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信息组织复杂性:价值评估系统_组织管理论文

基于Web信息组织的复杂性:价值评价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复杂性论文,评价体系论文,价值论文,组织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06)02-0006-10

CLC number:G203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003-6938(2006)02-0006-10

1 前言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与Internet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形成,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人类生活着的世界随着信息海洋的漫溢一天天地变换着,诸如数字鸿沟、数字生存、数字城市等新名词层出不穷。21世纪的今天,信息意味着权利、机遇和发展,拥有信息量的多少已经成为区分信息穷人与富人的标准。另一方面,随着信息量的剧增,正如出现的信息无序与失控,已有的研究表明导致信息生态的失衡,更不用说信息与信息组织本身存在的有利与不利之间,人类对其如何的权衡。[1] 信息组织中的信息是指把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相关的客体中的有用的信息因子和与基于Web信息的组织关联的知识表示出来,以便人们识别、分析、提取和预测并使得信息组织运营、利用整体最优化。在信息社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基于价值的信息组织就是要在信息获取和信息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挖掘,对信息组织的核心驱动要素——信息,进行精简、提取,发现隐含在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中的有用知识单元并对其进行集合组织而给组织管理者提供预测的过程(即是信息组织的优化组织过程)。这样的组织是现代信息组织管理的基础内容。组织的方法多种多样。依信息组织管理的内部结构特征,可分为信息因子组织方法和信息关联组织方法;依信息的不同组织形态,可分为主观信息组织方法和客观信息组织方法;依信息组织的语言学原理,可分为语法组织方法、语义组织方法和语用组织方法,[2] 等等。随着Internet的发展,针对信息组织和信息管理的多种智能技术和软件技术,如数据仓库(Date Warehome)、组(或群)件(GroupWare)、知识挖掘(Knowledge Mining)、信息发现(Information Discovery)、数据融合(Data Fusion)、推送技术(Push)、智能搜索(Intelligent Search)等层出不穷,这一切使得走近我们这么短时间的Internet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过去10多年的发展已经显示了信息组织管理中利用信息的成功性,我们必须承认要达到这点不是容易的事情。事实上,信息资源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的战略性资源。但当我们承认对信息的发现和利用毫无目标可言时,我们必须要慎查信息在近10多年的信息组织管理理论中所处的决定性地位,即对于信息组织管理来说成功与否、信息所体现的作用是哪些以及为什么如此行动等。如果我们改变自己的理念并通过新的思维方式正视信息在信息组织管理中的真实面貌,我们就可以得到本质的答案。在纸介质文化传统的时代里,信息被作为世界主要的组织管理定量化分析的主体,并以此作为揭示、预测或分析组织现象一定的依据。在这节里我们试图将其进行分离解释,这实际是人类习惯了的做法。但是关于部分相对于整体的分析将给出问题部分的答案。

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触及的只是局部的感知,因此每个人的感受只是部分的答案,四人合一感知也许能反映大象的自然整体特性。同样的观点适合于对于信息组织管理中利用信息的局部或整体的真实面目的揭示。复杂性理论往往不能解释个别系统的行为,而是通过对系统组分的研究来得到认知整体,在多数自然系统里组分表示人们认知的特征集,就如信息组织管理中的信息及其所有过程的特征。一个复杂系统有很多影响其行为的自然准则,系统的错综复杂甚至涉及其扰动环境因素。人们不能控制所有这些准则,但在已出现的文献里人们至少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引导,正如谁也没有料想Internet给世界带来如此大的影响,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及规范等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迈进。这就是本文对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提出价值管理(评价体系)的出发点。[3]

2 信息在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中的复杂性

在这节里,我们用复杂性理论阐述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首先,比较一下表1中用传统方法描述和复杂性理论描述的复杂系统相关的特征。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将混沌理论应用到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中。混沌理论试图明确系统的混沌与序的关联。按照此设想我们有可能探询系统的各个方向,如从有序到混沌,或者从混沌去追求有序。

传统方法

复杂性理论方法

线性性:利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模型可能预测任何系统未来状态或行

非线性性:因果关系并不成比例模型,未来是不确定的,系统反映的

为。 是不可预测,演变不是连续性的发生,而出现突变。

简约方法:视部分的和为整体。 分形方法:复杂性整体由在不同标度上的具简单特征的n重分形个

体相互作用构成。

可控性:混沌与混乱是同义的,系统的可控性是核心。 混沌性:混沌与有序存在密切关联,在系统的动态内涵下相互导向;

人们不要试图避免混沌,而正是利用其吸引子自组织系统。

一致性:系统不会突然变迁,即使如此,也是因为某问题存在而失去 突变性:一丝微小的影响将会导致系统突然甚至剧烈变迁。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逻辑观:一个因素可能不属于一因素集及模糊逻辑观:因素与因素集之间不仅存在关联性,甚至存在量化演

其补。意味着因素集不全或总有其它因素未考虑到。

变的内涵。

信息单元:不可整合的,滞后的,甚至利用价值还不如主观决策。

信息集成:适时的信息可以整合到系统的全部决策中。

表1 传统方法与复杂系统描述的相关特征

在有些情况下,存在有序——混沌,系统转换阶段是从振动、循环到扰动再到混沌,直至到自组织。反之,混沌—有序的分析,却利用了被称作吸引子的一种因子。非形式上理解,相空间中满足以下3个条件的点的集合(可能包括一个点或有限多个点或无限多个点),称为动态系统的吸引子(attractor)。吸引子有下列特征:终极性(吸引子代表系统演化行为要达到的终极状态,处于非吸引子态的系统“不安于现状”,力求离之远去,处于吸引子态的系统“安于现状”,不再具有力图改变这种状态的动力)。稳定性(吸引子态是系统自身质的规定性的体现,具有抵制干扰、保持自身特性的能力,具有稳定性)。吸引性(作为吸引子态的状态集合对于周围的其他状态或轨道具有吸引性,只要系统尚未到达吸引子态,现实状态与吸引子态之间必定存在非零的、指向吸引子的牵引力,牵引着系统向吸引子态运动。这种现象形式上如吸收了系统的最终有序状态。奇怪吸引子的重要性正是混沌,表面看来不可预见的因素,而能够决定某种特征的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奇怪吸引子有两方面特性:(1)它是确定的,因为它定义了系统的行为。从数学观点看,吸引子正是系统的极限。极限作用意味系统趋于确定,而并非其自身的确定性;(2)是混沌的,因为这样的行为是不可预见的,不可能明确系统的极限运动至何方。上面的阐述显然是相对的,可以用图1描述混沌系统的几何状态。

混沌系统的几何状态阴影部分表示系统在每一方向能获取的极限概率,表明奇怪吸引子的决定状态及分布。对于混沌的系统人们能明确系统在任何时刻和任何地方发现这样的内部区域的存在性。该区域表现可接受的价值集并被系统集成,但是其不能够被精确地预测,在区域内部,系统的位置无时不在,而正是表示某类吸引子的形式,这隐含一定的导向性模式,而非引导其自身。最重要的情形应当引起注意:引导系统行为的奇怪吸引子的出现是区别于混沌和随机性的现象。随机性是全然不可预测的,而混沌情形是将来行为可能被近似预测的。

3 信息组织中的混沌

混沌在数学上简明的描述是系统若出现周期3,则乱七八糟。其表示自然现象的变换特征,即在扰动环境下用来描述不确定的以及混沌的行为。即使在这样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里,自然或系统依旧是自组织的,就如其在追随某种“流”。实际这样的流是存在的并由复杂性所体现。为了解系统的整体性能,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分析系统与其周边环境关系(外部关系)而非局部与整体关系。自组织完整的定义来自普里高津,他把自组织定义为具有耗散结构、具有自催化和定向涨落机制的开放式系统在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全局有序现象,如生命现象、热对流现象等。自组织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问题结构组成的不明确性,结构的形成是系统在对环境信息的不断的能量转换中自发生成的;结构变化没有明确的方向,其知识的积累完全取决于所处的环境信息中存在的规律性;它强调大量个体的协调作用,是一个高度自主协同的过程,它通过大量的局部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全局的整体效应。如果自组织关于总的自然现象表示着某种价值、成功或绩效,我们必须考虑也有可能利用这样的准则到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的混沌中去。否则我们必须追问人类凭借什么这么久控制着自然。一种似乎可能的理由是人类自身的感情,即人是自然理性的人。只有当人们能够控制形势且预测未来时会感受安全和稳定,尽管未知的事情会带来不愉快或神秘。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中,正如人类虽然喜欢来自Internet检索到的各种有价值信息,但对很多无用的信息也不知所措。信息组织中的不确定性、信息引发的不愉快心境、不安全感和无可奈何是经常性现象。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控制信息意味着安全与权利;人们一旦不能控制这样的情形意味着无奈和无价值。这样的解释在过去数年里被社会学家阐述为为什么人类有抗拒变迁的心理。遗憾的是,由于在这样混沌的边界里,信息展现的巨大的创新力作用,也许无法被控制,但恰恰因为自组织的因子(即组织价值)作用才会被确定。

综合上述所讨论的,世界的一切扰动环境如同一条准则,并非一个例外,正如来自Internet的信息的不断漫溢,甚至有时候有些信息伤害了人类,但我们依旧发觉其充满无穷的魅力。因此,最好的方式是面对基于Web信息的混沌行为并努力控制之,并且寻求对其特征(包括其自然特性)的理解。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中信息的混沌不能够控制,但是我们能够引导其行为因素的方向,称其为价值,正如Internet给予我们的是财富,而绝非灾难。

4 信息组织中的扰动环境

作为在扰动环境下运行的基于Web信息的组织,扰动的概念需要新的解释。在物理学里,扰动是发生在流体中的剧烈运动,其中的流表现出时空中的某些随机变量。这样的描述准确地同样适合扰动的经济、政治和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环境,信息组织在信息驱动下不断成长和繁荣。在信息社会里,扰动被等同于难以预期的变化、不确定性、失控、抑郁和焦虑、复杂的决策、团体间的依赖性、高性能要求、混乱、崩溃、非人化的、精神混乱者等。复杂性理论方法认为一旦组织的对象是全体成员,它就不能被看成是该扰动的分离孤立部分,从基于Web信息的组织中的信息来说,信息充斥着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的每个环境、环节,重视信息组织独立环节信息而非整体共享信息的做法难以赢得有效的信息组织管理,Dell的成功已充分证明了这点。这就表明社会成员构成的组织不是确定性的规章制度的产物,而是由混沌动力学系统构成的,并应通过整合的价值(评价体系)来确定。

信息组织的管理者的挑战来自于知道如何利用信息共享引导这样的混沌动力学系统完成其需要达到的目标。重申一点的是混沌通过奇怪吸引子的出现进行自组织,该奇怪吸引子担负吸收混沌在自组织以前的最终状态,最终状态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自组织的混沌过程;这也相当于信息组织中信息交换与共享达到一定的高峰点,也是系统(或者组织)创造、创新和发展的最终位置。很显然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者需要寻求高峰点的途径,可以用定义价值集(评价体系)表示奇怪吸引子的方法去得到。在处理人类适应扰动环境的过程中,传统的信息组织管理方法无法让人们产生可信的依赖感。无论是通过指令性管理还是目标管理都不能协调地处理如今不得不面对的不断变换的信息而追求的共享信息的管理哲学思想,忽视信息组织中信息、非共享地对待信息以及不顾及信息在信息组织众多环节中的扭曲及不对称结果必然无助于信息组织在扰动环境中的运营。

要成功地应对系统的复杂性、扰动、混沌,就意味着要融合把握不断变化的过程,正如基于Web信息的组织不仅因为Internet的发展而变化,而且受到不断发展的、不确定的环境影响。基于Web信息管理的组织的变迁隐含着要不断适应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变化,这直接影响着该组织的自身成长。正是这样,需要我们持续创新的理念与工具的人性化。具体地说,在扰动环境下,基于Web信息的组织要适应并利用不断漫溢的信息并遵照下列方向前进:共享信息以达到共同目标和共同准则;产生信任以应对信息及信息组织中的其它不确定性;尽可能减少扭曲及不对称的信息;利用柔性处理信息组织中的问题;当然也不可忽略政治背景、经济条件及法规的影响;探究混沌的状态以不断提高创造力和创新力,诸如共享信息及跟踪信息技术发展;因为信息具有复杂性,尽量简化基于Web信息组织管理结构和准则;激励参与和协作,树立诚信;树立社会和经济责任感;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协作关系;在道德与情感方面实现个人的完善,因为基于Web信息的组织已毫不含糊地融入全球一体化中,其组织与共享的信息也立足于国际法律道德的关系中。

综合上述可见,基于Web信息的组织要适应扰动环境意味着每天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环境里都可能涉及一套新的价值标准(评价体系)。共同的价值标准充当了处理基于Web信息组织的混乱的角色,共享信息价值逐渐被确定为原则,可持续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实际的基于Web信息管理的准绳。

5 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中的结构、目标

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吸收所有的复杂性,这些复杂性来自于适应信息不断变化的各个层面及不同环节。存在5个在信息社会的信息组织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且相互联系的趋势。即:

(1)需求以质量和用户为导向。为了应对需求不断增加的市场竞争,上世纪80年代末的工业生产与服务模式,追求标准化大量生产,如今已经被逐渐淘汰。如今要使产品有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地在生产过程中注入信息及服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使得用户满意产品的价值。产品必须独具个性化与人性化,以满足不同用户和不同环境的需求,为适应全球不同的但有各类期望特征的消费群,市场重新进行分隔,商业模式重新建立而最终得到一个新极限点。当然,组织中信息具有的复杂性需要管理者针对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不断调整产品的品种,变革服务模式,相比标准化时代的用户只在乎购买,市场竞争少,如今的处境要复杂得多,Internet与信息的共享一方面导致不确定性的增加,另一方面促使用户、企业、世界之间的距离不断在缩短,个性化要求逐步提高。在过去文献里关注的早期信息组织管理以质量导向与用户导向的需求作为第一适应过程是卓有成效的,可以认为在未来岁月里对质量的高要求和以用户为导向的策略不再是惟一的竞争优势,因为这些只是在国际化市场上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2)众多知识信息和各种技术的集成。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包括了管理理论、经济理论、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信号与密码科学、社会学、包装、运输及目录学等。今天的信息社会,人们已经用世界统一的目录控制取代了对传统文化的利用和保存方式,信息已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那就是Dublin Core,诸如自动分类、关键词索引技术、推技术、知识发现、智能搜索、知识挖掘等,这些都基于Internet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ERP、SAP已在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中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技术作用。电子实现(eFulfillment)、电子情报(eIntelligence)、电子化采办(eProcurement)、电子集市(eMarketplace)、电子化支付(ePayment)、电子指令(eRequisitioning)、电子拍卖(eAuctioning)、电子采购(eBuying)、电子合同(eContracting)、电子化制造(eManufacturing)等不断涌现,没有Internet及信息共享去实现,这些都是望洋兴叹。[6]

(3)需要职业化的自主性和责任感。随着新技术与Internet的发展,诸如机器人、过程自动化、数字通讯等层出不穷,需求的导向以及质量导向的要求和用户个性化的要求在不断增加,导致职业知识与技能要求不断提高,这已经成为信息组织中商品和服务集成的组成部分。即必须提高职业化水平和提高雇员的创造力,从而促进雇员期望与能力的增加,使他们逐渐成长为有各自技能的成熟的个体,这些自治、柔性、有信息素养、忠诚于组织的员工能够明白他们的价值并将其价值转化为创造性的行动。无自主性的专业人员在基于Web信息组织里不是名副其实的专业人员。

(4)要有随机应变的领导者而非至高无上的老板。上述观点告诉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平易近人的领导机制以保证对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的正确计划、管理。因为信息及其复杂性要求领导者的行为应以吸引子为方向而非仅仅以指令与目标进行管理,同时也预示了员工从命令服从型向专业自主型员工的演变。尽管很多人以夸大的说法来解释领导的概念,但人们不应该失去对“领导就是服务”本质的洞察力。所谓基于Web信息组织管理者能力包括了激励他人的能力、明晰的洞察能力、凝聚专业队伍的能力、信息分析与发现能力和正确引导能力等。

(5)需要更灵活的、扁平的组织结构。传统的、僵硬的官僚体制等级繁多且严密,由此造成的低效管理使得那些在扰动环境下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信息组织管理者再也不能忍受。人们广泛认可这样的观点:在信息时代,减少组织结构等级、增强组织的适应性、提升组织效率柔性这几点间有密切的关系。今天,几乎无人会怀疑组织需要扁平结构,且需要建立发展有效率的团队和协作联盟并通过共享信息促成该联盟的壮大和发展。历史上,上述阐述的论点及其带来的持续影响解释了信息组织管理哲学的演化:从20世纪初的指令性管理(MBI)到20世纪中叶的目标管理(MBO),再到21世纪今天的价值管理(MBV),图2列出了这些演化过程。

在20世纪初,由于流水线生产的需要,指令性管理应运而生,在那样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各自独立运营的管理目标就是通过理性和约束使产品生产量最大化,管理就在于经理命令并让员工服从。但是,不可避免地(如在焦急情形下)命令及准则有时无法慎重考虑就被执行,信息扭曲及不对称难以纠正。但是,在信息社会里,这样对员工进行明确激励的、简单的、僵硬的方法已经不能适用于扰动环境和不可预测的形势。[7]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开始萌芽,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维持其资源边际利润最大化,但是该目标太单纯了,随着信息管理的演化,通过合理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组织目标被不断细分,组织成员均拥有了自己的目标。这就是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其作为一种管理工具侧重于以理性行为和提高生产率为动机,基于人们心理上的成功和目标设定原理以及一定的信息驱动。尽管目标管理相对于指令性管理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目标管理经常未能实现其设定的功能,即理性化与激励创新的行为,恰恰也正是没有考虑到前面我们提及的心理成功因素和目标设定理论。目标管理存在一个基本缺陷,即它是以全局管理的概念为基础,而事实上它最多等同于那些设计用于响应深层次、直接触及利害关系的管理工具,例如需要强调组织里员工日复一日的工作的业绩,这样会忽视了人性的因素,再如易于忽视信息的价值及其复杂性,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等。换句话说,成为为了目标而目标,没有考虑到目标与人的信仰、信息及价值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利用价值(评价体系)手段并不意味着忘却目标。共享信息与价值是促使机械的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基于Web信息组织管理成功的典型范例。作为直接处理组织价值或者吸引子的工具,价值管理(评价体系)是以共同发展为基础和导向的信息组织管理来重新设计目标,因此有助于领导者调整和引导组织的战略变化,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环境信息的不断变化,同时也减少内部的压力。价值管理的功能在于吸取组织与信息的复杂性,这样的复杂性来自于组织、信息及技术自身的不断变革创新,且信息组织的价值管理通过信息评价、共同参与和领导的指导达到组织未来协同目标的战略行动,为管理者提供了广阔的视野,这就是吸引子,也成为成功的信息组织管理者追寻的准则。

(6)非线性与非随机变化的未来特征。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的自组织不是以线性及连续的形式发展,在这样的系统里会出现非线性及跃迁。信息表现的非线性变化迫使信息组织在不断追随其变化的同时不断调整其管理价值。组织管理表明一家公司试图以确定的方式方法控制其运营而不顾及整条信息组织链的变化往往招致失败,就如封闭式图书馆的管理在今天一定是失败的。信息组织及其不确定性能使得系统未来越来越不可预测,例如用户的一些不安可以放大到使处于信息组织下游的公司发生振荡反应,这也是“蝴蝶效应”的成因,如果基于Web信息组织的信息不对称增大甚至共享被忽略,蝴蝶效应将再度放大。非线性与非随机变化的特征需要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者增强对变化着的信息的适应能力并充分互动共享,以共同的价值来实现自发控制并达到有序化。

综合上述对这些管理方法的解释表明了在扰动环境里,指令性管理与目标管理都不能保证组织的成功。基于Web信息组织处于一个扰动的社会系统里,其自组织能力直接来源于内部成员在信息环境下可以自主构建一套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三个方面的区别见表2。

表2 不同评价体系下的表现

MBIMBOMBV

应用较为成功的范例紧急性事件或例行线路 适当的复杂性;相对标准化的产品 需要在复杂性情形下不断创新

组织成员的专业化水平 指导为基本(强调运作管理) 适度的专业化(强调对雇员的管 高度专业化(专业化管理)

理)

领导类型 传统型资源分配型 转换型(价值塑造者)

消费者形象用户—购买者 用户—消费者自主选择需求和判断的消费者

市场产品类型 垄断、标准化 分割型 多变的和动态的

管理组织结构类型 多层次的金字塔型 少层次的金字塔型网络化、功能联盟式的、项目集成

式的团队结构

对模糊形势的忍耐程度 低中 高

自主性与责任感低中 高

环境的稳定性 稳定 中等变化程度的稳定 极端动态和高度变化的

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工业 资本主义后工业 后资本主义

可控性哲学上下分明的控制和监督 专业化的绩效控制和激励 鼓励各个个体的自我控制

组织目标 持续性生产最优化结果 过程的不断改进与发展

战略视野达到程度 短期 中期长期

基本的适应环境价值量化生产、忠诚、一致性、守纪 理性、激励、效率、结果度量 鼓励参与、终生学习、创造力、共

同的诚信、乐意于工作

信息利用程度 孤立的、辅助的部分整合的、参考的 全面集成的、共享的

信息组织特征 独立的、追求自我的价值有一定联系的、多个体的价值 整体的、全局的、价值共享

6 信息组织中的价值

从发达国家成功的企业看,接受共享信息的组织管理及其创造力的理念并依此逐步积累形成的价值观是引导企业成功(或者失败)的关键因素。价值(评价体系)就如同吸引子一样,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和工作并指导人们达到预期的结果,Dell依据用户需求订单进行生产的成功模式正是这个时代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的典范。价值(评价体系)也如同奇怪吸引子,两者都共同引导系统达到最后目的。关键问题是在组织内如何构建价值(评价体系)。

价值可以被分成两类:最终的和工具式的。最终价值(评价)可以解释为存在着的目标及其实现,或者问题的最终答案:“在已有信息环境里,你或你的组织在未来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答案可能是共同任务所体现的经济利益、产品的服务与质量、用户与员工的满意度、个人价值的实现、幸福观等方面的综合体。为实现最终价值(看作确定的评价体系),实际上有必要阐明用以实现未来目标的整套评价指标。在图3中,工具式价值被分为两类:道德价值和能力价值。道德价值表示人们的行为特征,表明了最终价值的公正性或信誉,往往包括同一信息发展与不同信息下的渗透,因为今天的信息组织及全球一体化的不同道德法律背景及其不同民族文化信息密切相关。通常道德价值与社会机制密切相关,诸如信仰、诚实、正直、真诚、真挚等,基于Web信息组织中涉及到的不同民族文化信息只有在融合和共享中才有实际的价值。能力评价更侧重于个性化,其与个人的素质、知识和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包括实现最终价值必要的条件和面对竞争对手时展现的才能,基于Web信息组织强势方的信息价值起着先导作用,从个体而言当然包括创造力、忍耐力、柔性、有序性、智慧和健康的体魄等。

图3也表示了价值、管理和混沌理论之间的关系。假定最终价值(评价体系)充当吸引子的角色,他们也就确定了组织的最终状态;工具式价值是系统的内部价值,它们诱导或组织混沌系统达到自管理和自组织状态。另外,不断变化和具有适应性的生命周期的价值判断标准:能力评价是以控制为导向的还是以发展为导向的。依据两者的权衡形成组织演变的扩张与收缩。效率、纪律、责任和适时是控制为导向价值的范例,而信誉、自由、创造力及共享信息是以发展为导向的范例。从上述讨论可见一个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中的信息固有的混沌属性不应该是被控制约束,因为它不断地激发着信息组织的创造力,更不用说通过吸引子的存在能够自组织,这也许是信息的本质的特点,反映基于Web信息的组织中的信息共享的意义,更何况信息本身具有的很多内在的定量特性往往给信息组织提供很多光辉的答案(准确的预测和正确的战略制定),它们对信息组织管理必不可少,且不能陷入混乱,否则信息组织的发展将受到威胁。所以,从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来说需要探寻一种准则使两种价值体系以平衡的方式共存。以发展为导向的评价(价值)体系本质上为我们的行动创造了新的机遇。诸如包含自学习、自适应性、个性化、自组织、柔性等。另一方面,以控制为导向的评价(价值)体系维系并集成组织内各种各样的子系统。因此,两个评价体系一同引导着下列行动:集成化、规划、命令、确定性、服从等。在自然事物和信息的生命周期内,成功的信息组织管理者需要在发展状况(创造与扩张)和控制状态(巩固)之间进行交替,正如物理学中,处于流体的混沌状态下,平衡不是通过保持流体的静态来维持,而是通过围绕着中心点附近的振动作用来实现的。同样的理由,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者应该考虑利用集成的评价(价值)体系(以控制为导向和以发展为导向)以得到在经济上和社会环境下都可以接受的积极成果。

7 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中的变革

综合上述讨论,我们已经明晰了应用于信息组织管理中的各种因素和关键概念。首先,我们认为基于Web信息组织及其信息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因此他们具有耗散的、开放的又协同的结构。这即意味着他们会不断适应周边环境的变化,从环境中(通过多种形式)获取能量并与自身能量产生反应,基于Web信息组织不仅要吸收世界的多元化信息,而且共享信息并促进信息组织发展。另外一点,21世纪的环境是扰动的,无法利用传统的管理工具来把握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及其信息价值。在这样混沌的动态系统里体现一种流通模式,信息在不同的水平上和深度上持续地出现和变化着。[8] 适应变化(包括信息变化)产生的改变不仅让我们在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中确立了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新规则,且定义了新的政策上的内在交互规则,例如员工自治、信息共享范围扩大。

表3表明了关于复杂性微观与宏观变化之间的主要差别。在第1种情况下是平稳而逐渐地发生变化,真正的适应性可以用“形态”变化来标记环境对信息组织的需求,反映在信息组织者共享信息为目标的协调;在另一情形下,变化是变速的,并显示跳跃性。只有当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者在信息的扰动环境下按照新的价值(评价体系)建立时,宏观变化才能发生。让我们从纵向或从时间方向上考虑该过程。一个基于Web信息组织有一结构X且暂时意识到微观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随着环境及信息不断变化,在信息组织内不断增加的需要适应性地导致的复杂性直至其到达某一临界点,此时就要确定新的价值(评价体系),因为系统面临改革和自身的重构。该变化是突然发生的,而非平滑过渡,和突变过程相比较,此时变化解释为结构的不连续跃迁过程,但其依旧要维持着结构的稳定性,这样的例子在今天的信息组织管理中已经是经常性行为,10多年来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结构的不断调整已验证了这个事实。上述观点的重要性在于认为变化是保持着组织一致性的因素,通过重建基本价值(评价体系)来实现这个目的。图4表明了信息在信息组织内关于微观与宏观变化的动态性。当信息通过临界点时,就如信息技术和方法的变换,因为新的价值(评价体系)被信息组织成员所接受,也正是这些驱动了信息组织的内部变化过程,如有的企业发觉这样的理论:引进一套先进的信息系统等于引进一套良好的管理模式。

表3 适应性变化与变革性变化的表现

生存与发展导向信息变化水平

适应性变化(微观上)经济导向:竞争的相互作用以期达到与竞争相关的环境资信息变化来自于市场环境新的相互作用:同步的技

源是核心,利用信息或共享信息并非主要的。 术和技术结构的发展是其根源

变革性变化(宏观上)转型产品导向:利用信息不断改变管理和组织结构促使新信息本质价值要求构建与基于Web信息组织一致

的生命周期生成的共享信息

于是相同的信息组织在跃迁中得到提升并进入更高层次。在此过程中价值(评价体系)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向最终状态发展成为信息组织新的管理者;作为最终状态本身,或该混沌行为的吸引子,在临界点时刻,价值(评价体系)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因为如果管理者无法利用信息组织各种驱动要素重组该系统,系统就会陷入不同的行为模式里。如果该行为是非线性的,结果可能会与期望的大相径庭。处在21世纪信息环境下,合格的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者应该通过价值(评价体系)来有效地运营组织。实际上,在基于Web信息组织和信息的扰动环境下管理变迁的理念是指在战略框架内进行资源合理的配置,其勾画了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的今天与未来远景间的沟壑,在信息组织面对不断变化着信息的混沌和需要改变信息组织结构的同时,全面实现信息共享并形成共同的价值体系来达到信息组织向新的结构转型。

全球一体化经济和信息环境的扰动、由技术创新带来的令人眩目的跃迁、政治不稳定造成的麻烦、科技发展的快速、信息组织中信息的扭曲,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引起我们无法清晰进行信息组织规划的原因。例如,微软作为信息产业的长期统治者,当被美国政府的反托拉斯法控告时,几乎面临着崩溃的危险境地;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不可回避地与美英联军占领伊拉克有重要关系;台湾政治人物的政治宣言的不稳定信息给台湾经济带来的波动让人们触目惊心。近百年以来,一个运营良好的信息组织的标志在于系统化、有规则、有序和确保信息的共享,这些组织都要为既定目标服务并实现自身利润或绩效最大化。最典型的例子是大规模的任务组织—军事组织。有些人或许认为世界的信息虽广泛蔓延而可利用的却不多,但是逐渐地,人们也意识到传统型的军事准则不再导向精确的预测结论,正如高科技公司一样,正是基于不断追踪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组织各环节(如Ohio联盟)共享信息等基础上,实现其利润的稳步增长。

尽管信息和基于Web信息组织已是一老问题,有些模糊不清的问题依旧未解决。例如:信息组织质量与信息有什么关系?什么是指令性管理与目标管理的量化描述?什么是信息组织的信息源概念及其度量?什么是信息生态的内涵及其度量?信息组织管理与信息组织有什么关系?信息组织、信息管理与社会组织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信息、物质与能量的关系是什么,他们在信息组织中的作用是什么?信息、物质与精神的联系是什么,他们在信息组织管理中的价值如何体现?信息组织系统的特征表现如何(诸如稳定性、混沌、周期性)?信息组织中信息结构的动态模型和理论是什么?如何利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探讨优化基于Web信息的组织管理中信息传播与扩散的熵?显然,这些问题依旧令人困惑,但是它们将激励基于Web信息组织的研究与探讨继续其已经开始的旅程并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

标签:;  ;  ;  ;  ;  ;  ;  ;  

基于Web的信息组织复杂性:价值评估系统_组织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