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现代产业组织演进的两条基本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条论文,路径论文,组织论文,产业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是现代产业组织演进的两条基本路径,大企业与产业集群分别是它们的组织载体。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Poter M.E,1987)。现阶段,我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在推进产业组织调整优化过程中,分别提出要发展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和产业集群的战略(魏后凯,2008)。那么,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从理论上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现实中,在推进我国产业组织调整优化的过程中,应如何合理地处理二者的关系,以有效地提升产业的竞争力,这是我国目前产业经济研究与现实产业组织调整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 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历史演进及其机理分析
1.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演进的历史概观
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作为当代产业组织演进的两条基本路径,都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并逐步向前推进的,二者分别从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推动产业组织形态的调整与变革。产业的空间集聚主要是通过调整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实现对产业组织的调整,而产业的市场集中则是通过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张推动产业组织形态的变化。二者的演变按照历史顺序可大致划分为前后相承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是产业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伴随着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交易逐步展开,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开始出现。“在资本主义历史的最初阶段,区域就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作为集聚和特定生产活动的场所而存在”(钱德勒等,2005)。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步展开与加剧,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逐步展开,企业规模扩大,市场集中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到了19世纪后半叶,市场集中进程加快,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垄断型寡占市场结构。第二阶段: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期,是产业的市场集中快速发展并在产业组织形态演变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时期。这一时期,一体化大企业成为西方国家产业组织的主体,其显著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发达的专业化分工协作能力与较高的技术创新效率对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这一时期产业的空间集聚虽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程度、水平及对经济的影响方面远逊于产业的市场集中。第三阶段:从20世纪末至今,是产业空间集聚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产业的空间集聚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复苏并获得快速发展,其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大,而市场集中则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
2.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演进的一般机理分析
从一般意义上说,任何一个组织系统的发展演变都是系统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条件相互影响、相互调整到相互适应的过程,具体到一定时期的产业组织也是如此。随着产业组织运行环境的变化,产业组织形态与内部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调整与变化。组织系统的这种演进逻辑与秩序和生物体的演化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具体到产业组织,包括作为其基本形态之一的产业集群,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现象,而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具有有机体和生物系统的基本特征①。以研究复杂系统见长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无序和混沌的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会产生出有序和一定的组织结构来。自组织系统由内部无序到有序的转变与周围环境存在直接的关系。新组织由于具有旧组织所不具备的适应外部环境的要素和特质,从而表现出较高的运行效率,而旧的组织则逐渐被淘汰(普利高津等,1987)。对于产业组织来说,无论一体化大企业还是产业集群,实际上都是由产业组织的最初“胚胎”——简单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对外部环境条件的适应及由此引起的对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是产业组织形态发展变化和调整的基本动因。
纵观世界产业发展史,产业组织的企业形态发生了一个由单体企业→现代企业→复合型一体化大企业→企业网络组织发展演变的动态过程。单体企业具体包括手工业作坊和古典企业两种形式。从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直到16世纪中叶工场手工业形成的漫长时期里,工业生产以个体手工业者或家庭手工业生产为主。工场手工业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把不同种独立的手工业者结合在一起,使他们在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从事具有互补性的局部操作,这实际上是纵向一体化企业组织的萌芽;二是把独立的同种手工业者集中在同一工场内同时劳动,全部操作由协作工人同时进行,产品的生产变成了局部合作的各个手工业者的联合生产,而这实际上是产业集群组织的萌芽。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产生使蒸汽机械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技术特性使得操纵者集中起来根据生产流程进行相应的分工,由此形成机器大工业的企业或工厂,其组织特征是:单人业主制或合伙制财产组织形式;所有者与经营者同一的内部组织管理形式;只从事单一产品或服务生产及供应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这时的企业规模较小,数量多,生产技术关系较简单,且产品生产单一。同时,由于运输设施的落后,缺乏运输大量商品的可靠方式,生产商不愿作扩大产量和原材料采购的必要投资,企业尚不具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从企业外部环境条件看,这时市场的不确定性较低,企业经营风险较小,经济联系较为简单,市场交易成本较低,企业的竞争以自由竞争为主。根据钱德勒的研究,单体企业发展为现代企业是在1840年以后。这时的运输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以电力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孵化”出钢铁、汽车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对巨额资本和复杂企业组织的要求,导致了股份公司组织和大企业生产体制的确立。在股份公司资本运作杠杆作用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形式促进了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内部组织结构的复杂化,企业集团、纵向一体化大企业等“多单位复合体大企业”相继出现,市场集中与垄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此使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组织成为这一时期产业组织的基本形态。
即使是在大企业型产业组织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仍有一部分处于外围地位、依靠所谓后福特式工业区经济较快发展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高度的空间集聚、本地内部商业网络、创新和经济增长等。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新兴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它们在产业组织上借助于垂直非一体化、产业间交易网络及地方劳工市场的作用,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起广泛的世界关注。但总体上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这一时期,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组织形态在世界产业组织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产业组织的运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变化,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实行纵向分解,转而采取新的企业经营方式,以突破企业自身生产能力的限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更快地满足市场需求,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由此,产业集群重新在全球复兴并获得迅速发展。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间活动具有互补性,资源具有依赖性,企业间活动协调通过企业间的多样化契约安排来实现。包括关键企业、核心企业、总装企业,它们或处于产业集群的网络节点,或承担产业整合和承担产品成型。另外,还有与之相关联和配套的大量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产业集群的企业边界是相对清晰的,企业内部关系相对简单,管理链条和环节较短,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从某种意义上说,集群企业是对古典企业在组织制度上的一种回归和拓展(张曙光,2008)。它既充分利用了古典企业产权的激励作用,有效地解决了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的代理问题以及信息交换问题;同时,对契约实施过程中的事后机会主义、“锁定”及“敲竹杠”等道德风险现象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
1.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有关研究
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有关分工、专业化与市场范围的关系,以及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环境的有关论述。但现代经济中大量的集聚和增长现象的本质只有通过规模报酬递增才能得到解释,共享、匹配和学习等微观机制以及外部性都是规模报酬递增的进一步原因(克鲁格曼,2000)。阿林·扬格在《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一文中借助于规模报酬理论对报酬递增与规模经济、分工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报酬递增的原因不是规模经济,而是产业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阿林·扬格,1996)。在他看来,市场规模引致分工的深化,而分工又引致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张,由此形成一个互为因果、循环累积的动态演进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分工的程度也就是收益递增的程度。大企业更有利于实现内部分工,使其比小企业具有获得递增收益的更有利条件;产业集群则是通过企业的外部分工实现收益递增,二者都具有分工的效率性。
马歇尔在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两方面的研究都颇有建树。他提出的有关市场集中与效率关系的所谓“马歇尔冲突”,成为其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他同时也注意到一些企业在特定地区集聚的现象,并将其称之为“产业区”,认为产业区的优势主要来自于本地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中间产品投入和相应服务业、辅助产业的产生,以及技术外溢效应(G.L.克拉克,M.P菲尔德曼,2005)。这三种优势总的特点是企业层面的规模报酬不变和整个产业区的外部经济性。也就是说,竞争的优势并非来自单个企业,而是来自于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分工使多个单独存在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即使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协作,也能获得相应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促使企业地理集中和相互依赖的形成。他用外部性理论处理报酬递增,使得报酬递增与市场竞争相兼容,并将报酬递增的源泉归结于企业所存在的产业整体,而不仅仅存在于单个企业内部。
马歇尔之后的主流经济学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用生产函数定义的一组可行的生产计划的集合,企业规模经济仅被看作是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侧重从技术、生产方面关注市场集中问题,而产业的空间集聚问题则基本淡出其研究的视野②。
2.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企业的研究蕴含着关于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的解释。其关于企业的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是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即企业边界问题;二是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委托代理、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等问题。科斯开创的关于企业与市场关系的分析,为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关系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企业与市场的替代与选择问题实际上是产业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关系问题的基本表现形式。企业组织的演变和市场交易的发展分别形成了一体化大企业和产业集群两种产业组织形态。一体化大企业是在企业内部实现了部门或工厂之间的分工协作与交易,从而具有节省交易成本的功能,但其复杂的内部组织结构和标准化的批量生产方式,又使其产生巨大的内部组织管理成本。产业集群内部存在较多企业,有利于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同时,聚集区内企业的地理接近,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对称性,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并节省企业搜寻市场信息的成本,既实现了高效率分工协作,又大量节省了交易成本。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的边界问题并没有给予很好的解答,其研究始终坚持一个不言自明的假设,这就是企业的边界不可交叉。同时,该理论还将从交易成本理论中得出的企业边界(契约边界)与现实中观察到的以纳税实体为判别标准的企业边界(法定边界)混为一谈。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所研究的企业主要是那种建立在企业内部分工和大批量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一体化大企业,这类企业的形成或是按生产产品的构成或工艺流程的环节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整合在一起组成的;或是通过上下游企业和同类企业间的购并或联合而形成的。而对于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中小企业以及通过地理集聚形成的产业集群,该理论研究得不深入。这既可能与大企业在工业经济社会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有关,也可能是因为中小企业作为一个企业整体与大企业相比,在运行及组织功能上并没有本质性差别有关。例如,威廉姆森对纵向一体化大企业节约交易成本的优势做了深入的分析,对中间性组织对交易成本与科层组织成本的节约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具体到产业集群这种既具有中间性组织特征又具有明显空间区位特征的产业组织形式缺乏深入的研究。
3.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如果说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产业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关系的分析主要侧重于对一体化大企业的研究,那么,空间经济学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则主要侧重于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的空间集聚本质上涉及经济和产业活动的区域或空间布局。作为工业区位经济学家的韦伯最早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并将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认为后者又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仅通过企业自身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是初级阶段;二是各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实现地方工业化,是高级集聚阶段,实际上也就是形成了产业集群。20世纪中期以后的区位研究由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其中有些研究涉及产业的市场集中和空间集聚关系问题,如劳恩哈特为解决异质双头垄断问题而建立的“劳恩哈特—霍特林”解法理论;克里斯塔勒首创了以城市聚落为中心进行市场面与网络分析的理论,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企业网络和市场范围思想。而胡佛在1975年将产业集群看作是具有“集聚体”规模效益的企业群体,从企业区位选择等角度对产业集群的特征进行了研究。艾萨德则将冯·屠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勒施等人的模型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易于分析的框架,并把区位问题重新表述为一个标准的替代问题,研究了包括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区域内产业的集聚和分散等的空间产业集聚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融促使新经济地理学逐渐发展起来,代表性人物是克鲁格曼。他以传统的收益递增理论为基础,引入地理区位等因素,分析了空间结构、经济增长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重构了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并借助于其新理论发展了集聚经济理论。克鲁格曼之前的关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都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没有明确说明收益递增时市场结构的影响,其模型都是在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条件基础上得出的,从而没有找到处理规模经济与寡头垄断问题的方式(梁琦,2004)。克鲁格曼则从基础理论层面将与产业或市场集中有关的规模报酬、不完全竞争、寡头垄断等与区域产业集聚问题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内容十分丰富的关于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关系的理论。
三、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1.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的替代性分析
通过对产业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发展历史的考察及对有关学派理论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作为当代产业组织发展演进的两条基本路径,共存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二者在总体上不是一种可以截然分开、完全互为替代的关系,只是由于经济发展环境及条件的变化,使二者在一个国家特定的产业组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而已。不可否认,近几十年来,由于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的空间集聚趋势越来越明显,产业集群在世界各地获得快速发展,并在某些方面对一体化大企业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替代,具体替代方式是:产业集群中的大量中小企业成为相当于一体化大企业中的每个车间或班组,它们之间的业务往来也替代了大企业内部的不同生产工序,并使企业间的分工或产品分工替代了企业内分工。但是,我们认为,产业集群对一体化大企业的这种职能替代并不是无条件地在任何产业中都能实现的,在某些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如钢铁、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及造船等,由于生产设备与技术工艺具有明显的不可分割性,生产过程及工序存在较高程度的衔接性,产品标准化程度强,使一体化大企业仍在这些产业具有明显优势,产业的市场集中仍是这些产业市场结构发展的基本态势。相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产业集群,多数是在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③。
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作为现代产业组织演进的两条基本路径,其微观组织载体分别是一体化大企业和产业集群,二者的主要区别:一是企业行为理念的不同。合作型竞争与竞争型合作是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的基本行为理念;而产业的市场集中则主要强调通过企业间的激烈竞争,通过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实现市场份额和市场支配力的提高。二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同。一体化大企业主要依靠科层式管理进行组织协调和治理,更注重正式制度和管理规范的运用;而产业集群则主要是企业家通过网络关系和信任机制进行治理,以解决交易中的组织、协调和控制问题,更注重非正式制度和规范的作用,尤其是它将孤立的企业变为嵌入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单元。三是赖以形成的资本与知识基础不同。产业集群比一体化大企业更注重发挥社会资本的积累与应用,更注重默会知识或不可编码知识的交流与学习等。四是所适应的经营环境不同。一体化大企业主要适应那些产品同质性强、标准化高、生产工序衔接紧密、生产方式和市场变动相对不大的经营环境;而产业集群则更适合于需求变动大、产品差异性高、企业经营环境不稳定的经营环境。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使许多产业以产业集群为代表的网络型产业组织兴起,福特生产系统被打破,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等级化公司开始被小企业为主的灵活生产网络所取代。如上所述,这种替代不可能是完全替代,只要还存在资本设备与技术的不可分割性,存在适宜使用大规模重型机械设备及物理性规模效应明显的产业,一体化大企业就仍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可以说,产业集群和一体化大企业分别适应于不同的市场经营环境和产品生产特性,尽管在某些职能上二者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这种替代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产业集群和一体化大企业在企业的主要经营职能及效率上体现出一定的差别。一是规模经济方面。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泰勒尔将与产业市场集中密切相关的企业规模经济具体划分为横向规模经济和纵向规模经济(泰勒尔,1997),前者衡量的是企业重复生产同种产品数量;后者衡量的是企业内部包含的生产环节数量,即内部一体化程度的高低。泰勒尔的这一划分对深化企业规模和规模经济关系、分工与规模经济关系等的认识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但如果因此判定规模经济只与企业的横向规模有关,企业的纵向规模具有规模不经济的特性,并认为纵向规模越大即企业内部包含的生产环节越多,规模不经济越严重,以此推论出企业一体化程度高不如一体化程度低更有效率的结论(张元智,马鸣萧,2004),是值得商榷的。现代一体化大企业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内在组织结构的有机体,其内部各种组织、部门及要素使用都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完成企业的整体生产运营过程。企业大批量生产过程和规模经济的实现,与企业内部纵向一体化而实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直接相关。企业的横向规模与纵向规模都是企业规模经济不可缺少的条件。二是技术创新方面。产业集群与大企业在实现技术创新方面都具有特定的优势,但二者在技术创新的实现上同样不可能完全替代。从技术创新的历史演变看,伴随着20世纪大规模生产模式和大企业组织的出现,发明和创新的任务逐步由原来的以单个企业家和工人为主转向以企业研发中心为主的阶段④,创新的焦点也由持续的技术改进转变为大规模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与产品的突破性创新。20世纪技术创新中诸多重大技术创新,特别是那些所需资金量大、基础理论要求高、市场风险较大的原始性、突破性技术创新,大多是在具有较强实力和较为发达的大企业的研发机构中完成的。在卡曼和施瓦茨看来,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这三个变量决定着技术创新。现代产业集群在实现技术创新方面确实具有许多大企业所无法具有的优势,如非编码知识或默会知识的外溢创新性应用,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等,并且集群创新对过程创新较为重视,研究开发与生产、销售等后续活动衔接较好。但从总体上看,集群创新主要从事的还是那些具有渐进性特征的创新,而对于具有突破性特征的重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大企业的优势不可替代。
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之间的不可完全替代关系,在产业组织的现实演进中也得到一定的体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产业空间集聚迅速发展的同时,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集中度仍呈现上升趋势(杜传忠,2002),以大企业为主体的市场集中型产业组织,通过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流程再造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仍表现出强劲的竞争优势。著名的经济史学家钱德勒通过研究认为,即使像意大利这样的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形成产业集群的国家,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大型企业的作用。钱德勒在分析意大利产业集群与大企业的关系时指出,意大利在全球市场上独特的竞争力被认为是依靠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大多涉足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因地理关系而聚集在一起的中小型企业在手工制作向现代化生产过渡时,一直以那些古老的生产工艺为基础,它们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特殊的市场份额。但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大型工业企业在意大利工业化进程中仍扮演着核心的角色。进入新世纪,在汽车、轮胎、化学制品、轻型机械等行业,大型企业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钱德勒,2004)。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企业通过纵向延伸产业链和横向兼并收购,使优势企业的核心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正在以其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巨大投入的技术开发优势、营销网络遍布全球的销售优势等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主导者,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和象征。打造一批这样的大企业,“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胡锦涛,2007),以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是我国现阶段产业组织调整的重要任务。
2.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融合性发展趋势
国外产业组织发展的历史表明,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不但不能完全替代,而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及在特定产业具有一种相互融合、实现功能相补的趋势。二者实现融合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在现实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着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集群(可称为S型产业集群),同时也存在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可称之为M型产业集群)⑤。两种产业集群的主要区别是:S型产业集群生产的专业化较强,产业集群围绕某一产业形成专业化产业链,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企业以及基础设施供应商等。这种产业集群内部有较好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和运行机制,集群成长迅速,美、日及意大利等国家,都大量存在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在意大利,这类产业集群主要分布于纺织、服饰、食品、饮料、机械加工与制造等传统工业。M型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马库森意义上的轮轴式产业区和卫星平台式产业区(邵剑兵,马佳,2008)。前者是指地域结构围绕一种或几种工业的一个或多个主要企业,这些大企业表现为垂直一体化,产业区内还存在着一些较小和较弱的供应商;后者主要是区外大型企业利用所在区域某些资源上的优势,将其价值链条中的某个环节放在该区域中,如研究中心、制造工厂或其他。M型产业集群主要存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生产活动主要由大企业控制,大企业负责协调生产过程与上、下游环节之间的关系,组织供应链并界定最终产品,许多中小企业以大企业为核心,按照生产中的垂直分工与合作关系组成多层次生产体系。如日本的汽车制造、家电行业等都存在这种由大中小企业共生形成的产业集群。美国的某些产业集群也是以大企业为主体,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形成联系紧密的生产链,如底特律城汽车产业集群。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往往形成了以几个大型企业为核心进行运营,围绕不同的核心企业形成了多个生产体系。在同一体系内部,各相关企业密切合作,而在体系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竞争。这样,产业集群间的竞争一方面表现为核心企业之间的竞争,即选择外围合作企业(如供货商、服务机构等)和争取顾客的竞争;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生产同类产品的配套企业之间的竞争,即外围企业在对企业自身发展更有利的核心企业的归属上进行竞争。
M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开始是小企业的集聚,然后逐渐出现规模较大的企业。如美国地毯业产业集群,在产业刚开始集聚时,多尔顿及其附近地区的地毯业企业基本上都是小企业。但随着竞争的深入以及规模经济作用的发挥,逐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一些企业的销售收入开始超过1亿美元,最后终于出现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大企业(徐康宁,2006)。当然,最早从事行业生产的企业最终未必能成为大企业。二是以现有大企业为基础和支柱,与大量中小企业实行分工协作形成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以丰田汽车产业集群为例,在以丰田公司为首的“金字塔式”的企业序列中,一级配套企业168家,二级配套企业4700家,三级配套企业31600家,四级及以下的配套企业则无计其数。
四、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融合发展:中国产业组织发展的基本形态
1.中国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融合发展的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呈现出并行发展、协同推进的态势。产业的市场集中主要是从分散竞争的市场结构向集中型市场结构转变,产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和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产业的空间集聚则表现在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大量的产业集群。
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发展水平以及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要求,迫切需要发展起一批具有较大规模与实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①进一步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需要。我国目前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陈佳贵,黄群慧等,2007),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而实现现代化仍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消费结构的升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和条件使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而重化工业的发展和壮大是以一大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作为产业基础和支撑的。②提高我国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需要。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在当今国内外经济技术条件下,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仍是一个国家实现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多数产业集群尚没有形成集群特有的创新功能,集群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仍处于以仿制和贴牌为主的低级阶段,主要靠低成本、低价格来维持其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大企业在实现自主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更为突出和明显。③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在当今国际产业链中,我国尚未拥有世界级的投资、研发和营销中心,众多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要依靠低端制造业、低价劳动力和高资源消耗来增加产值和获取微薄利润。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向深度加工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显加快,由过去仅提供初级原材料和低加工度产品,向增加技术含量和提高产品加工深度方向演化、升级。产业升级的加快必然要求增强相关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加工能力,大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竞争优势将更为显著地体现出来。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同样是我国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方面,具有一体化大企业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及职能。①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实现企业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促进经济增长。产业集群内分工的细化有利于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同时集群内企业的集中和相互关联,使得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和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②促进技术进步与扩散。对于区域经济而言,产业集群是一种重要的创新体系,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形式——集群式创新。集群内企业之间地缘接近,联系密切,有利于实现技术扩散。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产业集群通过吸引区外技术、资本和劳动等经济资源和要素向集群集中,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提高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促进产业升级。特别是产业集群对城市或较小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可能发挥决定性作用(Van den Berg,Braun and Winden,2001)。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产业集群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量产业的空间集聚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即使形成的成规模的产业集群也主要是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由大量中小企业形成的,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形成的产业集群还不多见。但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相互协作形成的部分产业集群已经出现,从而表现出产业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融合发展的态势。有的学者对我国目前产业集群存在的类型进行了划分:一是几个大型企业组成的寡占式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大型家电等少数几个行业,数量较少。二是以大企业为核心、大量中小企业协同配套的“轮轴式”产业集群,如温州乐清的电器产业集群,就是以正泰、德力西为核心企业,另有2000多家中小关联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这类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通常是由居于核心地位的大企业承担的。三是无核心企业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集群企业数量较多、生产经营规模小。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在我国目前产业集群中占多数(李永刚,2004)。王缉慈教授则认为,我国现阶段存在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智力密集地区聚集、乡镇企业自然发展起来的集群、条件比较优越的开发区吸引了部分跨国公司形成的集群和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组成的企业网络等五种集群现象(王缉慈,2001)。
2.促进我国产业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在某些特定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和网络经济的发展,现代产业竞争越来越演变为企业网络之间、产业集群之间以及产销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就要求突破不同类型企业独立发展存在的缺陷,既保障大企业做精主业、做强企业,又使中小企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总体上说,我国现阶段产业的市场集中和空间集聚作为产业组织调整优化的两条基本路径,可并行不悖,不应将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而应在某些特定产业(如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及区域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尽管大企业在我国产业发展和产业组织体系中仍具有产业集群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得不是单靠少数独立的大企业就能实现的,而往往体现为大中小企业之间生产协作能力和产业体系的整体协作效率。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融合发展,形成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与产业组织体系,是我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产业组织调整的基本方向。
(1)在特定区域将中小企业纳入大企业的生产体系,打造以大企业为主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在进一步引导优势资源、资产和人才向大企业、大集团集中的同时,要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原则,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发展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对大企业专业化配套和专业化服务,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生产体系和发展格局。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⑥。通过这种对接与协作,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立足于地方工业园区,发展以大企业为主体的地方产业集群,应成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工业园的入园企业之间缺少一定的产业联系,致使某些工业园区成为各类企业的简单扎堆,其本身并没有随着入驻企业的增加而产生某种聚集效应。围绕某个或某些大企业发展产业集群,使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一定的技术、经济联系和协作关系,是促进工业园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途径。
(2)通过分离大型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形成产业集群。针对那些“大而全”型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国有大中型企业,根据业务的重要性、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大小,保留那些核心的、资产专用性高和交易频率大的业务,而对那些非核心的、资产专用性低和交易频率小的配套业务,运用资本运营的方式将其转变为就近发展的外部企业,利用产业集群方式来提升这些企业的竞争力。这既是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效率的有效办法,也是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的重要途径。
(3)打造以大企业为主体的区域间产业链和区域产业集群。目前,我国产业的空间集聚主要局限于特定区域之内,跨区域之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尚不发达,即使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地区,由于区域间分工协同机制的不健全,也难以形成围绕产业升级、增量与存量调整有机结合的产业集群,从长远来看这将不利于区域内各城市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根植性,制约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区域间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打造,需要以大企业作为“骨架”,再与中小企业在生产协作上形成紧密的产业互补关系。
(4)以国外大跨国公司作为主体打造区域产业集群,也是实现产业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的有效途径。当一个跨国公司“旗舰”进入后,国内配套企业可随之跟进,由此逐渐形成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国内中小企业与之配套的区域产业集群。我国目前与之配套的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区域产业集群或产业分工链条上多处于加工制造环节,缺乏在上游研发、设计环节以及下游市场营销环节(如品牌)的延伸。要进一步通过发展实力雄厚和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以其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与竞争力水平,实现向国际分工价值链高端的跃升,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产业组织调整的重要方向。
注释:
①张曙光教授同时认为,现有经济理论之所以在分析产业集群中遇到很大的挑战,也许与对产业集群的有机体或生物性特征重视不够有关(张曙光,2008)。
②对此,作为新经济地理学创始人的克鲁格曼不无遗憾地说,像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这样一本受到广泛好评的经济学教材,其中美中不足的就是全书1100多页而其索引中根本没有出现“区位”或“空间经济学”这样的词。在克鲁格曼看来,主流经济学之所以忽视产业空间集聚问题,原因是无法对分工、专业化等市场结构的问题进行模型化处理(克鲁格曼,2000)。
③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且大多集中在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轻工业之中,重工业之中只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特点较为明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也主要是在几个高科技园区,规模数量有限(陈佳贵,王钦,2006)。其他国家的产业集群,很多也是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意大利、英国等(魏后凯,2008)。
④最早的集中研究机构是1900年建立的隶属通用电气公司的通用研究实验室,随后许多大企业纷纷效仿,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200家最大的公司中有115家建立了自己的中心研究实验室(Richard Florida and Martin Kenney,1990)。
⑤《经济学手册》就将产业空间集聚划分为工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s)和产业簇群(Industrial Clusters)两种形式,工业区内的企业一般生产很相似的产品(生产整个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它们通常聚集得很紧密,且通常是中、小企业;产业簇群中的企业则通常既有大型企业,又有小型企业,可以来自不同但相关的各类产业。工业区可被看作是产业簇群的一种形式,一个工业区可能又是一个大的产业簇群的一部分(威廉·拉佐尼克,2006)。
⑥特别是在国有特大型企业比较集中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方法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这些地区在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协作配套关系的形成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另外,唐山钢铁产业集群、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以及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等都是这种以大企业为主体形成的产业集群。
标签:规模经济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产业集群理论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内部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内部环境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