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重型精神病患者四色预警分级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马能 袁玉林

社区重型精神病患者四色预警分级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马能 袁玉林

1:湖北省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430000

2;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 441300

【摘要】目的:对社区重型精神病患者四色预警分级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抽取60例社区重型精神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病情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的结果将其标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包括18例蓝色、14例黄色、12例橙色及16例红色,给予患者四色预警分级管理,观察从2015年1月开始,于2017年12月底结束,对四色预警分级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四色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实施2年后,蓝色预警从原来的18例增加到39例,黄色预警降至10例,橙色预警降至8例,红色预警降至3例;所有患者均能够坚持服用药物,2015年有22例患者住院,平均住院时间为40d,而2016年有10例患者住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1d;住院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降低。结论:四色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重型精神病患者中利于患者坚持用药,对控制病情、防范不良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社区重型精神病;四色预警分级管理;效果

重型精神病主要是指表现为严重的精神障碍的精神疾病,临床常表现为精神功能受损的程度已达到自知力严重缺失,日常生活功能严重受损,不能保持对现实生活的接触,并出现严重的妄想、幻觉等症状[1]。重型精神病有着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且住院治疗的患者较少,仅占10%,而90%的患者均长期在社区生活,该类患者由于现实检验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均下降严重,常会发生暴力行为,并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的特点,为社区居民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重型精神病患者进行良好的管理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对60例社区重型精神病患者实施四色预警分级管理模式,探讨其应用效果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60例社区重型精神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病情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的结果将其标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包括18例蓝色、14例黄色、12例橙色及16例红色,给予患者四色预警分级管理,观察从2015年1月开始,于2017年12月底结束。60例患者包括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18~64岁,平均(41±2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并确诊为重型精神病患者。

1.2方法

1.2.1通过专科医生与社区医生对重型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对患者精神状况进行检查,自知力、意志行为、情感、思维等均是检查项目,通过患者精神症状消失与否、其他症状恢复情况等对重型精神病暴力危险进行四色分级,蓝色为0级,没有其他级别的行为;黄色为1级,表现出喊叫、口头威胁等行为;橙色为2级,表现为加重毁物行为,通过劝说可制止;3~5级为红色,任何地方均有毁物行为,不停劝说,有伤人、自伤、自杀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对于蓝色预警患者主要通过家庭监护人进行日常管理,医护通过定期电话询问家庭监护人患者病情情况,并定期急性上门随访,了解观察患者用药、睡眠、生活自理能力等,并指导患者生活技能及认知行为训练,指导监护人对患者情绪协助控制,并要求监护人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情况及进行监督。患者病情若加重1级,纳入黄色预警。

1.2.3对于黄色预警患者也主要通过家庭监护人进行日常管理,医护对患者加强监管,每半个月对监护人进行随访调查,了解患者各个情况,每2个月进行一次上门随访,观察患者说话、思维、情绪、表情等,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针对性的给予患者生活技能训练及健康教育,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若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患者病情若加重1级,纳入橙色预警;若降低1级,纳入蓝色预警。

1.2.4对于橙色预警患者同样主要通过家庭监护人进行日常管理,医护增加访问次数,每周对监护人进行1次电话随访,每月进行1次上门随访,了解患者能够正常沟通、有无过激行为,必要时联系精神病医院对患者调整用药,并指导监护人对患者进行耐心疏导,将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消除。患者病情若加重1级,纳入红色预警;若降低1级,纳入黄色预警。

1.2.5对于红色预警患者应征求家庭监护人同意后将患者集中于精神病院治疗。入院之前患者由监护人、社区干部共同进行监管,医护每周进行上门随访,随访时注意笑声说话,避免刺激患者,对患者病情变化的特点进行观察,在发现患者有异常倾向时予以安抚,将附近一些利器、棍棒等取走。若无法通过劝说来制止患者暴力,应给予患者身体约束,同时联系精神病院医生对患者调整用药。

2结果

2015年1月对60例重型精神病患者进行四色划分包括18例蓝色、14例黄色、12例橙色及16例红色,经过四色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实施2年后,蓝色预警从原来的18例增加到39例,黄色预警降至10例,橙色预警降至8例,红色预警降至3例;所有患者均能够坚持服用药物,2015年有22例患者住院,平均住院时间为40d,而2016年有10例患者住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1d;住院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降低。

3讨论

重型精神病患者现实检验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均下降严重,常会发生暴力行为,并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的特点,为社区居民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其进行良好的管理以降低该类情况的发生意义重大[3]。四色预警分级管理模式是按照患者病情进行分级,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逐一加强管理,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对病情较重患者增加了随访的频率,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给予患者药物调整及各方面的指导,减少了患者伤人、自伤等不良行为的发生[4]。

本研究通过实施四色预警分级管理后对其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实施后大多数患者均降至蓝色预警,同时住院率及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降低,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未出现患者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严重伤害的事件,充分证明了其有效性。总之,其确切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菊梅.重型精神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3,11(33):3120-3120.

[2]翟加臣.重型精神病患者96例的社区管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3):317.

[3]张中华.36例女性重型精神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J].中国优生优育,2013,19(3):244-245.

[4]沈瑞芳,鲁丛林,王春莲等.社区重型精神病患者四色预警分级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3,28(15):81-82.

论文作者:马能 袁玉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  ;  ;  ;  ;  ;  ;  ;  

社区重型精神病患者四色预警分级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马能 袁玉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