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学生的教育培训与教育部门的重组_教育论文

高师学生的教育培训与教育部门的重组_教育论文

高师学生的教育训练与教育系的改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系论文,教育训练论文,高师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

从50年代起,在师范院校里就有着关于师范性问题的议论。这种议论时起时伏,或明或暗,一直延续到今天,还不敢说已经平息。这个议论所争执的是:在高师应该不应该强调师范性的问题。有人认为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不高,甚至有人说过:师范性就是落后性,因此应该取消高师的师范性,向综合性大学看齐;或者干脆取消“师范”二字,改为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对外交流较多,有人看到欧美各国多无师范院校,于是就更认为取消师范性有理。当然,对上述意见,更多的人是持坚决反对的态度的。他们认为,上述意见是非常片面的,是对师范教育缺乏真正认识的表现。那样的做法是不合乎我国国情,不利于教育的普及,不利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

作者长期在高师工作,始终是师范性的拥护者。假如说有些高师还没有办好,未能完全达到培养合格人材的要求,其中原因定然很多,但问题决不在于这些学校有了师范性。恰好相反,倒很可能正是因为这些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它们的师范性。

反对师范性的人们所持的一个主要论点是:师范院校开设了许多教育门类课,占用了学生们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因而就影响了他们专业水平的提高。所以,师范院校应尽量减少或者干脆取消教育科目,留待自己日后到工作岗位上去磨练。作者认为,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因为师范院校要培养的专门人材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他们是某一学科的专业者,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教师,而教师本身就是一种专业,也同样需要专门的训练。掌握好一门学科的知识并不能保证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反对师范性的人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说他们的看法是片面的。

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除了学习一般专业以外,还需要一种职业性的专门训练,即关于教育学科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专门训练。而这一点,我们应当承认,我们过去是做得很不够的。所以,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培养更高质量的各种学科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很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教育专业训练。

二、关于全面加强教育专业训练的几点意见

现在高等师范院校一般都只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三门课和进行一次教育实习。这三门课时数很少,质量多无保证。学生曾戏称教育学为“教条学”,教育实习也往往流于形式,而且所有这些科目大都没有得到领导及师生们应有的重视。学生们从中获得的效益极其有限。因此,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在高师必须大力加强教育专业训练这一薄弱环节。

对于高师的教育训练必须全面考虑,周密安排。作者在这里只提出几点意见,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1.必须明确高师教育科目的性质是应用学科。理论是一定要讲的,但是要明确,讲理论是为了应用,必须结合实际。从学科内容到教学方法都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是教材编写者应有的着眼点,也是教师应有的,而且还应该引导学生的思路。

2.教育学科的内容还必须更加丰富。作者认为,在现行教育学科中,至少有两方面的内容显然是被忽略了的。一个方面是关于古今中外伟大的教育家对教育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们为之献身的精神的叙述与评论,另一个方面是邓小平教育理论及当前教育方针、政策法令的概要介绍,而对于这两方面的知识并不十分了然的人,是很难有远大的奋斗目标与明确的工作方向的。

3.道德教育在当前教育训练中所占的地位与分量不够重,显得苍白无力,必须大力加强。这里主要指的也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内容,另一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与能力。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来看,这两方面的内容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4.必须加强教育教学实习环节。当前一般高师的教育实习大都流于形式,浅尝辄止,学生获益不大。应该扩充实习内容,不止限于上一二节课,主要是让实习生们参加一些具体的活动,使他们和真实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较深入的接触。不求人人都做同一的工作。可以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再扩充各人的了解范围,实习的时间应有保证,对实习生应有严格的要求。

究竟开设哪几个教育科目,科目的名称都是什么,各科目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科目之间应怎样相互配合与联系?这些都还可以进一步加以研究,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开设这些科目的目的主要在于进行教育专业训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已,所以,所有这些科目的教材的编写与教学工作的进行,都必须使理论紧密结合实际。有的内容要讲,有的要进行讨论,有的要实际参加,有的可以自学,有的要严格要求,有的要自由伸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使每个高师学生都能按照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的要求,得到应有的、实实在在的教育专业训练。

这种严格的教育专业训练在高师主要应该落实到哪个部门呢?我认为还是应该落实到教育系或教育科学院,但教育系(院)必须进行大幅度的改建。

三、教育系的改建

进行上述教育训练的教师都是高等学校的教师。而高校的教师是不能靠教育系本科的毕业生来承担的。显然,现在以培养本科生水平的教育学科教师为主要任务的教育系必须提高规格,应以培养研究生水平的专业师资为主。换句话说,今后高师或大学教育系应该招收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在本校已修满其他学科本科学分的基础上,再专门学习教育专业,使他们能够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或高校教师证书,表明他们已经达到了高校教育专业教师的水平。

这样一来,大学教育系的本科大多数可以取消,或者可以改变方向,缩小规模,以培养从事其他教育工作人员和少量的中师教育学科的教师。事实上,现在的教育系本科毕业生的出路已经很成问题,中师教育教师岗位有限,而且教育本科毕业生也多不能胜任,使他们改教其他科目也有困难。这是多少年来早已存在的问题,现在已经到了应该切实加以解决的时候了。

本文主要讲的是高师问题,其实在中师也同样存在类似上述的问题,也同样需要本着上述精神进行改革。这当然要结合中师的特殊情况来进行。这些不属于本文要讨论的范围,所以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标签:;  ;  

高师学生的教育培训与教育部门的重组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