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的文化传承发展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自治论文,城镇化论文,地方论文,文化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4)08—0032—06 在我国,城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民族自治地方随同全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我国城镇化方兴未艾、浪潮滚滚而来之时,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也随之而波涛涌动,与此相应的民族文化传统喜迎新的发展浪潮,时逢难得的再兴机遇,同时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通过调研,我们深深感到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严重受到其他各地的城镇化建设“千城一面”的影响,同时又经受着来自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挑战,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方面,令人担忧。此时,探究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大力推进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创新模式以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从而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互动前行,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两种效应的可能性分析 城镇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村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变动相适应,使得乡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此消彼长,同时居民点的建设等物质表象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这样的一个系统性过程被称为城镇化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逐步打破城乡隔离状态,城乡差距逐渐缩小。1978年到2012年,中国城市由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从2173个增加到20826个,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7.12亿人,人口城市化率从17.92%上升到52.57%。[1]但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扣除被纳入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农民工,我国实际的人口城镇化率(户籍城镇化率)只有35.29%,城镇化整体水平低于世界银行统计的中等收入国家60%左右的平均水平,而且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1]虽然在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全国城镇化大发展的浪潮的推动下,民族自治地区的城镇化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活力和态势,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可以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正效应,即城镇化以物化的形式、生态的环境和人化的效果促进着民族文化良性传承与发展。表现在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在一条一条街、一栋一栋楼相继建立起来时,无论从设计到建成,都注意保留了各民族在建筑上的文化元素、结构特点和基本样式;在社会关系与生活方式上,本民族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交往、习俗还基本流行;在服饰上特别是在节庆活动时还穿着本民族的服装;在人文方面,保留着本民族的文物、文字和语言特色;精神上保留着本民族团结和谐的风貌和积极向上的品质;城景与自然交融,天人合一,生态和谐美丽。另一种是负效应,即城镇化的发展使民族文化渐渐淡化甚至趋向荡然无存的境地。我们知道,城镇不仅是物化的存在,而且是文化的聚集地和传扬场所。城镇化过程不仅要创造和发展新的文化,同时也要保护好传统的民族文化,尊重、珍惜和维护好历史的积淀。几十年来,我国的城镇建设,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方面有过不少的经验教训。比如1966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在所谓“破四旧”的“文革”行动中,许多文物古迹被砸毁,城市园林遭破坏,民族文化遭受空前浩劫。改革开放之后,城镇建设又出现了放弃民族文化的取向,出现了简单地学习和模仿西方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旧城改造与建设的热潮悄然兴起,许多城镇旧貌变新颜,与此同时也对民族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破坏,“千城一面”便是一个明显的特征,原来地域民族特色鮮明的文化表象和信息基本消失,所建的街道楼房没有民族文化的元素、图案和标志,人们穿着走向休闲多样,原来的那种民族气息、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淡化缺失,城镇与民族人文、自然失谐。这两种效应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有个价值取向的问题,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继续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呢还是抛弃民族文化呢?坚持正效应,否定负效应,就应该和必须是我们在民族自治地方搞城镇化的价值取向。 在当今国家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之时,对民族自治地方来说,“以民族为重心”的城镇化应提到议程上来并加以认真贯彻实施。这关系到在风起云涌的城镇化浪潮中民族文化是否得以传承发展,现代化是否能使各民族文化得以交融,实现团结和谐、共同繁荣的大问题。 二、民族文化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推进中面临的发展机遇、挑战、困难和问题 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春风吹拂中国大地之时,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与此相联系的民族文化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切实克服和解决。 (一)城镇化:民族文化面临的良好机遇 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获得了难得的良好机遇:一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有利于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一翼,得到传扬和发展;二是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将加速发展,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基础和保障;三是各级党委政府比过去一段时期更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在城镇化和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决策、规划、投资、建设等一系列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四是民族文化无论在管理体制还是在展现运行方式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创新的作品像泉水般涌流;五是随着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积极性日益增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质量大大提高,精神面貌更加光彩夺目。可以看到大多民族自治地方抓住了这个机遇,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使城镇化建设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民族文化也得到繁荣与发展,实现城镇化与民族文化互动发展、双丰收和双赢。 (二)城镇化: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困难与问题 在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民族文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困难与问题,这不仅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有关,也与人们的认知程度和文化的生态环境有密切联系,表现在: 1.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党委政府只重视城镇化建设,不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把城镇化与民族文化割裂开来,搞城镇化建设轰轰烈烈,而搞民族文化却轻描淡写甚至不写。在民族文化的保护方面,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拆迁行动中,没能有效保护民族文化古迹。其结果是这一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建设虽然突飞猛进,面貌焕然一新,但没有民族文化的元素与痕迹。如我们到过的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壮汉苗彝仡佬族聚居的地方,在县城,没有一条街或一栋高楼是具有民族特色设计的,也鲜见具有民族元素的如图腾、吉祥物之类的图案,沿街重要路口也没有民族文化的标志性的雕塑,在街上穿民族服装的人也很少。我们还到了该县的德峨苗族镇,其镇政府所在地是该镇经济文化中心,仍没有见一栋楼体现苗族建筑特色的,统统是“火柴盒式”的砖混结构,其他乡镇也是如此。 2.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使民族文化面临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挑战。市场经济既可推动城镇化和文化大发展,也可阻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进程中,竞争、效率、趋利性成为人们的首要选择,作为领导者更多的是考虑市场竞争、加快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往往放到次要的地位甚至难以顾及;而一般群众则忙于生计,忙于到城镇解决就业、住房等生活需求,对城镇化如何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展自然少有人关注、思考。 改革开放既促进着城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与进步,同时也使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看到的是在城镇化中作为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的绝大多数文化团体,进行了深度的改革,打破了大锅饭,有的甚至解体了,人员流向各方,民间艺人各寻活路,好多艺人不演戏不干原演技活了,技艺不传了也无法传了,即使想传也没人愿学了!各地看民间戏剧的几乎全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试想,当老观众相继而去,今后的民族戏谁来看呢,没人看的情况下谁还有兴趣来演民族戏呢?又有什么人或有多少人去学呢?在城镇中原本是演民族节目的戏台也只好挪作他用了! 在城镇化的进程加快的情况下,民族加大融合对民族文化的挑战也十分突出。一是看语言,在城市,人们大多讲普通话,很少讲本民族的语言;在农村,多数人还讲本地本民族的话,但很多年轻的农民工走进城市,融入新的社会环境,也讲起了普通话,民族语言只是老乡之间谈谈,平时不谈或少谈,慢慢也淡化了。二是看家乡建的或到城镇建的房屋结构,各民族从造价、工期、防火、功能等诸因素考虑,新建的几乎是砖混结构的火柴盒式的房子,极少再建木头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楼房。三是看衣着,我们到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猪场、者浪等乡镇,看到除一些中老年而且主要是妇女还穿本民族服装从事劳动、生活和赶圩之外,年轻人已经不穿或很少穿原本民族的服装了。外出务工回乡的农民工已习惯穿活动轻便的休闲服装,不怎么穿本民族的服装了。四是看社会交往,少数民族农民在城镇打工,与汉民族交往已普遍和频繁,受汉文化的影响已深,民族意识淡化,特别是与外民族通婚现象普遍,使各民族文化习俗发生了深层变化。这使得各民族的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族文化融合已成自然,民族文化传承已是不易。[2] 3.在城镇的教育、文化传媒展演方面,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缺乏有力的文化支撑。在实行双语教学的自治地方,家长大多不愿意让自己的小孩进双语学校,老师也不愿教民族语言课。广播电视大多是用普通话讲演,很少用本地民族语言来传播了。文艺表演除在演本地民族古装戏时还用本民族唱腔外,其他都是用的普通话。这一情况表明,民族文化的支撑力不强,传播力弱,接受力乏。 4.在一些民族自治城镇的群众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积极性不高,传承人才缺乏。因为先走进城镇的民族群众基本上是年轻人,他们原来接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就比较少,进城后就更少,而新接触的是现代化的东西,觉得新颖而有趣,民族文化的影响渐渐变小,参与民族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掌握民族文化传统的民间艺人本来就缺乏,他们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虽然有传授的愿望,但接受的人不多,甚至连自己的子女也不愿接班。民间技艺的传承断代,已很可能是不久将来的事情。 三、借力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建设,推动民族文化传承模式的创新 (一)充分发挥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建设的正效应作用,推动民族文化从村寨传承向由城镇和村寨共同传承的历史进程 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建设是一项改天换地的事业,其正效应就是促进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发展。我们就是要采取一系列举措,发挥这一正效应作用,克服丢弃民族文化的那种负效应的影响,在积极推进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遵循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般规律,推动民族文化从村寨传承向由城镇和村寨共同传承的历史进程。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称为“苗都”的西江千户苗寨,由于它吊脚楼层层叠叠,保留苗族建筑的结构和风格,而且又是依山傍水而建,是由村寨民族文化上升到城镇民族文化并实现两者良好结合的典型,使它名扬天下,来旅游者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来西江千户苗寨旅游的中外旅客14万人,2010年达到20万人,2011年是50万人,2012年达70万人,递增速度之快,收效之好,令人兴叹。人们到这里,住的是具有苗族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吃的是苗家饭,欣赏的是苗族服饰,听视到的是苗族山歌表演,购的是苗族银饰等等。到这里旅游观光,人们领略到了苗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品位。如此促使民族文化从村寨传承向由城镇和村寨共同传承的进程不止是西江千户苗寨,还有和西江千户苗寨同属一个县的朗德镇苗族朗德上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南花村,丛江县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持枪部落”的岜沙村,还有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村寨,融水苗寨自治县的苗族雨卜村寨等等,他们都完好地保护了原来的杆栏式的木结构的建筑方式,成为发展旅游业,由贫穷走向富裕的立命之本。这些实例表明,从各民族的实际出发,选择和确定民族文化从村寨传承向由城镇和村寨共同传承的路子,是既能推进城镇化建设,又能很好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还能是各民族农民致富的最佳选择。 (二)把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建设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中心 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仅要把城镇打造成为经济政治中心,还要把它打造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充分发挥经济政治成果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支持;才能以表率的作用影响和辐射各乡镇村寨的城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才能有效吸引各类民族民间艺人,在中心互相交流传艺育人,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后继有人;才能使中心成为促进各民族文化传承交流,团结和谐,共同繁荣的平台。在这方面,朝鲜族聚居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的城镇化建设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这是延吉市各级领导的一个共识。他们将朝鲜族历史、民族、自然文化精髓贯穿于城镇的规划和建设的全过程,使城镇建设特色鲜明、风格独具,提升了延边城市形象、民族特色和文化品位,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打造成自然文化风格独特、建筑文化特色鲜明、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中国朝鲜族特色的东北边陲明珠。[3](P.259)可见,把城镇作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融为一体的中心来规划、实施和建设,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尤为重要。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互动前行的创新模式 从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互动状况的实际情况出发,探求创新互动发展的模式,很有指导价值和实践的借鉴意义。从这两年我们对5个自治区的调研结果分析,可以把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创新模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依托经济政治中心的城镇化来规划设计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模式。如前所述的延边之所以能把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结合得那么好,是因为延边州委、州政府在延边城市规划建设中,确立了朝鲜族文化在延边州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中心战略地位,提出了延龙图一体化战略,将延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浓郁的朝鲜民族风情融会在一起,将延边州城市文化性质定位为具有朝鲜族特色和边疆风光的旅游城市,突出延边城市文化的个性,把延边建造成一个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为一体的东北亚中心城市,形成东北亚整个区域的几何中心。这一共建新模式规划性强,层次高,方向明,投入保证,变化明显,对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功能效果特佳。 2.依托特殊资源环境发展起来的城镇化,以此开发有特殊价值意义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模式。被称为“世界长寿之乡”的广西河池市的巴马瑶族自治县,聚居着瑶、壮、汉等民族,总人口24万人。其地势位于广西的西北,处于北纬24度、东经107度附近,属于亚热带和热带的交界线上,平均气温20.5摄氏度,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25.9摄氏度和16.9摄氏度。春秋宜人,雨量充沛,年平均湿度为79%。充沛的降雨使空气中每立方厘米的负离子达2000~5000个,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增强免疫力,稳定血压,缓解支气管哮喘。[4]特殊的生态环境使生活在这里的人长寿,目前有百岁老人80多位,稻作文化、饮食文化、长寿文化具有民族特色,经十多年的打造,发展长寿休闲旅游业,修路建房,塑造养身乡村,使城镇化建设迅猛发展,香港、澳门同胞和外地老人纷至沓来,不仅来游,有的还住一段时间,有的还在那里建房居住。如此具有特色和魅力的地方,使这几年慕名到巴马旅游,在城乡休闲养身的旅客日益增多。据2012年统计,巴马接待国内外游客就达217.72万人次,同比增长23.4%;旅游总收入19.77亿元,同比增长47.8%;旅游创汇715万美元,同比增长43.7%;荣获“广西十佳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荣誉称号。[4]这种模式依托特殊资源推进城镇化和旅游业,使民族文化如稻作文化、饮食文化、瑶族长寿养生文化得以长足的发展。 3.依托原有和再生的原生态民俗民居发展起来的旅游业城镇化,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模式。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西江千户苗寨,在其开发之前还是一个自然村寨,自然自发式的旅游成为当时的特征。2008年之后由国有投资公司投资建设和管理运营,要求凡是建新房的都必须按杆栏式建筑方式建设,木质结构,按此要求建起来的房子才能获得公司发给的建房补助费,并参与旅游业活动及分红。这种模式有效地把市场经济与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结合起来,使旅游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互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实行这种模式的比较多,如广西三江、融水、恭城、阳朔,湘西的凤凰城,云南的大理、丽江都有类似的城镇村寨模式。从目前考察的情况来看,以旅游开发推动城镇化,是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最好模式。 4.依托农业产业化的经济实力推促的城镇化,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模式。如壮族聚居的广西百色市右江河谷的城镇带,包括右江区的六塘、六塘镇,田阳县的头塘镇、百育镇,田东县的祥周镇、平马镇,平果县的果化、新安镇,就是靠种稻谷、甘蔗、辣椒、西红柿、豆角、香蕉、芒果等规模经营,通过产业化发展才使城镇化兴旺起来。壮族群众现实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情况下,不仅按规划和壮族习俗表象建起了新楼房、新城镇街道,而且追求文化精神生活水平质量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自主自发的文化活动繁多,使得被称为壮族始祖的布洛陀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有了很强的经济实力和群众基础。 5.依托边关外贸发展起来的城镇化,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模式。如广西凭祥市靖西县的龙邦镇和岳圩镇,那坡的平孟镇,它们具有国家一、二级口岸,边贸经济发达,依托边贸发展起来的城镇化扩张快,经济氛围浓,与边贸交往联系紧,与邻国边民的民族民间的文化交流频繁。当然在边关的民族关系中,还有爱国卫国的民族意识及文化的传扬,形成改革开放时期的边关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文化。 6.在城市社区开辟少数民族文化活动舞台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大中城市比较普遍。延边的同志说:北京、长春、沈阳、烟台等城市,都有朝鲜族居住比较集中的社区,他们自发地融入到城市的文化之中,同时也展现了朝鲜族的饮食、节庆、舞蹈等文化,成为该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使民族文化在大中城市得以传扬。 这六种模式都是从实际出发,各具特色的发展城镇化,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发挥着多样的和积极有效的作用。至于采取何种模式,应从本地的实际出发,依据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要求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在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挑战,因势利导,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结果必然是经济的集中,城镇化的出现,并与文化互相促进和共同繁荣,而绝不应该是仅有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而无文化繁荣的那种状况。如前所述,虽然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民族文化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但只要积极应对,趋其利而避其害,文化的发展包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会相应地繁荣起来。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强人们的民族文化意识的自觉、自信、自强。随着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之后,对文化的追求逐渐提到生活的日程上来,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对民族文化的吸纳和传承前所未有。我们看到,各民族自治地区的城市社区和各乡镇农村,各民族群众在业余时间自娱自乐,他们的表演和娱乐的主要是具有本区域民族特色的传统节目,如广西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的田林北路壮剧,具有传统浓郁民族色彩的布洛陀文化、民族山歌形态的平果嘹歌等等,深受民族民间的喜爱,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在城镇和乡村民众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二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为文化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打下经济的基础、展现的载体和平台,增强了力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地方财政的收入增加,地方党委政府就可以用更多的财力投入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文化平台,支持民族文化体制的改革,建设民族博物馆,保护民族民间艺人,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三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人们从只追求物质经济的需求转向精神文化的祈求上来,有能力自觉自费购置文化活动用品来开展民族民间文娱活动,偶尔还共同出资到外地进行交流演出。四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民族文化产业会相对活跃起来,发展的空间广阔,前景美好。如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在广西桂林市的阳朔县成功打造的范例。由此看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城镇化和民族文化的正面作用,克服负面影响,是我们的必要选择。 虽然改革开放给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它同时给力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文化体制改革与开放的实践中,演艺团体和人员主动出击,找米下锅,寻找艺术表演的机会和空间。创作人员的创作积极性大大提高,新作品精品频频产出,民族文化传统作品的创作得到广泛关注和公众喜爱。多元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潮方兴未艾,竞争与合作相得益彰,实现双赢。各民族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的簇拥下,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不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在城镇化的平台上,以改革开放之力促民族文化创新,给文化发展包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添生机和活力。 (五)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继承与传扬民族文化 我们认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很有特色,值得借鉴,表现在他们的教育部门将组织编写的《民族文化简明读本》作为内部试用教材,引进学校课堂。县民族中学还自编教材《芦笙》,组建芦笙踩堂队,利用音乐课、体育课及课外活动训练学生吹芦笙,跳芦笙踩堂舞,还传授苗族刺绣,开展有本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竞技活动。民族小学还邀请一些民族文化专家和民间艺人到校教师生吹芦笙、唱苗歌、跳踩堂舞;学校还独具匠心地创编了一套“国学操”,融入学生做早操、课间操的活动之中。2010年融水镇民族小学被评为柳州市“特色学校”。如果全国各民族自治区,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都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从小就接受本地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知识的教育、灌输、熏陶和培训,那么,就能从根本上促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六)民族自治地方城镇的艺术院校、文艺团体、群众艺术馆要成为弘扬和创新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 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除了世代沿袭的自然传承之外,还需要专门的培养创新的传承,才能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强势而有生命力。这一方面的中坚力量就是民族自治地方城镇的艺术院校、文艺团体、群众艺术馆等等,他们担任着主要的三重使命:一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地开展文学艺术创作,追求文化艺术创新;二是培养适应改革开放的文艺文化人才;三是活跃艺术展演和指导群众文化文艺活动。文化艺术固然还需要老艺人的传帮带,但这种传帮带的数量和范围是十分有限的,只有依靠民族自治地方城镇的艺术院校、文艺团体、群众艺术馆来培养文化艺术人才,才能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丰富而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世代相传。文化艺术必须创新,才赢得民众,也才有生命力,这方面除了民间自主创作外,更多的还是要靠艺术院校、文艺团体、群众艺术馆的艺人、创作团队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搞创作。群众的文艺活动也还是要靠艺术院校、文艺团体、群众艺术馆的老师和艺人来指导和带动。因此,民族自治地方必须充分发挥艺术院校、文艺团体、群众艺术馆的中坚作用,才能让民族文化之花遍地开放,更加绚丽多彩。 (七)造就有利于城镇化与民族文化互动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生态环境 要发挥和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正效应作用,就必须营造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一是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形成共识,把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和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互动关系规划纳入议事日程和城镇建设规划的总盘子运筹。二是坚决克服事实已经存在的“千城一面”的现象,并根据各民族地区特点确定城镇定位,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民族风情,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城镇建设,切实体现城镇建设的民族文化特性、文化底蕴、结构特征和表象。三是要加大投入,重点用于城镇化设计、规划和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民族元素的打造,还有公共管理和服务上的民族化要求。四是转变各民族的城镇建设理念,增强民族意识、民族自信,民族自尊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在直接进入城镇的宅楼建设时,要按照城镇建设发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规划、布局和结构、表象设计的要求进行建设,要融入民族的文化元素,不能随心所欲、各行其是。五是建立健全民族文化进城镇的管理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城管队伍,加强管理,从而使城镇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城镇建设的民族文化特性的规划、布局和结构、表象设计得以贯彻实施。六是要按“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要求推进城镇化建设,增强城镇建设的生态文明品质,让城镇成为大自然中的美丽花朵。要使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建设既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在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中可持续发展,共同建设现代、民族、文明、团结、和谐、生态的美丽新城镇和高尚的精神家园。城市化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的文化传承与发展_民族自治地方论文
城市化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的文化传承与发展_民族自治地方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