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会计工作现状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冲突与对策_注册会计师论文

论我国会计工作现状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冲突与对策_注册会计师论文

试论我国会计工作现状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冲突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注册会计师论文,试论论文,对策论文,冲突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注册会计师审计简称CPA审计,是指由注册会计师所实施的审计。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的一贯性表示意见。它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注册会计师在西方被尊为“经济卫士”,在西方社会是与律师一样的高尚职业。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只是在近二十年才得到恢复和发展,我们在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同时,充分借鉴了先进国家的经验,在理论研究和审计准则的制定上取得了巨大成绩,正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而且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实施,注册会计师人员的素质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这种以国外先进经验为基础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体系与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是存在严重冲突的。

一、冲突

(一)研究基础、工作基础不同

目前我国的会计工作是以会计准则及行业会计制度为基础,不管是会计准则还是各行业会计制度都是以各项会计业务的核算为侧重点,强调的是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及正确性。我国现行注册会计师审计虽然并不排除详细审计测试,对一些小型企业、业务简单企业主张直接实施实质性测试。但并不能改变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以内控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这也是现代审计的基本特征。现阶段,无论会计理论界还是在会计实践中,都是围绕着会计工作的规范及核算而展开的,内控制度的讨论研究非常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包含些什么内容?该如何建立?如何判断?能说得清的人并不多。笔者最近翻了翻200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在审计书中对内控制度的介绍比较多一些,其中固定资产的内控制度给我留下了较深印象。它介绍了八种制度:1、固定资本的预算制度2、授权批准制度3、帐簿记录制度4、职责分工制度5、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区分制度6、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7、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8、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制度。看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内控制度是应该这样去制定啊。笔者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会计工作,至今已有十年,也算是资深会计了。却一直以为内控制度,只限于帐、钱、物分开,审批、授权相分离呢。我对内控制度的了解尚且如此,其它人可想而知。由于会计工作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研究基础、工作基础不同,必然使原本紧密联系的两者发生严重脱节,产生冲突在所难免。

(二)会计工作现状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的不一致

我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十分薄弱:不建帐,帐目、财务管理混乱,很多单位财务制度形同虚设,甚至根本就没有财务制度。更有甚者,为了单位或个人的私利,设假帐、搞帐外帐,他们报给税务部门一套,交给银行一套,内部留存一套,对付审计、“三大检查”还可突击搞一套。这已不是个别例子,而是存在于我们经济社会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地区,会不会作假帐已经成为衡量会计人员水平的“尺度”。而且随着政府打击力度的加大,这些单位的造假技术也越来越隐蔽,水平也越来越高。这就给年轻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提出了难题,因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毕竟不是查错防弊审计。按照《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在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一般应采用抽样方法。使用抽样审计方法不仅是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现代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业务也越来越复杂,对每一个企业都实施详细审计,变得不可能也不现实。我国财政部门规定,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收费是以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工作量、服务性质和参加人员层次的高低为依据。为了不增加被审计单位的负担,留住客户,抽样审计也成为注册会计师们的必然选择。为此,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了《独立审计准则第4号——审计抽样》用以专门指导审计抽样工作。虽然抽样审计依赖于统计抽样技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它的有效实施是建立在完善、有效的内控制度之上的、是建立在真实的会计资料的基础上的,而我们目前的这种会计环境,很难保证抽样审计的质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从而从根本上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

(三)人员现状

我国会计从业人数众多。但整体水平不高,大多数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会计学习,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借贷关系都弄不明白。而会计工作是专业性、政策性非常强的一种工作,特别是现阶段,新《会计法》已于2000年7月开始正式实施,各种新的会计准则不断颁布,新的会计核算制度改革正在酝酿中,会计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而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偏低,直接导致这些改革无法落实在实处,在会计实际工作中表现曲解会计科目含义、会计业务处理错误、会计报表虚假。更有一部分会计人员,法治观念淡薄,为了自己的私利或迫于压力,报假数、作假帐,公然舞弊。这也是我国会计工作的极度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切都导致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及审计风险居高不下,注册会计师们极易出具错误的审计报告,从而误导社会公众。

二、对策

(一)理论研究要联系实际

注册会计师审计自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详细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会计报表审计。查错防弊是详细审计阶段的审计目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余额的可靠性、真实性进行审查,以判断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是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的审计目标。判定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是会计报表审计阶段的审计目标。会计报表审计不仅是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征,也是国际社会审计发展到现阶段的产物。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恢复、发展时间短,为了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应尽可能地借鉴外国已成熟的理论体系,尽量与国际接轨。但也应该清楚我们的会计制度非常不健全,会计失真现象严重,查错防弊仍应是我国审计理论界与实践中一个无法避免的话题。

(二)加大会计法规的执法力度

要彻底改变我国的这种造假成风的会计环境,必须标本兼治。治标就是加强各种监督,如税务监督、财政监督、国家审计监督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等。治本的根本措施则是加强会计法规的法制建设,加大法规的执法力度。2000年7月开始实施的新《会计法》规定: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单位应当如实提供会计资料。但怎样判断资料的真假?却是一个难题。如果由注册会计师去判断,那么注册会计师审计不是变成了查错防弊审计?岂不是违背了设置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因此,注册会计师不应成为会计资料真假的判断者。各级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又各有各的职责,也不可能成为会计资料真假的判断者。会计资料的判断者,只能是被审计单位自己。要迫使被审计单位老老实实地提供资料,只能通过加大打击力度来实现。目前,我国对会计违法事件的查处,大部分仅限于那些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上市公司,其实上市公司毕竟是少数,社会的经济基础还是占绝大多数的非上市公司、企事业单位、机关行政单位。这些单位会计资料失真现象的消失,才能促进社会经济风气的基本好转,从根本上杜绝会计造假现象的泛滥。才能使注册会计师真正成为我国的“经济卫士”,真正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控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

它不仅包括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还包括一切与会计信息正确形成有关的企业其它管理程序,如人事工资管理系统、内部审计系统、企业组织结构系统等等。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不仅有助于企业会计报表的正确形成、有助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更是注册会计师进行抽样审计的基础。在发达国家的企业,都十分注重内控制度的建立。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对内控制度普遍都不够重视,这也是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各级政府应从政策及宣传上加强对企业建立、完善内控制度的引导,推行一种类似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这样的认证系统,在全国范围营造一种重视内控制度建设的氛围,帮助企业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企业内控制度工作薄弱的局面。

(四)提高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新《会计法》已规定在职会计人员必须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这有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大家的法制观念,但本人仍认为继续教育的学时太短,就拿初级会计人员来说,继续教育的法定学时为每年72小时,我们算每次学习2小时,72小时为36次,也就是说,平均10天才学习2小时,而且有流于形式的趋势。应该增加学时,并加大考核力度。

会计师事务所也应该组织注册会计师们不断参加培训、学习,密切关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的需要,也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建全岗位责任制,完善分级督导制度,督促全体专业人员谨慎执业,要为全体专业人员创造学习条件,帮助注册会计师及业务助理人员增加执行各类审计业务的经验。

标签:;  ;  ;  ;  ;  ;  ;  ;  ;  ;  ;  ;  ;  

论我国会计工作现状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冲突与对策_注册会计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