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人工养殖技术_蜈蚣论文

蜈蚣人工养殖技术_蜈蚣论文

蜈蚣人工养殖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蜈蚣论文,养殖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蜈蚣俗称百足虫。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体长8~25厘米,头部有一对触角,有21个体节,有足21对。第一对形成镰状毒腭且有毒腺。

一、饲养管理(一)养殖池的建造

蜈蚣攀缘能力很强,但不会游泳,人们根据它的这个特点,设计出环水式饲养池,玻璃内檐式饲养池等,水泥池建长宽各1米,高05米,上檐粘贴15厘米宽的玻璃,保持光滑,以免蜈蚣逃遁。池内底铺25厘米厚的沙土,中间堆石块、瓦片等,上面盖些泥土一边放一食盘,另一边放一水盘,水盘中放些石子以免蜈蚣饮水时淹死。

(二)食性和饲料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性动物,喜食各种活体昆虫,如蟋蟀、蝗虫、黄粉虫、蜻蜓,蟑螂和蝇类、蜂类以及这些昆虫的蛹和卵,也吃蜘蛛、蚯蚓、蜗牛及壁虎、蛇、蛙、小鸟、小鼠等,饥饿时也吃少量的植物嫩叶、嫩芽。各种昆虫、鱼、虾、蛋、肉类、动物血、鱼粉、杂骨和瓜果类等等都可作饲料,但要求食物新鲜。每隔2~3天喂一次,第2天需将残余食物清理掉。蜈蚣饥饿时一次进食可达体重的3/5,每次喂食时要在饮水盘内放足够的水。

(三)管理

从野外捕回做种的蜈蚣,可选择健壮、无伤病的,雌雄按3∶1。

蜈蚣雌雄的区别:雌性头部背板扇平,较圆,较大。雄性头部背板隆起,椭圆,较小。雄性最末背板后缘稍尖,雌体形较大较宽,腹部肥厚,体质较软,雄性体形较小,较窄,腹部较瘦,体质较硬。

蜈蚣的视力白天差于夜晚,其活动主要靠灵敏的触角,夜间出来活动,大多不合群,晚上8~11点钟是活动捕食的高峰时间,最适宜温度为25~30℃;20℃活动一般;15~20℃活动量减少;10℃以下很少活动,低于0℃则对生存不利。在天气闷热、雷阵雨后的夜晚活动频繁;无风或微风的情况下活动正常;刮风下雨时活动少。

放养的蜈蚣密度过大、惊扰过多、或饲料和水源不足,都能引起互相残杀。堆叠而成的瓦、石堆,按底部表面积计算,每平方米放养300条。

冬天,蜈蚣钻土深度30~50厘米,若遇严寒钻土更深。为使蜈蚣安全越冬,可在饲养池挖一条深80~100厘米深的沟,把垃圾和泥灰与挖出的土以1∶2的比例拌匀,倒入沟内填平。然后盖上瓦片碎砖,将蜈蚣放入。最后,在瓦片碎砖上覆盖薄薄的细土稻草。

二、繁殖

蜈蚣在常温情况下每年产一次卵,如有条件恒温饲养将打破常规每年产两次卵,蜈蚣自己有孵卵、育幼的习性。蜈蚣的性成熟在常温情况下3年,在恒温条件下1年即可繁殖产卵。

(一)产卵期

产卵季节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产卵前体型臃肿,腹部几乎贴地,行动迟缓,在尾端的尾足部之间,常常伸出很小的肛生殖节,在孵卵期间不进食,不喝水,因此在产前应调剂食物的品种,使其增加食量。

在同一饲养池内,雌体产卵的时间很不一致,为避免干扰破坏或抢食卵粒现象,雌体产卵前应进行隔离。可把即将产卵的雌体移入无底罐头筒,作为人工巢。罐头筒直径7厘米,高8厘米,插入土中2/5,上面盖上木板防逃。

雌体产卵前会自己挖好一浅穴,产卵过程要2~3小时,多在夜间进行,也有的在傍晚和清晨进行,产卵量30~80粒,多为60粒。雌体产完卵后,用步足把卵聚成团,抱卵孵化。

(二)孵化期孵化时间达45~50天,包括孵卵和育幼。这段时间蜈蚣一直不离开卵或幼体,不吃不喝,孵出的幼体生活在雌体怀抱中。在这期间要尽量减少干扰,避免光明,保持安静。

(三)幼体期

刚孵化的幼体由母体保护,幼体相互盘绕成为不能蠕动的团块,幼体全身乳白色,半透明,以后变成淡黄色、淡蓝色至黑色,这时幼体就可离开母体自行觅食。蜈蚣有争食和大吃小现象,应及时将雌体移出或将幼体分离饲养。

三、敌害和病害的预防

蜈蚣的主要敌害有老鼠、蟾蜍、蚂蚁等。蜈蚣在蜕皮和孵化时呈半睡眠状态,若被蚂蚁群乘虚而入,几小时就会被吃掉,还要防止鸡或鸟类的危害。

蜈蚣病害较少,但养殖密度过大,温度过高也易遭受绿僵菌的侵害,以致部分关节的皮膜上出现黑色小点并扩大,体色失去光泽,食欲消失,最后消瘦死亡,死蜈蚣体表出现白色菌丝,不久就有灰绿色孢子出现。预防的关键是注意调节温度,防止潮湿。

四、捕捉和加工

人工养殖的蜈蚣,根据需要可在9~10月份捕捉,将蜈蚣放入热水中烫死后,用手指从头到尾挤出肠内物,取与蜈蚣体长相等的竹签,将两端削尖,一端从腹面插进头部与躯干第一节间,另一端插进尾部撑好,理直。再用薄竹片将10条一排夹好,撑直凉干或用炭火烘干即可。

五、蜈蚣的等级

成品要求干爽,头尾齐全,有光泽,成条,无碎,无虫蛀、霉坏,特级品每条长15厘米以上,一级品12厘米以上,二级品9厘米以上,三级品6厘米以上。

标签:;  ;  

蜈蚣人工养殖技术_蜈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