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改善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罗南京

(临湘市人民医院内二科 湖南岳阳 4143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梗塞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方法 随机抽选脑梗塞患者1200例进行研究,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600)与优质护理(观察组,n=600)对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低,护理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效果较好,不但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还可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塞;优质护理;负性情绪;改善效果;护理满意度

脑梗塞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较高发病率,其发生主要是患者脑部出现供血障碍,导致大脑出现缺氧、缺血以及脑组织坏死等现象,患者会出现半身不遂、失语、猝然昏倒、言语障碍以及智力障碍等症状,对其健康以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治疗应该以降纤、溶栓、抗凝以及脑保护为主,患者发病后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同时配合护理干预来改善临床症状以及疾病预后,延缓病情发展,进而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本次研究主要探讨脑梗塞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脑梗塞患者1200例进行研究,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0例患者中男390例,女210例;年龄在60~83岁之间,平均年龄(71.5±8.5)岁。对照组600例患者中男360例,女240例;年龄在61~84岁之间,平均年龄(72.5±8.5)岁。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如下:

在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的同时做好饮食干预,并加强保暖护理。

1.2.2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方法如下:

1.2.2.1心理干预

患者由于病情等相关因素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以及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该热情接待患者,并以温和、亲切的语言与其进行沟通交流,赢得患者的信任,进而消除其恐惧以及焦虑的不良情绪。另外,还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认真评估,针对出现紧张以及焦虑情绪的患者需要及时帮助其疏导心理,鼓励患者讲述其内心的想法,以此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此外,还要与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家属陪伴可有效消除患者的孤独感[2]。

1.2.2.2环境护理

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内适宜的温度以及湿度,保证充足的光照,并做好通风工作,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以及湿度,定期为患者更换被褥以及床单,保持室内干净卫生整洁,定期消毒。

1.2.2.3康复训练

为促进患者病情快速恢复,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对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训练前将训练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以及其家属,并进行示范。针对无法下床的患者可协助其在床上进行翻身以及患肢被动训练等,训练时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证训练时间在30~45min/次,2~3次/d[3]。

1.2.2.4生活护理

在生活方面也要加强护理干预,针对有部分自理能力的患者,可辅助其完成穿衣、洗漱以及进食等护理,针对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患者需要对其加强皮肤、口腔、泌尿以及眼睛等方面的护理。

1.3护理观察指标

对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采用百分制进行,非常满意分数在86分及以上;比较满意分数在65~85分之间;不满意分数在65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软件SPSS17.0对录入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2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表示为P<0.05。

2.结果

2.1比较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详见表1:

3.讨论

脑梗塞主要是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血管内膜受损以及管腔狭窄,加之血栓形成会造成动脉管腔进一步狭窄,甚至导致动脉血管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氧以及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在给予有效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配合优质护理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不断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低,护理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原因分析为:①优质护理是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的护理模式,主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并将患者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重心,并对其展开整体性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进而不断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及营造温馨舒适的康复环境可有效消除其负面情绪,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并根据患者之间的差异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5]。②优质护理的实行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干预,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进而不断提升患者的积极性以及满意度,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为严格,通过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进而不断提高家属认可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另外,优质护理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均为患者,各项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可促使其尽快康复,还可提高其肢体的灵活性,消除其对疾病的担忧以及恐惧,避免发生意外[6]。

综上所述,对脑梗塞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对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有一定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延丽.优质护理在改善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201-202.

[2]张莉.优质护理在改善脑血栓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33):114-114,115.

[3]刘辉莉.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9):1718-1719.

[4]孙艳梅,戴丽君,孙彦红,等.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30-231.

[5]严霄飒.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2):140-142.

[6]覃桂水.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0):219-220.

论文作者:罗南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改善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罗南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