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在市政工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安全管理不仅关系着施工质量问题,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就对市政工程施工的内容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及施工人员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市政施工;问题及对策
1市政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市政工程的基本特点。所谓的市政工程主要是指政府为了完善城市的功能而进行一系列基础性的建设,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是涉及人民生活点滴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市政工程的建设具有以下的特点:①工程的投资量比较大,很多都在千万以上,甚至有的投资在几亿以上,比如城市的地铁建设、城市管网建设等;②建设工程的类型繁多,工程量巨大;③市政工程是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其产品为公众使用,产品具有一定的固定性;④专业分项多,任务重工期紧,施工难度大;⑤工程的系统性很强,牵涉范围较广,多工种、交叉施工较多,组织协调工作量大。
2影响安全管理的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在市政工程上的投入不断加大。市政工程的建设速度不断的加大,相关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但仍然还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影响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点:①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相关单位的安全和预防意识不强,不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往往为了赶业绩,完成工程;②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高,执行力不强。导致虽然在工程的建设中有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③当前市场上对市政工程的规范度不高,使得一些规范的制定还不到位,一些单位没有严格的按照规定来施工,影响到了管理的水平。
3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问题分析
3.1施工水平较低,安全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
有些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在设置安全生产时不够科学,未能够签订相应的责任合同,并对其进行控制,导致合同中存在着严重的漏签和错签的问题,影响到后期企业内部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落实,并且,市政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不文明施工现象屡见不鲜,未能够正确的使用施工设备,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严重影响到了市政工程的周边环境。而发生这些问题后,施工单位未能够从自身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多的注重经济效益,放任不文明施工,导致市政施工水平有所降低,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
3.2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在当前的市政施工过程中,安全控制大部分只注重表层管理,没有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许多安全控制领导没有经过程序化、合理化、系统化的安全控制教育,注重技术层面而忽略了安全管理,同时现场的施工人员大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本身就不高,而且他们的知识系统和工作习惯还不能很好的适用市政工程的需要,普遍的缺乏安全知识和技术的培训。甚至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有些人员看到安全隐患也视而不见,有些还不在乎,严重的缺乏抵制违反规程的能力,而且相关单位的用工机制也存在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安全制度不完善及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市政工程安全控制任务要加强体制的建设,如今中国市政工程安全控制任务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在市政工程实施过程中,在危险状况不断产生后,安全控制体制变得尤为重要,所以一定要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安全控制体制,这样才能确保市政工程建设实施的安全性,若缺少安全控制体制的规范制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生事故就会导致相关工作者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出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个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市政工程的正常进行,可以有效的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但现阶段,我国缺乏相应完善的市政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导致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施工,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有些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并没有相应的监管资质,对施工的技术要求不熟悉,有的还不懂具体的施工图纸。做的相关管理记录也不规范和不全面,这些对市政工程的事故有一定的诱导因素。
4提高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4.1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施工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一定要从战略高度审视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施工企业一定要切实执行《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项目负责人乃至企业负责人都要深入施工项目一线管理和督促各种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一经发现立即整改。在工程结算时实行安全管理一票否决制,在制度的源头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的问题,施工企业要加强岗前安全教育。其中,安全知识的普及要涵盖施工现场安全与应急抢救等内容,不同工种的安全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确保施工人员了解相关安全知识,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与自救能力后方可上岗。
4.2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高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核心。管理制度的建设要与管理对象的特点相适应,能够有效约束施工现场的各种不规范行为,杜绝安全隐患。首先,要建立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相关考核机制,明确项目所有参与者需要完成的工作与承担的责任,对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并与个人收入挂钩。其次,企业的安全生产部门与分管负责人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指导和督促施工部门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再次,要加强安全生产措施的费用投入与管理。完全投入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保障,施工企业要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并及时统计具体情况。最后,要做好安全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对所有参与施工作业与管理的人员开展持续不断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提高安全意识。
4.3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要完善市政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明确和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的强化管理的机制。加强安全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实现监督覆盖率百分之百,监督责任到人。要加大人员、技术力量和设备、设施的配备,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尤其在事故的易发、多发期,一定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强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完善联动机制,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实现对工程施工的动态化管理和全过程监管。加大执法的力度,对于一些违法的工程,要严肃的处理。另外也要争取的处理好安全和效益、速度之间的关系。
5结语
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有其独特的特点,安全管理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务必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从行业管理、安全投入、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着手,切实解决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各类问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丁小芹.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探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00.
[2]陈博.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解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6,14(7):45.
[3]卢旭.关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的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5(8):96.
论文作者:吴辉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市政论文; 工程论文; 不高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