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环[1]2008年在《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文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抢占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制高点。高校是科技兴国的主力军,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国家和高校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制定、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各高校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相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我国虽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的创新教育体制仍存在很多问题,高等教育还存在着很多弊端。时代的进步要求高校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评价标准上不断改革,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最大限度地开启挖掘人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以实现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目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保障。本研究旨在以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环境为依托,立足高校这一特定对象,在综合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概念加以梳理,阐述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我国现存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缺陷与不足,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及其有效路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缘由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地位与作用。阐述创新人才在创建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高等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以及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高校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分析。肯定我国政府及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所做的工作的同时剖析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仍存在的不足。包括:创新教育理念没有真正确立;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学科设置不合理,缺乏特色;财政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评价体系不利于创新。第四部分,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在充分把握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情况,提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转变传统理念,倡导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团队,形成创新合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一体化,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搭建平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陈恒, 初国刚, 侯建[2]2018年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叁螺旋理论,将产学研培养创新人才动力系统分为高等院校、企业、科研机构3个人才培养子系统,并分析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及其边界,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因果关系流图,以此为基础,构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系统动力学模型。以Q大学为例,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通过仿真分析结果得出,重视政府作用、合理配置要素以及多渠道筹集资金是促进产学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动力,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冯薇[3]2015年在《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高校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架构有待改革。国内高校创新型人才评价的目标、内容、方式及评价功能与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通过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现状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评价目标认识不清,阻碍了创新型人才评价效果:误将“全面发展”当成“全科发展”,误将“分数”当成“能力”,误将“以知识为中心”当成“以学生为中心”。评价内容单一,不足以涵盖创新型人才全部评价内容,“正面清单”式的评价不能完全覆盖评价内容,应引进“负面清单”式的评价内容。改变单一、僵化的评价方式,按照评价目标要求去实现评价方式。要改变结果式评价为过程式评价,丰富创新型人才的评价功能。使评价目标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符合科学的人才观,有利于促进创新型人才。将创新型人才的“正面清单”评价内容、“负面清单”评价内容、“过渡”评价内容融为一体,形成灵活开放、“以学生为本”、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通过“理想化”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动态评价。
王晓钧[4]2007年在《基于人格特质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文中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我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在人才结构的金字塔上,创新人才为位于塔尖,决定着人才质量的高低,乃至国家发展的高度。由此可见,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对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战略意义。本文主要从人格特征、学习素质、思维特征、社会能力四个方面分析了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结构:人格特质处于内核位置,对其他显性素质具有动力、定向、支持、强化作用;而创新思维直接参与并决定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具有导向作用,最终决定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成果。此外,学习素质和社会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为创新思维提供原料和支持。由此构建出了以人格特质为中心的创新型人才四维素质模型,然后通过对素质模型的构建,在人才处于潜人才阶段时,通过一定的测量工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简称16PF),将具有创新型人格特质的潜人才鉴别出并加以培养。
于芳[5]2012年在《民办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现阶段无论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还是“人才强国”战略,特别是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客观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而培养与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理应成为培养与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中民办高校更要承担起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与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因为,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深化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民办高校,紧跟时代要求,突出办法特色,强调面向市场,具有相对灵活的办学机制,特别是其在发展定位上强调多样性、专业设置上强调针对性、课程结构上强调职业性、教学环节上强调实践性、日常管理上强调人文性、学生培养上强调主体性,所有这些都为民办高校培养与造就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条件,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中不断彰显着民办高校培养与造就创新型人才的独特优势。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积累,众多民办高校在加强与改进教学管理模式领域都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办学定位更加准确、办学理念更为科学、办学特色更为鲜明,办学层次逐渐提高、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质量逐步提高。但也存在着不少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培养与造就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努力践行科学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如何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如何进一步建立与健全学生日常管理机制,如何进一步稳定与优化师资队伍,如何进一步彰显新时期的大学精神与实现人文关怀,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在现阶段民办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科学、切实、及时、有效解决的课题。事实上,通过制度安排与政策支持来实现民办高校培养与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战略目标,既是新时期民办高校自身和谐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民办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更是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确定了“民办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对策研究”作为硕士论文的选题。通过对已掌握资料的系统分析与整合,以对创新、创新型人才和民办高校的创新型人才的涵义为逻辑起点,在民办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为论述基点,在总结与分析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的前提下,从创新人型才培养理念、创新招生与就业制度、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改进现行教学管理制度、优化师资管理制度和建立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等方面为构建民办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可供参考且具有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侯丽霞[6]2011年在《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竞争与合作日益突出,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国家的竞争直接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的发展规模更是衡量一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的主要指标。同时,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人才层次与质量未能充分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的创新能力较弱,人才资源的开发投入不足。钱学森生前曾五六次向温家宝总理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如何解答?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如何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搞好创新教育成为需要全社会解答的一道课题。本文尝试以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深化,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澄清,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相应策略,以期对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启示和实践上的指导。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提出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阐述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论文对于创新型人才以及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突出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特殊要求。第叁章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历程及主要模式,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第四章国内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及经验借鉴。通过对比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得出可借鉴的经验。第五章提升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笔者针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外经验从叁个层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如:加快机制体制创新、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胡燕[7]2008年在《中美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必然选择。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来,各类高校,尤其是一些研究型大学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都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也没有普遍形成有效的培养模式。而培养创新型人才,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突出特点。特别是美国研究型大学,不管是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还是效果来看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此,通过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我们会更清晰地看到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不足,并可以从中借鉴一些符合我国国情的成功经验。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选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中美研究型大学各自的概念与特征,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作者认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综合的创新思维、强烈的创新意识、突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创新品格。此外,还论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济学基础、教育学基础以及心理学理论基础。第叁章是论文的重点,分别从培养目标、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校园环境四个方面论述了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并就这四个方面对两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章是中美两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美国选取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对两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中国选取了北京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也总结出两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第五章对中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建议:如在培养目标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培养;在本科教学中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力度、实行学分制改革;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课外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改革教学评价制度;营造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和氛围等。合理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必将有利于全面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构建。第六章是结论,作者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是从教师到学生、从观念到制度、从软件环境到硬件条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建设。各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都应该有其各自的特色,不能一味的模仿。
赵智敏, 朱跃钊, 汪霄, 张晓清[8]2010年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启动培养创新型人才之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崛起的时代,机会蕴藏在每一个创新的组织里。发挥产学研各方优势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适应技术创新需求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本文主要探讨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从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当前面临的一些瓶颈入手,在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
杜军军[9]2013年在《工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浪潮在全球涌动,知识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才作为知识的承担者,在创新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也需要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对诺贝尔奖得主还是对我国两院院士的分析均表明,他们几乎都有过大学教育经历,可以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工科高校承担着培养科学与技术人才的重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当然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优化思想教政治育的环境,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助于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在工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分析工科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未能突显,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科学,学生的主体性不受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等等,进而从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模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等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以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工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张玉蓉[10]2001年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新世纪的教育使命。作为孕育人才的高校,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本文从分析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及特征入手,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核心目标,进而较系统地论述了高校创新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构建,最后阐明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叁个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 史玉环.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动力机制研究[J]. 陈恒, 初国刚, 侯建. 管理学报. 2018
[3].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研究[D]. 冯薇. 河北工业大学. 2015
[4]. 基于人格特质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及应用[D]. 王晓钧.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5]. 民办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对策研究[D]. 于芳.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6].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 侯丽霞. 沈阳师范大学. 2011
[7]. 中美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 胡燕. 中国地质大学. 2008
[8]. 产学研合作教育:启动培养创新型人才之匙[J]. 赵智敏, 朱跃钊, 汪霄, 张晓清. 系统科学学报. 2010
[9]. 工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杜军军. 东北大学. 2013
[10].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之研究[D]. 张玉蓉. 四川师范大学.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