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的思考与实践

李斌,邹灿红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摘 要: 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就需要不断地变革,自2013 年“慕课”在国内的兴起,掀起了国内新一轮教育改革热潮,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最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总结高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现状与影响因素,提出了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的原则、思路与措施,以期为推进高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课程资源形态也由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升级为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已成为“互联网+” 时代各高职院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重要抓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与普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其课程以理实一体化或实操型为主,同时高职学院的学情和师资都无法与本科学校相提并论,因此,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不能完全照搬清华大学等高校模式,需结合高职学院的特点和各学校的定位明确建设思路,通过系列有效举措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和投入,建好课并用好课。

一 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现状

2016年全国高职教育互联网学习专项调研结果表明,只有5.21%的学校提供的在线课程数量占学校所有课程的比例超过50%,远不能满足学与教的要求,且74.18%的学校校本在线课程或教学资源无共享服务而只在本学校范围内使用,资源建设开放共享度低[1]。2017年公布的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高职精品慕课仅占4.5%。我国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推进速度慢,建成的课程少,精品少,开放共享度低,功能应用尚未能达到在线教学的要求,难以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2]

二 影响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的主要原因

(一)教师的惯性思维和能力不足

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一种网络课程,需要教师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新对课程内容、测试与作业、反馈、讨论、评估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录制碎片化的视频资源。高职学院的学生因受其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影响,更需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翻转教学”。教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等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是影响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的重要因素,在线开放课程要求教师学习新技术与新理念、掌握相关软件和设备的操作、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这些变化和要求对教师们习惯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模式与教师角色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许多教师希望保持现状不变,不愿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和研究,转而消极对待或抵制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工作。

(二)保障体系不健全,课程建设能力不足

开发一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需要院校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对理实一体化和实操型课程其教学视频的录制和编排则需要更大的投入。另外,在线开放课程一旦上线,还需要一定的维护和管理成本来保证在线开放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在线教学的答疑与辅导等工作。目前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资助经费一般为2—5万元左右,无法满足课程完整的高品质视频录制和教师相关费用的需求,同时在学校层面没有统一提供视频录制与编辑、信息化教学技术与应用培训等的课程建设服务,多以“课程或院系”为单位各自为政,大部分工作由任课老师自行承担,对于日常教学工作任务繁重的高职院校教师们,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方面,导致主动申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教师少,且以年轻教师为主,在教学应用中将在线课程仅当作资源展示或课堂教学补充,线上讨论、答疑等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活动缺乏指导等情况较为普遍,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翻转教学”尚不多见。

检测农药品种为敌敌畏、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乙烯菌核利、联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检测基质为辣椒。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不强

高职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以完成测试、作业及浏览资源为主,学习平台功能尚未完全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在线开课程实施效果[3]。实施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翻转教学时经常遇到两种困境:一是在知识传递环节学生很难坚持在课后根据老师的布置的任务完成在线课程学习;二是在知识内化环节很难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究其原因主要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不强等,不能很好地计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4]

(四)配套制度不适应、不健全

常见的人工流产术、刮宫术等宫腔手术中未能控制刮宫深度、吸宫负压较大、刮宫过度、宫颈口扩张不正规及反复操作等原因均可能加重子宫内膜基底部损伤,引起宫腔粘连。宫腔粘连部位或程度不同,患者表现出临床症状也不相同,多数宫腔操作手术患者术后出现闭经、月经量减少、周期性腹痛、继发不孕及反复流产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育要求和生活质量[8-10]。

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分课程设计、和课程运行2个阶段,构建多角色、多维度、多层级的在线开放课程评价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标准,课程设计阶段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视频制作、教学策略和学习支持等方面进行考察,课程运行阶段主要从师生交互、学习活动、教学过程、效果和影响力层面对课程进行多方面评价,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5]。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打破传统的教学运行与管理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管理相结合,适应混合式教学需要。

三 推进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的思考与实践

(一)遵循“应用驱动、建以致用、建用分离”理念

将课程建设纳入学校对院系的管理考核和相关教学考核,对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教师,在教学工作量计算上给予2-3倍的系数进行激励,在教学改革、教学奖励及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相应倾斜,提高教师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在线课程建设应用激励机制。

(二)创新、健全管理,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新课改的提出,要求教师必须以更为先进的思想看待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也要以更具大局观的角度培养能够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的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网络的利用,一方面能够使物理教学活动实现创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接触网络技术。因此,如何在当前的环境下,利用网络技术实现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改革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线课程建设应用能否持续有效推进,需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措施。在课程建设管理上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由学校教务处主导,从校级层面制定在线课程建设规划,以院(系)为单位、课程组为具体的在线课程建设实施者,学校提供课程建设专项经费,根据每一门课程建设的实际效果进行相应拨付。

课程评价能为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课程改革等提供依据,为教育流程再造、教学模式重构指明方向。目前国内外关于在线开放课程评价的研究主要以理论为主且过于笼统,并没有符合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评价机制和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5]。这是导致课程建设质量不高,课程运行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可实现线上理论学习,线下翻转或实践操作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线上内容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开展线上师生之间的辅导、交流与讨论,线下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实践训练。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固化,适用于集中面授的传统课堂教学,不适应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例如线上考核、学习过程记录、学生选课、教师考核等问题;信息化教学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如何应用、如何帮助改进教学质量等都对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需遵循“应用驱动、建以致用、建用分离”理念,通过自主建设与课程引进并存的建设路径,采取“先建设,后应用,再认定,分期资助”的方式组织实施,确保所建课程能真正应用于教学,和持续进行课程升级建设。对于通识教育、文化素养等课程,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师资和资源,可以通过引入重点大学的优质在线通识教育课程,对于专业课程应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制定课程建设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以专业群为单位开展课程建设。积极参与各级课程联盟的在线课程建设,主动加入各级慕课联盟,通过联盟平台,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建用分离,授课教师不限于课程建设项目组成员,鼓励教师积极开展SPOC模式混合式教学。

(三)提供技术支持,保障课程质量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工作,其视频制作、动画设计等会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现实中教师大多用手机充当摄像机,然后通过视频编辑软件中完成加题头结尾工作,复杂一点的视频编辑和动画设计基本无法完成,导致教学视频质量差,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学校应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在线课程制作团队,同时组建自己的课程制作教师队伍,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逐步形成在线课程建设技术梯队,实现从教师的课程设计、视频拍摄与编辑、到课程运行整个过程中做好技术保障工作,协助教师建好用好在线开放课程。

(四)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培育在线教学生态

构建学校推动院系、院系推动教师、教师推动学生三个层面的工作推进体系,建立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定期通报制度,按月检查各院系在线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情况,通过教学例会、教学简报等方式通报。分期开展建课、用课培训和混合式教学公开课、信息化教学研讨会等交流活动,实行小班制培训与大型讲座相结合。组织开展和参与相应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比赛活动,奖励建课用课成效突出的教师和学生。从而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时代教学的发展与变化,掌握适应数字化新生态的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推动教师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为学习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激发并维持其学习动机,提高课前在线学习任务完成度和课堂教学参与度。结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平台开发新生入学教育和图书馆入馆教育等项目,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接触并熟悉平台操作,培育在线教学生态,为后续课程教学应用打好基础。

四 结束语

高职在线课程建设应用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内涵建设、专业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抓手。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结合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开发,注重学生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实施混合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促进知识的吸收和内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 本文主要研究了正常使用状态下预应力钢丝绳对既有PC桥梁的加固效果。实际应用中,预应力钢丝绳的加固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耿洁.职业教育互联网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7,(6):30-34.

[2] 戴勇.高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5):52-55.

[3] 梁振辉.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26):5-14.

[4] 赵 宏.中国MOOCs建设与发展研究:现状与反思[J].中国远程教育 ,2017,(11):55-62.

[5] 张剑飞.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探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7,(6):19-24.

本文引用格式: 李斌,等.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的思考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19,6(59):129-13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9.047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项目“基于“MOOC”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MOOC的高职学生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评价研究” (编号: XJK18CZY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斌,男,湖南安化人,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与教学管理;邹灿红,女,湖南浏阳人,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

标签:;  ;  ;  ;  

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