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立科研机构绩效评价体系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韩国论文,科研机构论文,绩效论文,评价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323.126
在韩国的现代化过程中,科技立国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国家科研管理的进程上看,韩国政府在推进科技立国的政策和相关科研管理制度上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方式,采用了企业管理的很多办法和措施,经历了多次的改革和反复。韩国在对国立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方面采取了有别于西方国家的绩效评价制度,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一、韩国政府科研机构绩效评价体系
韩国国立科研机构是指那些在国家的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但不适合大学或企业研究机构承担和履行科研任务的机构,只有政府在认定其重要性之后,这些机构才有可能投入研究。①
在韩国,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科研机构与大学、企业共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政府研究开发事业中最主要的创新主体。政府科研机构评价体系中的科研机构分别隶属于教育科技部、防卫卫生厅和科技界三大研究会,每年都会接受下属部委和研究会的绩效评价,其中以科技界三大研究会对下属科研机构的评价最具代表性(见图1)。
科技界三大研究会包括基础技术研究会、产业技术研究会和公共技术研究会(见表1)。
1999年,韩国国家研究会确立了运转体系,此后,科技界三大研究会为确立下属机构评价体系,共同委托韩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院(STEPI)开发出一套研究会对下属研究机构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施行绩效评价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其政策经历了多次的调整和反复。
1.评价组织及人员构成
韩国政府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由三大研究会成立绩效评价组来进行。
图1 韩国国家研究开发事业评价体系
1999年的绩效评价组由综合评价小组、组织经营评价小组和6个研发评价小组共同组成。其中,综合评价小组负责对各研究机构年度综合事务和政策落实方面的评价;组织经营评价小组评价研究机构的运营情况和内部管理情况;研发评价小组根据不同研究机构的技术领域分为6个小组,分别对各下属机构进行评价。2002年,为确保绩效评价的统一,加强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可比性,三大研究会将绩效评价组重新整合为机构运营评价小组、研究计划管理评价小组、研究成果及运用评价小组,通过统一的指标体系对各研究机构进行评价。这一模式后来很快就被否定。由于统一设置的指标很难反映不同研究领域的经营特点,研究会于2003年再次将研发评价小组分为4个小组,根据不同机构的研究特点进行分类评价。
绩效评价组的人员每年由来自企业、大学和各研究机构的专家组成。1999~2003年间,机构评价中的评价人员共动用了114人。目前,韩国国内强调市场导向型的创新战略,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的界限趋于模糊,在此大环境下,韩国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在未来几年,来自大学的评价人员会逐渐减少,来自企业的评价人员比重将会持续上升(见表2)。
2.评价周期
1999年,研究会规定对下属科研机构进行三年为周期的绩效评价。即评价周期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实施各下属机构的自评,研究会进行书面报告评价和现场调查的形式进行确认,到第三年进行综合评价。
2000年,研究会以促进研究机构的创新能力,提升机构管理水平为目标,将评价周期调整为每年进行综合评价,加强了对各下属科研机构的控制。通过三年的实施,虽然研究会对下属机构形成了有效的控制,但由于每年进行评价,又使各机构负责人陷入到疲于应付的尴尬局面。
2003年,为减轻各机构的迎评负担,研究会将评价周期从每年评价调整为隔年评价,通过在中间年份的2003年进行书面报告评价以求精简。但从实际执行效果来看,这一调整仅仅是省略了现场评价,由于研究会还要求各机构发布研究成果,机构负责人必须向评价小组答疑说明,因此减轻各机构的迎评负担,缩减评价流程的初衷也并未实现。
3.评价维度及指标
1999年的机构绩效评价由5维度、15大类的32个评价指标构成。2000年,研究会将绩效评价区分为研究事业和机构运营领域,调整为4维度、11大类的30个评价指标,对其中三个指标引入了目标管理评价方式,即研究会与各机构在前期对该项指标的目标值达成共识,并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
2001年,研究会将指标重新调整为11大类25个评价指标,并将目标管理评价指标扩大为7项。2002年调整了部分评价指标,修订为23项,并终止了目标管理评价方式。2003年取消了研究事业和机构运营领域的区分,调整为5大类11个评价指标,如此频繁的改动与上面提到的评价组织的频繁调整密切相关。评价指标的频繁变动表明,研究会在对下属机构的绩效评价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定位与思路。
评价焦点的不断变化,对下属机构的迎评工作也造成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2001年,在制订的评价维度及指标已经指明发展方向的情况下,2003年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全面调整,结果给下属机构的迎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混淆和困难。
4.评价流程
对政府科研机构的评价一般通过评价计划确立、下属机构自评、绩效评价组资料讨论及现场评价、评价报告制作等程序来进行。
作为机构评价一环的现场评价在1999年是两天之内进行的,而到2000年改为一天完成。一天的时间并不足以了解和评价机构一年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在现场评价不能充分进行的情况下,评价小组成员往往会带着先入为主的意见判断整体绩效。2003年,研究会虽期望通过隔年评价来减轻研究机构的负担,但是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还会要求召开机构绩效成果答疑说明会,因此也没有达到减轻被评机构负担的目的。
5.评价结果的运用
韩国政府对评价结果的运用以相关法规和评价制度为依据。从法律法规上来看,政府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结果可成为解散科研机构② 或解聘和续聘研究机构负责人的重要依据。③ 同时,绩效评价结果还是各机构年度预算调整、人员劳务费用预算编制、政策研究费用分配、机构负责人年薪确定的参考依据。在韩国,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已经通过法规和制度确立下来,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运用。
另外,对绩效评价结果还会在研究会确立和调整下属科研机构发展方向,确定各项支持政策,改善研究和经营管理体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基础技术研究会在每年完成各下属机构评价后,要求下属机构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后续改进计划,下一年对前一年度绩效评价的改善措施进行再评价,使绩效评价结果得到了全面运用。
二、韩国国立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特点分析
1.绩效评价推进与调整的激进性
纵观韩国国立科研机构评价的历史沿革,我们看到其最大的特点是绩效评价制度推进与调整的激进性。近年来,韩国每一届政府都会提出所侧重的科技发展目标和战略,这就直接导致国家科技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导致韩国国立科研机构绩效评价在评价组织、评价指标、评价周期等方面都经历了多次的调整和反复,变革非常激进。这种激进的变革是彻底的。
2.评价组织人员来源的多元化
从韩国科研机构评价组的人员构成来看,绩效评价组人员由来自韩国产、学、研,即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三方人员来共同组成。
由于三方人员在知识结构、工作背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对研究成果和机构运营的观点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来自企业的专家更能够把握市场和民间的需要;来自大学的专家则对国际上最先进的成果了解更多;来自研究机构的专家则对研究机构的实际情况更具有发言权。这些专家彼此之间进行相互探讨和协调,对整个国家科技需求、科研机构发展方向、评价侧重点的设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而保证了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的相对客观性、专业性以及实效性。
3.评价指标的具体化与改进
韩国三大研究会绩效评价指标及其标准非常具体。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性这一项二级指标下,设立支持性工作人员比例、临时职员、休假人员管理、新人职人员管理合理性等诸多细化的三级指标,并且通过量化设定了应达到的标准,明确了要通过评价指标来实现的目标。这对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另外,在韩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可明显地看出,绩效指标非常注重对组织绩效的改进。比如在机构自评科目中以及政策提案及后续措施和计划合理性指标中可以看到,企业自评中必须要包含对前一年度绩效评问题的反映和改进情况,若对前一年度绩效评价结果有所改进,则会得较高分,反之则会减分。
4.绩效评价结果的具体落实
一般来讲,国立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结果最终会落实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机构发展事业和方向调整;二是对机构科技预算投入的调整;三是对机构负责人的年薪及任命问题的调整。自韩国研究会对下属政府科研机构进行绩效评价以来,每年度绩效评价的结果都在下一年度预算分配和研究机构相关负责人的年薪等方面得到了清晰的体现,具体有以下两点:
其一,国家每年对研究机构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下一年国家固定拨款的数量相联系。总体来说,国家拨款的经费占研究机构总经费的30~40%左右,在外争取项目经费占到总经费的50~60%左右,与企业的合作经费占到10%左右。④ 因研究机构每年经费变化较大,机构之间的经费差异也较大,各研究机构有权决定机构内部研究人员的工资和福利水平,因此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研究人员的收入也不同。
其二,对于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如研究所所长、研究中心主任等,由上一级部门对其进行年度评价,其薪酬水平和是否续聘也直接与评价结果挂钩。
将评价结果与机构经费、机构负责人调整等密切联系起来的制度在韩国政府研发体系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提高了韩国科研经费配置的透明性,也提高了政府科研机构运营的效率。
5.评价系统的信息化推进
在对国立科研机构实施绩效评价的过程中,韩国政府于2004年引入的“国家科技综合信息系统”,促进了科研管理及机构绩效评价工作的优化落实。
首先,在改进评价的公正方面,韩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评价专家系统,以数据库的形式把全国专家的资料汇总到数据库中,评价时根据具体需要从数据库中遴选专家,防止“熟人走后门”现象。这样做,一方面由以前按各个部委评价改变为现在的全国统一评价,另一方面也使得国家科技经费统一管理,避免多头资助。
另外,在科研机构的项目管理上采用了电子管理,引入了网上电子协议,采用了电子署名的方式,转变了签署合同的方式,减少了项目管理的流程,提高了科研机构管理和项目实施的透明性。相关管理机构和社会团体可以随时检索课题的进度,监督国立科研机构的绩效实施情况。韩国三大研究会在科研管理和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通过采用电子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改进评价体系,控制评价周期。
三、结论
国立研究机构由于其承担的主要科研任务与国家利益和安全密切相关,在整个国家层面科技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对国立科研机构的评价由于其诸多的特殊性,一直是国内外绩效评价领域的难点之一。我们在结合前人对国立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的同时,对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科研管理机构——科技界三大研究会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总结出韩国在评价指标、评价主体人员的构成、评价结果的运用等方面的一些特点。
注释:
① 黄炳尚、姜根福:《政府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研究——以基础技术研究会为中心》,韩国行政学会夏季学术大会发言论文,2004年6月。
② 韩国《政府科研机构等的设立、运营及发展的相关法律》第17条。
③ 同上,第8条。
④ [韩]金圭洙、李民衡:《韩国政府研究机构的课题管理制度》,吴莲姬译,《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105~106页。
标签:绩效评价论文;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