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尾动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态论文,动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代汉语中,“化”作为词缀,常用在形容词、名词后构成一个“化”尾动词,表示状态的转变。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状态转变过程有了更加广泛的认识,大量“化”尾动词纷纷涌入语言表达体系中,以满足人们日常表达的需要。其中,有一类特殊的“化”尾动词,它们动作性较强,包涵着动作发出的原因,后加宾语,形成一种表致使意义的致使语态句,例如:(1)这部电影丑化了他的形象;(2)市政府简化办事手续。这两例中的主语“这部电影”、“市政府”是致使原因,宾语“他的形象”、“办事手续”是受致使原因影响的致使对象,“化”尾动词“丑化”、“简化”中的“丑”、“简”是致使对象受致使原因影响变化之后表现出的致使状态,其中的“化”把致使原因、致使对象、致使状态连贯起来,构成了“致使原因+致使状态+‘化’+致使对象”这样的句式。这种句式的主题是致使原因,述题是对致使原因进行诉说,全句着重表达致使原因影响下致使对象发出某种状态变化,我们称这类句子为致使语态句[1-p336]。为行文方便,本文分别以S、O、R代表致使原因、致使对象和致使状态,由“化”尾动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即可码化为“S+R化+O”。
世界上存在着客观的致使事件,人们从不同的视点观察客观致使事件就会形成不同的映像,再经过人们的主观认识便可由语言符号记录为不同的致使语态句。各种致使语态句表达致使意义的侧重点不同,语序的编排也迥然各异。比如,“使”字句从整体上反映了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客观致使事件,全句以介词“使”为致使词把致使原因、致使对象和致使结果三个致使要素呈线形排列开来,形成“S+使+O+R格式,它是现代汉语中典型的致使语态句。固然“S+R化+O”可以转换为“使”字句,像“这部电影丑化了他的形象、市政府简化办事手续”可以转换为“这部电影使他的形象变丑了、市政府使办事手续变简单了”,但这两类致使语态句在表达上有着不同的意义价值。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致使语态来关照“S+R化+O”,深入剖析“R化”及其和S、O之间的语法关系,探讨它们是怎样共同纳入句子,并完成致使意义的表达的,同时通过句式间的比较分析,指出“S+R化+O”句式的语用价值。
一、“化”尾动词在致使语态句中的语法意义
“化”尾动词出现的年代较晚,有着独特的语法特点。人们曾经从词性或词缀的角度对“化”尾动词进行过全面的考察和分析。王力很早就指出“化”尾动词最初出现于“五四”时期,“化”字的用法主要是受日语翻译的影响,此后产生的“化”尾动词都是类化现象[2-p311]。20世纪80年代,周慎钦进一步提出“化”尾词的产生是受翻译的影响,认为汉语在吸收外语词的时候,也吸收了其构词方式。“化”尾词大部分是动词,但也有兼属名词的情况[3]。郭潮指出“化”尾词都为动词,但它具有不同于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4]。周刚根据语法特征把“化”尾动词大致分为三个次类,提出有些“化”尾词具有名词性。云汉、峻峡则肯定“化”尾词大部分是动词,同时认为它有时也可为形容词,但否定“化”尾词为名词的看法[5]。近年来,张云秋提出“化”尾词都为动词,并根据功能弱化的等级序列将“化”尾动词分为“X化1”、“X化2”、“X化3”、“X化4”四类,并就它们是否可以带宾语、是否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是否可以转换为“把”字结构和“被”字结构的特性,探讨了其内在制约因素、外在功能因素[6]。陈晓明从粘附形式、虚化程度、反义构成、语体色彩四个方面分析了“化”和“化”尾词的特点[7]。另外费维莹及杨早春、李黎等外语研究者从大量英汉翻译实例出发,比较了“化”尾动词和英语的对应项[8]。还有不少学者提出后缀“化”类似于英语中形态变化的致使标记“-en”、“-ize”、“-fly”的观点。
纵观前人分析,人们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化”尾动词内部结构的探究上,对词缀“化”的意义和“化”尾动词的词性问题大家基本取得了共识。21世纪,随着语法学理论的发展,大家开始运用典型范畴和语法化等理论,对“化”尾动词功能弱化的序列进行讨论和分析,这样的分析不仅开拓了“化”尾动词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人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化”尾动词的语法特点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化”尾动词的语法意义和其构成的致使语态句的句式意义是相互制约的,“化”尾动词不同的等级功能弱化和句式性质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真正了解“化”尾动词,必须和其构成的致使语态句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分析。
在“S+R化+O”中,“化”尾动词起着至关重要的致使意义表达作用,“S+R化+O”的句式义同时对“化”尾动词(即“R化”)的语法意义也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下面我们分别从“化”和“R”两个构词成分入手来探讨“化”尾动词在致使语态句中的语法意义。
“化”原为动词,《说文解字》释义为“化,教行也,从匕从人,匕亦声”;《荀子》“正名”篇则进一步解释为“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匕”本身就是“变化”的意思,加“人”旁就专门表示对人教行。后来“化”的词义扩大,除“教化”义外还有“转变”、“变化”义等。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化”的一些用法上得到证实,像“化干戈为玉帛”、“化整为零”等。“转变”和“变化”表达的都是从一种动作、状态变为另一种动作、状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点最易引起人们的认知注意:一是强调新旧动作或状态的正在转变;二是强调转变后的新动作或新状态。这两个认知注意点处于一种连续状态。后经时代变迁,随着人们交际的需要,“化”的意义由实变虚,词性也由动词变为词缀,但词缀“化”仍然积淀着动词“转变”、“变化”的意义,常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某种状态正在转变或转变后的新状态。表示状态正在转变的词缀“化”,动作性较强,其组成的“化”尾动词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常构成“S+R化+O”句;表示转变后的新状态的词缀“化”,动作性较弱,其组成的“化”尾动词相当于一个状态动词,常构成“O+R化”句。“S+R化+O”是典型的致使语态句,句式的致使义是由动作性较强的词缀“化”联系其他成分共同完成的,“S+R化+O”的长期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只有动作性较强的词缀“化”才可进入该句式,致使语态句固有的致使义也同时在运用中逐渐赋予“化”一定的致使意义,这样,动作性较强的词缀“化”便产生了“使……变化”的义项。
在“S+R化+O”中,词缀“化”独特的语法意义决定了“R化”中的R常常为包涵着两个状态临界点转变的单音节形容词,这类形容词常同时也具有状态转变后某种新状态的持续义,R的意义特点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突显。比如“深、美、净”等形容词可组成“S+R化+O”句,像“深化改革、美化环境、净化水质”,它们是说明状态转变的叙述句,其中的R具有“深浅”、“美丑”、“净脏”状态间临界点的转变义;“深、美、净”还可组成“O+R化”句,像“改革将进一步深化、环境美化了、水质净化了”,它们是描写状态的描记句,其中的R具有状态转变后“深入、美丽、干净”新状态持续义。从整体上看,这类形容词组成“O+R化”句,常常需要状语、补语、助词等一些完句成分的辅助,才能表达状态的描记义。因此,这类形容词倾向于组成“S+R化+O”句。现代汉语中还有些只表示状态义的形容词,比如“僵、老、恶”等形容词,它们只能组成“O+R化”状态描记句,例如“体制僵化、队伍老化、病情恶化”,这些描记句大多不需其他完句成分的辅助就可表达状态意义的描记。在“S+R化+O”中,“R化”中的R有时也可是单音节名词,这类名词也必须具有两个状态之间的临界点转变,比如“神化他的作用”中的“神”具有“人、神”两个事物状态间的临界点转变。大部分名词只具有表示事物的作用,尤其是双音节名词事物性更加具体,所以“名词+化”的词语大多构成“O+R化”状态描记句,比如“骨头钙化、工作规范化”等。
总之,在“S+R化+O”中,R和“化”的意义是相互配搭的,由于“化”具有“使……变化”的语法意义,R才相应具有状态间的临界点转变义。R、“化”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句式致使语态意义的表达,“S+R化+O”同时也制约着、影响着“R化”的语法意义表达。
二、“化”尾动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的致使意义实现
“S+R化+O”所体现的致使意义是由它的三个构句成分“R化”、S和O互相协助、配合完成的。其中“R化”在句中为谓语动词,是句子的核心,在句法上、语义上支配着S和O。根据上文分析,R具有状态间临界点的转变意义,状态间的变化必然会涉及促使其变化的原因,也就是说R包涵着[+致使原因]这样的语义特征,当R进入到致使语态句中,R包涵着的[+致使原因]就在人们头脑中的认知知识网络上激活,从R中分离出来,游离到句首,形成句式中的S。正是由于S表示的是致使原因,为一个事件,它常由小句充当。但在实际运用中,为了着重说明致使对象的状态变化,“S+R化+O”中的S有时可用“这”、“那”泛指代词表示,有时也可由一个名词性词语指代整个原因事件,有时为了更加突出致使客观对象的状态转变,S干脆省略或隐含。例如:
(1)人们在工厂周围种植植物,美化环境。
(2)我淡化这件事,是想不在乎你的想法。
(3)防治污染,综合利用资源,绿化环境。
例(1)中的S“人们在工厂周围种植植物”是一个小句,表完备的致使原因事件,全句系统说明致使原因促使客观对象发生“美”的状态转变;例(2)的S“我”是指代“我做某些事情”这个原因事件,全句只是简单涉及致使原因,主要表明使致使对象“这件事”转变为“淡”的状态。例(3)的S隐含,全句主要表明人们要使致使对象“环境”发生“美”的状态转变。虽然“S+R化+O”句像其他致使语态句一样包含致使原因、致使对象、致使结果三大要素,但三要素中的两对制约在句式中有轻重之别,其中致使原因对致使对象的制约是轻微的影响力,导致致使对象发出致使状态变化的制约是致使关系,全句表达的着重点为致使关系。
“S+R化+O”致使语态句中的格式要求为:
像上图所示,第一个大而虚的箭头,表示致使原因对致使对象的轻弱影响力,说话者若要向听话者全面说明三致使要素的两对制约关系,句中的S可为小句,像例(1);第二个小而实的箭头,表示导致致使对象出现某种致使状态的致使关系,这是句子表达的主要部分,说话者若想强调句子的致使关系,可把句中的S省略或隐含,像例(3)。需要说明的是,S在语义上虽不能做“R化”的论元,但它和“R化”有着密切的语义关系,在句法上仍是全句的主语。
另外,“S+R化+O”中的O是“R化”的宾语,“R化”对O有着极强的支配作用,“R化”中R的状态临界点转变义和“化”的“使……变化”义决定着O的语义特征必须和它们相搭配。比如“环境”可以作为“美化”中“美”的主体,人们心目中衡量“环境”的标准总有“美”和“不美”两种状态,“环境”同时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手段使“不美”的状态向“美”的状态转变,这些语法特征与“美化”的语法特征完全相符合,所以“环境”可以充当“美化”的宾语,构成“S+R化+O”句。再比如“姑娘”一词,虽然可以作为“美”的主体,但这里的“美”只是相当于漂亮,比“美化”中“美”的意义狭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不会通过简单的方式、手段使“姑娘”发生状态间的变化,所以“姑娘”和“美化”的语义特征不相符,它不可作“美化”的宾语。
综上所述,“S+R化+O”中的“R化”决定着S和O的语法特点,“R化”统摄着S、O,完成句式致使意义的实现。认知语言学认为致使句式是对客观典型致使事件的一种临摹。熊学亮、梁晓波根据Frawley的理论提出典型的致使事件应具有时序性,即原因事件先于结果事件,语符表示为:N1(cause)造成了N2发生某种变化(change),从而产生了某种结果(resuit)[10],像“使”字句就符合这样的时序规则,构成“S+使+O+R”句。然而在“S+R化+O”致使语态句中,R的前移使致使结果先于致使对象,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时序规则,但整个句式仍顺利表示致使义。我们认为这是“化”进入句式后,迫使表状态变化的R和它融为一体进行位移所致,“R化”的位移过程如下图所示(见下页)。
每个致使语态句都有致使词,致使词主要起串接致使要素的作用,具体地讲就是传递致使原因对致使对象的影响力,促使致使对象发出致使结果的致使关系。像表致使语态的“使”字句和“把”字句,其中的“使”、“把”就是致使词,它们用于致使原因之后、致使对象之前,表达影响力的传递,并使致使结果位于致使对象之后,表达促使致使对象发出某种致使结果的一种致使关系,三个致使要素在致使词的串接下依照时间顺序构成典型的致使语态句。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类致使动词,它既表致使结果,又具有致使词的功能。正因如此,根据认知上的邻近原则,这类致使动词在构句中必须用于致使原因后、致使对象前,起传递影响力的作用,它本身带有的致使结果虽未在致使对象之后,但仍处于致使对象旁边,形成特殊的“S+致使动词+O”使动句,比如“这件事转变了他的态度”就是使动句,“转变”为致使动词,同时具有致使词的功能和致使结果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一类动结短语也具有致使词的功能,其结果补语表致使结果,根据邻近原则,具有致使词功能的动结短语必须用于致使原因后、致使对象前,表致使结果的结果补语仍位于致使对象旁边,形成“S+动补短语+O”使成句。比如“他打碎了花瓶”就是使成句,“打碎”为动结短语,“打”和“碎”两个词共同承担着致使词的功能,“碎”为致使结果。“S+R化+O”句介于使动句和使成句之间,其中“R化”中的R和“化”不像致使动词的两个语素完全融化在一起,也不像动结短语的两个词完全分离开,而属于渐分离状态,R虽承担一些致使词的作用,但主要表示致使状态,“化”主要起致使词的功能作用,表示一种致使关系,由于“R化”既表致使状态又具有致使词的功能,所以在构句中必须用于致使原因后、致使对象前,致使结果仍位于致使对象旁。全句虽然依照邻近原则打破了典型致使事件遵循的时序性原则,但句子仍可表达一种致使语态义。
三、“化”尾动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的语用价值
正如上文分析,“S+R化+O”中的“化”尾动词(即“R化”)既可表达状态间临界点正在转变义,又可表达状态变化后的新状态持续义。两种意义之间不是一种平行关系,而是一种蕴涵关系,即“状态间临界点正在转变”义蕴涵着“新状态持续”义。也正因此,当“R化”进入致使语态句中,“R化”在句式结构的作用下主要表达状态间临界点正在变化义,同时或多或少具有一些状态变化后的新状态义,如“美化环境”、“绿化家园”、“深化改革”主要表示“使环境变美丽”、“使家园变绿”、“使改革变深入”的意义,同时也具有些许“环境美了、家园绿了、改革深入了”的意义。如果人们要着重说明状态变化后的新状态义,往往要用“O+R化”句表达,如“环境美化、家园绿化、改革深化”。“R化”意义的蕴涵性决定了“S+R化+O”和“O+R化”可以灵活、自由地转换,但两种句式所突显的信息内容不同,两者的强调点也不同。试比较:
a.人的美主要是自然的美,开个双眼皮,垫个鼻梁什么的,,但破坏了总体的协调,看上去就显得别扭。(樊淑棣《刘晓庆整容了吗?》)
b.人的美主要是自然的美,开个双眼皮,垫个鼻梁什么的,,但破坏了总体的协调,看上去就显得别扭。
例中的a句“美化”是对句中主题“局部”的状态描记,全句为描记句,在语用上是主动语态句,强调说明“开个双眼皮,垫个鼻梁什么的”的状态。而b句中的“美化局部”是对句中主题“开个双眼皮,垫个鼻梁什么的”的叙说,主题表致使原因,全句为叙述句,在语用上是一种致使语态句,强调说明“开个双眼皮,垫个鼻梁什么的”对人体“局部”的影响从而使“局部”产生某种“美”的状态。
还有一类“化”尾动词由词缀“化”及少量形名兼类词或名词构成,如西化、欧化、液化、汽化、僵化、白热化、大众化、标准化、公式化、一元化、多元化等。这类词语出现的时间较短,“化”的词缀义强,动作性弱,表示变化后新状态的持续,虽然其词义本身仍受动词“化”的影响,具有“使某状态发生变化”的词汇义,比如“西化”的词汇义是“使……符合西方标准或西方文化”,但这种“化”尾动词致使义很弱,不能进入“S+R化+O”致使语态句,只能进入“O+R化”状态描记句,如“他的思想完全西化了”。若要表示强烈的致使义则只能加上致使词“使”变为“使”字句,比如“这使他的思想完全西化了”。
由此可见,“化”尾动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S+R化+O”主要用来表达致使原因轻微影响于致使对象,导致它发出状态变化并保持某种新状态的持续。在现代汉语中还有许多致使语态句,它们表义近似,基本语义结构相同,即:
我们认为,不同的致使语态句是人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客观致使事件形成各种主观意象的语言映照,各种致使语态句都有自己独特的语用价值。下面我们结合篇章和语境,比较一下“S+R化+O”和表典型致使语态的“使”字句的语用差异,进而分析出“S+R化+O”句的语用价值及其实际运用意义。试比较下面两个语段:
a.他笔直地站着,矜持地不对自己的独特行为予以解释。少女刚才最后那近乎体贴的举动,挽回了他的全部自信。,只需要一个微笑,一份无声的承认和不言喻的肯定。(王朔《我是你爸爸》)
b.在这种特殊的境遇中我所爬出的格子,有时还带给我一点意外的收益,这就让我有条件不时请来泥瓦匠和木工进一步。这种美化的过程,自从我们五十年代搬进去的时候起,断断续续,一直延长到前不久我们搬出它为止。(叶君建《故居》)
例a是作者对主人公“马林生”在书店里遇到了一位倾心、贤淑的少女时激动心情的心理描写。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恰当了运用了一个“使”字句,“使”字句强调的是某种外在原因使致使对象发出某种结果,其中的致使原因是客观的,不可或缺的,所以为了进一步强调致使原因,文中的“使”字句表达为“使生活变得美满,只需要一个微笑,一份无声的承认和不言喻的肯定”,其中“一个微笑,一份无声的承认和不言喻的肯定”是“生活变得美满”的原因。例b是作者描写“我”用日常写作的稿费对古院进行整修的情况。其中“美化这座古院”是“S+R化+O”,表明院子从原来的破旧不堪到慢慢好转的状态变化过程,全句既表现了状态间的变化,也表明了新状态意义的持续,这和下文的“断断续续”、“一直延长到前不久我们搬出它为止”相互照应。若将此句改作“这就让我有条件不时请来泥瓦匠和木工进一步使这座古院变美了”,句子不仅拖沓繁复,还与原文意义相背离。
由此可见,“S+R化+O”句不像“使”字句特别要说明致使原因,主要叙说致使原因传递的影响力作用于致使对象,导致它发出状态变化并保持某种新状态的持续。“S+R化+O”句受经济原则支配,用最少的词语,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致使意义。两种致使语态句预设前提不同,突显点也不同,“S+R化+O”句主要突显状态间转变过程。人们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可以随意选用两种不同语用价值的致使语态句。