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大数据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
白建波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摘 要: 基于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领域掀起信息化改革风暴,不仅更有利于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然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宇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包括教育信息的同步与更新、教育方式的转变宇突破、教育思想的压力与挑战等。因此,务必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教育时代的优势,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对教育信息化产生的深刻影响,对信息化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与策略。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信息化教学;改革;策略;困境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信息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大数据时代也对教育信息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赋予教育活动更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加快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因此,信息化教学改革务必要依托教育大数据的优势,并通过具体的改革途径促进信息化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本文围绕着教育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改革,展开了全方位的分析与探究。
一 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一) 教育信息的同步与更新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教育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然而,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包括教育信息的同步与更新问题。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多数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之际产生心理恐慌,甚至很多人认为毕业等于失业。而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教育信息的同步与更新存在偏差,人力资源市场存在供需不平衡,导致严重匮乏实用性较强的综合型人才,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选择创业的毕业生在大量社会发展信息储备的基础上,比其他竞争者具有更大的优势,更容易被社会所接纳[1]。
3)在排土场其它区域的7套GNSS接收机、2套摄像仪,影像信息和监测数据用网桥传输,点对点传输至采场中继点,再传输至办公楼顶中继点。
(二) 教育方式的转变与突破问题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逐渐完善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见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另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能够让教育内容更符合时代发展以及现实需求,有效促进教育教学的优化与创新。与此同时,大数据与教育的充分融合,能够更为突出学生的学习需求及特点,不仅有利于因材施教,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能力。纵观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可知,师生间普遍存在上下级关系的教育方式根深蒂固,对于这方面的突破难度较大。
(三) 教育思想的压力与挑战问题
传统教育主要侧重于书面教学,依托课堂教育为载体持续传承。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冲击,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如火如荼,对传统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群体等都造成了巨大冲击。然而,在短时间内要想突破传统教育方式与思想并非易事,很容易引起学生及教师群体的不适应。因此,面对教育思想的多重压力与挑战,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行必须要循序渐进,并在矛盾发展中找准定位,实施可行性发展策略,进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稳定可持续发展[2]。
二 大数据时代对教育信息化产生的影响
(一) 赋予教育活动更大的灵活性
在教育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信息化教学改革要格外注重对教育大数据信息化的研究及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现阶段教育大数据的发展远落后于其他领域,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育大数据的利用不够完善,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发展优势,为当代教育提供更丰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引导[6]。
(二) 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目前,我国计算机应用普及范围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逐渐有更多的人利用电脑学习。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受教育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指定的教师指导,不但能够达到按需所学的目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速度越来越快。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对教育信息化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赋予了教育活动更大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快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5]。
(三) 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
在传统教育活动过程中,师生缺少有效沟通,很少有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向老师提问,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相反,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师生课堂互动性明显加强,教学效率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反馈也不出所望。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技术与教育的充分融合下,教师能够更为清晰且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信息,并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但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帮助,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4]。
为了实现信息化教学改革,就必须要尽快完善人才机制,加强引进和培养信息化教育人才。因此,各校务必要明确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有针对性的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与此同时,要合理利用优惠政策挖掘、引进更多信息化教育人才,为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水平师资力量,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与改良,实现信息化教育技术人才的高效利用。由此可见,引进、培养更多信息化教育人才,对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校应对此保持高度重视。
三 基于教育大数据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思考
(一) 加强对教育大数据信息化的研究及应用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发展不但可以凭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集合海量的数据信息,并将其进行高效整理、归纳与处理,以便教育改革所需。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应用,主要侧重于对数据信息的挖掘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师生合作互动平台,最大限度发挥大数据教育效果。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教育信息化能够赋予教育活动更大的灵活性,教学成效也较为显著。在此情况下,受教育群体也可以根据实际所需选择个性化学习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积极性[3]。
(二) 引进、培养更多信息化教育人才
数据核查工作社会关注度极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因此,研究核查处特别注重统一检查标准,坚持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既不抬高门槛,也不降低要求,确保客观、公正、权威。
目标脱需向高。在确定工科新教师培训目标时,不调查工科新教师的需求与愿望,不了解工科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实际水平,致使培训目标与教师需求脱钩,与教师教学能力实际脱节,目标不能有效激发新教师的培训动力。同时,目标定位高大上、目标描述假大空,偏离本校实际,目标导向作用不明显。
(三) 教育资源的利用及教学方案的改良
大数据不仅有利于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也能够对书籍资料等有序整理与归纳,便于学习者的使用与查找。与此同时,利用大数据处理方式,能够更快速的从海量数据库中找到所需信息,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教学效率。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对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对教学方案的有效改良,并通过教育资源的共享,结合特色教学计划,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为踊跃的参与课堂学习,促进了师生间的有益互动,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7]。
基于NMR测试混凝土微观结构的试验样本,为图2中随机切割下来的尺寸为40 mm×40 mm×40 mm的混凝土立方体,尽量保持样本中的粗骨料基本一致。图3为 NMR法测试微观结构的混凝土样本。
(四) 利用大数据加强教育管理
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利用,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数据库,或者构建在线反馈平台等方式,更为直观的记录授课情况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大数据的全面分析,对教学进行全方位的管控与分析,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更有效的加强教育管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教学环境、校园活动等实时监控与调整,更有利于促进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与合理化,有效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信息化教学改革,实现高校教育教育的育人目标,为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务必要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大数据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覆盖率,为现代教育事业带来更多便利,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对教育信息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利于师生和谐共处,让教育活动更加灵活。因此,在现代信息化教育形势下,各高校必须要加强思政教育,同时也要引进与培养更多信息化教育人才,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改良教学方案,加强对教育大数据信息化的研究及应用,并利用大数据加强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丽,郭玉娟,王怀波,等.新时代信息化进程中教育研究问题域框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01):40-46+87.
[2] 张育琳.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J].焦作大学学报,2017,31(04):111-113.
[3] 陈丽,李波,郭玉娟,等.“互联网+”时代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新趋势和新方向[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5):5-12+27.
[4] 杨子艳,杨万娟,何凤珍.大数据服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影响[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5(04):55-57.
[5] 崔晓鸾,赵可云.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共词分析的可视化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04):79-85.
[6] 李忠,严莉.“云计算”环境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智慧教育的数据挖掘视角[J].信息通信,2016(09):258-259.
[7] 程晓光.大数据时代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25-26.
本文引用格式: 白建波.基于教育大数据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9):207-208.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29.103
作者简介: 白建波,男,汉族,实验师,数控高级考评员,本科,研究方向:从事数控编程与加工、精密检测的教学、管理与科研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