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路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的较为广泛,主要是因为沥青有着防渗性较强、坚实耐久等诸多优势,同时在天气温度过低的时候,其承受能力也比普通路面更好,不会出现路面裂开等情况。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公路工程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此来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沥青混凝土路面和其他路面相比,有着平整度良好、路面坚实耐用、对于相关养护工作也更加便捷、以及透水性良好等优势,其主要采用的是沥青混合料辅筑而成的路面结构。虽然沥青混凝土路面有着较多优势,但其中也存在着施工成本高、后期维修费用大等特点。从整体上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要大于缺点,所以在我国公路工程中应用的较为广泛。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流程较为复杂,同时也需要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有全面的了解,实时监管施工进程,除此之外,相关人员也要对材料的选用、相关配置和质量管理等作出严格的把控,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更加优质。
1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原材料的选择
1.1选择沥青材料
在选择沥青材料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深入了解公路施工的预期人流量。首先,如果施工路面为高速公路或者一级公路人流量较多的工程,应选择粘度较高的沥青材料;其次,在对公路进行施工或者养护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分析施工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条件、湿度、风度、以及温度等,根据施工当地的外界环境,去对沥青材料的黏度、持水性和渗水性进行全面的考虑;最后,在对沥青材料进行保存和放置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沥青材料进行分批保存和放置,也可以针对沥青材料的保存和放置,除此之外,也可以建立一个特定的保管部门,对沥青材料做好防水措施,进而避免沥青材料出现受潮的现象。
1.2粗集料和细集料
在选择粗集料和细集料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首先,要保证粗细集料的干净整洁性。在使用之前,应将粗细集料中的泥沙等杂物进行处理,保证杂物不会对粗细集料的表面造成污染。然后,不仅要选择表面光滑的粗细集料,而且也要保证石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根据公路的级别去科学合理的选择石料。比如:一级公路或者高速公路对细石料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要求去选择不同的石料。
2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只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公路工程的可持续进行。首先,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全面了解施工图纸的施工内容,如果在审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并研讨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其次,在对材料进行配比操作时,应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现场指导,这样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配比工作的科学合理性。除此之外,在施工之前,也应对阀门、供料系统、摊铺机输送器、以及熨平板等施工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在正式施工之前,不仅要做好地基工作,而且要对施工范围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对路面基层的清理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沥青混合料中没有掺杂其他异物,进而使路面的质量和美观有所提升。最后,也应对各阶段的铺设速度、路面温度、以及施工难度等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的实验,同时也应提前做出施工风险预案,以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做出补救措施。
2.2沥青混凝土的搅拌技术
在使用沥青混凝土之前,应在专业的搅拌场,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搅拌,以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标准为基础,保证搅拌温度和搅拌时间更加规范,以此来满足搅拌后的沥青混凝土更加符合道路的铺设要求。在搅拌沥青混凝土时,严格按照配料单对多种材料进行搭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想要避免在铺设过程中出现沥青和石料分离,或者材料结团等现象,不仅要保证混凝土和石料的科学配比,而且也要保证沥青混凝土搅拌均匀。除此之外,应由专业人员在搅拌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抽样检查,保证搅拌后的混合材料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施工要求。
2.3沥青混凝土的运输
由于沥青混凝材料在搅拌之后不仅挥发性较强,而且也有着很强的凝结性,因此,在搅拌之后,应第一时间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首先,在搅拌之后,应使用遮盖物对混凝土进行遮挡,避免外界灰尘等杂物进入到沥青混凝材料中,出现凝结现象影响到其质量,在铺设时,也应保证其温度达到145摄氏度以上。其次,在运输之前,为了避免混合材料黏在车底板上,应将前车槽内刷一层清洗剂;最后,应保证运输车辆的车载量为10t~15t的自卸车,同时,为了促进沥青混凝土的连续铺设,应对自卸车的数量做出准确的计算,在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应保持均速平稳,避免其出现离析等现象,除此之外,当运输车辆到达施工现场之前,就应告知管理人员,提前做好混合料卸载的工作。
2.4碾压工作
普遍来讲,公路工程碾压作业分为初次碾压、重复碾压和最终碾压三个环节。在初次碾压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要相互配合,保证碾压作业的可持续进行,在初次碾压之后,应由相关人员对路面碾压情况进行检测。在实际碾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两台钢轮的压路机对其进行两次碾压,并且要保证碾压过程中温度为135摄氏度以上,初次碾压的速度一小时不能超过三千米。在进行第二环节重复碾压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初次碾压的实际情况,去确定初次碾压的次数,通常情况重复碾压为2次~3次,并且重复碾压的温度应达到110摄氏度。最终碾压的次数应在2次以上,并且其温度应控制在90摄氏度以上。
2.5接缝作业
沥青混凝土作业是由多个环节组合而成的,因此,相关人员应按照不同环节的接缝作业进行实际施工,一旦接缝作业出现问题,便会导致沥青公路路面出现裂纹等问题,其沥青混合料也会出现离析,如果在此时没有对裂纹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轻则会使裂纹越来越大,影响到路面的美观性,更为严重的会导致路面出现坍塌,为人们的出行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并不能提前做好施工缝的处理,因此,一旦出现施工裂缝时,要第一时间进行补救。首先,在处理施工缝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人工连接的方式,由人力选择和压路机厚度相符的平铺木板,当完成路面碾压之后,再由接缝人员检查路面的平行,如果出现公路端部厚度不足的现象,应在沥青混合料凝结之前,对其进行清除作业。在接缝时,可以选择盆灯烘烤、覆盖热混合料等加热的方式,来提升接缝处的粘连度。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然成为重要的路上交通方式之一。沥青混凝土作为公路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材料,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对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有着重中之重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控制沥青材料的性能,避免出现混合比不合理,或者材料不符合相关标准等现象,进而阻碍到我国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澄.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7(09):85.
[2]朱大巍.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49):234-235.
[3]郑自才.关于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的标准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22):117-118.
[4]尹小红.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8):151+153.
[5]赵玲娟.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8(03):87.
[6]王伟.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8(33):62-63.
论文作者:吴思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路面论文; 公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材料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