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在海合会地区的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论文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在海合会地区的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马迁 北方民族大学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在当下世界文化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展现中华文化的科学性和包容性,塑造中国和平崛起大国的国际形象已时不我待。本文着重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在海合会地区的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关键词: 海合会地区;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塑造

一、前言

海湾地区国家指海湾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成员国,即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阿联酋六国(以下简称海湾六国)。标准阿拉伯语是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英语是最重要的第二外语,汉语和法语、土耳其语、乌尔都语、印地语、日语、韩语等其他外语并列为这些国家在公众交流场所、行政办公区域以及学校课堂中实际存在,乃至纳入课程教学计划的第三外语。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一带一路”伟大倡议,随即得到国内外的广泛欢迎。尤其是阿拉伯各国对这一伟大倡议表现出积极的响应,提出向中国学习和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进发展经验,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进的治国理政和执政能力。阿拉伯各国相继表现出对中国更为积极的态度,“向东看”已成为这些国家的长期战略规划,沙特、阿联酋等国家甚至以颁布法令、政令等方式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越来越多的海湾青年也对中国和汉语学习萌生出美好的向往和浓厚的兴趣。

陶行知曾经提出“社会即学校”的思想,知识如果不能加以应用,就会变成“死知识”.高中数学教学不可以忽视生活,需要明确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解决问题.因此探究式教学需要重视社会实践,让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走出校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提升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中国在海合会地区的文化传播

(一)海湾地区掀起“汉语热”状况

2019年2月22日,沙特阿拉伯王国宣布将汉语列入所有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中。这是在沙特王储萨勒曼访华并进行一系列的考察后决定将汉语列入沙特国内国民教育体系院校中必授的外语教学课程。以此加强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沙特已出计划准备培训师资和编写学习汉语的教材,将汉语列入高年级课程,并逐步进行普及。沙特教育部将派首批师资队伍赴中国学习汉语。除沙特之外,“汉语热”也在其他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持续升温。在2015年的中阿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多所知名高校曾联合发表《中阿高等学校战略性合作行动计划(2015—2019)》,提出在四年内建立相互间的汉语教师与阿语教师培训基地和教学、学术交流的合作机制,尤其欢迎并支持中国在本国建立孔子学院和汉语课堂。

2018年,开罗大学将汉语列为全校第二外语,成为埃及第一所将汉语列为第二外语的高校。阿联酋同样计划在2019年通过汉语俱乐部的形式,在一百多所学校开设汉语课程。“汉语热、学中文”成为科威特的一种新时尚。去年,科威特海湾大学尝试性的开设了中文课程,但出乎预料的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追捧。科威特海湾大学还与中国的中山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这两所高校有着强烈的合作意愿,双方相互设立了研究中心和教育基地。对此,海湾大学校长表示,其对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在海湾地区热烈欢迎,并充满了信心。他希望以海湾大学的汉语教育中心为起点,未来由此扩散至整个海湾地区。他还说,以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将汉语教学点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际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中心。

注释:

(二)海湾地区的汉语教育以及使用状况

中国虽然建立起海外孔子学院和利用新媒体等渠道开展针对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传播,但阿拉伯民众普遍对中国的认知程度并不如所愿,这一方面是因为某些西方国家利用更为强大的宣传途径对中国总是进行反面宣传,误导当地民众,另一方面,阿拉伯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度依然有限,认识存在偏差。因此,我们在阿拉伯地区的文化传播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将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和先进经验有效的递给阿拉伯民众,以此扩大我国在海外的影响力。根据调查得出结论,当前是针对海湾六国推广中华文化传播的最佳机遇,这不仅基于海湾地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情,而且中国政府也体现出对外文化推广的积极和主动性。笔者通过思考后建议,针对海湾阿拉伯国家特有民族性、宗教性及其西化色彩较为浓重的教学模式,孔子学院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注重语言,避免有过于体现意识形态内容,用更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华文化影响和扎根到中东地区的土壤中。

三、海湾地区的中华文化传播以及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一)海湾地区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当前世界文化格局日新月异,随着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国际社会对了解中国的迫切愿望,这使得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并扩大“朋友圈”已时不我待。让世界了解我们认识我们,改变一直以来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并塑造我国和平崛起大国的国际形象。通过物质文化传播和精神文化传播两种途径最大限度发挥对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传播,展现出我国对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主动交流姿态,并着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和海湾国家经贸合作的日益密切和全面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让海湾地区民众看到了随之而来的诸多机遇和潜在的大量就业机会,极大地刺激了海湾地区民众汉语学习的热情。海湾国家鼓励当地民众阅读中国的小说、故事、诗歌、戏剧了解中国的习惯、传统、历史和社会。据调查,有至少60%的阿拉伯人认为中国人是他们的真朋友,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在今后必定会走得更远更好,他们真诚的希望中国发展的越来越好,能在国际社会中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

(二)针对海湾地区中华文化传播的思考

如上所述,目前在海合会国家中沙特、阿联酋等国家的高校中开设了汉语课程,其中包括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和阿曼。沙特第一高等学府---国王大学语言和翻译学院自2010年起就开设汉语专业,它被视为海湾地区最早开设汉语的国家。截至2019年,该校培养的汉语专业毕业生已进入沙特外交部、媒体机构和军事部门就职,主要从事外事翻译、中国来团接待等工作。此外,海湾地区其他高校也不同程度的开设了汉语专业。海湾大学与中国汉办开展广泛合作,先后共同出资在海湾地区开设了多家孔子学院,其中包括:宁夏大学与迪拜大学合开的第一所孔子学院,此后又相继开设了迪拜大学孔子学院、阿布扎比大学孔子学院,扎耶德大学孔子学院和巴林大学孔子学院等多所孔院,这些学院都隶属中国国家汉办的非营利性大学,学院的秉承特色办学,弘扬中华文化,传播汉语言文化和中国历史,受到当地民众广泛青睐。(见表1)

表1 海湾高校汉语教学现状

四、结语

对外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着重打造国家形象的过程,因此,须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做好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举措,尤其是针对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传播。这要求我们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必须做好国家形象塑造以及做采用的有效途径,其包括:一方面推行本国优秀的物质文化,为塑造国家形象助力。物质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涵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让外国人通过感受中国的物质文化来深度体验中国的文化生活,将中国国家的形象、国家文化风格印刻的心中。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精神文化传播塑造形。精神文化总是影响着文化对外传播的价值取向,其包括教育、旅游等文体活动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并科学合理地开展文化传播,将我国优秀的精神文化理念与外国友人分享。

根据前文分析,为保护紧急切断阀的执行机构及其附件,该设计要求安装符合UL1709标准的防火保护罩,比加装易熔塞更加安全可靠。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来看,开发内容较为单位一,主要是根据员工所在岗位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工作,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岗位技能,未能够真正实现人力资源开发对员工个人价值实现、组织发展的作用。根据调查显示,员工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期望在知识、技能、职业开发方面分布较为均匀,但是事业单位仅仅在前两方面可以满足员工需求,在职业开发方面有所欠缺,亟待补充。

① 海湾合作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s://baike.baidu.com/item

教师应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形式,有必要提高学生阅读散文的审美能力,有必要对学生的散文阅读审美的不足进行评价,以便学生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真正有效地利用学生的优势和特点,更好地提高语文散文阅读的审美能力。例如,在进行散文《囚绿记》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意境和意义,并询问学生当时的内心活动,并让学生自主进行散文阅读,提高审美能力。在后期评价中,教师应将学生的课程理解和课堂问题表现作为参考,从而更好地综合评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散文的审美能力。

② 廖静.阿拉伯海湾地区的汉语教育政策变迁与汉语教育的发展.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9

参考文献:

[1]廖静.标准阿拉伯语危机现象与分析——兼谈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J].当代外语研究,2018(9).

[2]计莹.国际书展中的国家形象塑造问题探讨——基于对参展出版人专访的研究[J].东南传播,2018(4):62-64.

[3]浅析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的建构[J].新闻研究导刊,2018(12):104.

[4]刘西平,谢灵佳.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核心概念定位研究[J].对外传播,2017(4):52-54.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北方民族大学校级一般科研项目,题为“新时代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现状研究”项目相关系列论文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XYSWY07。

标签:;  ;  ;  ;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在海合会地区的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