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论文_鲁婷婷

建设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论文_鲁婷婷

摘要:建设工程审计是国家审计工作的重点。对建设单位投资过程进行审计监督,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真实反映造价,以维护国家、业主、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加强管理和廉政建设,提高投资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国家审计署提出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要把“两手抓”作为审计的主要方式,把信息化作为审计的主要手段,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本文从工程审计信息化概述出发,并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审计信息化管理问题,阐述建设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方案。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审计;信息系统

建工程审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实施。构建该系统,就需要搭建了一个审计信息化平台,通过此平台一方面将诸多的审计信息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科学的管理,方便审计人员及时准确地调取、查阅、下载使用,实现了审计信息的及时有效共享,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此平台,审计人员可以及时掌握审计项目的开展情况,对工程项目进行远程监督和指导, 及时调整审计资源的分配,实现了对业务流程的实时监控,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一、工程审计信息化概述

随着电子计算机产生及其在审计和工程信息记录处理中的应用,出现了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为对象范围的电算化审计。近年来,随着基于网络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在工程项目中应用,针对单机系统的电算化审计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因此,亟需一种与之对应的审计手段,这种手段,就是本章所说的信息化审计。对工程审计信息化可以如下定义:被审计对象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工程信息管理时,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其审计目的,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企业的网络信息系统的合规性以及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生成的工程信息进行审计的工作。目前在我国,工程审计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手工审计阶段,电算化审计的应用还未成熟,而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审计还几乎是一片空白。而电算化审计是审计信息化的基础的前提。基于这一事实,在论述审计信息化的同时,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本文还包含部分电算化审计的内容。

二、建设项目工程审计信息化管理问题

1、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不全面。目前,我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只停留在网页数据的采集层面,系统资源的开发与使用相对封闭,工程审计的定额和指标体系缺乏统一规则和编码。工程审计从业人员所需综合性信息的整理与智能化数据库割裂开来,没有形成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有机结合和接轨,严重影响了工程招、投标的准确性。

2、信息发布和更新不及时。由于各地区的信息网站与智能化数据库没有有机结合,各部门和地区发布的信息都具有地方性、滞后性,不利于各地区之间综合价格信息的横向、纵向比较,不利于信息量的收集、编排,不能满足工程招、投标对材料价格采购、结算的需要。

3、工程审计管理人员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工程审计信息系统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工程审计的数据收集、加工、传输、保存、维护等功能的人机对话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 Internet 网络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编制越来越专业化和科学化,信息系统数据的输入、加工、运行、维护和使用都需要配备更加专业的计算机和工程审计复合型人员。长期以来,工程审计信息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主要是由工程审计人员来充当,重点关注工程审计知识和技能的更新,缺乏信息技术的培训,阻碍了工程审计信息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建设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方案

1、系统功能体系。建设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建设单位、审计机构、事务所协同平台,信息平台以项目立项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单位为管理对象,以项目实施审计过程为管理点,实现立项—评估—概算审计—招投标审计—项目实施动态跟踪审计—单项工程结算审计—竣工决算审计的处理流程。同时,针对每一个阶段的审计内容及性质,采取不同的工作流机制对业务管理。通过信息的共享和工作流机制的应用,提高审计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有效的促进各方的工作效率。通过审计工作业务的处理,信息平台还将构建事务所诚信库、审计资料库、审计文档库等知识库。

2、核心功能体系。①项目库。项目库是建设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库,对建设工程立项信息管理,构建工程项目全面信息的管理窗口,结合单位管理与组织用户管理,确定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其他相关单位、中介审计机构、审计负责人员等信息,并对实体项目过程进展情况动态跟踪和汇总。②过程审计管理体系。过程审计管理体系对建设工作审计全过程业务流程管理,对概算、结算、决算审计工作实现提交送审材料—委托中介机构审计—复审—出具审计报告的处理流程;对招投标阶段审计工作实现标底复核—最高限价控制—中标价复核的处理流程;对审计报告实现报告提交—送达—反馈—执行的处理流程;对合同额审计实现会签流程等。③审计资料库。审计资料库的构建来源于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业务信息的自动归集和分类,形成具有查找和指导意义的资料库。包括以立项为主线、以项目为单位,对审计工作全过程成果及文档进行动态管理、对审计制度性文件进行管理、对审计工程造价定额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统计、对经济指标信息进行管理和归档。④流程管理体系。流程管理体系针对各阶段的审计工作,可灵活定义多种审计流程,在实际业务开始时,可选择适用流程;各流程步骤可设置基本模板且可根据实际业务状况进行调整。审计业务流程的网上处理,各步骤审批意见处理结果、后续工作计划均一目了然,并按国家规定的审计报告格式,自动生成审计报告征询稿和正式审计报告以及过程中其他相关文件、报告,在线打印,节约了大量编制审计报告的时间,将审计报告编制人员从繁重的文字工作中解脱出来。⑤信用评价库。“信用评价库”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建立与之相关的各单位管理功能,实现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中介审计机构的个人及单位诚信管理。一方面根据核减率实现对施工单位承担审计费用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对单位及个人的准入提供依据。

四、建设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架构条件

1、网络条件。为了提高协同工作能力,也为了解决由于地域和人员分布所带来的管理困难,在网络的架构方式上既要满足审计机关内部管理人员的使用,又要满足远程管理人员以及移动人员的使用。系统用户按接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审计机关内部管理人员,采用局域网连接方式接入使用;另一类为远程管理人员和移动人员等,以远程登陆的方式接入使用。远程登陆既可以通过Internet 远程访问或者VPN(虚拟专用网)方式实现。

2、硬件、软件条件。客户端:操作系统windows、内存512M、IE6 浏览器以上。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内存4G、IE6 浏览器以上。审计工作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用户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极为重要,操作人员应具备基础的电脑常用软件操作能力,能管理好自己的口令和密码,能掌握输入信息、上传文件、信息检索等基本操作。

建设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在构建完成和初步使用过程中,应根据使用情况和每年审计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功能,以适应我国建设工程的审计工作,为国家审计事业贡献辅助力量。

参考文献:

[1]张蔚.工程委托审计信息交互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及框架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8).

[2]史成刚.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杨明亮,张勤.高校基建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2(1).

论文作者:鲁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建设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论文_鲁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