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生成美:教育的生命化意义*
——读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
张长松
·推荐理由·
《什么是教育》是哲学家写的一本书。雅斯贝尔斯从哲学的角度诠释了教育的本质、类型、过程,教育的内容、意义和任务,以及大学教育的观念和任务。这本书鲜明地体现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强调了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自由”在学习、思考中的意义,以及以“超越”为追求的学生个体发展的目的。这本书体现了作者对教育的哲学层面的独特理解,引导我们开阔视野,为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教育的问题,提供了思路。
李 强(1972—),男,山东茬平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安全监测、岩土工程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
作为哲学家与精神学家,雅斯贝尔斯强调教育中“人”的意识,认为真正的教育是用知识来充盈于人、服务于人,而不是把人看成接收知识的工具、训练技能的机器。教育应以启迪人心、涵养智慧、安顿心灵为目的。尽管知识技能的传授不可缺少,但教育绝不是把人训练成更有用的工具,而是要超越实用的技术教育和宗教限制,去培育人的精神。这本书中把教育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经院式、师徒式和苏格拉底式。作者认为对话才是探索真理和自我认识的途径,教育就是生成的过程,“如果一个人真正体会到了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就能影响其思维的方式”。在谈及教育的计划性问题时,作者认为,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革来唤醒他人。在谈到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时,作者认为教育是属于人之为人、归属于所有人的事业。读这本书,你会感觉到教育中“人”的意识是贯彻始终的,“自由”是教育回归本真的基础,“精神”是教育的归宿,“生成”是教育的形态,“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终极使命。这本书总有奇语频惊眼,振聋发聩引深思。
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解决水利信息化资源分散的问题。首先,完善“一张表”。制定全市水利统计数据表格,完善现有的水利基础数据库,出台水利数据更新管理办法,确保数源的唯一性和准确性。其次,健全“一张图”。借助现有的GIS技术,做好天地图、google图的数据添加工作,在原有水利普查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水利各专题业务的数据信息,实现数据协同与共享。再次,建成“一套规范”。要加强规范建设,落实“统一标准”,从简单到复杂,从核心数据库到外围应用开发,制定 《IP地址分配规定》《水利工程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规范》《水利系统信息交换单位名称代码规范》《水利综合办公业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整合接口规约》等规范。
·阅读体验·
一开始,吸引我来读这本书的是在某本教育杂志上读到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据作者说,这句话出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当时就被这句话深深感动了:那么生动,那么形象,那么富有韵味,把常人看来那么单调的教书生活形容得那么富有诗情与画意。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读,我就想知道,这个哲学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这么美妙的句子的。可是当我一页一页地翻过,一句一句地把经典的语句画过去,翻完薄薄的178 页,也没有找到那个令我感动的句子,倒是另外一些经典的语言直击内心,引人深思,让人反省。这也算是一种无功而返的功劳吧。
Study on Multiple Modes of Reproducing Urban Identity on Nanjing Tourism English Official Websit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OU Yi,WANG Fang,TAO Xiaoting et al 46
一、让生命在场——生成的可能
让生命在场,就是肯定生命形态的多样性。广袤原野,芸芸众生,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世界才如此美丽。让生命在场,就肯定了学生生命存在的多样性,承认每名学生都有其独特存在的理由,我们就不会再把面前的学生看作统一等待加工的物品,而是尽可能地看到他的特长,让他本来具有的,却被掩盖或压抑的特长能被发掘出来,能感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能得到强化,从而更愉快地生长,使特长更长,而不是截长补短,削足适履。肯定了生命形式的多样性也就肯定了生命成长的多层次性。
让生命在场,就是肯定生命成长的主动性。成长是生命自有的能力和需求,是无须外在意志强加的。让生命在场,是告诉我们教育不是要强加给生命一些东西,而是要认识生命成长的主动性,进而去创造条件,让生命更好地生成。肯定生命成长的主动性,我们就懂得了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等待,等待发芽、等待长大、等待开花。让生命在场,还要我们熟谙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如果违背了生命成长的规律,即使想得再好,也是镜花水月,也于事无补。如果把自己的意愿不顾规律地强加于学生,不但不会促进生命的成长,反而有可能影响成长,即如拔苗助长一样。
教育理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给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给水说”,即要倒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就是典型的知识传授教育理论。但是,在教育两头的,不是碗与桶,而是有着蓬勃生命力的个体。教育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授受的过程,而是生命主体间的交流。雅斯贝尔斯说:“(青年学生)他已清楚地意识到要成为完整的人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并取决于日常生活的指向、生命的每一瞬间和来自灵魂的每一冲动。”因此,真正的教育,首先应让生命在场,尊重生命个体的差异存在,进而遵循生命的一般规律,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灵肉交流。基于以上的生命交流,教育才具有了生成的可能。
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这段话可以看作雅斯贝尔斯有关教育的定义,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主体间交流的过程;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对生命内涵的领悟;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由生成。基于以上雅斯贝尔斯对于教育的有关理解,可以看出课堂上培育生成美,是教育的生命化的意义。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让生命的内涵凸显,让生成最大限度地达成,我们就要注意学生作为独立的“人”的生命特征。
在进行农机推广过程中,很多的企业都将机械设备的重点放在粮食的生产过程中,而对于这方面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研究。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对于农副产品的加工等问题也需要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完成的,并且一些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对机械设备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导致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体系必须要加强完善,要让农民能够及时的了解各种特殊机械设备的性能,从而使农机推广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让生命在场,就是肯定生命成长场域的生态性。生命不是单独存在于社会的,生命所在的场域,构成了一个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对生命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学校就是一个学生成长的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里,生命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加上之间的相互作用,生命能力的生成与发展得以促进。因此,成长场域的生态性,提醒我们注重运用环境的因素,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去积极地影响学生成长。肯定了成长场域的生态性也就肯定了生命成长的期许性,教育要给生命留有期许生成生长的空间。如果我们把所有空间填满,久而久之,就使生命养成了惰性,没有了生长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让情感激荡——生成的开始
生命的质量在于情感的体验,而情感的激荡才能引起思维的碰撞,在思维的碰撞中火花产生了,智慧生成了。激荡是情感活动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的情绪最为活跃,大脑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对于外在的刺激反应迅速、应对敏捷,因而才能保障生成的产生。雅斯贝尔斯在谈到训练与交往的区别时说:“人的自我的生成上有几种需要尽其全部人性去冲破的阻力。第一,绝对的阻力是每个人在本质上的不可改变性,而只是在外观上有所变化;第二是内在的可塑性;第三是人的原初自我存在。”可以看出,人所生成的阻力是巨大的,而相对较容易突破的就是内在的可塑性。教育就是要通过激发热情、激荡情感,激发起生命主体重塑内在的欲求。
让情感激荡要激发生命的需求。课堂的情绪来源于教师的情感激发。教师走进教室,他的精神状态就开始影响着教室的气氛,形成了“气场”,并为这节课奠定了感情的基调。可见教师保持饱满情绪在课堂教学中是何等重要。试想,没有激情的教师,又怎么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呢?卢梭说:“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活动是生命的特征,也是生命的需要。
让情感激荡要激起个体意识的争鸣。“争鸣”是以学生在自主学习以及合作讨论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生为研究、讨论的主体,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为学生创设质疑空间,提供“争鸣”的平台,从而释放学生学习本能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就课堂争鸣而言,争鸣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平等的活动,是一种开放兼容的观点碰撞与交流研讨,是一种真正以学生为本的心理环境和氛围。
生命的需求有两个层次:必要和需要。并且为了需要而活动。“必要”是指维持生命存在基本需求,即吃穿住行,在此基础上有了情感的需要。激发情感,可以激发生命的高层级需求,推动生命不断向上。人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说到底是发展人生潜能的需要,即心智上的潜能。激发情感,挖掘潜能,让学生成长为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让他们获得应该获得的成功,那么他们所需求的被尊重的需要,自然也就实现了。
在谈到教育与照料与控制的区别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人的潜能的激发,靠的是情感的激荡,但激发了创造欲望之后的个体只有放在群体之中,其创造力才能极大限度地被激发起来,因为群体的共鸣,是各种意识互相碰撞、互相砥砺、互相启发的源泉,也是让生成源源不断产生的必备条件。
三、让群体鸣响——生成的美丽
激起不同个性的争鸣、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要用情感去关怀每一名学生,激发他们与教师平等交流的勇气,让他们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对传统的看法和权威的结论进行大胆的质疑、颠覆和解构,有思想的飞翔和生命的张力。让学生有独立的精神,敢说自己所想,能写自己所思;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同伴交流、与教师争论、与现实碰撞,在情感的激荡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首先,米勒法官和约翰·桑顿就是文明的象征。他们并没有压榨虐待巴克,相反,生活在法官家中,让巴克天生有了一种自豪感。如果说,巴克与米勒法官只是一种合作关系,那么与桑顿生活在一起,则让巴克充满爱意。显然,作者把桑顿塑造成了一个理想的主人。巴克对桑顿的爱,让它对桑顿的命令言听计从。桑顿也成了连接巴克与人类社会的唯一纽带。桑顿遇害,巴克为主人复仇之后便毅然决然回应了自己内心的呼唤,回归了荒野。桑顿在此便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反例。一个个主人的更替,只是在寻求理想中的文明“他者”。
生命的情感是具有感染力的,课堂的心理氛围是由群体成员共同形成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对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影响。课堂的教学活动是群体的活动,离不开对群体情绪的激发、强化与调控。情感是教学目标和任务达成的重要制约因素,教师只有充分调动群体情绪,让积极向上的情感激荡在群体之中,才能让群体中的每一位个体受到感染与鼓励,从而引发群体的共鸣。
四、让生命自由——生成的顺畅
在谈到教育的意义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教育诉诸自由,而不是人类学上的自然事实,教育以从自由中不断获得的东西为其内容。如果教育变成了权威,那它就失败了。”可以看出,教学中应让生命个体处于自由的情境,而不是强求的状态,才是教育生成的开始。因为生命的成长自有其规律,我们无权更改,只能顺应其规律。我们可以强求学生端坐在教室里,逼迫他去诵读经典,然而有口无心的诵读,缺少主动内化的学习,没有真正的教育意义。
一个人作为有思想意识的特殊的生命个体,其生命的自由最主要的表现是“心的自由”。只有真正达到了心的自由,才会使一个人真正达到自由状态。意识自由了,便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因为人之所能永远是有局限的,而心智意识的开阔可以超越现实局限,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放飞自己的神智意识,可以极大地激发生命个体的创造性,生成出多层次、高质量的心得体悟,获得课堂学习的最大效果。
雅斯贝尔斯想告诉我们的教育的实质,或许就在于生命与生成吧!
·名师自述·
我在苏北农村的一个养牛场里长大,因为不愿意继承养牛种田的工作,于是发奋努力,从农村中学考上了大学。8 年农村中学的教书经历,让我踏踏实实地积攒下了教师该有的基本技能,甚至还包括修理门窗、割配玻璃、安装床架、修接链条、粘补车胎等农村班主任该会的一切手艺。2000 年机缘降临,我从当时的赣榆县城头中学直接走进了连云港市的龙头高中新海中学。一晃又过了两个8 年。这是我人生是最重要的一段履历,我从备课组长到教研组长再到教研副主任、年级副主任、年级主任、副校长,几乎分管或主管过学校里所有的条线工作;另一方面,在教学比赛中,我几乎获得过所有种类教学比赛的市一等奖和省一等奖。经过这样的积淀,我后面成长的路就慢慢变得平坦起来。
当一年又一年的循环不断地重复着过去的故事,当一件接一件的杂冗不停地消磨着进取的血性,我才意识到,主动改变与创造危机才能让自己不至渐渐迷失。于是我离开了可以安享成果的环境,来到了陌生的地方,另起一行,安然踏实地做一名普通教师,努力地上好每一节课,开启另两个8 年的生活。
*本文为江苏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 年度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专项课题“语文生命化课堂生成美理论及实践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R-c/2016/04。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