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汇市场论文,发展思路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行外汇市场建立和运行的绩效评价
为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问题的解
决,中央决定从1994年实施攻坚战,理顺宏观经济关系,配套改革重大经济
管理体制,其中包括外汇管理体制。“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
的举措,表明我国外汇市场正朝着国际规范化迈进。经过二年多的营运,该市场
已初具雏形,主要表现在:
第一,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过
去的汇率制度出于当时的需要,实行了多重汇率制,即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汇率
并存。各外汇调剂市场由于相互间“划地为牢”,常会导致汇市大起大落。汇率
并轨后,大量外汇供求进入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使市场参加者——
各外汇指定银行可在国家公布的中间价基础上一定幅度内进行竞价交易,三资企
业外汇调剂市场按每天国家公布的外汇中间价进行买卖,且外汇头寸最终也进入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进行平盘,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
动汇率制。
第二,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过去的外汇交易市场是各调剂中心相对独
立,按行政区域归口设置管理,外汇形势一紧张,各地便划地为牢,整个交易体
系流动性差,风险大。新的外汇市场建成后,全国各地外汇供求都会通过中国外
汇交易中心或各地分中心归集到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因而市场的容量和
流动性大为增强,市场汇率也相对稳定。
第三,市场结算系统有了很大改进。过去买卖外汇一般需要提前将人民币或
外汇资金划转到各外汇调剂中心指定的帐户,成交以后人民币、外币再分渠道划
转到有关客户的帐户。由于各外汇调剂中心本身不办理国际、国内结算业务,因
而这种划转一般时效性不如开办结算业务的银行快。改革后,企业到银行结汇,
大都在自己的开户银行进行,无须事先将人民币或外汇资金先划转到某指定帐户
上,成交以后的划转也较过去快捷得多。
第四,市场组织体系更加健全。过去的外汇交易机制是:企业直接进入或委
托经纪商进入市场竞价成交,看起来企业离市场近,但实际上结算和交易的通道
却拉长了,即为:企业——银行——市场——银行——企业。改革后,市场体系
分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企业只进入零售市场,即直接按银行挂牌汇率买卖外
汇,而不允许进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看起来企业离市场似乎远了,但实际上
,因银行与企业买断和卖断关系,使交易和结算的通道缩短了,即为企业——银
行——企业。
第五,市场的有效性增强。原有的外汇调剂市场,外贸企业是直接进入市场
交易,而现行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外贸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必须和外汇指定银行
打交道卖出或买进外汇。这一做法符合国际上市场经济的惯例,能增强市场的有
尽管现行外汇市场建立和运行取得了成功,但是,从发展角度看,该市场仍
然有许多不尽合理的方面:
第一,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是一个供大于求的“一头沉”市场。这是因为:
⒈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后,取消了外汇留成和境内外币计价结算,实行银行结售
汇制度,一方面扩大了结汇范围,增加了外汇供给,另一方面,售汇制度保证了
企业贸易用汇,减少了外汇在途占用和过多的外汇存款,使外汇需求减少。同时
,还规定各经营外汇的指定银行只能保持不超过一定限额的美元周转金,超出部
分必须到外汇市场吐出,由中央银行入室操作,收购外汇,作为国家外汇储备,
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我国外汇市场长期出现供大于求的态势。⒉银行间外汇市场建
立后,由于本外币利差较大,人民币汇率又趋于稳定,引起一部分海外游资进入
我国外汇市场换取人民币以套取高利差和汇差,这一部分游资的进入也增加了外
第二,现行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垄断性市场。中国银行是
外汇市场的主要卖方,中央银行是外汇市场的主要买方,据上海中国外汇交易中
心统计,1994年4月~12月间,中国银行累计卖出折合261亿美元,占
银行自营交易量的77%,占联网系统交易量的64%,中央银行操作室累计买
入310亿美元,占联网系统交易量76%。所以,这个市场基本上是中国银行
为卖方,中央银行为买方的两家交易市场,而不是一个各外汇指定银行平等竞争
的外汇市场。第三,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仍是一个发育不够成熟的银行间市场。就
市场形式而言,它是一个有形市场,与现代无形外汇市场差距尚远;从交易内容
上看,只开办了人民币对美元、港元、日元的即期交易,业务品种单调;按其交
易的性质,它也只是一个与我国现行外贸、外汇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本外币头寸转
换市场,并不是一个金融性外汇交易市场。
第四,市场避险手段欠缺。无论市场多么稳定,波动总是存在的,这就客观
上存在着风险防范问题。可是目前我国外汇市场在这方面还不成熟,除了三资企
业可保留现汇,并可以选择外汇买卖时间以外,几乎所有的企业在外汇资产保值
、风险防范方面都是无能为力的。这很不利于我国外经贸事业及外汇市场的进一
二、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思路探讨
在世纪之交我国要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开始向第三步目标前进。从
经济发展、经济外向度提高的历史趋势看,创建和发展我国外汇市场是充分发挥
市场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深
化金融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试图在上述分析评价基础上,对进一
步发展我国外汇市场的思路作一点有益探讨。
在我国,建立真正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外汇市场,应该说是一
个渐进式的过程,即应选择“分步走”的战略。因为外汇市场的拓展和完善,要
同我国整体经济改革开放及市场体系、市场机制的建立完善过程相适应、相协调
,更何况它是一个敏感性很强的市场。鉴于此,我们必须对其采取既积极又稳妥
的方针和步骤。
(一)第一步:我国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针对我国目前外汇市场的现状,逐步扩展和更新现有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的
内容,使之朝着开放综合标准的外汇市场方向发展。
⒈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组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发展我国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组织体系设想是:
①促进外汇调剂市场逐步向银行间外汇市场靠拢。其步骤可分为:一、逐步
缩小调剂范围,凡是有条件转到银行间外汇市场做的业务应立即转出,以缩小调
剂业务量,便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二、尽量沟通两个市场的联系,使外汇调剂
市场与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溶为一体,让外汇调剂市场自然消亡;三、强化中央
银行的独立性,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监管、干预作用,惩处违法乱规行为,保证外
汇交易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②增加进入市场交易的主体,以市场机制引导外汇供求。一、鉴于目前基层
外汇指定银行被排除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之外,不利于轧平外汇头寸,国家应允
许地市级外汇银行直接进入交易网进行外汇买卖,使其及时地运筹外汇和人民币
资金;二、允许更多的机构投资者通过外汇指定银行进行交易,以减轻中央银行
直接干预市场的压力,确保市场机制引导外汇供求;三、对所有入市交易的主体
都应严格审查,防止无实盘的投机者进入市场。
③组建一支外汇经纪人队伍,发挥外汇经纪人的媒介作用,通过他们的牵线
搭桥,活跃我国的外汇交易市场。构想有二:一是发展专营个人外汇交易的纪经
商。可考虑在沿海地区选择一些条件比较好的金融机构办理个人外汇买卖业务,
因为在沿海地区个人外汇持有量很大,客观上存在个人保值和升值的内在要求。
事实上,在沿海地区外汇黑市相当活跃,非法的外汇经纪机构屡查不住,屡禁不
止。在此情况下,笔者认为,应该扶正压邪,从正面扶持发展合法的个人外汇经
纪商,直接面向个人办理外汇交易,交易头寸进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平仓,或者
直接向中国人民银行结售;二是加快将外汇调剂中心改造成区域外汇交易中心的
进程,使外汇市场呈现出“众星捧月、相映成辉”的灿烂局面和经纪商叠现的场
⒉银行间外汇市场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增容扩容,发展外汇交易,完
善市场的运行机制。
①增加交易币种,减少企业汇率风险。即将目前我国外汇交易中心只办理人
民币对美元、港元和日元的买卖,扩大到马克、法郎、英镑等国际自由兑换货币
的买卖,允许企业通过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直接买卖各种国际自由兑换货币,减少
企业汇率风险。在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再考虑开办外币与外币之间的交易,进
一步为企业提供服务。
②扩大交易方式,向国际通行的交易转轨。为客户提供多种外汇交易方式,
有利于客户防范风险。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在我国外汇市场上开
展远期交易、择期交易、掉期交易、期权交易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方便银行、
企业合理安排经营活动和资金头寸结构,降低外汇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有利于稳
定汇市,因为上述交易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将人们对未来外汇形势的心理预期予
以量化,便于中央银行及其他入市者及时调整各自的入市策略,共同促成汇市的
稳定。但是远期外汇交易毕竟是一项风险性业务,我们在为开拓新领域探索时,
应该先谨慎试点,然后再作总结并加以合理选择与推广。
③改进结售汇制,允许外汇银行代理企业外汇买卖,推行银行结售汇的市场
化进程。现行运行机制中,国有企业外汇收入必须立即向指定银行结汇,缺乏暂
时存储待机结汇的灵活性,对市场容量缺乏弹性,带来了许多不便与不经济之处
。为此应完善结售汇制,实行银行代理企业在市场上买卖外汇,由市场来完善结
售汇的本、外币资金转换,这样既可扩大容量,也可加速银行与企业的资金周转。
④开通远程外汇交易,进一步完善以上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为核心的外汇交
易市场运行机制。我国现已开通上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北京、天津、广州、深
圳等二十几个分中心的联网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现有外汇交易市场体
系的流动性和充分性,但由于各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必须在总中心或分中心申请
席位并派出交易员方可进场交易,换句话说这个市场还是有形市场,市场容量仍
受到席位、地域等因素限制。因此有必要对现有交易网络进一步加以完善。①完
成上海总中心或各分中心与当地外汇指定银行的交易联网,入市者不再需要到中
心申请席位,而代之是申请终端,便可足不出户通过电脑指令,或电话、电传指
令入场交易,这样,一可给入市者提供便捷,二可通过扩大入市者的数量和规模
来增加市场容量;②开通上海总中心或分中心与其他地区异地远程的联网交易,
逐步将全国各级外汇指定银行纳入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为核心的外汇交易市场进
行之中,实现我国外汇交易市场的无形化。
⒊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干预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国外经验表明,在以外汇银行为主体的外汇交易市场体系中,中央银行的作
用举足轻重,它既可以参与指导定价,也可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外汇市场,保持汇
价稳定,避免汇价出现大的波动,影响外汇交易市场的稳定和发展。鉴于中央银
行在外汇市场干预的巨大威力,我国就应当借鉴国外干预外汇市场的经验,建立
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干预机制,克服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在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中存
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进行。
①建立人民币汇率监测系统,加强对外汇市场行情的预测分析,增强预见性
。对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正确分析判断是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基础。为此,
中央银行应该建立人民币汇率监测系统,对外汇市场行情进行正确预测分析研究
。其具体方法是:中央银行要求各地外汇银行定期报送外汇交易情况明细表,包
括汇价、交易数额、币种、交易价格、交易对象等项内容,然后科学地确定人民
币市场基准汇价及监控目标波动区,允许外汇市场的交易汇率依据供求关系在基
准汇率上下一定幅度内波动,当汇率波动超过上下限时,中央银行就应及时干预
②建立较为稳定的外汇平准基金,对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的外汇储备进行分帐
管理,使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行为制度化和规范化。其做法为:国家拨付一
定数量的本外币资金充作外汇平准基金,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长期稳定,如
果外汇交易市场供求严重失衡,中央银行干预市场无效,则应适时适度地调整人
民币汇率,保证这一笔基金的稳定性,既不可太高也不可太低。
③提高中央银行干预市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譬如:当外汇市场出现汇价大
幅度波动时,而且预计又要持续时,中央银行就应及时入市干预,把握好干预的
力度使大量吞吐与温和干预和谐统一。同时,还应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
新闻传媒和官方人士发表谈话等形式,对外汇市场施加压力,改变公众心理预期
,减缓市场波动态势。
④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时,也应该注意同其它的经济及行政手段相结合展
开,如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外贸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以及必要的外汇管
⒋建立和健全银行间外汇市场管理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管理法律体系是外汇市场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基础。具有较高水准的
外汇交易市场也要求有较完善的法律管理体系与之相适应、相配套。尽管自19
80年我国开办外汇调剂业务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条例,但是,由于时
过境迁,它们已经部分或全部地不适应了。因此,当前我们应该大大加快外汇交
易和外汇交易市场管理法律体系的建设,及早制定和颁布《外汇银行法》、《外
汇交易法》、《外汇市场管理法》、《违反外汇交易法规处罚条例》等法规。设
立较为完善的外汇交易和外汇交易市场管理法律体系,形成依法监督、违法必究
的约束机制,保护交易者的利益,维持市场秩序和公开竞争,保证外汇交易市场
稳定、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大力加强外汇交易市场管理队伍建设,使外汇市场集
中、统一、有权威性。外汇市场管理人员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素质,以便其能
对市场行情作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及时进行合理运作,这样,市场才能管理有
(二)第二步:将上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办成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
的国际外汇市场
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并非我们的终极目标。终极目
标应该是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际外汇市场,如伦敦、纽约
、东京、新加坡、苏黎世、香港等国际外汇市场。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
逻辑进程,也是完善市场体系尤其是金融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
⒈模式选择
一般而言,国际外汇市场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两模式。其一是实力型模式。即
在形成综合国力强,对外贸易发展大量出口过程中,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成为国际
金融中心,其外汇市场也发展成为国际外汇市场。这种典型模式如今最重要的有
三大国际外汇市场——伦敦、纽约、东京。伦敦外汇市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4
世纪伦巴第商人对货币的兑换。但它的主要形成阶段在19世纪,其背景是:当
时英国是“世界工厂”,其对外贸易与海运、保险业居世界之首。强大的经济实
力使英镑成为国际结算的关键货币,使英国的经常项目从1816~1914年
的近百年始终保持顺差。这些顺差成为对外资本输出的源泉,成为外汇流入的源
泉,于是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纷纷聚集伦敦,国际金融业以伦敦为中心,外汇交
易也以伦敦为中心展开,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伦敦成为国际外汇市场。一战
后,美国经济实力大增,商品出口与对外投资遥遥领先于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
的债权国。这不仅使美元演变为最重要的国际货币之一,同时也逐步确立了纽约
的国际外汇市场的地位。东京国际外汇市场是在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的日
本经济调整增长时期初步形成的。50年代初日本放宽了外汇管制后,对外证券
投资猛增,5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债权国,由此,日元在国际经济交
易中的使用范围增大,东京也成功地跻身于世界三大国际外汇市场之中。
其二是地理与政策型模式。即利用优越的地理、时区位置,优惠的财政、金
融政策和宽松的外汇管理制度,在较短的时期内建立起国际外汇市场。这种模式
的典型有香港、新加坡等。这些国际外汇市场都有如下特点:①形成期较晚,其
中最早形成国际外币市场的香港是在1958年左右,并且规模相对于上述三大
国际外汇市场而言,要小得多。②政策较优惠,比三大国际外汇市场具更多的吸
引力。例如,他们的税收一般都特别低,有的甚至是免税。③外汇管理宽松,几
乎没有任何外汇管制。
以上两种国际外汇市场的形成模式无疑反映了其不同的经济背景,有不同的
发展道路和历程。鉴于此,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
我国要把上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展成为国际外汇市场,应该选择第二种发展模
⒉条件分析
研究一下世界各地国际外汇市场的演变过程,我们就会发现:其形成过程或
与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相同,有个历史的、自然渐进过程(即一国的经贸活动达
到较高水平,资金供应充沛,涉外金融发展日趋成熟,自发地形成市场),或受
政府政策推动所致(即由市场所在国政府为发展经济,筹措资金,或为保持其在
国际金融业地位等目的,而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并经立法确认,保持相应的稳
定,以吸引外资银行和非居民来发展外汇交易市场)。但不论那种进程,发展国
际外汇市场都必须先满足以下三个前提条件:①本国本位币为自由兑换货币;②
实行自由外汇管理制度;③真正市场化的企业和银行。
对照我国的情况来看,显然,我国日前尚不具备这些条件。
第一,我国的本位币人民币还不是自由兑换货币。一般而言,自由兑换货币
主要有经常帐户的自由兑换和充分的自由兑换两种形式。充分的自由兑换意味着
一国取消对一切外汇收支的管制;居民不仅可通过经常帐户交易,也可自由地通
过资本帐户交易获得外汇;所获得的外汇既可以在外汇市场上出售给银行,也可
自行在国内和国外持有;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项下交易所需的外汇可自由在外汇
市场上购得;国内外居民也可以自由将本币换成外币在国内外持有满足资产需求
。经常帐户的自由兑换,即仅对经常帐户项下的对外支付不加限制。我们这里说
的自由兑换就是指充分的自由兑换货币。按此标准再考察一下我国的新汇制,对
境外资金的借用和偿还,继续实行计划管理、审批和外债登记制度;不允许一般
企业和非盈利团体持有;对于经常帐户下的非经营性支付购汇或购提外钞,仍施
以管理。因此,人民币只是一种在经常帐户下有条件的可兑换货币,而不是自由
兑换货币。
第二,我国的外汇管制依然很严。1994年起,我国实行了新汇制,人民
币双重汇率实现了并轨,在原有的外汇调剂市场的基础上,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外
汇市场已逐步形成,国家取消了外汇收支方面的指令性计划,企业的用汇条件宽
松了。但是这次改革实现的仍是经常帐户下有条件的自由兑换,仅放松了贸易项
下的外汇管制,非贸易项下的用汇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
,我国的外汇管制依然很严。
第三,缺乏真正市场化的企业和银行。我国十多年的改革,重点是搞活国有
企业(广义而言银行也是企业),理顺产权关系。为此对企业先后进行了联产承
包、兼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相反,
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在不断上升,几乎达到80%左右。当然,在此期间,非国有
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稳步上升,1994年已达到5
2%,也初步形成了市场竞争的机制,但毕竟有限,且其技术水平低,规模小,
难以参加外汇市场运作。再以银行而论,大家都早已形成共识,要把专业银行办
成真正的商业银行,才能使市场经济活跃。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制约,专业
银行必须承担很大程度上属于政治性、政策性的业务,其商业化改革难以开展,
难以实施。所以,缺乏真正市场化的企业和银行。
鉴于以上先决条件的不足,我们可以说,我国还不具备立即建立国际外汇市
场的环境氛围,但这决不是说,不必要也不可能建成国际外汇市场。相反,只要
吸取国外建立国际外汇市场的经验和教训,积极筹划,创造条件,采取一些策略
性做法,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⒊实施方略
以上分析表明,国际外汇市场的建立是一个渐进式过程。所以,参照国外的
经验,建议应尽早制订建立我国国际外汇市场的目标规划。该规划应该分成两个
阶段:第一阶段从现在到2000年,先向国内的外资银行全面开放我国的外汇
市场,让其自由交易。目前已有近百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分行。其业务已达到
相当规模。据统计,截止1994年底,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已达114.9亿美
元,存款27亿美元,其中60%来自境外,贷款66.6亿美元,其中80%
在境内。所以,引导它们在适当的时候参与我国外汇市场活动,不仅可以增加我
国外汇市场的汇源和竞争程度,而且也有助于提高我国外汇市场的交易水平,为
我国外汇交易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接轨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
10年,力争把我国上海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办成象东京、新加坡、香港一样的
国际外汇市场,实现外汇交易市场的国际化。为此,可以采取国际流行的“发展
极”战略,即根据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外汇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未
来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选择一个地区作为重点,让其率先发展,然后利用它的辐
射作用、带动作用,来推动我国整个外汇市场的发展。当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
来看,选择上海是最明智之举,因为:①上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与东京、香港
、新加坡相邻或同处一时区,也能与伦敦、纽约构成连续24小时接力营业交易
;②上海向来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经济贸易中心,其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活
动在全国均处于前列,且未来经济形势看好;③上海外资金融机构众多,与外国
银行联系广泛密切,且自身的金融机构也日益完备,其改革始终走在前列,如中
国外汇交易中心总中心设在上海。交易中心成立以来,沿着国际惯例与中国国情
相结合的道路不懈地进行探索和开拓,一个向国际市场靠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
层次、高起点、规范化的中国外汇市场框架正在初步形成和不断完善。
总之,中国国际外汇市场的建立应该分步骤、有重点、有层次地向前推进。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浙江商业银行)*
标签:外汇论文; 外汇市场论文; 央行论文; 银行论文; 外汇交易论文; 交易银行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香港汇率论文; 货币国际化论文; 银行汇率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汇率改革论文;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论文; 人民币自由兑换论文; 经济学论文; 交易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