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学本是一门极其深奥的学科,在小学开展的科学课正是对小孩子动手能力与对知识的好奇进行引导与拓展的课程。怎样让小学生课下充分预习,是颇为重要的事情。
关键词:充分预习 学生兴趣 学生思维
一、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师学生学习互动现状
当下社会的部分父母还不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小孩子的小学阶段都是在城乡结合部的公立学校中学习,他们都认为孩子太小,只要学习差不多就算过关。所以部分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严重,父母认为只需要在学校好好学习,在家里就可以尽情地玩耍,所以并不知道学习新知识要先预习。这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学生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到了长大改正的时候真的是难上加难,甚至到了高中、大学也未必会真正改好习惯。有的同学学习新课程时会预习内容,但大部分学生都是敷衍了事,照搬参考书的原句稍微划一下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有的同学做表面功夫,没有仔细地在大脑中思考问题的提出是否符合逻辑、具有合理性,匆匆预习完成就出去疯玩。还有那种不怎么负责任的老师,往往都是口头形式的检查预习结果。老师没有认真检查,想必学生也不会乖乖认真预习,老师没有对学生明确的目标与指导,学生也在预习过程中处于模糊朦胧的感觉;检查预习效果,也只是课堂上朗读课文这么简单明了。
长此以来,在老师、学生的概念中预习也不过如此,预习就是读读课文划划段落,严重影响了课堂学习效果,教学效率大大降低,学习质量节节跌落。现阶段影响最严重的突出问题是学生都在被动学习,就算每个老师都积极主动热情洋溢地传授知识,学生由于没有好好预习或者根本没有预习,因此他们都在消极地被动接受着。科学这门学科本就是由学生的兴趣来引发,没有兴趣的学习,又怎么会听得认真、掌握得更好呢?
二、课前预习的意义所在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教师向同学们传授一节课的知识之前还会制作课件、查找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献知识、反复阅读教材课后习题等,更何况是一个学生,所以要备学,就是预习。预习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为终身学习打下优秀基础。只有预习,才能发现下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是什么、下次的科学实验所运用的科学原理、原理的提出时间、提出者提出原因等等。在自己预习过所学知识之后,可以顺便把课后所提的问题来做一做,可以检测自己预习的程度水平,可以把知识充分系统化,便于知识的分类储备;预习还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课堂学习效率,预习中遇到自己所不懂的问题,在书中重点标明,之后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可以重点听讲,目标明确,在以后考试的复习中会有许大的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老师的引导激励下,对知识的了解轻重分明,这是对做任何事情都有帮助的。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预习是每个人在终身学习中坚不可摧的基石。别看课前预习是一个小小的举动,许多大事都是注重细节才可以成功的,课前预习真的是有神奇的效果。
三、老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引导实施措施
1.巧妙设计课题,全家动手参与
科学小实验对小学生来说真的非常神奇,老师对学生留预习作业可以是简简单单的科学小实验,比如让学生与家人一起制作一个小型的可乐喷泉。家长对这些实验肯定不全都是熟悉的,所以他们首先要查阅资料或者上网搜索动手的科学原理,了解原理之后买齐所用到的原料物品,就和学生一起动手做。学生在亲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许许多多的疑问:为什么把小苏打放进可乐中就可以产生大量的可乐泡沫?喷泉的原理是什么?他们就会向家长询问,家长详细地解释给孩子们,原来科学实验这么有意思,增加了学习科学的趣味性,吸引他们对科学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之后课堂学习效率肯定会大大提高。家长也会多多鼓励孩子们探索科学的奥秘。老师可以多布置像“用镜子制作彩虹”“用放大镜制作光斑”“手工搭建纸桥”等预习作业,把每节课的小知识融入小实验中,学生对此的理解会大大提高,印象也会加深,让科学学习成为学生的乐趣。
2.收集科学名人故事,实地参观科技馆
老师可以给学生留下这样的预习作业:每个同学了解一位科学家的故事,等到正式上课的时候随机挑选学生讲述他们自己了解的故事,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还可以在周末组织同学们参观科技馆,自己亲眼看见科学的伟大现象,趁机讲解原理,使他们印象深刻。还可以在家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科学频道,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上课时由同学们复述自己所看到的科学原理。
四、结束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认真预习才能保证课上的学习事半功倍。科学预习更是重要,只有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同学们预习方法正确,学习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郝杏丽 基于Moodle的小学科学高段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06):17-20。
[2]吴剑南 翻转课堂在小学高段科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6。
论文作者:凌浩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学生论文; 科学论文; 老师论文; 知识论文; 都是论文; 同学们论文; 原理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