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剩经济若干问题探讨述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过剩经济是目前经济界的一项具有强烈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许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现就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一、过剩经济的概念
综观众多的研究著述,在概念的运用上很不统一,多数研究者使用“过剩经济”,但也有研究者提“买方市场”、“供过于求”等。还有的学者将上述概念相提并论,任意代换。同时,也有的学者认为,上述概念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不能混淆。究竟如何理解上述概念,理论界主要有如下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过剩经济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状态:1.当某种社会需求产生时,供给经常可以以更大规模产生;2.价格变动已难以调整供求双方的经济关系,相当多的生产者被迫在成本线以下抛售;3.供给方的利润率被压低到银行利息率以下,资本难以找到更有利的转移领域;4.经济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时,在系统外部普遍存在着技术及资本力量更为强大的过剩生产能力。
另一种观点认为,过剩经济是指大部分产品过剩,不是部分过剩。过剩经济是有特定含义的,是资本积累的伴生物,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而消费却被迫缩小,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必然周期出现。说社会主义是短缺经济不科学,不是所有产品都短缺。消费品短缺,生产能力表现过剩,主要是价格没有起调节作用。
第三种观点认为,对过剩经济的提法应持慎重态度,目前提出进入过剩经济阶段为时过早。有些产品市场供给过剩,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过剩经济。供给与需求双方有相互制约作用,单从一个方面考察有片面性,应从供需两个方面综合考察。
第四种观点认为,买方市场与过剩经济并非是同一概念。简单地说,买方市场是需求对供给的硬约束,买什么决定着卖什么,卖多少怎样卖,它是在竞争所形成的供给充分基础上的一种供求长期均衡,供求失衡是结构性的。因而,这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而过剩经济则是指供给明显大于需求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供求失衡首先是总量性的,这或是由于供给的膨胀而生产能力调整又难以迅速实现,或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尽管两者的共同特点都是供过于求,但在买方市场中供求的均衡是通过分散、随机和不断调整实现的,而对于过剩经济来说,非均衡表现为一种在社会各生产领域中普遍和蔓延的状态,一种以企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亏损企业增加和失业率上升等指标显示出的不景气,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剩经济是对买方市场的“过分夸大”,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二、中国过剩经济的特点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过剩经济具有如下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初级性。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结构来衡量,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 万美元的高层次消费水平的买方市场不同,中国的买方市场是初级性的,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买方市场。从中国国情出发,与一定收入水平相对应的结构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生存型、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二是相对性。即卖不掉与买不到共生,买不起与没新东西买并存的市场。总之,中国的买方市场是人均收入水平和总体消费水平均较低的初级性的买方市场,是总体上的市场供过于求与局部的具体的市场供不应求并存的相对的不完全的买方市场。中国目前形成的买方市场只能说明其基本上而不是根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状态,要从根本上走出短缺经济,形成全面的买方市场,还有一段较长的路程。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目前出现的过剩现象,带有明显的体制转型特征,与经济发达国家的过剩经济有着本质的差别。这只是低水平下的过剩,是需求约束主导型的过剩,它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1.过剩经济层次低。从供给方面看,我们的生产力水平低,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生产能力和产品不适应市场的需要。从需求方面看,首先,消费需求稳中趋降。其次,受上一轮经济过热中大量投资无法回收的影响,投资需求也不会有大的提升。再次,出口需求趋弱,出口增幅回落。从供求关系的结合方面看,供求的衔接还有体制上和机制上的时滞。2.过剩经济基础脆弱。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尚未实现,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均收入很低,还有5000多万贫困人口。在这一情况下出现的过剩,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过程以及由改革而生的人们心理预期有关。一是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二是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消费者心理预期不安全。3.过剩与不足并存,如:在劳动力供给方面,一方面是总量过剩,另一方面是高素质劳动力严重不足;在消费品供给方面亦是如此,一方面是低水平供给的过剩,另一方面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供给短缺,这可以从外资企业的产品和进口消费品在中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来说明,等等。
三、中国过剩经济的原因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过剩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果,通过消除旧体制的束缚,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直接促进了工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供给的增加使市场上的商品日益丰富,最终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供求关系转化。
另一种观点认为,造成中国经济过剩状况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或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是在我国经济增长背景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出现的;我国以短缺经济和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国民经济正在向以买方市场和整体素质提高为特征的新阶段过渡。在这种以大调整为特征的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会有所回落。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是对传统消费品的需求趋于饱和,一方面是传统产品的生产能力普遍过剩。
第三种观点并不否认结构问题的存在,但他们根据各种产品在市场上全面过剩的情况,认为总需求不足才是主要问题的所在。由于总需求不足,已使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失去了方向,从而阻碍了结构调整的进程。有的专家甚至说,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企图通过改善产品结构从供给方面启动经济、促进增长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经济主张。他们还指出,目前在城市居民中,在基本普及的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在广大农村仍是奢侈品,需求潜力极为巨大。就是在城市居民中,在基本满足衣食需要之后,出行和居住条件也需要改善。在这些专家看来,那种笼统地认为传统产品市场已经饱和从而导致生产全面过剩的观点是缺乏分析的。他们认为,我国目前的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消费需求不足,而消费需求不足又源于居民收入增长长期落后于GDP增长。
第四种观点认为,经济过剩的本质是供求矛盾的激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90年代初,中国经济开始新一轮的启动时,各地投资热情很高,经济高速增长,由于投资规模过大,各地投资结构相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之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以及同行业厂家的无序竞争,使得大量产品积压,供应量严重超过需求量。同时,产品过剩又使得社会平均利润下降,投资回报率下降,投资需求下降,致使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人数增加,进而又制约了消费需求。其次,消费需求不足,社会消费增长率连年下降。据统计,1991—1995年,社会消费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1.5%、15.0%、12.3%、7.2%、-0.5%,1996和1997年仍处于较低水平。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使得人们的投入预期和支出预期明显恶化。另一方面,消费处于升级酝酿阶段。再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据统计,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比1996年下降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比1996年下降5个百分点。
第五种观点认为,我国经济过剩的形成与体制和战略上的两大转变密切相关。首先,是由于20年来的市场取向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形成了多元化竞争主体,强化了市场约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商品供给,繁荣了市场。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抛弃了以片面追求生产速度、重积累轻消费和向重工业倾斜的传统发展战略,以求得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使我国的市场供应状况日益好转,供给不断增加,逐步产生过剩。此外,就业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的改革,把原属国家和社会福利支出的部分转移到个人身上,增加了人们的支出预期,降低了人们的收入预期,导致了消费需求趋淡,也加重了过剩现象。
四、解决过剩经济的思路与重点
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根据对我国国民经济供求关系的基本判断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已从各个角度提出了当前及今后大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现择要归纳如下:
1.过剩经济要求主动性的战略应付措施。作为政策选择,短期内要防止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将国民经济导向衰退,要重视改善城乡人民经济预期;中期要重视流通领域的改革,同时要把工业化任务真正落实到生产率的大规模提高上;长期发展战略要格外重视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关系调整。
2.继续保持政府公共投资的强度,在中央政府预算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采取扩大发行建设债券、转让股份制企业中的国家股、投资税收抵扣等办法扩大资金来源。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行配套政策,刺激企业投资热情。1999年可优先推进对当前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较大的几项改革:(1 )对投资审批制度进行改革。(2)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3)改善对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4 )增强金融机构参与经济活动的活力。
4.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建造21世纪民族工业构架。1999年可从发展机械装备工业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发展高新技术的风险创业基金起步,先积极实践,再逐步规范,打消顾虑,大力推进,通过发展产业基金、创业基金开辟产业升级资金渠道,推动科技进步,带动企业结构升级转型。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活动。
5.在扩大出口需求上,要加快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程,发展规模经济与大集团战略,扩大传统出口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要注重培育新的外向型产业与调整出口指向国的结构;要采取更有效措施消除我国外贸体制中计划经济的痕迹。
6.加强对国内市场的保护,确保扩大内需政策真正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在世界性通货紧缩的非常时期,要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国内市场:(1)对政府公共投资中设备采购要强调使用国内产品;(2)继续加大打击走私力度;(3 )对受国外产品低价倾销的部分行业的产品要依法保护;(4)在国际市场部分商品价格超跌, 与国内商品成本差距过大的特殊时期,要采用非关税措施甚至适当提高关税水平临时保护国内产业的生存条件。
7.加大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力度。在鼓励企业大力开拓城乡市场的同时,政府要采取必要的刺激消费政策措施:(1)在农林水利, 灾后重建工程中扩大以工代赈规模,提高农村灾民的消费支付能力。(2 )落实城镇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该制度实施范围扩大到县级企业,中央和地方财政在明年预算内开支中要落实财政负担部分,这部分开支既对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也对扩大消费需求有重要作用。(3 )建议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中实行住房工资和住房支出明补明收、先予后取政策,一方面增加住房工资以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工资水平,改变居民收入预期,刺激消费品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提高住房租金水平和住房公积金水平,通过住房分配货币化增强居民住房消费信贷的还贷能力。(4)积极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增加即期消费。(5)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有效需求。
8.加大对消费结构调整的政策引导力度,一方面要重视新的消费热点的培育,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开拓传统消费品的需求潜力。
9.调整供求失衡也应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视野。一方面扩张投资需求不是任意的,不能只取决于主观意向或投资能力,还要受到资源制约;另一方面,供求失衡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不可持续状态,单纯依靠短期调控措施是远不够的,今后要大大加强对产业间供求平衡的调整政策、防止过度竞争的政策、产业退出政策以及结构升级的促进政策等方面内容。
10.调整供求失衡格局不应忽略东、中、 西部区域之间经济矛盾激化的可能性。由于过剩格局的出现,中西部地区原有发展战略中具有优势的能矿资源,在一个中期范围内已经难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振兴的支柱产业;财政政策更多向刺激投资需求倾斜也必然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节奏与力度放缓。未来两年,中西部经济增长面临的难度有可能比“九五”初期的设想大得多。
11.当前要高度重视世界性过剩趋势的对策研究。 除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和周边国家货币贬值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威胁外,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大幅度下跌,美国正在逐步退出彩电、冰箱等家电行业。“欧元”即将实施带来的区域化贸易壁垒,国际市场上钢铁及基础化工产品价格大幅度下滑,钢铁、汽车、飞机等产业的国际大垄断资本空前规模的兼并浪潮等信息,已经传达出全球经济正在趋于新一轮过剩的讯号。对此,我们应深入展开研究。
12.建立比较完整的市场消费统计制度,加强市场运行监测预测, 及时反映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收稿日期:1999.1.28
标签:买方市场论文; 经济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供求关系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供求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