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泉州端午民俗《嗦啰嗹》课堂范例,探索如何营造出充满艺术氛围的和谐课堂,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汲取文化养分,从而了解和学习优秀的闽南文化,以文化的视角关注学生的成长,以此探讨闽南文化融入音乐课堂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 闽南文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闽南文化进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7-37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3-030-02
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系指生活在福建南部地区的人(主要是闽南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
泉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闽南文化的核心区,拥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大多数轻人对传统文化知之不多,甚至不感兴趣,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面临文化断层的危险。怎样挖掘和利用闽南文化资源并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育他们热爱家乡,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新时代艺术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将泉州优秀的民间艺术引进课堂,让学生通过学习泉州民歌、民俗、戏曲、木偶、童谣等,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通过学习,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使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
现以笔者获泉州市首届新课程小学音乐学科优质课评比第一名的课例《嗦啰嗹》为例,谈谈闽南文化融入音乐课堂的学习策略。
一、从生活中来,到艺术中去
南宋大哲学家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社会生活是认识的源泉,教学亦是如此。本课题教学开始时,教师首先以优美动听的传泉州民歌《灯红歌》引入,在学生歌声中一起回忆欢度元宵的热闹场面,让学生了解泉州优秀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然后通过提问带领学生走近泉州端午民俗,点出课题《嗦啰嗹》。
师:看到大家唱得那么高兴,老师仿佛看到咱们泉州人欢度元宵的热闹场面。泉州的民俗活动真是非常丰富也很有特色呀!端午节快到了,你们知道咱们泉州有哪些端午民俗呢?
生:吃粽子、划龙舟
师:吃粽子、划龙舟是我国各地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内容,谁知道咱们泉州端午节有哪些特色民俗吗?
生:不知道
师:泉州端午节有一种古老的民俗"嗦啰嗹",也叫采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师:"嗦啰嗹"是泉州端午民俗,端午节日人们请出"嗦啰嗹"木龙头,唱着采莲歌,跳起采莲舞,来表达他们驱灾避祸、祈求平安的美好心愿。现在老师带着大家用泉州话把这三个字说一遍:"嗦啰嗹"。很好,说得很有韵味,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嗦啰嗹"活动的表演。
生活离孩子最近,从生活常见的场景引入,选择和他们的认知水平接近的内容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使学生感受民俗文化变得更自然、更亲切。因此我认为,应善于从生活中富有特色的民间活动里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文化现象,在参与中了解活动的内容与源头,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关注内容,感受艺术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教学中,根据学段特征和学生特点以及 "嗦啰嗹"这一艺术表现形式,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内容,感受艺术。在学生观看完表演录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表演中的各种形象进行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旗手",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用幡旗拂扫主人厅堂,表示驱邪。这可是嗦啰嗹最主要的一个内容,让学生注意其动作特点。
"铺兵",负责队伍的联络工作。引导学生观察其肩上挑着的物品,有避邪用的生猪脚和草鞋,还有个装酒的尿壶,手打破锣。为什么大家觉得好笑呢?引导学生观察其表演特点--比较夸张所以显得很有趣
"花婆",他也是主角之一,当旗手在主人室内四处拂拭之后,由花婆给主人赠花并来祝福,主人还以红包答谢。请学生观察花婆是男扮女装的,表演特别夸张滑稽,指出这是泉州特有的艺术形象。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学生对"嗦啰嗹"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学生逐渐地体会文化民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感受到艺术表达情感的作用。
三、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人类文化大都是以一种综合的形式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的,说、唱、舞、画等艺术活动常融为一体。从我国传统的乐舞、戏曲、民族歌舞到西方的歌剧、舞剧等,都是多种艺术形式相互渗透的艺术活动。《采莲曲》是"嗦啰嗹"活动中主要的歌谣,"嗦啰嗹,啰嗹里啰嗹"的反复吟唱贯穿全曲,成为该曲的一大特色。在《嗦啰嗹》教学中,学习《采莲曲》这首歌谣对于深入了解这一民俗活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让学生通过听旋律、看乐谱、教师范唱,练习附点和切分节奏型等方法学习歌曲,带领学生饶有兴趣地演唱,此后教师及时点出《采莲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演唱时多采用一人领唱众人和,引出"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同时让学生实际感受这种演唱形式,由教师领唱,学生和唱,学生领唱,众人和等多种方式。学生在欢快气氛中学会了歌曲,掌握了音乐基本知识。其次引导学生观察"嗦啰嗹" 边跳边唱的表演形式,指导学生看视频学舞步,老师再分解舞步进行示范,最后带全体学生练习,通过练习学生大都掌握了"嗦啰嗹舞"基本舞步,紧接着引导学生用一唱众和的形式边唱边跳。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锻炼了肢体的灵活性和节奏感,更重要的是初步体验了运用身体动作表达内心欢快跳跃的情绪。本课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创设了很好的条件,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了解泉州民俗文化的特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渗透人文精神,关注个性发展
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即抒情性,艺术丰富人的情感,是人们情感宣泄的最佳形式。艺术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智慧。音乐课用感人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接近学生的生活,打动学生的心灵,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追求是必由之路。因此,音乐课堂应着力改变学习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学生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中,轻松、快乐地学习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在《嗦啰嗹》教学中,笔者始终围绕着泉州端午民俗的人文内容来展开,把介绍泉州端午民俗来源、学习特色方言、吟唱泉州民歌、学跳地方民间舞蹈融为一体,将民间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像力与创造力的结晶,渗透在艺术课堂中,呈现出浓郁的人文特点。而这种对民俗文化的深刻认识,不是靠教师的说教强加给学生的,而是通过"唱一唱"、"跳一跳"、"谈一谈"、"演一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快乐地参与体验,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事实证明学生在这样的艺术活动中兴趣盎然且收获颇丰。
艺术追求个性,艺术活动强调的正是个性的展现和发展,通过艺术活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特点,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在《嗦啰嗹》课程中学生不仅了解、学习了有关的艺术知识和泉州传统文化,而在活动中理解了关怀与友善,学会了合作与分享,获得尊重与体验,很好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特点。
以上是关于闽南文化进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初步探究,在后续的教学与研究中,笔者将持续关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这一话题,为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宇.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 音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
[2] 陈垂成.泉州市习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3] 蔡湘江.泉州民间舞蹈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年6月第一版
论文作者:廖桂萌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泉州论文; 艺术论文; 学生论文; 闽南论文; 文化论文; 民俗论文; 音乐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