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55
摘要:从强化城市特色、延续场所文脉的关注出发,提出“城市基因”的概念,并结合广州越秀展览中心的设计过程,归纳出一系列有望激活城市基因、提升场所活力的设计手法,以期为面对相近设计任务的建筑师带来启发。
关键词:城市基因;城市活力;越秀展览中心
1.引言
“基因”(Gene)原为生物学概念,意指携带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它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使之适应环境的限定和变化。本文援引“基因”概念来概括那些对城市及其局部的形成过程起到控制、引导作用的内在因素,“城市基因”的外延十分广泛,既包括在城市社会风貌和地方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结构性影响的非物质要素,如城市产业形态、城市生活形态等;也包括在城市自然地理和人工环境的形成过程中起控制驾驭作用的物质要素,如自然山水要素、城市基础设施等;两者相辅相成,在经济、技术、制度等外力的支持下,引导城市总体及其局部(建筑)在功能、形态、场所精神等维度的发展。
“基因”的不同是生物体之间形成差异的根本原因,“基因”表达的最终目标,是生物体适应环境、保持活力且获得种族延续的能力。每个城市、每个片区的城市基因都不是全然相同的,对特色基因的挖掘和呈现,将有助于促成区域特色的表达;而城市基因所携带的重要城市信息,又使其成为延续城市物质和文化稳定性的重要载体。在城市特色被日益重视、城市发展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开发的大背景下,如何激活那些伴随场所衰败而逐渐被遗忘的“城市基因”,使之更好地发挥服务当代生活、延续历史文脉的作用,进而实现城市活力的稳定延续,则是参与城市更新的单体建筑设计者需要格外重视的议题。下文将广州越秀展览中心的设计过程为例,归纳出若干种回应上述议题可采用的设计策略,以期为面临相近设计任务的建筑师带来一定启发。
2.项目背景:为提升区域活力而起意的更新项目
越秀展览中心项目位于广州旧城传统中轴线最北端的核心区域内(图1),这里充满着老广州人点点滴滴的生活记忆,同时也见证了广州这座南方窗口城市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变迁与发展:建国后,这里先后建设过广州体育馆,锦汉展览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广州对外开放的步伐,这块用地上的建筑作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承办了众多展览与会议活动,对广州的商贸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图3)。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广州城区的扩大,传统中轴线让位为由广州东站-珠江新城-广州塔地块构成的新城市中轴线,同时,琶洲会展中心和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等新的大型展览、会议建筑的建成,又使得广州的大型展览和会议功能逐渐从流花湖片区转移到周边区域,锦汉展览中心由此被拆除。因此深刻在广州人民记忆中的传统“展会”举办盛行的流花湖-解放北区域面临着产业外迁和功能弱化的问题,亟待转型升级与更新激活,延续、活化该片区长期独有的“城市区域产业基因”。
图 3 项目所在地曾经出现的建筑:广州体育馆、锦汉展览中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秀展览中心的建设被提上日程,并被寄予适应城市发展、结合广州作为开放贸易窗口的“城市基因”,实现传统会展区域功能升级与更新,进而提升该区域的活力。2016年,在广州市政府的牵线下,越秀集团引入全球领先的会展运行管理商——法国智奥集团作为该项目的运营方并提出了“多元活化、错位互补”的全新经营与管理理念,同时也对项目提出了多元化的设计标准和要求,即强调展览、会议、发布和宴会多个功能的复合性、灵活转换能力,以承接周边大型会议、展览中心不适宜举办的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形成与区域外其他会展项目错位互补而非竞争的关系。项目主要包括多功能会展,并辅以办公、商业以及配套的设备用房和停车库,规划建设用地23438㎡,将建总建筑面积133701㎡,其中会展部分约51876㎡,办公部分约36413㎡,商业部分约5994㎡。
3.项目蕴涵的“城市基因”:多元功能与复杂用地
除了延续“城市区域产业基因”,来自用地条件的“基因性”要素也十分复杂。作为广州传统老城中轴的一部分,首先是项目所在地拥有丰富的历史元素、错综复杂的城市肌理。项目东临越秀公园,北靠兰圃公园,西接广州流花展贸中心,南面中国大酒店(图2),地块东西长约147m,南北长约167m,越秀山排洪主河涌暗渠“驷马涌”从用地内西侧穿过,根据规划要求,项目新建结构基础距驷马涌暗渠外壁退缩不应小于4.5m,位于暗渠之上的古树、古桥保留,体现区域历史的“基因性”。
其次是与项目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西北角拟建110千伏变电站,该站的2.5m宽、2m深、3回路的110千伏电缆沟和2.4m宽、1.5m深、24线的10千伏电缆沟将沿用地北侧红线内穿过。广州地铁2号线从用地中部的东南向西北贯穿通过,地铁越秀公园站自地块东南角进入到用地红线内并紧贴本项目地下空间,地铁2个出入口设在地块的东、南两侧红线内,项目新建结构基础边线需对地铁线路形成5m退让间距,同时还要衔接利用地铁建设时轨道层上部建成的返还业主的三层地下室。如何处理好场地内新建筑与各种基础设施之间的限制条件与功能需求的矛盾、并将其转化为设计的特点,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图4)。
图 4 项目复杂的用地条件
4.设计策略
4.1总体意象——山水融合,延续创新
从尊重地块历史、联系城市景观为出发点,设计希望通过“秀山,流水,商都”的总体意象,将周边的历史自然环境与本地块传统的展贸价值联系起来。为了使项目与已有建筑及山体景观形成协调,并且与广州老城市的肌理形态相融合,设计参考南侧中国大酒店和东侧越秀山的高度,将项目的限高最终确定为65m,同时,设计将建筑细分为下部的会展中心和高层办公塔楼两个部分,高层分南北塔楼双塔布置,这样的布置方式打开了一条穿过南北塔楼及裙房屋顶的视线通廊,将东侧的越秀山与西侧流花湖景观串连在一起,并通过屋顶平台的景观,将两侧公园的绿化延伸,形成对景的关系(图5)。为了回应项目东侧的越秀山这一老广州的核心坐标,建筑以山为景,以山为形,层层叠叠,逐级退台,立面线条随着退级起伏变化,在创造丰富多变的建筑形体和视野开阔的露台空间的同时,也减少了巨大的建筑体量对城市道路的压迫感,从中庭延伸至东侧主入口的玻璃顶暗喻山间流水的概念,山水相映,力求诠释该地段独特的历史自然环境,并使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形成一个整体(图5、图6)。
图 5 形态生成第一步:空间延续-体块切割 图 6 秀山与退台 图 7 展览中心的最终形态
在确立总体体量关系的基础上,建筑的立面设计在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尺度都致力于突出立面的横向线条,寓意山形登高线的层层变化与退台,以进一步强化总体意象。在宏观层面,在保证横向的水平线条作为主要造型元素的同时,设计者通过增加斜向线条,将越秀山的“山形”和流花湖的“水形”融入到建筑当中,横向线条的设置也与中国大酒店的竖向立面形成对比,丰富了城市界面,弱化了建筑高度,突出中国大酒店的经典形象(图8)。在中观层面,裙楼、塔楼的铝板幕墙增加的铝板百叶及玻璃的开窗均为带状横向,塔楼立面还利用三个不同的标准段组成曲面形成流动的横向线条:标准段一为方形截面,标准段三为板状,标准段二则为标准段一与标准段三的过渡段,夜景的灯光可以分明地展现出三个的标准段(图9)。在微观层面,幕墙的分缝强调“横明竖隐”——玻璃幕墙的竖向玻璃框为隐框,横向的为明框;铝板幕墙的分缝也进行横向加粗,竖向密拼(图10)。为了打破单调,东侧主入口的幕墙采用竖向造型,强调山间流水、瀑布的感觉,强化山水融合的主题(图11)。
图 8 立面肌理在宏观尺度上的处理
图 9 立面肌理在中观尺度上的处理:裙楼立面(左上)、塔楼立面(左下)及其细部做法(右)
图 10 铝板分缝处理方式——开缝处理 图 11 东侧主入口的幕墙效果示意
4.2交通组织——精细分流,核心筒设计
项目身处繁忙的十字路口边,基地内有两个公交车站、两个地铁口,外部现状交通压力较大,为解决各功能出入口众多,且流线交织繁杂的问题,设计因此将主要的机动车交通出入口设于车流压力最小的流花路一侧,在对城市景观影响最小的场地西侧设地下车库出入口,与城市形象关系密切的东侧和南侧结合公共交通资源设置主要人行出入口,北侧后勤主动线分流了地面的货运车辆,用功能分明的流线组织场地交通。
建筑内部通过精确计算各层多种功能空间的消防疏散需求,分组布置竖向交通,在合理排布了安全出口的同时也利用楼梯间、核心筒整合各附属设施与功能——利用外围分布的竖向交通组自然区分了三个会展主出入口、会展VIP出入口、两个地下商业出入口、两个主要办公大堂、两个次要办公大堂、蓝领员工出入口、管理员工出入口与后勤卸货区等众多功能独立而又需要紧密分布的功能区域,形成相互串联排列而又独立明确的功能流线。
图 12 交通流线布置
4.3技术要点1——空间与功能的挑战
用地块内部有地铁2号线线路直接穿越,上部建筑直接建设在地铁线路上方,需要改造和加固已完成十多年的地铁返还业主的三层旧有地下室,衔接新旧地下室也造成了许多结构限制与功能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计算分析现有地铁线路和地下室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利用原有地下室空间的结构同时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将大跨度无柱展览厅空间横跨地铁线路布置的形式,最大程度减少了加载在地铁之上的结构荷载,避免对运行中的地铁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地铁穿越,在避免对原有地下建筑基础承载力影响,同时满足建筑大空间的需求,三层的大空间展厅采用48mX54m的大跨度单向布置的钢桁架结构体系,钢桁架结构上下弦中心距离1.78m,通过设置TMD满足了建筑净空和舒适度要求。五层六层采用跨层大桁架结构体系,既满足了建筑功能需求又具有良好的结构受力性能,轴由于下部地铁原有桩基础承载力不能满足现有荷载要求,采用结合下部柱在恒载阶段不连接使用阶段进行连接的施工措施,解决原有基础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又满足了新建结构的刚度问题(图13)。
图 13 项目裙房剖面示意
结合以上结构设计特点,地铁线路正上方部位分别在首层、三层设有两个两层通高、开间48m、进深54m的大跨度无柱多功能展厅,展厅内使用净高8m,设有活动隔断,可根据大型展会、小型会场、宴会、产品发布会等不同需求灵活分隔。结合大展厅上方五层、六层设置跨度48m的跨层大桁架结构体系的设计特点,在被跨层大桁架分割的部位结合桁架走向布置了多间中小型会展办公室与会议室,满足了会展功能对大、中、小各类不同规格使用空间的灵活要求。同时建筑二层也设有两层通高的阶梯报告厅,阶梯看台采用伸缩活动看台,提供可根据使用需求灵活转换的多变空间。满足以上会展主要空间需求的基础上布置繁多的功能空间的基础上,首层~六层北侧后勤区域均分层、按制作需求分布有供宴会配餐使用的中、西餐厨房、包点厨房、卤煮烧烤厨房等专业分层厨房,在地下一层设有供应厨房的非明火粗加工区,菜品材料经粗加工区处理后通过厨房电梯提升至各层功能厨房进行热处理。地下一层设有约6000㎡的地下商业,地下商业在场地地面西南侧、东北侧和东南侧结合具有明显人流引导特征的三个大台阶部位作为主要出入口,同时地下商业东南门厅与地铁越秀公园站接通,地下室与地铁站形成有机整体,并充分利用地铁公共交通带来的人流,将其引入地下商业和地面展览空间,为该区域带来更为活跃、瞩目的气氛。
图 14 项目剖面示意
4.4技术要点2——城市印迹的尊重
充分衔接利用近20年前地铁建设时期已代建并可返还建设方使用的原有地下室,延续场地的“基因性”要素显得十分重要。其中新建部分地室结构底板与原有地下室侧壁结构衔接处的防水构造做法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问题体现为若使用常规横置嵌入新旧结构的止水钢板则需横向切割原有地下室侧壁结构导致切断原有结构竖向受力钢筋,因此该方案并不可行。为此在新旧结构交接部位的防水构造措施中:底部转角交接部位采用倒“L”型防水材料收口,利用回填土压力紧密压实防竖向水卷材,并留有卷材甩槎,完成底板垫层施工后再将底板防水卷材与附加层叠加黏贴牢固,采用竖向放置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代替横向止水钢板填充新旧结构施工缝,尽量减少地下可能渗透的水量,同时沿新旧结构底板施工缝旁设置排渗水沟接至附近集水井,留有“以疏代防”措施,如果发生渗漏时则起到引流、收集、抽排的方式,保障地下车库的使用品质。
图 15 项目新旧结构交接底板防水详图
越秀山排洪主河涌“驷马涌”作为区域“基因性”的显著代表,于建筑主体西侧穿越地块,其中有历史保护文物“流花古桥”及保留古树,这些历史性、城市基建措施的退让间距对项目主体的结构布置、基坑支护、场地功能布置造成了限制。例如,建筑西北角因原有地铁已建地下室与驷马涌暗渠边界间距过于贴近,货运车道(兼消防车道)也必须有部分进入暗渠顶部区域,1970年代建成的暗渠盖板自身无法满足货车、消防车的荷载需求,其两侧也无足够的桩基施工空间供其上搭建跨越暗渠的护板。同时因为此暗渠为越秀山排洪主河涌,后因水务部门提出尽量不影响区域的排洪安全,故不能对暗渠进行断流施工加固。
因此引申出货运与消防车环道的咽喉要道的设置需求与保护河涌暗渠本体安全的矛盾。所以设计思考利用工程周边条件解决场地基因之间的冲突,在求证了本项目地下室基坑支护桩的单桩承载力不小于3000KN、支护桩设计能满足使用年限50年的要求的条件下,决定采用已有的基坑支护桩作为支点、从建筑地下室结构侧壁边缘出挑结构板的方案,作为车道底板承受车道使用荷载,在不断流施工、不需要另设桩基础的情况下落实暗渠保护方案,保障了暗渠的主体安全。
图 16 暗渠保护方案
5.结语——激活基因,提升未来
越秀展览中心的设计案通过形体组织和立面处理回应项目所在地丰富的城市肌理,通过多维度的交通流线平衡项目内外复杂的通行诉求,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回应地铁系统与驷马涌暗渠对建造的种种限定,最终形成一个秩序与个性并举的城市建筑综合体。广州越秀展览中心落成后,将重新活跃旧城区商业氛围,扩大差异化市场需求,提升传统“城市基因”价值,力求成为广州与世界对话的新窗口。
在当今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中有不少历史性空间因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而面临更新建造的需要,在更新建造的过程中,设计者不但不应忽视那些隐藏在基地环境中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城市基因”,反而要试图解决不同基因之间的矛盾,并将其转化为强有力的设计推动力,以促成城市特色的强化和城市文脉的延续,进而推动场所活力的提升。
图 17 项目西南角低点透视图
参考文献
[1](美)本杰明?卢因.基因VIII[M].余龙,江松敏,赵寿元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石安海主编.岭南近现代优秀建筑?1949-1990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林树森.广州城记[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论文作者:邹展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越秀论文; 城市论文; 暗渠论文; 基因论文; 广州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