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古遗址的现状调查和开发利用对策研究论文_黄雅竹 朱敏 陆群

淮安古遗址的现状调查和开发利用对策研究论文_黄雅竹 朱敏 陆群

黄雅竹 朱敏 陆群

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9

声明:本文由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

摘要:目前国内各地都在开展古遗址的考察和开发研究,淮安的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现存古遗址开发价值高。本文在调查研究淮安古遗址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古遗址现存问题以及开发对策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淮安 古遗址 文化古迹 旅游开发

概述

古遗址(Ancient Sites)是古代人类各种活动留下的遗迹。淮安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其古遗址资源有丰富的研究价值。这些文化遗产,是淮安社会历史的载体,是淮安人民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源,更是淮安城市建设的精神支柱,也是淮安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资源。随着淮安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人口增长和流动问题,给淮安古遗址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淮安古遗址存在的问题

(一)、从自然发展的角度

1、自然露天,风雨侵蚀严重

淮安地处淮河流域,是以前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河段,是现在南水北调工程东部的重要枢纽。但是现在的环境已经不如从前了,成为了我国的酸雨地带。这酸雨就导致了水质的酸性以及降水呈酸性。这些在对人的伤害方面就是癌症率的上升,在对古遗址来说就是腐蚀严重了。它们因为现实的功用和自身的地理位置,没有办法让人们圈起来保护它们,从而被侵蚀,空留下斑驳的面貌。

2、分布零散,管理困难

洪泽区的古遗址就是洪泽湖大堤以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文物。作为明清古建筑,洪泽湖大堤已经被国务院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各种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遗址虽都在洪泽区内,却分散在泗洪、泗阳、岔河、蒋坝等镇上,是都随着洪泽湖的“一百零八”湾而分流进了各个地区。这些古遗址分布零散,管理起来非常困难,有的时候相互县区之间也不能做到互通有无,致使淮安地区的古遗址发展进程缓慢,在全国的古遗址发展面前无法立足。

(二)、从民众意识的角度

1、故居类古遗址的建筑内设被游客破坏

故居类古遗址是访客量最大多的古遗址,人为破坏痕迹最为严重。周恩来故居就是一个典型。周恩来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游客数量相比之前几年骤增,故居内部目前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游客的不文明现象仍然屡禁不止。据了解,依据《文物法》和《治安处罚条例》对这些行为进行处罚并不难,但是由于景区过大,工作人员职责不能到位,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

2、古镇古遗址受居民生活破坏

古镇的遗址状态直接受到居民生活活动的影响,有些人为破坏对遗址的破坏是持久深远的。河下古镇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由于古镇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相互交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们于2014年纷纷拆迁城河两边,重新开发建设仿古建筑。也正是由于这项举动,现如今城河两边建筑几乎完全没有江淮特色的居民建筑风格,整个结构也背离了地域文化,看起来十分杂乱无章。

(三)、从政府管理的角度

1、政府的规划体制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

古遗址的保护规划必然需要与中央地方的各种规划相衔接,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由于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策略,淮安政府原有的古遗址规划政策就不能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在外部环境因素不稳定的情况下,淮安古遗址的开发保护规划的无所适从,其所编制的内容也未对以后的发展做出预期,保护规划的适应性和效力也降低了。

2、政府对古遗址地区的产业结构划分不合理

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国家提出了“十三五”规划,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贯彻中央对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淮安市政府优先发展工业产业,先后引进工厂建设,降低门槛要求,引进外资企业,吸引企业进驻。淮安市政府的这一举措,提高了工业结构比例,虽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但同时也使得古遗址的发展滞后。

三、措施与建议

(一)、从自然发展的角度

1、加强环境监控,提升保护技术

既然是由于自然的破坏,那么想要解决它还应该从自然入手。首先,水利工程部门的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测,时时把握环境、气候的变化,可以适当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利于对环境的检测和改善;其次工厂和政府还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政府相关部门要进行取缔。

2、集中管理,资源共享,地区互助

首先,这些零散的古遗址确实存在地理位置上的距离,无法合并到一起,可以参考洪泽区政府的做法,一批次一批次的驱散古遗址景区内的居民,将他们安置到另外的集中地区,然后将一大片的古遗址地区保护起来,构建成度假村的模式,实现资源或者古遗址管理权限上的共享,做到互通有无,让古遗址发展打破权利管理权限的限制,共同促进淮安地区古遗址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从民众意识的角度

1、景区加强管理,减少破坏行为

从景区方面来说,景区自身必须实施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管理,从外部减少人为破坏。例如周恩来故居中一些不对外开放的房间需要专门人员站岗,否则还是会出现素质较低的游客偷偷溜进去,造成一些破坏。另外对一些比较容易受到破坏的文物,例如周恩来坐过的书桌设置围栏,制止人们反复坐上去体验,从而使设施受到损害。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古遗址的认识

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提高对文物工作的认识。只有认识提高了,才会有一些具体措施的实施。我们需要不断推进古遗址重要性和保护意义的宣传,增进共识,提高古遗址在和谐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作用,使人们在古遗址中汲取营养,在保护中学习体会感悟,激发人们热爱古遗址、保护古遗址、利用古遗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从政府的角度

1、增强政府规划体制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政府必须根据城乡发展规划,及时进行政策调整,避免政策调整不及时所带来的实施不便与冲突。在保证城乡发展政策顺利进行的基础上,结合古遗址保护开发的理念,制定符合现状发展的决策。要加强规划体制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以适应现状需要,避免规划的滞后。

2、政府改善对古遗址地区的产业结构划分

政府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农业经济和文化经济的发展。政府要提高古遗址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比例,大力发展古遗址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市场发展接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将农业经济和文化经济发展相结合,根据古遗址的现状及保护开发政策,再保护古遗址的基础上,进行古遗址的开发利用工作,促进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繁荣。

结束语

对淮安古遗址社会历史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对淮安地区古遗址的保护开发,不应该单纯从经济价值角度来考虑,而要更多地考虑和发掘区域特色的民族文化研究。保存良好的古遗址,是当地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体现,能够强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我们应该做长远规划的历史课题,是我们当代人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淮安简史》 淮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 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版本

2、《淮安周恩来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高鹏杨海红;杨柳 2014-02-28期刊

作者简介:黄雅竹(1996.05.13-)女,汉族,江苏淮安人,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方面,扬州大学

论文作者:黄雅竹 朱敏 陆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淮安古遗址的现状调查和开发利用对策研究论文_黄雅竹 朱敏 陆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