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四师七十二团双语中学 835811
老师是学生的领路人,而好老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在从事历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教学兴趣有如下方法:
一、追根溯源,论从史出
针对学生对历史有兴趣、对历史课没兴趣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情,我采取追根溯源行动,就是从每个学生的姓氏入手,不管是绩优生还是普通生,都很感兴趣,踊跃查资料,找祖先,了解自己姓氏的起源发展历程。接下来又增加本姓氏的历史名人,让他们对自己的姓氏感到骄傲,初步培养同学们的历史兴趣和查资料的能力。
在平时的上课中,要重视学生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如上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课堂上出现的未知的知识,鼓励学生到课下自己进行查阅,上课时解答,而不仅仅是依靠老师的解疑答惑。
在初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基础上,我把课堂上的百家姓3分钟变为《历史上的今天》,这样同学们每天都可以接受新的知识,同时也对新的知识进行扩展,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上的今天》的基础上,我又增加了同学们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一方面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增强,还对历史这门学科有了更多认识。
二、不照本宣科,用多样的教法吸引学生
历史学科有教材,有课标,但学生对老师讲述的课本内容没兴趣,一是书上都有,二是跟他们无关。于是在上课时,我对书上学生自己能理解的少讲或略讲,对重难点内容精讲。同时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课本剧、历史轶事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在讲述《辛亥革命》至《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我就使用电影《建党伟业》的剪辑片段来辅助教学,很多重点人物重点事件都有涉及,线索清楚,画面震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大辩论,在影片中胡适与辜鸿铭的对话,特别是胡适“做不了”的解答不仅让当时的北大学生大呼精彩,也让我的学生忍俊不禁,充分认识了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内涵。
课本剧也是一种好的方式,我在教学中也经常利用。必修一第一单元君主专制的加强,就可以通过学生排练的《宰相从汉坐到宋站至清跪的地位变化》的课本剧,使学生一下就能了解这部分内容。必修二经济史内容,宋朝是我国古代商业的突破时代,我也用课本剧形式要5-6名同学完成,先分工旁白一人、市场管理人员一名、商贩3或4人。模拟唐朝时的市场严格管理,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主持人模拟敲锣开市、敲锣闭市。商贩不允许在市场外交易,有市令管理。转到宋朝,学生扮演的商贩可以在市外自由交易。学生看完后让其对比唐宋在商业上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宋的商业环境宽松,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老师还可进一步启发学生唐宋时期城市职能的变化,避免老师照教材说的传统局面。
可用历史轶事提升课堂氛围。如第一次汪辜会谈时双方互赠礼物的玄机,汪道涵送一个筷筒,辜振甫回送一笔筒,既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还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活的历史,历史不能与现实脱离
大部分学生学历史看历史书,都认为和他们无关没有交集,说得再夸张点就是他们已经是过去的人,不是活的人。那怎样让学生感受历史呢?我身处新疆伊犁讲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可以联系到本地是其中重要一站。讲林则徐可以让学生知道他被贬伊犁时建的林公渠,至今仍滋养着伊犁人民。还有左宗棠收复新疆、收复伊犁,惠远古城曾经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再近点有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我们是该计划的核心区域,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长远影响。在讲新中国的外交时可以讲讲一个美国人基辛格,他和中国三代领导人都有过交往,但他仍然健在,且经历了二战后的大事记,可以说是一个活着的历史书。2015年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阅兵仪式,就可以用在和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教学中。海峡两岸的关系一直是关系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事,在2015年11月6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的会谈,是一次跨越66年的历史性握手,媒体以“手握久了,心就近了”来评价这次盛会,这就是一个极好的事例。将历史课堂与当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关注生命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各个时期的历史其内在联系的紧密性、一致性和连贯性,提高他们对当前社会的认识。
四、师生互动反馈、共同成长
真正的教学不是教师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师生不断交流促进一起成长的过程,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竭力创设情境,使学生有一个勇于探索、乐于探索的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氛围。在此,教师须注意:1.对学生施以人文关怀。历史是一个人文学科,关于历史结论也有很多争论,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同意见,老师不应只以课本为标准,应该鼓励学生“百家争鸣”,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既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如对孔子、老子、韩非子的思想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2.鼓励学生适时反馈。学生有质疑的知识或者不懂的知识,老师要乐于解答、乐于倾听,因为有了学生的不停提问,才有了老师的不断自我提升,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因此,要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兴趣在学生学史过程中的动力和作用,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持久地、主动地学习历史。
论文作者:王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学生论文; 历史论文; 兴趣论文; 伊犁论文; 老师论文; 知识论文; 是一个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