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馨然
佳木斯大学 154002
【摘 要】为探讨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特对近年来在该领域内,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分别从样本采集因素、受检者生理因素及其抗凝剂的选择3个方面做详尽阐析,旨在为临床生化检验提供可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化检验;样品管;溶血
前言:生化检验可以为医生的诊断结果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但是,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来源广泛,因此,总结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对于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提升,价值明显。本文中,笔者将以综述的方式,对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总结。
1.样本采集因素
1.1样品管
血液标本采集,需使用相应的样品管。不同医院检验科室,在样品管类型的选择上,差异较大。这是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第一个因素。孙宇,姜美凤,张金树[1]等人在研究中指出,目前,我国临床生化检验中使用的采血管,尚缺乏统一规范化的标准。部分医院检验科室使用可自行清洗的玻璃采集管,也有使用真空管和一次性塑料试管。上述种种,在使用的过程中,均会有一定的问题。
1.2样本溶血
在生化检验中,血液是最主要的标本,但是受生理或病理因素影响,采集到的血液标本时常有红细胞破坏现象出现,其中蕴含的血红蛋白也会随之溢出,进而导致溶血现象的产生。在血液标本采集的过程中,导致溶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首先是采血操作缺乏规范性,其次是采血所用的器材无法满足临床生化检验的相关要求。通过查阅部分学者的论著,笔者将导致溶血现象产生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1)抽血前,绑扎压脉带时间过长,抽血吸力较大;(2)采血环节,进针部位不准确,在转变进针方向的过程中,刺破了局部血管,导致皮下血肿;(3)采血注射器同针头衔接的紧密性较差,抽血开始后,会吸入部分空气,形成泡沫,间接导致溶血现象。(4)待测样本加工时,离心速度偏大;(5)使用抗凝剂的方法不正确;(6)标本从采血室向实验室运送环节,外界波动影响,亦会诱发溶血现象。
1.3标本放置时间
部分学者在实验研究中指出,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长短和存放方法的差异,均会对测量值产生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凝血酶原同凝血活酶的检测,在常温环境下,仅能保存2-4h,尿常规的检查可放置2h,而血液生化标本的留置时间必须要在2h之内。其中最显著的是,对血糖浓度标本进行检验时,若标本的存放时间超过1h,那么其浓度就会降低7%-10%左右。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在实验分离前,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过长,也会增加溶血的风险性,还会使待检测的血液标本中,血糖含量和酶活性降低,血清K+升高。所以,收到标本后,应该尽快检测分离。
2.受检者生理因素
受检者的年龄、性别、精神状态、血液标本采集前的用药情况、饮食状况、运动状况及其受检季节等因素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化检验的结果产生影响。诸如,受检者在血液标本采集前进食大量肉类,就会导致检测结果中的尿素和血清尿酸水平增高。而血糖的检测,则最好在受检者空腹12h的状态下进行。而临床用药状况会对受检者的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如服用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其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中,肝脏相关酶的合成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对此类受检者,最好在停止用药的2d后,采血检验,防止产生假阳性结果。此外,长期吸烟、饮酒和从事剧烈运动后,采血检验的受检者,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最后,选择在冬季采血的受检者,必须要在暖和后,进行采血。
3.抗凝剂的选择
当前,临床生化检验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抗凝剂有:枸橼酸盐、乙二醇四乙胺、肝素及其草酸盐。杨静,余少培[2]在实验研究中指出,在选择抗凝剂时,必须要确保准确性,而在抗凝剂的使用中,最常见的失误是误用钾盐抗凝剂,由此导致检测结果中K+浓度的大幅度增加。依据国际标准化规定,用途不同的真空采血管在盖子的配置上也必须要以颜色标识进行区分。王世贤[3]在实验研究中指出,有部分实验在选择血清作为生化检测检验源。血浆、全血和血清三者之间存在的最显著区别就是,血清除了不含有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外,也不含有参与凝血过程的其他蛋白,但是,却较多的含有在血凝过程中血小板完成凝血后分解出的某些物质。而血浆则恰恰与之相对。王海英[4]在实验研究中指出,部分生化检验项目使用血清和血浆均可进行。除此之外,值得关注的是,血液和抗凝剂含量的差异也会对临床检验结果产生影响。若是血液的含量较高,而抗凝剂的含量和活性偏低,标本中就会有微小的血团凝结,导致检测结果偏差。但是若血液的含量偏低,而抗凝剂的含量和活性偏高,检测的结果同样会受到影响。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的分析后,可以发现,在当前的医疗活动中,临床生化检验是最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同时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会对患者的最终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疾病的预后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因此,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各个环节的因素予以明确,并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应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5]。除此之外,临床检验医生通过对以往的工作经验的总结,并以此为依据,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整理,也会为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宇,姜美凤,张金树.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6):1097-1100.
[2]杨静,余少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海南医学,2013,24(12):1845-1846.
[3]王世贤.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62-63.
[4]王海英.血液生化检测分析各阶段质控影响因素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9):725-726.
[5]林梅,张珍,陈亚宝,等.加强临床生化分析前质控 提高检验质量[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4):317-319.
论文作者:嵇馨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下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生化论文; 标本论文; 因素论文; 血液论文; 血清论文; 含量论文; 会对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下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