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论文_周玉

安康市人民医院 陕西 安康 725000

摘要:临床上,鼻窦炎伴鼻息肉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方式。以往临床上使用传统手术方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高,难以将病灶组织彻底清除。近年来,鼻内窥镜手术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常规手术,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且术后复发率低,应用范围广泛。本研究对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应用鼻内窥镜手术的疗效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临床疗效

引言:为分析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文章在2014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选取9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嗅觉检测评分、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为6.2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五种不同气味的DT与IT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从中可以得出结论,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4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选取92例,均在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出现痰中带血、嗅觉减退、自觉面部肿胀、头昏、头痛、流黄脓涕、鼻塞等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5.36±8.56)岁,平均病程(1.26±0.69)年;男30例,女16例;发病部位在额窦8例、筛窦9例、蝶窦12例、上颌窦17例;以海口鼻科会议制定的诊断及临床分型分期标准为依据,Ⅰ型10例、Ⅱ型24例、Ⅲ型12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5.92±8.29)岁,平均病程(1.29±0.60)年;男32例,女14例;发病部位在额窦9例、筛窦8例、蝶窦13例、上颌窦16例;Ⅰ型12例、Ⅱ型23例、Ⅲ型11例。2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术前1周给予患者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术前3d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每天1次;对所有患者均行鼻窦冠状位CT检查与鼻内镜检查,以此进行手术评估;将患者疾病分型以及具体病情作为依据,合理选择麻醉方式,Ⅱ~Ⅲ型患者选择全身麻醉,Ⅰ型患者通常选择局部浸润麻醉、鼻腔黏膜表面麻醉。采用Wigand术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先将中鼻甲后半部切除,充分暴露,将蝶窦前壁切除,再将筛窦、前筛窦先后开放,最后将额窦口蝶窦口开放,并扩大上颌窦自然口,采用上颌窦根治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完成手术后对创面进行止血,并采用PVF系列医用海绵将鼻腔填塞。观察组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前处理与麻醉方式的选择同对照组,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先将鼻腔内息肉组织切除,在钩突下做出一个弧形的手术切口,将钩突切除,筛泡打开,以CT扫描结果作为依据,根据实际情况将额窦、蝶窦、上颌窦开放,自然口扩大。窦腔内脓液与病变组织彻底清除干净,采用止血纱布覆盖术面,并采用PVF系列医用海绵将鼻腔填塞,以此来止血。术后处理方式:术后止血纱布常规填塞48h之后,可将填塞物取出,采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喷鼻,1~2次/d,以此来促使鼻腔内肿胀黏膜收敛;术后第3~5天对鼻腔血痂与分泌物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常规采用抗生素对患者行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后接受3个月随访,对其体征与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嗅觉检测评分。疗效评定标准:鼻窦黏膜上皮化,鼻窦脓性分泌物基本消失或者彻底清除干净,鼻窦口良好开放,各种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鼻窦内黏膜局部水肿显著增厚,出现肉芽组织,有脓性分泌物存在于鼻窦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好转为有效;鼻窦内黏膜粘连,存在鼻息肉[1],鼻窦口开放差,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存在于鼻窦内,各临床症状均未发生变化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嗅觉检测评分:将不同气味加入空气进行稀释,以10倍为一级共分为6级,从高到低依次记为3,2,1,0,-1,-2分;从最低浓度开始,浓度逐渐增加,至患者能够觉察出有气味但无法分辨具体气味时记录的分值即为嗅觉察觉阈值(DT),至患者能够辨识出气味种类时记录的分值即为嗅觉识别阈值(IT)。得分越低证明患者的嗅觉越灵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2组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2组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x±s,d):

2.3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为6.2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3.讨论

对鼻窦炎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鼻腔引流与通气功能恢复,将存在于鼻腔内的炎症组织彻底清除干净,有效改善鼻腔黏膜肿胀症状。鼻内窥镜以患者的CT检查结果作为依据[2],手术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处理鼻中隔、鼻甲偏曲,切除钩突时需要注意避免切除过于向内侧或者过深。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对五种不同气味的DT与IT值均优于对照组。可见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鼻内窥镜手术在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中的效果更加显著,有利于患者嗅觉功能恢复,促进术后恢复[3]。

结论:

简而言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周登华.鼻内镜手术在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医药前沿,2017,7(8):115-116.

[2]石留伟.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对比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5(6):1080-1080.

[3]边宇.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9):122-123.

论文作者:周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论文_周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