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726400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力打造化学高效课堂,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怎样打造化学高效课堂,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灌输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然后就让学生去做作业,单调、乏味,时间久了,学生就会讨厌。所以,要想使你的化学课堂受学生欢迎、叫学生喜爱,就得创设一个宽松的、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那就得搞好教学设计,用科学的教学设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通过合理的安排,让学生参与到你的教学活动中,同你一起交流、探索,乐此不疲。让他们高兴,使他们快乐,让他们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活跃的课堂气氛,感染着他们,激励着他们,也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二、新颖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保持
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悦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各种有效的教法。例如质疑答疑法、听题判断法、化学游戏法等,这些方法的运用都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像质疑答疑法,我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会选择同学们普遍有疑虑的一个或者几个问题,让大家集体解疑,用集体的智慧解决同一个难题。让大家发挥各自的能耐,我在将关键处给予点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可以让每个学生选择一个疑难问题,与我交流,当面研究解决,消除他们心中久存的疑虑,使我与学生变得亲近、和睦,在合作中产生共鸣,可对症下药地解决疑难,效果很好。同学们在这种合作攻坚的氛围中,很活跃,也很开心。课堂形式可以多变,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使他们学得有劲儿、有味儿,我们想些法子总是值得的。
三、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兴趣
要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将课本中的实验做一些改进和补充,为学生创设动脑动手的机会,激发创新思维。在实验中,老师要给学生有意留下“空白”,让学生去补充。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为学生提供与社会生产结合的条件,把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增强为社会生产服务的能力。如,搞一些“化学知识讲座”,像酸雨是怎样形成的、纯碱是如何制作的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经常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依据对象提出问题,进行质疑和探索。对待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要及时地答疑,并引导学生建立实验小组,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实验水平。
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为学生排忧解难
化学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分清主次,把握住重点,分步拔高。对于重点的问题,必须讲通讲透,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把知识讲到位了,然后在运用时,要指导学生做题,一边做题一边交流,看看他们对知识把握的程度,看看他们在做题时还有哪些疙瘩解不开,要引导,要疏导,把疑难消灭在练习过程中。例如概念理论不可忽视,不但要理解、掌握、应用,还要注意与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知识相结合。对于实验应该是理解原理,学会分析,掌握方法,落实表达。要从基本操作和药品保存及仪器使用抓起,联系日常生活中的道理,联系物理性质和物理原理,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于学生做题,要过好审题这个关口,好多学生容易做错的题,是因为看不懂题或者是看错题。我们老师不能忽视了这个关键,要顺藤摸瓜,解决好出错的原因,让学生在总结中提高能力。
五、依托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情趣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运用这种技术制造课件图文并茂,具有信息量大、动态感强等传统教学技术无法具有的优点。一些靠手写以及口述的内容,可以让多媒体帮助解决,用镜头播放出来,通过情景感觉体会,获取生动而鲜活的信息量。这就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给化学课增加了趣味性,注入了活力。例如,空气和水体污染的镜头报道,通过学生感同身受,了解到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增强了治理污染的决心,激发出努力学习化学的热情。这就将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书本知识社会化、生活化。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渠道靠我们教师去探索,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必须有活力、有生机,能吸住学生的眼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习有激情、有动力,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技术,在老师的引导下,满怀信心地去创新,促进其全面发展。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
论文作者:王新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化学论文; 知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