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研究论文,健康教育论文,现状论文,高校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7X(2002)06-0034-05
1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教育部体卫艺司根据《决定》精神和我国学校体育的实际,正式将原有的体育课,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这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面临新的教育观念、新的环境、新的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如何深化改革,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高校体育教育以适应新世纪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各类人才。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择代表我国各省市(除台湾、港澳地区外)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水平的部分高校共200所;其中国家重点高校52所,一般院校148所。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方法。发出问卷:管理人员400份,收回336份,收回率84.00%,有效问卷325份,有效率96.73%;体育教师600份,收回527份,收回率87.83%,有效问卷522份,有效率99.05%;学生2000份,收回1686份,收回率84.30%,有效问卷1612份,有效率95.61%。问卷设计咨询了6位教育学和体育学教授意见。
2.2.2 访问调查方法。对高校进行了专访,其中:重点高校20所,一般院校30所;以研究学校体育教育实施现状和改革设想,查阅了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等相关材料,观察了学校体育课内、课外开展情况。
2.2.3 文献资料方法。通过Internet和手工查阅自1990年至2002年3月期间我国的体育类学术期刊和体育教育专著,对涉及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内容进行收集整理比较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认识的现状分析
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是提高实践效果的基础。分析我国高校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认识现状,提高认识水平,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对此我们从体育教育思想、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概念、以及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1)在体育教育思想方面的认识状态。调查结果(表1)表明:有22.8%的体育教学管理者,26.1%的体育教师,28.0%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要以健身教育为指导思想;有25.2%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7.8%的体育教师,17.2%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要以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有37.5%的体育教学管理者,44.3%的体育教师,30.2%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有4.3%的体育教学管理者,4.8%体育教师,16.4%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要以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只有10.2%的体育教育管理者,6.7%的体育教师,7.3%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要以健康体育为指导思想等。这说明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和观念上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现象,反映出对体育教育思想的认识不足。我们认为,教育思想是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等的总体认识和看法。健身教育来源于社会健身的热潮,强调体育教育的生物作用,但对体育教育的其它效能反映不明显,因而不足作为体育教育思想。全面发展来源于教育目的,反映了体育的多功能要求,但太笼统没有体现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因而也不宜作为体育教育思想。终身体育来源于终身教育,强调的是学校以后参与体育活动,因而它作为现在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也显得有些不足。快乐体育来源于日本体育,注重的是体育教育的心理效应,也不足作为体育教育的总体认识。只有健康体育能较好地反映体育教育现象的本质极其问题的总体认识,健康包括生物效应、心理效应、社会适应的要求,它涵盖了上面多种体育教育观念的内涵,符合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和“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因而它作为体育教育思想是比较恰当的。可是目前高校对健康体育的教育思想的认识非常不足,急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表1 我国部分高校对体育教育思想的认识现状调查结果
(2)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概念方面的认识状态。调查结果(表2)表明:有1.9%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3.6%的体育教师,13.7%的学生认为: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指体育和健康两者的总称。这种认识显然把体育与健康分为两方面,不符合体育教育改革的真实意义。有66.2%的体育教学管理者,44.6%的体育教师,11.5%的学生认为: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指在体育教育中强化健康教育的要求。这种认识虽然进了一步,但仍然反映出在体育教育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是不正确的。有25.5%的体育教学管理者,27.8%的体育教师,63.7%的学生认为: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指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这种认识也进了一步,但还是没有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看成是一体的教育改革,仍存有两者关系的认识问题,也是不正确的。只有6.4%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1.9%的体育教师,7.8%的学生认为:体育与健康教育是要在体育教育中树立健康教育思想,更科学有效地组织体育教育过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这种认识定位准确,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看成一个整体教育,符合课程概念的理解,也是比较正确的认识。由此看出,当前高校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够准确,也较混乱,绝大多数人群认为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处理两者教育的关系问题,这实质是弱化了体育教育改革的认识,好象是用健康教育占领体育教育的阵营,说明急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
表2 我国部分高校对“体育与健康”教育概念的认识现状调查结果
(3)在“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作用方面的认识现状。调查结果(表3)表明:有16.3%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9.6%的体育教师,20.9%的学生认为:体育与健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这部分人的认识太笼统,也较模糊,不具体,实践中也不好操作。有33.2%的体育教学管理者,42.3%的体育教师,46.8%的学生认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作用重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健身能力,增强体质,养成终生体育习惯。这部分人群是处在原有的体育教育目标上认识,反映出对体育教育改革的要求认识不够。只有50.5%的体育教学管理者,33.7%的教师,31.6%的学生认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作用重在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健身和保健能力,培养健康观念和习惯,促进健康个性的充分发展。这部分人群比较正确地理解了“体育与健康”的内涵,反映了体育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符合健康体育思想。由此看出,当前高校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及作用的认识也存在不足的问题,过半数人群仍没有正确理解或不明确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作用,也急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明确改革方向和要求。
表3 我国部分高校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和作用的认识现状调查结果
3.2 我国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现状分析
我们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方面来分析实施现状。
(1)在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显性课程方面的现状。调查结果(表4)表明:有19.7%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6.7%的体育教师,8.7%的学生认同:原体育课已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这说明有绝大多数的学校仍然没有改名,反映出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改革存有一定顾虑。有21.2%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8.4%的体育教师,12.3%的学生认同:体育教学大纲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已做了重新修订。说明有相当多数学校对教学大纲没有作相应的改变,反映出不重视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的指导作用,或者就没有进行适应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改革。有45.8%的体育教学管理者,38.7%的体育教师,34.6%的学生认同:体育教学内容重视体育健身与保健知识和方法的教学。说明有半数以上的学校仍然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体系,反映出教学内容改革力度仍不够。有51.4%的体育教学管理者,25.3%的体育教师,24.9%的学生认同:体育教学方法已改变了传统的运动技术教学形式。说明有相当多数的学校课堂教学仍是以技能教学为主体,教学方法改革也不够深入。有77.8%的体育教学管理者,58.4%的体育教师,56.5%的学生认同:体育教学组织是以班级授课为主,课内教学组织形式多样。说明当前高校比较重视教学组织的改革,但也反映出有不少学校仍没有进行教学组织的改革。有56.0%的体育教学管理者,23.2%的体育教师,17.6%的学生认同:体育教学评价应重视课内师生间、学生间等多边互动因素和效果。说明教学评价的改革引起管理者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力度仍不够,多数学校仍处在原有的主观评价状态。有81.8%的体育教学管理者,45.4%的体育教师,16.9%的学生认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说明管理者与教师和学生的认同有差异,我们在现场观察了解到有部分学校比较重视课外体育教育,但多数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以学生的自愿活动为主,没有经常有组织地开展活动。有26.2%的体育教学管理者,23.8%的体育教师,15.7%的学生认同:课外体育俱乐部已建立,并且活动内容和形式多样。反映出俱乐部制的课外组织正在高校兴起,但目前真正实施俱乐部组织的学校还不多,也有待研究。由此看出,我国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显性课程改革正在推进,有部分学校有改革想法,但实施改革的力度还不大,实践现状令人不满意。有相当多的高校仍处在原有的体育教育方式方法上,没有进行积极改革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并反映出实践落后于理论。
表4 我国部分高校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实施现状调查结果
(2)在“体育与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方面的现状。调查结果(表5)表明:有65.8%的体育教学管理者,63.4%的教师,51.1%的学生认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心态良好,教学热情细致。说明学生对教师教学的热情认同率不高,管理者和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投入也感到有些不足。有51.4%的体育教学管理者,49.2%的教师,29.7%的学生认同:在体育教学中师生融洽、积极配合、师生活动兴趣高;说明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关系、课堂气氛还不够好。有84.6%的体育教学管理者,52.5%的体育教师,30.3%的学生认同: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强、体育氛围好。反映出管理者与师生的认同率有显著差异,说明管理者偏好表面工作,而师生尤其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感染性认为不够好。有45.8%的体育教学管理者,30.3%的体育教师,23.3%的学生认同:校园体育文化气氛好、感染性强。说明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够。有31.4%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4.6%的体育教师,13.5%的学生认同:校内卫生、环保绿化、体育雕塑和设施好。反映出体育教学管理者和师生对校园卫生、绿化、设施等环境的建设还不满意。由此看出,当前高校对体育隐性课程建设还不够重视,教师的教学投入和心态还不太积极和稳定,课外体育氛围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不够好,影响着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加强学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建设,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体育教育效果的提高。
表5 我国部分高校在“体育与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实施现状调查结果
3.3 我国高校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教育效果的现状分析
我们拟从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的认识水平,体质状态,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习惯等方面来分析学生的体育教育程度。
(1)在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方面。调查结果(表6)表明:有20.0%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6.7%的体育教师,14.3%的学生认同: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较好;有34.8%的体育教学管理者,31.6%的体育教师,52.3%的学生认同: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一般化;有40.6%的体育教学管理者,41.4%的体育教师,31.9%的学生认同: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较差;有4.6%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0.3%的体育教师,1.5%的学生认同: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很差。这说明多数人群认为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一般化或处在较差的水平上,这与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要求相差较远,应该引起我们重视,检查我们的体育教育工作,加强改革,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
表6 我国部分高校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教育认识水平现状的调查结果
(2)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和体质提高的程度方面。调查结果(表7)表明:有38.2%的体育教学管理者,39.8%的体育教师,53.5%的学生认同:学生实际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数应在60%以上。这说明学生达标的认同率不高,反映出学生实际达到锻炼标准人数比例比较低,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有66.2%的体育教学管理者,59.8%的体育教师,59.2%的学生认同:学生实际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人数应在85%以上。说明有不少人认为学生的体育合格率不高,体育合格率是反映学生的体格、体能、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等方面综合评价的标准,学生是否体育合格是毕业的条件之一,实施中学生毕业时体育都“合格”,也反映出学校过去对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把握不严,组织实施不够好。有64.0%的校医院医生,78.1%的学生认同:学生年人均患病率在3次以上。说明学生上医院看病人数和频率较高,反映出学生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差。有31.7%的体育教学管理者,46.2%的体育教师,54.1%的学生认同:学生心理健康良好。说明多数人群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够好。有35.7%的体育教学管理者,64.2%的体育教师,49.3%的学生认同:学生适应社会能力良好。也反映出多数人认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够好。由此看出,学生获得健康和体质教育的状态不容乐观;多数人认为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程度比较差。调查中还发现不少学生患有各种传染病,近视眼以及肥胖症,心理性疾病,如:紧张、焦虑、嫉妒等不适症等。因此,应强化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强体质。
表7 我国部分高校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教育认识水平现状的调查结果
注:**是50所高校医院访问调查认同率
(3)在校学生体育健身保健意识与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状态。调查结果(表8)表明:有5.2%的体育教学管理者,2.3%的体育教师,1.6%的学生认同:在校学生有半数人具有良好的体育健身保健意识和行为习惯;有79.7%的体育教学管理者,81%的体育教师,82.1%的学生认同:在校学生中占少数人具有良好的体育健身保健意识和行为习惯;有14.2%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6.7%的体育教师,16.3%的学生认同:在校学生极少数人具有良好的体育健身保键意识和行为习惯。这说明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行为习惯。由此看出,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很不乐观,没有达到体育教育应有的目的,需要加强体育教育改革,采取有效策略,强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保健意识和行为习惯。
表8 我国部分高校学生在体育健身保健意识与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结果
4
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教育思想的认识差异较大,显得有些混乱,对“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认识非常肤浅。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没有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概念的涵义以及改革课程的目标和意义,想当然的状态严重。体育与健康教育实施措施很不到位,大多数学校仍然是原有的体育教育内容及方式,没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深化改革,体育显性课程教育质量较差,隐性课程建设重视不够;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显得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落差很大。在校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教育程度也远没有达到体育教育目标的要求,表现在大多数学生没有获得应有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没有达到体质和健康的要求,健身保健意识和行为习惯也没有养成。这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今天,显得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的力度不够。
建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以及体育教育工作者积极重视和强化体育教育改革。一是要从提高认识入手,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概念、指导思想、目标及意义等方面的学习,切实提高各级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认识,明确改革的思想、目标和要求。二是要从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体育素质、健康能力和意识着眼,构建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新体系。三是要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形成课内与课外、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育模式,体育部门与其它部门、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教师与学生等多边互动的方式,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四是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高校个性化特点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