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信用链 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企业论文,信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用瓶颈”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问题,而现有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及中小企业的自助互保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所起的作用有限。本文通过一个“囚徒困境”模型阐述了中小企业信用链的形成机理,并对其实际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企业如同有生命的机体一样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等阶段, 企业成长就意味着这几个成长阶段的顺利延续与递进。而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往往在创立期、成长初期或从创立期向成长初期过渡的阶段就夭折了。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5.7年,80%的中小企业的寿命不超过5年。关于我国中小企业不能顺利跨过这几道门槛而到达盛年期的原因,一些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不可否认,缺乏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夭折的重要原因。
一、信用瓶颈制约企业成长
中小企业在初创阶段大多以内部融资为主, 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我积累和亲友之间的借贷。但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这种简单的融资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小企业来说,能否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第二桶金”,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继续成长。由于中小企业基础薄弱,经营规模一般较小,除少数公司有能力通过资产整合,在海外发行证券或者银行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外,大部分企业却由于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依旧只能依靠内部经营利润的积累进行发展,而有限的资本积累根本满足不了企业在成长初期对资金的旺盛需求,企业技术更新和经营规模受到限制,很多企业由此走向衰败甚至死亡,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在成长初期夭折率极高的原因之一。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是造成其资金困难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企业越小,其信用度就越差。民营企业的信用度要差于国有企业,尤其是占我国中小企业比率越来越大的家族式私营企业,信用障碍对其成长的影响将会越来越突出。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主要有:1.中小企业主要以内部融资和私人借贷或民间借贷为主,这种借贷一般是以口头约定为主,或者只需一张简单的借条,往往连成文的贷款契约都没有,当中小企业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向外部进行融资时,以前融资手续的不规范,缺乏信用记录,极大地抑制了中小企业经营信息的“公开性”,使银行害怕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不敢轻易放贷。2.社会信用环境的缺失,使中小企业自身也没有信用意识。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最能取信于人的仍是国家信用,中小企业在成长初期很难有国家信用进行担保,再加上一些企业为了短期利益,唯利是图,直接行骗,使得整个社会形成了中小企业信用差的整体印象。3.中小企业缺乏信用风险防范能力。我国的产业集中度普遍较低,产业内的企业极易形成恶性竞争,中小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则更加激烈,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取胜,很多时候就要用商业信用和商业折扣来进行促销。由于中小企业无力对客户信用程度进行深入考察,更不能对其进行信用监控,在信用环境不健全的情况下,造成了大量的三角债;同时,对于已经产生的应收账款没有很好的管理方法,使应收账款恶化为呆坏账,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很多中小企业就是由于债务问题而不能健康成长。4.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要取得信任,得到贷款,就要提供有效的抵押品或是担保,但中小企业往往因为其规模小,不能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品,而其所处的地位又使其不易得到担保,同行之间的担保因为没有可信度也不可行,这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在自身不能取信于人的情况下,只能求助于国家和政府,期望以国家信用作为自己的保证,而不是真正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信用。这个过程往往让中小企业产生依赖政府的想法,进而迷失自己的成长方向,并且为腐败者制造寻租机会。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状
1.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缺陷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信用瓶颈问题,为中小企业成长提供必要的资源,我国借鉴日本等国的做法,致力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始于1992年,至今已初步具备了行业规模,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现有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如下缺陷:第一,在担保金额中政府担保的份额过高,民间资本的比重严重不足。在整个100亿担保资金中, 政府担保资金占了66%,可见政府担保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很多担保机构行政干预仍然突出,没有实行企业化运作和市场化经营,担保手续复杂;加上我国政府投资金融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之中,真正发挥财政资金为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环境的作用还有待时日。第二,目前多数担保贷款的期限都在6个月以内, 最长不超过1年;在资金用途方面,担保机构基本上只做流动资金而不为设备投资提供担保。在反担保方面通常对企业要求也很高。第三,目前很多担保机构缺乏风险分散机制,因此把高担保费作为资金补偿和规避风险的主要手段。
中小企业在成长初期往往资金少,经营规模小,反担保能力弱, 因此现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所提供的资助相当有限。在实践过程中,有些中小企业通过自发互保的形式解决成长所需的资金问题。
2.自发互保的局限性
自发互保,是指企业之间通过协商,签订互保契约, 互相为对方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提供担保的一种担保形式。中小企业自发互保操作简单,无需组建专门组织,参与门槛也不高,因此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初期很受中小企业的欢迎。但是,企业很难找到自己了解的、可信任的互助伙伴。同时,在社会信用、契约、法治水平都还不高的情况下,自发互保经常出现纠纷,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
因此,从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自发互保的现状来看, 需要有真正能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资助的新形式。中小企业信用链的产生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
三、建立中小企业信用链
1.中小企业信用链的形成机理
中小企业信用链是指中小企业以供应链为基础而形成的信用互助协会, 帮助解决中小企业的信贷缺口及三角债等问题。
我们可以用一个“囚徒困境”模型来说明中小企业信用链的形成机理。贝茨(R.H.Brates,1983)设想过无国家社会的两个大家庭的情形。X和Y,每家都拥有同样的武力潜能和侵犯倾向,都拥有相当于10头牛的净财产。每家都有两种行为选择:侵犯对方行为A,不侵犯对方行为N。两个策略的收益与另一家的策略选择有关,因而就有四个可能的结果。表1就是一个假设的收益矩阵:
表1 囚徒困境模型
项目家庭X的选择
A(侵犯)N(不侵犯)
家庭Y的选择
A(侵犯)(6.6) (15,5)
N(不侵犯)
(5,15) (10,10)
X、Y同时选择非侵犯策略N,使财富总量达到20头牛并两家平分;如果双方同时选择侵犯策略A则消耗了资源,财富总量降为12头牛,也同样由两家平分。 如果只有一方采用侵犯策略,则两家总财富不变,但从(10,10)的分配变成了(5,15 )或(15,5)的分配。
在不知道对方行动策略的情况下,要求每一方都做出不可更改的选择, 就会导致“囚徒困境”。这时,不管对方采取什么策略,每一方选择侵犯策略可以使他的期望财富达到最大化,因为存在6>5或15>10,于是,均衡的结果便为(A,A)。这就是说,双方采用非合作而不是选择合作的情况下,财富分配的结果是一种“纳什均衡”,即(6,6)。
上述的囚徒困境的博弈存在两个疑问:第一,博弈论的运用假定, 个人采取某种策略,其中各种可能的事件的收益情况事先是可知的,遭到报复也是确知的。然而,实际上结果并不一定是可知的。第二,影响个人目的和目标的因素没有受到重视,特别是道德、传统、偏差、信誉等非经济因素受到了忽视。所以,要解释社会的合作问题,就必须加一些似乎天生的因素(如习俗等)和社会因素(如忠诚声誉等)来限制个人行动。
可以设想,在一个无国家社会里,被侵犯群体的出现增加了报复侵略者的倾向。 于是这个社会能在力量对比中形成一种补偿制度:为了避免报复,给予被损者一定的补偿以逃避惩罚,但赔偿过程可能面临高昂的谈判费用,于是可能会形成一种中立的仲裁制度;同时,报复和赔偿对潜在的侵略者起到了威慑作用。自我责备、遭受谴责、惧怕报复威胁的心理成本与关于赔偿谈判的交易费用以及其他方面的代价,都会大大降低侵略行为的预期收益,从而承诺、信誉机制开始发挥作用。
无疑,要解决上述这个基本的社会困境,可以通过两个办法。 一是让两个家庭反复博弈而不是一次性博弈从而建立信誉机制;二是通过一个第三者传达信息建立信誉评价或信用担保制度。从长期来看,在一个多次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中,当事人会发现,相互对抗的机会成本会远远大于合作的预期收益;单方的侵犯会导致对方的报复。只要博弈不是有限次,那么理性的和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家庭最终会选择非暴力,这样,最优的结果(10,10)便会实现。
然而,在开放条件下,尤其是在交易对象和交易边界不确定的情况下, 要通过博弈形成信誉机制将是非常漫长的过程,而在供应链基础上形成的信用链,由于其本身具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点,将会较容易地达到上述的最优结果。
2.建立中小企业信用链的现实可行性
(1)中小企业集群的迅速发展为信用链的形成提供了组织条件
中小企业集群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固有的供应链关系,集群成员企业围绕某一产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销体系,因此集群企业之间的交易和协作,为信用链的形成提供了牢固的组织基础,信用链实际上是集群企业之间在原有相互调节、相互合作行为基础上的延伸和深化。同时,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的中小企业群体,其业主彼此了解,相互熟悉,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业主之间几乎是同质的,这很容易产生乡村社会信誉机制,为中小企业信用链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和文化土壤。
(2)中小企业的成长为信用链的发展奠定基础
我国中小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也逐渐增强,中小企业在市场化的运作过程中愈来愈注重供应链的建立和完善,也愈来愈注重企业信用的建立,这些都为信用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小企业的日益成长也为信用链的运作提供了资金和信誉上的可行性。
(3)政府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扶持为信用链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条件
2000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开始进入制度建设、组建国家信用再担保机构和形成社会化信用体系的建设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整个体系初具规模。2002年6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国第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配合《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行,国家有关部门将逐步推出配套政策和办法。这些都为中小企业信用链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