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感动的员工更爱企业_企业文化论文

被感动的员工更爱企业_企业文化论文

被感动的员工更爱企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更爱论文,员工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文化的概念源自于欧美国家,是欧美国家在治理企业过程,超越管理体系和制度时运用的一种手段。欧美国家是以制度为基本的社会体系,从而也形成了公司治理的规范体系。制度本身的作用是制约,它可以让员工达到公司对员工要求的一个基本底线。随着公司的发展,特别是公司进入成熟期,管理者开始意识到用纯粹的制度来管理员工,就很难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于是人们就开始研究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发现,激发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种“文化”。“文化”的威力是无穷的(至今很多西方人还是没有理解阿拉伯文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大家就开始在西方企业管理中运用“文化”来激励企业的员工,这叫“企业文化”。

我经常有机会到国内的许多企业参观、访问和学习,也经常和一些著名的企业家进行沟通。但是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现在国内的每个企业都在热烈宣扬企业文化,每个企业都把自己的企业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展示给员工和所有来访者;但我又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把“以人为本”、“诚信”、“客户至上”等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所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文字表述几乎都是一样的。当你问到他们企业文化是什么的时候,很少有人能清晰地给你讲出来自己企业的文化。因此,常让人觉得企业把文化作为了一种宣传口号。

“感动”的艺术

其实企业文化就是一种企业氛围,企业文化的口号、内容都不重要。好的企业,其内部氛围能让每个员工都热爱企业,愿意为企业奉献,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

让员工都喜欢企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有次我在国内某网站看到一个调查,被调查的8万多人中,有78%的人都说不喜欢自己的企业,更有87%的被调查者说想离开自己的公司,根结所在还是企业的管理问题,即没有好的企业文化。

我在日本做过勤工俭学,在美国创业过,也在微软工作过10年,经历过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国家,相较而言,激发中国员工的积极性是容易的,这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有关,关键看企业家怎么去做。我在“微软中国”10年的管理经验告诉我,做管理需要让员工感受到做领导的关爱,最好是让他们有点“感动”,一旦员工被你“感动”了,那时表现出的对企业的热爱才是真正的“文化”。

看紧小细节

感动员工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我曾经给人事部门定了一条规定:所有加入“微软中国”的员工都要经过我的面试。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中层觉得不理解,甚至怀疑是我对他们不够信任。其实我的目的就是在员工还没进入微软的时候就“感动”他们一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什么叫“以人为本”,感受到公司对员工的重视——公司的总裁亲自面试每一名员工,即使是最基层的员工。很多从其他公司来的员工十分感慨,说在前一家公司里工作多年,和公司老总没有任何对话机会,而来微软的面试都是总裁亲自做,感觉自己一下子被重视了,这就叫感动。

有一天晚上,我在公司的电梯里遇见了工程师David他正好带着女朋友“巡视”完公司,我就问他:“David,最近你们的客户项目做得怎样了?”第二天早上,我的邮箱里收到了David的邮件,说我让他在他的女朋友面前很有面子,因为连总裁都知道他的名字还知道他在做什么,觉得他在公司里很重要,也一定会有前途。他说他女朋友对他的好感迅速增加了几十分,并说以后一定要继续努力,不辜负期望……David是真的被感动了。

其实,我能记住公司里1000多位员工每个人的名字,这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因为我每天都要和员工们接触,做了很多让他们感动的事:每天早上我给大楼“不听话”的电梯都派一个“电梯阿姨”对电梯做合理的控制;我让公司阿姨帮助员工代缴水电费;在工作日,公司负责去机场和车站迎接每一位员工的家属;中秋节给员工的亲友寄送月饼……所有的一切看上去都是小事,但是每件事都会让员工感动。

在微软公司,通过第三方咨询公司对全球员工进行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时,我领导的无论是微软全球技术中心还是微软中国公司,都成为微软全球员工满意度第一的分公司,由此我成为微软公司历史上惟一一位两次获得“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的员工。

其实,我只专心做了一件事,就是让我的员工感动。

标签:;  

被感动的员工更爱企业_企业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