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输煤系统是火力发电企业生产流程中的首要环节,通过优化设备管理,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输煤系统设备管理已取得巨大进步,但在新的燃料市场形势下,输煤系统设备管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关键词:输煤系统;设备管理;现状分析与建议
引言
我国整体经济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输煤机械设备的管理与检修工作实施对整个火力发电厂建设管理具有重要的保障意义。只有保障在火力发电建设管理中,能够将输煤机械设备管理能力提升,才能提升整体的火力发电厂输煤机械设备管理能力。
1 火力发电厂输煤机械设备特点分析
(1)自动化设备,在我国当前的火电厂输煤设备管理与检修中,自动化水平出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借助自动化设备管理已经逐渐实现了输煤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控制。按照我国现有输煤设备自动化建设中的现状来看,其整体的输煤设备实施已经实现了对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生产投入程序控制。自动化设备程序控制能够为整个输煤设备生产性能提升奠定基础。例如有些火电厂在电力生产中,针对输煤设备的皮带自动化建设,将整个设备传输中的带式结构进行了整改,控制皮带转速为2.5m/s,提升了输煤效率。这种形式的自动化设备构建,满足了整个火力发电厂建设中的输煤设备自动化建设需求,符合新时期火电厂输煤设备应用需求。(2)大型设备,火力发电厂输煤设备应用中,对大型设备的应用也是较为重要的,整个火电厂需要借助大型设备运转传输,这样能够提升整体输煤效率。某火力发电厂卸船机重达950吨,高度为55米,首期抓斗起重量为37吨,二期抓斗起重量为42吨,皮带长度增至1500米。正常状态下能够确保3450t/h,二期碎煤机产量1450t/h,驱动电机功率维持550kW。从中能够看出,输煤机械设备具备大型化设备这一特点。
2 输煤系统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1)输煤系统设备可靠性差,火力发电输煤系统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水平上均相对落后,设备的可靠性比较低,自动化水平不高,故障率较大。如:中电国际平电公司二期输煤系统投产于2008年,燃料系统设备选型较为先进,设备自动化水平有了提高,可靠性相对较高。但在设计上存在AB双路相互备用性差,安装工艺水平不高等,影响系统设备的总体可靠性,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供煤不及时,甚至断裂皮带、影响机组负荷的事件。针对可靠性不高的情况,该公司采取了改善工艺,改进落煤管,提高维护保养水平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煤可靠性,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皮带滚筒存在缺陷、系统皮带互相备用性差、基建安装工艺不良等。(2)对输煤系统的认识存在误区,输煤系统相对于机、电、炉设备是发电厂的一个辅助系统。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的发展,煤源紧张程度加剧,各发电企业越来越重视输煤系统的重要性。但时至今日,仍然还有部分人员认为燃料设备是辅助设备,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燃料系统设备隐患及缺陷不能得到及时整治和消除,使燃料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降低。(3)输煤系统设备信息化管理程度低,在目前输煤系统中,在线测量能够提供一定的数据,对于分析设备运行状态提供依据,但仍然缺少必要的软件、检测工具及仪器支持,这些是输煤系统设备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4)输煤系统设备管理队伍需加强,输煤系统设备管理队伍需要加强。如:中电国际平电公司目前燃料设备管理人员偏少,两人负责机械设备管理,两人负责电气设备管理。而燃料系统点多面广、缺陷率高,突发性缺陷量大,因此设备管理人员偏少,难以承担起整个设备管理。(5)输煤系统设备检修队伍需加强,发电设备维修的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模式,具体到输煤系统管理,不能全部应用。对于电动机、变压器、减速机批量损坏,集中维修的工作可以实行专业化队伍检修,但输煤系统大多数工作属于维护性质,损坏的时间、数量多数都不是确定的,另外,设备种类多,如皮带、滚筒(滚筒有多种类型)、清扫器、落煤管、减速机、泵类、风机、轮爪、除铁器、斗轮机等各种部件,其磨损、变形、锈蚀、堵塞的缺陷难以规范化,无法实现标准化检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专业化队伍难有用武之地。对此,要求燃料系统维修检修队伍对燃料设备维护具有综合性维护经验和能力,且队伍应保持稳定。
3 输煤系统设备的管理建议
3.1 做好机械设备润滑
为了提升火力发电厂机械设备检修管理能力,发电厂需要按照检修工作实施中的要求,将整体检修实施中的机械设备润滑工作处理好,保证在机械设备润滑处理中,能够为整个机械设备应用提供保障。首先,在机械设备润滑处理中,应该注重对润滑油的粘度控制,保持粘度适中,这样才能满足整个机械设备应用的润滑需求。其次,在润滑处理中,需要注重对机械设备的工作温度控制,保证在温度控制处理中,能够为整体的设备应用性能提升提供保障。最后,针对机械设备润滑措施的实施中,按照整个设备润滑处理中的要求,将整个设备润滑处理中的部件润滑要点落实好,保证在其润滑要点的落实处理中,能够实现整体的设备应用性能提升。
3.2 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平台做好设备管理利用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平台做好设备管理。如:中电国际平电公司目前大部分工作已经基本实现计算机管理,其中包括工作票管理、缺陷管理、预防性工作管理、计划检修管理、技术监督管理、运行管理、标准作业计划管理、物资管理等近20项基础管理。所有相关部门严格执行计算机生产过程管理系统,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实行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工作。
3.3 减速机的设备管理措施
减速机对于火电厂输煤设备应用具有重要的保障意义,只有保障了减速机应用的管理措施实施效果提升,才能满足其整个设备应用的管理实践能力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针对减速机设备管理措施的实施中,应该注重对其整个设备实施中的齿轮边缘检修要点控制,保证在齿轮边缘检修要点的控制处理实施中,能够为整体设备管理的科学性控制提供保障。控制整个减速机检修周期在2000小时,也就是当减速机运行达到2000小时时,对其实施维护检修措施处理。及时的检查设备的磨损状况,判断设备的使用价值,及时的更换老旧的减速机,为输煤设备的安全生产运行提供保障。
3.4 建立评估系统
合理的评估系统对诊断技术在输煤设备检修中的运用具有指导作用,因此,电厂企业应积极建立诊断技术评估系统。为此,电厂企业应对现有的输煤设备检测评估系统进行分析,寻找适合输煤设备检测现状的诊断技术。并且,电厂企业应加强对诊断技术的评估,明确诊断技术要求、诊断技术规格、技术条件等,形成固定的输煤设备检修模式,促进输煤设备检修过程中诊断技术的标准化和程序化发展。另外,电厂企业应根据输煤技术检修评估结果及时发现不同检修手段的优缺点,并根据输煤设备的特点及诊断技术的特点及时改进检修方案,提高输煤设备检修水平。
4 结语
输煤系统设备管理有着自己的特点,需要科学地分析,客观地看待输煤设备管理的现状,总结经验,查找存在的不足,建立健全设备管理的新模式。应不断探索管理理论、管理内容及管理方法,尽可能地从设备的规划、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点检管理和定修管理等进行全过程把关,做好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1]倪瑞龙,梅挺毅.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尧国富.发电设备检修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电业出版社,2008.
[3]徐琳.火力发电厂燃煤输送系统碎煤机械的运行与维护[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36(4):00231-00231.
论文作者:农祖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设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系统论文; 火力发电厂论文; 燃料论文; 减速机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