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桑浦山花》是描写在1939年潮汕抗日全面爆发的残酷大环境下,以一个国共家庭为主体的原创抗日题材现代戏,该剧通过一位革命母亲“秋菊”和她的家人、乡亲的苦难经历和英勇抗争,来表现当时潮汕地区全民皆兵、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剧中我扮演的“秋菊”原是一位普通的采药妇女,在革命斗争的形势下,她成长为一名共产党的地下联络员,但同时,她更是一位母亲。“秋菊”的共产党员丈夫在孩子未满三岁时便离开了她们母子,参加了海南江东纵队;她的儿子“如弟”是一名国民党兵,多年来她们母子相依为命,为国家贡献他们的微薄之力。
“秋菊”的家庭构成看起来好像有点复杂,但其实他们都热爱自己的国家故土,当家国有难时,都能够深明大义挺身而出,这种精神令人感动和敬佩。剧中,“秋菊”的丈夫因为一项国共合作任务回到桑浦山,与“如弟”一起执行这项任务,而“如弟”在执行任务时不小心被日本兵捉走,搜出国共合作的密信,日本兵严刑拷打,汉奸用奸计以“秋菊”为诱饵威逼“如弟”说出作战计划,间接害死还未来得及相认的父亲与其他共产党员。“秋菊”在得知丈夫战死的噩耗时,内心实在无法接受,痛苦至极。而在“如弟”带着满身皮鞭抽打过的伤痕和烙铁的烙痕回家时,“秋菊”内心的从起初的否认、得到一一确认后的极度崩溃和心碎,在毒死尾随“如弟”而来的日本鬼子和她的儿子时的那种革命大义和极度心痛……剧中人物内心情感波动极大,却又必须层次分明,层层推进,达到戏剧的高潮。导演要求我,表演时,在人物情绪的过渡中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分寸,情感的变化和转折都要力求合理可信,避免过于强硬,这样才能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我是个单身姑娘,现实生活中从未担当过母亲的角色,在塑造“秋菊”这个角色的时候,我觉得压力空前巨大。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疼爱,失望,恨铁不成钢,绝望,揪心,痛心,心碎,这些情绪该怎样生动地演绎出来并准确地传递给观众?我苦苦地思索着,寻找人物的行动逻辑和心理依据。比如全剧的“戏眼”——“如弟”回家这一场,“秋菊”还沉浸在丈夫死亡带来的痛苦当中,准备等待着儿子的归来,然后告知他生父战死的消息,要他继承父亲的坚强意志继续战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是当“如弟”回来的时候,看到孩子反常表现,“秋菊”的内心又掀起阵阵波涛,她不敢相信地带着审视的眼神小心翼翼地求证着,观察着,一边苦寻对策。当得知自己孩子中了奸计,为了保全自己与母亲,不惜间接杀了亲生父亲和多位战友时,这位可怜的母亲内心极度崩溃,那眼神写满了绝望和痛苦,恨不得手刃亲生!“秋菊”此时此刻内心巨大的矛盾与冲突,情感的痛苦与决绝都要在舞台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它必须给观众的内心重重一击,才能达到应有的舞台效果,推进情节的发展。
剧作在这一场戏中提供了这么强烈的情感冲击,在这样的规定情景中,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到底该如何演绎?排练场上一时找不到最佳的方案,我转而向现实生活寻找。在排戏期间,我除了不断地揣摩、分析“秋菊”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有意识地观察我母亲以及周围成为母亲的朋友们,她们是如何对待自己孩子的无理取闹和乱发脾气,如何耐心教育和引导的。可生活毕竟是生活,无论孩子做错什么事,也都只是小事,即使是责骂,眼里都带着爱意,哪里会带着绝望的情绪?生活的年代和背景相差实在太远太远了,即使有骨肉亲情这点共通之处,其他的就都没有可比性了。
眼看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可以借鉴的东西,我又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通过影视作品来获取间接体验,帮助我理解和把握人物情感。戏曲长于抒情,影视长于场景的真实表现和细节的刻画,这些艺术手法都是可以互相借鉴的。戏剧说到底还是要写人性,有血有肉的形象才能真正打动人,演员首先必须被感动,才能感动观众。通过反复研读剧本,大量观摩同类题材的影视作品,我开始找到了“秋菊”这位母亲的感觉了,也慢慢体会在残酷的战争时期,作为一位母亲,在作出关于自己孩子的生死抉择时,她心里那种万箭穿心般的撕裂的痛。找准了感觉,感受到“秋菊”的所思所感所痛,继而就是用夸张的,程式化的动作以及充满情感的唱腔、眼神,把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呈现给观众。
出演了《桑浦山花》这部戏,我才强烈地感觉到现代戏表演的不容易。现代戏的表演一定要生活化,要有真实的体验,又没有水袖、翎子等戏曲常用的程式技巧可以运用,对演员的功力绝对是一个考验。如果没有事先做好功课,分析剧情,吃透人物,演员在台上有时候连手都不知道该如何放。但是,当你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了,形体动作便会自然产生,再加上音乐气质的烘托和各方面的密切配合,最后才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桑浦山花》的成功上演,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这让我和我们的创作团队倍受鼓舞,信心大增。
我很庆幸自己能有这么一次有意义的艺术创作,在潮剧舞台上塑造出这么一位胸怀大义的母亲形象。排演《桑浦山花》这个戏的过程,也是一个接受革命情怀洗礼的过程,潮汕先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净化了我们的心灵,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通过这个戏,我也拓宽了自己的表演领域,创造能力也得到较大提升。“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怀着感恩的心继续前行!
论文作者:陈洁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秋菊论文; 如弟论文; 母亲论文; 内心论文; 山花论文; 人物论文; 潮汕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