体的硬度为指标,确定了海藻酸钙固定化细胞的最佳制备条件,并通过添加天然物质和对珠体进行表面化学处理两种方法对固定化细胞性能的改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同时对聚乙烯醇水凝胶的最佳制备条件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并比较了两种固定化细胞的性能,认为聚乙烯醇水凝胶优于海藻酸钙。 经过反复实验,确定了聚乙烯醇水凝胶固定化细胞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蔗糖4%,NH_4H_2PO_4 0.03%,KH_2PO_4 0.15%,MgSO_47H_2O 0.1%,生长因子0.0025%,ZnCl_2 0.0015%,FeSO_47H_2O 0.004%,试剂F 0.0015%, 广沁人学硕1-学位论义 CaCO。0.3%,PH值为 7.5,摇床转速为门orpm,反应温度为 3 2 OC。在该 条件下,摇瓶产率达到 3.3g八,略高于游离细胞发酵的多糖产量, 发酵周期缩为72小时,而且可以连续生产。用此法生产凝胶多糖,在国 内外尚未见报道。

王文强[2]2007年在《固定化酿酒酵母细胞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包括四部分:第一章固定化细胞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本章综述了固定化细胞的方法、载体材料及其应用,详细阐述了常用固定化细胞的载体材料,固定化细胞载体材料的改进,固定化细胞在食品与发酵工业、化学与医药工业、能源开发和环境工程上的应用,总结了固定化细胞的优异性能,并对未来的发展给予展望。第二章酿酒酵母的分离鉴定本章利用富集培养基、分离培养基、鉴定培养基等,通过稀释涂板法、平板划线分离法,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酿酒酵母菌。对它的生理生化性质进行研究,并做了初步的鉴定,鉴定为内孢霉目,酵母属,酿酒酵母。第叁章固定化细胞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本章包括两节:第一节卡拉胶、瓜儿豆胶和膨润土固定化细胞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首次以卡拉胶、瓜儿豆胶和膨润土为载体固定化酿酒酵母,制备出具有高强度的卡拉胶/瓜尔豆胶/膨润土复合材料,利用正交设计优化了复合材料制备条件,并利用机械强度、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热分析对此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第二节卡拉胶、瓜儿豆胶和有机膨润土固定化细胞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首次利用卡拉胶、瓜儿豆胶和有机膨润土为载体制备固定化酿酒酵母,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卡拉胶/瓜尔豆胶/有机膨润土复合材料,利用正交设计优化了复合材料制备条件。并利用机械强度、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热分析对此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第四章固定化酿酒酵母细胞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制备了固定化酿酒酵母进行了酒精发酵试验,确定了其最佳发酵发酵条件。通过电镜可以看到复合材料的表面和内部均有大量的酿酒酵母细胞生长,用机械强度,SEM、IR等对固定化细胞进行了表征。通过试验室发酵试验得出酿酒酵母菌的最佳发酵条件:温度为30℃,pH值为5,时间为72h时固定化细胞发酵酒精的最大产率为15.1%

张琳[3]2007年在《聚乙烯醇固定化酵母的戊糖已糖同步发酵制备乙醇》文中认为本文以树干毕赤酵母为出发菌株,固定化酵母同步发酵戊糖、己糖制备乙醇。确定了聚乙烯醇为理想固定化包埋材料,研究了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技术、优化了固定化细胞的性能,比较游离细胞和固定化细胞的发酵规律,3L生化反应器的固定化乙醇发酵工艺,固定化细胞同步发酵戊糖已糖制备乙醇的规律、底物抑制等一系列发酵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初步研究了分批补料对发酵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以海藻酸钙(CA)和聚乙烯醇(PVA)作为固定化细胞的载体,和游离酵母进行乙醇发酵比较,实验表明PVA可稳定发酵180d,优于CA的稳定发酵时间30d,还原糖的利用率也优于CA,二者分别为80%和94%,证实聚乙烯醇是适合的包埋材料。聚乙烯醇固定化选取PVA浓度为9%、硼酸为3.5%时强度和致密度以及发酵效果都达到最好,且操作方便,添加海藻酸钠可以缓解PVA凝胶的附聚问题,最佳添加量为1%。在交联剂中加入CaCl_2,可交联海藻酸钠,也可调节凝胶的吸水率,其最适浓度为0.5%。聚乙烯醇固定化细胞采用边增殖边发酵的模式,最佳的菌种接入时间为18h,最佳的接种比例为4%,即活化培养树干毕赤酵母18h后取2ml菌液混合到50ml的固定化载体中,在实际发酵中发酵液和固定化颗粒的体积比为1:1时为最佳。考察海藻酸钙和聚乙烯醇两种固定化细胞,葡萄糖和木糖的同步发酵,优先利用葡萄糖,随着发酵过程中葡萄糖量的减少,木糖的利用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利用率变慢,这是因为戊糖代谢途径复杂,同时受到葡萄糖以及代谢产物的抑制。聚乙烯醇固定化细胞的24h糖利用率达到93.9%。优于海藻酸钙相同时间下的糖利用率87.0%。为使聚乙烯醇包埋法的各项性能得到提高,对固定化颗粒进行物理和化学方面的优化,发酵能力、操作和强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泡酸处理和冷冻处理都能缓解PVA-H_3BO_3的水溶膨胀性,且发酵能力没有减退。选取3h作为延时包埋时发酵效果最佳。吸附包埋双重包埋机制连用,添加3%的活性炭时固定化颗粒效果最好。初始pH为5.0为最佳的发酵初始pH。空白湿润环境保藏为最佳的PVA固定化颗粒保藏方式。利用聚乙烯醇固定化增殖的树干毕赤酵母在3L的生化反应器中,发酵条件为35℃、通气量为3.0V/V·h、转速400r/min,分别对游离酵母和聚乙烯醇固定化酵母的发酵研究。结果表明: 20g/l、30 g/l、40 g/l、50 g/l、60 g/l的初始糖浓,游离酵母的乙醇得率为理论得率的90.6%、88.7%、85.4%、81.3%、76. 6%。固定化酵母的乙醇得率为理论得率的91.1%、89.1%、86.3%、84.9%、83.2%。固定化细胞的耐高底物抑制更好,而且酒精的得率比较高。在3L的生化反应器中分批补料发酵,补料次数越多发酵能力越强,二次、叁次、四次、五次的糖利用率分别为79.2%、82.5%、84.8%、86.9%,乙醇得率分别为理论得率的85.3%、87.4%、88.6%、91.7%。效果明显优于分批发酵的批次的糖利用率73.6%以及乙醇得率的85.2%,由此分批补料对聚乙烯醇固定化戊糖己糖的发酵乙醇有利。

尚德静[4]1995年在《固定化猴头菌细胞的研究》文中指出报道了利用海藻酸钠固定化猴头菌细胞的发酵情况.就包埋剂的最佳浓度、固定化细胞的发酵条件以及固定化猴头菌细胞在深层发酵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佳海藻酸钠的浓度为2%,氯化钙浓度为2%,固定化猴头菌细胞在发酵培养基内的代谢与游离细胞的代谢基本一致,发酵液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可达800mg/L,多糖含量最高可达1400mg/L,固定化细胞可以连续使用32~48d,因此固定化猴头菌细胞在工业生产中是可行的

王周芳[5]2007年在《基因工程酵母发酵木糖生产酒精的研究》文中提出木糖是植物纤维原料水解产物中含量仅次于葡萄糖的一种单糖,木糖的酒精发酵一直被人们视为植物纤维原料生物转化生产酒精的关键技术之一。常用的酿酒酵母只能发酵葡萄糖,不能利用来自半纤维素的木糖。少数微生物如Pichia stipitis、Candida shehatae等虽然能够利用木糖,但由于要求“半好氧”的发酵条件及较差的乙醇耐受性而不适合工业化应用。本文以基因工程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ZU-10为发酵菌株,对其游离细胞和固定化细胞发酵木糖生产酒精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基因工程酵母发酵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液生产酒精进行了研究。利用基因工程酵母S.cerevisiae ZU-10发酵木糖产酒精的研究结果表明,S.cerevisiae ZU-10在厌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发酵木糖产酒精的能力,80g/L木糖、初始pH值5.5、30℃下发酵96 h后生成29.3 g/L酒精,木糖利用率达到96.1%,酒精产率为0.37。但在培养基中添加浓度高于0.25 g/L的乙酸或者高于0.08g/L的糠醛时,基因工程酵母发酵木糖生产酒精将受到较大影响。添加适量的葡萄糖可促进木糖发酵,在30 g/L木糖培养液中添加40g/L葡萄糖,36 h内木糖利用率从以木糖为唯一碳源时的79.0%提高到85.7%。这一特性对应用基因工程酵母S.cerevisiae ZU-10发酵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液生产酒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法固定基因工程酵母,利用固定化细胞在30℃下发酵80g/L木糖,与游离细胞发酵相比,固定化细胞发酵发酵周期由96 h缩短至60 h,,木糖利用率从96.1%提高到了100%,酒精浓度由29.3g/L增加到31.7g/L。固定化细胞对乙酸和糠醛耐受性明显增强,对乙酸和糠醛的耐受性分别提高到1.2g/L和0.12g/L。固定化细胞发酵性状稳定,产酒精能力较强,重复8批发酵木糖利用率均在99%以上,酒精浓度的平均值为31.3g/L,酒精的平均得率为0.39。基因工程酵母S.cerevisiae ZU-10对乙酸、糠醛等抑制物较为敏感,分别对玉米秸秆半纤维素水解液采用活性炭吸附、石灰中和、真空浓缩汽提和离子交换等四种方法进行脱毒处理。结果表明,真空浓缩汽提可脱去大部分乙酸和糠醛,再结合石灰中和除去半纤维素水解液中的SO_4~(2-),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半纤维素水解液脱毒工艺。利用基因工程酵母固定化细胞对脱毒后的半纤维素水解液进行酒精发酵,71.8g/L木糖发酵72 h后残留木糖浓度为2.1g/L,木糖利用率为97.1%,生成31.1 g/L酒精。利用基因工程酵母S.cerevisiae ZU-10固定化细胞发酵玉米秸秆酶解液中的葡萄糖和木糖,酶解液先经氢氧化钠预处理,24 h内66.9g/L的葡萄糖和32.1 g/L的木糖发酵生成40.7g/L的酒精。同S.cerevisiae ZU-10游离细胞相比,固定化细胞发酵缩短了发酵周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利用固定化细胞重复12批发酵玉米秸秆酶解液,葡萄糖利用率均为100%,木糖利用率均在90%以上,平均酒精浓度为40.4g/L,对葡萄糖和木糖的平均酒精得率为0.41,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可以持续、高效、稳定地发酵玉米秸秆酶解液生成酒精。

温惠云[6]2009年在《Fe_3O_4/AC微胶囊制备工艺及其固定化细胞培养特性、磁响应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当前发酵工业中产物分离为研究背景,以温和、高效的脉冲电场液滴工艺为基础,以生物相容性、经济特性良好的海藻酸钠、壳聚糖为载体材料,添加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级四氧化叁铁,对Fe_3O_4/海藻酸钙微球制备工艺及成膜反应条件优化,并对Fe_3O_4/载细胞海藻酸钙-壳聚糖微胶囊(简写Fe_3O_4/载细胞AC微胶囊)中细胞培养特性及磁响应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如下结论:1.确定了静电液滴法制备Fe_3O_4/海藻酸钙微胶囊的最优工艺条件:电压375V,频率0.05HZ,脉宽2ms,海藻酸钠浓度22mg/mL,磁含量0.003g/mL,锐孔孔径700μm,得了小粒径,强磁响应性的载磁微球。微球具有超顺磁性,磁包封率为66.75%-73.59%。2.确定了Fe_3O_4/AC微胶囊成膜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壳聚糖分子量5万,成膜时间15min,壳聚糖浓度1mg/mL,300-450μm粒径利于成膜,Fe_3O_4的引入不影响微胶囊膜稳定性。3.Fe_3O_4/载细胞AC微胶囊对环境介质具有选择性。培养基中的蛋白胨成分对载细胞微胶囊膜稳定性影响较大,这是由于蛋白胨的复杂成分中含有能对海藻酸盐基质中的配位Ca~(2+)发生竞争螯合的多元酸,使凝胶解聚造成的。4.Fe_3O_4在细胞培养体系中的引入对细胞生长特性和状态无明显影响,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固定化细胞的磁导向材料;培养体系外加磁场,不影响微球的磁响应性及囊内地衣芽孢杆菌的生长,为在外加磁场下细胞正常生长及磁性微球在线分离提供一定的保障。5.在Fe_3O_4/载细胞微囊化培养中,结合固定化细胞对膜稳定性的影响,确定最优制备条件为磁含量0.003g/mL,菌浓为1.5倍菌浓(6.25×10~6 cells/mL),载磁微胶囊粒径为350μm。6.由于微囊膜对营养物质的跨膜传递有一定阻滞效应,使得囊内细胞代谢较游离培养有一个短暂的滞后,但微胶囊能够给细胞的生长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均匀的微环境,对细胞正常生长和代谢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Fe_3O_4/载细胞AC微胶囊具有足够的膜强度,经过四批次培养,微胶囊形态良好,并获得了较高的细胞生物量。

董丽辉[7]2004年在《固定化细胞生物转化半纤维素水解液生产木糖醇》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包括;玉米芯酶水解液的制备,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木糖醇,微胶囊固定化方法发酵玉米芯水解液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和分析。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工作,取的研究成果包括: 选用了高温蒸煮使木聚糖溶出,对蒸煮时间,蒸煮温度,固液比等条件做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将的玉米芯经5%氨水在60℃条件下浸泡12h,滤去浸泡液,水洗至中性,加水至固液比为1:10的比例,于170℃下密封蒸煮2h。将高温蒸煮液,加木聚糖酶水解,对酶解的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条件是高温蒸煮液加6%的酶量,在pH4.0,在45℃下搅拌速度为200r/min条件下,酶解8h。 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芯酶解液为底物摇瓶发酵生产木糖醇,最适的条件为:实验条件下20h的种子龄为最佳,初糖的浓度为40g/L、装液量为250mL的叁角瓶装100mL的培养基、接种量为5%(体积比)、起始pH6.0,氮源组成:酵母膏和蛋白胨各2.5g/L、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木糖醇的得率可达到66.35%。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研究了发酵罐中通气量对酵母发酵玉米芯酶水解液生产木糖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中0h-20h,2vvm的通气量;20h-80h,1.0vvm的通气量,有利于木糖醇的积累。 本文采用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化酵母细胞,采用的微囊化的条件是,2.5%海藻酸钠溶液以1:5(v/v)的比例混和,通过注射器滴入浓度为1.5%的氯化钙溶液,钙化4小时,制得的海藻酸钙胶珠置于0.5%pH=6的壳聚糖溶液(溶于1.0%乙酸)中成膜15min;洗净后,最后在0.055mol/ml的柠檬酸溶液中液化25min。对影响微胶囊化细胞发酵的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在摇瓶中固定化细胞发酵发酵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的过程中,摇床的转速对木糖醇产量的影响最大,经过优化较好的发酵条件是,摇床转速其中0-20h,200r/min,20-64h,140r/min氮源含量3g/L酵母膏,3g/L的蛋白胨,固定化细胞凝胶珠与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体积比为1:3。 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固定化,游离细胞,海藻酸钙固定化细胞发酵进行了比较,发现微胶囊固定化具有游离细胞和海藻酸钙固定化细胞发酵两者的特点。微胶囊固定化的发酵木糖醇得率比海藻酸钙固定化细胞发酵高为60.1%,而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摘要海藻酸钙固定化细胞发酵的木糖醇得率为49.3%。另外,微胶囊细胞发酵的发酵周期与固定化细胞相似发酵周期为64h,游离细胞发酵周期为72h。比游离发酵缩短10h左右。最后在摇瓶条件下,采用分批发酵方式,对微胶囊细胞的发酵玉米芯酶水解液进行重复8批25d发酵,木糖醇得率平均为61.4ry0。 通过本文的研究,初步探讨了玉米芯酶解液发酵木糖醇的可行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谢小瑜[8]2006年在《利用开孔明胶固定化啤酒酵母生产ATP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固定化酵母催化一磷酸腺苷(AMP)磷酸化生成叁磷酸腺苷(ATP)是最有工业前景的ATP生产方法之一。该法的中心内容包括:稳定的细胞质量、适宜的固定化形式、适宜的反应操作条件等。本文对酵母的培养条件、开孔明胶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条件以及ATP生产的反应条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和试验研究。此外还建立了ATP分离与提纯的实验方法,并通过实验考察了发酵液的ATP回收率、成品ATP的纯度以及ATP的实际产率。 首先选用了一株转化率较好但稳定性差的酵母菌株,对扩培培养基中的蔗糖蜜、蛋白胨、(NH_4)_2SO_4、KH_2PO_4四种因素不同浓度水平进行正交实验,研究其对培养酵母菌浓及ATP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用于ATP生产的酵母细胞培养工艺的较佳配方,其结果为:m(蔗糖蜜)=12%,m(蛋白胨)=0.70%,m(KH_2PO_4)=0.15%,m((NH_4)_2SO_4)=0.25%。实验还确定了该啤酒酵母适宜的扩大培养时间是14~20小时。 研究了开孔明胶固定化啤酒酵母细胞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15%的明胶和2%的海藻酸钠形成的复配胶包埋10%的啤酒酵母细胞制备成的固定化颗粒经2%戊二醛交联1小时具有较高的磷酸化活性。 利用该固定化颗粒研究了酵母酶系生产ATP的反应机理,考察了多种因素对ATP转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开孔明胶包埋啤酒酵母制成的固定化细胞,在含有15g/LAMP,葡萄糖150mmol/L,硫酸镁16mmol/L,pH7.0的磷酸缓冲液250mmol/L中35℃振荡反应2小时,ATP转化率可高达95%

黄炜[9]2004年在《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木糖醇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木糖醇的性质、应用、发酵工艺、半纤维素水解液的制备、细胞固定化方法、生物反应器等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结果包括: (一)采用驯化过的假丝酵母(Candida sp.)直接发酵经过简单脱毒处理的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生产木糖醇。确定了水解液的最适浓缩倍数在3.0~3.7的范围内。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摇瓶分批发酵工艺条件的最适组合为:摇床转速180r/min,起始C/N为50,起始pH 5.5,接种量5%(体积比)。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在发酵罐中通气量对酵母发酵玉米芯水解液生产木糖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先高后低的分段通气发酵在木糖醇得率方面明显优于恒定通气发酵;其中,在0h~24h,3.75L/min;24h~108h,1.25L/min的分段通气条件下(装液量为2.5L),木糖醇得率(木糖醇g/木糖g)达到0.75g/g。 (二)以木糖为底物发酵生产木糖醇,考察了葡萄糖、阿拉伯糖、果糖等半纤维素糖类对木糖醇发酵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起始木糖浓度为100g/L。当发酵液中乙酸与糠醛的浓度分别超过1g/L后,抑制作用逐渐增强,通过调节半纤维素水解液的pH值至6.0,可有效改善乙酸对菌体的毒害作用。适量的K~+,Mg~(2+),Na~+等微量元素或H_2PO_4~-离子对酵母具有较强的代谢调控作用,其中以Mg~(2+)影响最为显着。无机盐浓度范围在0g/L~4g/L内有利于木糖醇发酵。以合成培养基为底物发酵木糖醇,与半纤维素水解液的发酵结果相比,两者的动力学曲线较为符合,为进一步研究木糖醇发酵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 (叁)固定在海藻酸钙凝胶中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细胞,可有效地利用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产木糖醇。在摇瓶条件下,采用分批发酵方式,确立了适宜的发酵工艺参数为:32℃,氮源含量2.2g/L酵母粉、3.7g/L胰蛋白胨,发酵液初始pH值6.0,分段改变摇床转速,其中0~24h,210r/min;24~72h,140r/min,固定化细胞凝胶珠与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体积比为1:4。利用固定化细胞重复进行10批次共30d发酵,木糖醇得率平均为73.7%,达到了理论值的80%。固定化细胞密度高、抗逆性强、发酵性能稳定,水解液未经脱色与离子交换便可转化成木糖醇,浙江大学硕士论文摘要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四)固定化细胞在叁相流化床内进行分批发酵,适宜的工艺条件为:32℃,固定化细胞装填比例1:4.8,分段通气:0~24h,2.0~;24~80h,0.7~。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未经脱色与离子交换便可直接转化成木糖醇。利用固定化细胞重复进行6批发酵,木糖醇得率平均为63.5%。固定化细胞抗逆性强、生理活性稳定;叁相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动力消耗少、流化状态稳定均匀。 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基本取定了采用酵母细胞生物转化半纤维素水解液生产木糖醇的发酵工艺,为建立一种高效的、大规模的生产工艺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研究木糖醇发酵动力学提供实验依据。

尚德静[10]2002年在《固定化猴头菌细胞的研究》文中提出利用海藻酸钠对深层发酵的猴头菌细胞进行固定化培养 ,就包埋剂的最佳浓度、发酵条件及固定化猴头菌细胞在深层发酵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最佳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2 % ,CaCl2 质量分数为 2 % ,固定化猴头菌细胞在发酵培养基内的代谢与游离细胞的代谢基本一致 ,发酵液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可达 80 0mg/L ,多糖含量最高可达 14 0 0mg/L ,固定化细胞可以连续使用 3 2~ 48d ,在工业生产中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固定化细胞发酵生产凝胶多糖的研究[D]. 张弘. 广西大学. 2002

[2]. 固定化酿酒酵母细胞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王文强.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3]. 聚乙烯醇固定化酵母的戊糖已糖同步发酵制备乙醇[D]. 张琳. 南京林业大学. 2007

[4]. 固定化猴头菌细胞的研究[J]. 尚德静.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5]. 基因工程酵母发酵木糖生产酒精的研究[D]. 王周芳. 浙江大学. 2007

[6]. Fe_3O_4/AC微胶囊制备工艺及其固定化细胞培养特性、磁响应性研究[D]. 温惠云. 西北大学. 2009

[7]. 固定化细胞生物转化半纤维素水解液生产木糖醇[D]. 董丽辉. 浙江工业大学. 2004

[8]. 利用开孔明胶固定化啤酒酵母生产ATP的研究[D]. 谢小瑜. 广西大学. 2006

[9]. 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木糖醇的研究[D]. 黄炜. 浙江大学. 2004

[10]. 固定化猴头菌细胞的研究[J]. 尚德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2

标签:;  ;  ;  ;  ;  ;  ;  ;  ;  ;  ;  

固定化细胞发酵生产凝胶多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